百年口岸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1 清代粤海关佛山口岸的经济意义1.1 佛山口岸的概况佛山口岸与正埠大码头为禅城区汾江河两岸之门户地标,古时属于广州府南海县管辖区域,隔岸相望,可谓“佛山,岭南巨镇也。
珠江九曲环抱如带,仕宦之所往来,商贾之所出入,货贝舟航之所丛聚”①。
由清代广东顺德县人梁廷枏著、袁钟仁点校的《粤海关志》“前言”提及: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设粤海关监督一员。
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起,粤海关由监督管理,并由两广总督、巡抚稽查海关业务,这一制度此后不再改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粤海关建制管理发生变化)。
②《粤海关志·卷五·口岸一》有图慎查考据:大关(粤海关总部)廨舍在广东省城五仙们,康熙二十四年,以盐院旧署改建,(粤海关)监督到此居住,银库、吏舍并在此处,大门旁边是关帝庙。
②而佛山挂销口旁也有关帝庙。
可见关帝庙信仰对粤海关的贸易税收有积极的影响。
麦照的汾江竹枝词提及“粤海关前早发梆”便是如此之景”①。
随后文有佛山口图,介绍此为挂号口,在广州府南海县,距大关30千米。
②图中央主要描绘了佛山(粤海关口岸)税馆、(广)州府税馆、张槎汛、民房、睢阳张公庙、国公庙、飞云庙、鹰嘴沙汛;图右方是广州府税馆、关帝庙;图下方描绘塔坡岗,包括祖庙、塔坡寺、接官亭、石湾汛;图左边是两个海关汛口,汾江河由此往省城水道,右下角写此水由沙口、石湾、澜石通黄埔归入大海。
这些海关汛有巡艇,用于防范稽查匪类及违例夹带货物。
②余怀涤有诗句概之:“广州关对粤关遥,关畔年年荡画桡。
”①《粤海关志·卷十一·税则四》说明了佛山挂号口的各类货物情况。
佛山销往香港、澳门或者下路各乡的有佛山绒线、绸缎纱、湖丝、茶叶、白糖、白铅(乾隆二年三月内裁免)、水银、辰砂、冷饭头、火腿、漆器、矾石、纱罗、瓷器、木油等。
外国进口货有翠鸟毛、燕窝、丁香、冰片、小绒、锁鞋喇、哔叽缎、洋棉花等。
xxxx宣传口号口号,xxxx宣传口号1、塔城——百年黄金口岸,塞外绿色氧吧!2、xx——到xx充氧,为生命加油!3、塔城——离海洋最远的千泉之城,离心灵最近的休闲圣地!4、xx——让呼吸更畅,让幸福起航!5、xx——让呼吸更纯,更净,更养生!6、塔城——让呼吸更纯净,让幸福更绵长!7、塔城——让呼吸更纯净,让自然更养生!8、xx——让呼吸更纯净的养生xx!9、xx——让呼吸更富营“氧”!10、塔城——让呼吸更好!空气好,人难老!11、塔城——让呼吸更健康,让生命更精彩!12、xx——让呼吸更接近天堂!13、塔城——让呼吸更洁净、更舒畅、更健康!14、xx——让呼吸更美妙!15、塔城——让呼吸更惬意,让生活更安逸!16、塔城——让呼吸更惬意,让生活更诗意!17、xx——让呼吸更亲近你我!18、塔城——让呼吸更轻松,让生命更从容!19、xx——让呼吸更清入肺,美到心!20、塔城——让呼吸更清爽,让身体更健康!21、塔城——让呼吸更清爽,让生活更阳光!22、塔城——让呼吸更清透,环境更优美!23、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让四季更缤纷!24、xx——让呼吸更清新,更自然!25、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让生活更惬意!26、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让生命更健康!27、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让心灵更纯净!28、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让心灵更宁静!29、塔城——让呼吸更清新更纯净更自然!30、塔城——让呼吸更清新自在、追梦成真!31、xx——让呼吸更深长、更快乐!32、塔城——让呼吸更舒畅,让身心更健康!33、塔城——让呼吸更舒心,让梦想更飞扬!34、xx——让呼吸更爽,更给力!35、xx——让呼吸更爽,让生命如花!36、塔城——让呼吸更顺、更爽、更给力!37、塔城——让呼吸更贴近你心中的那片蔚蓝!38、塔城——让呼吸更吸进健康,呼出快乐!39、xx——让呼吸更享“寿”!40、xx——让呼吸更享受!41、塔城——让呼吸更新,更鲜,更自然!42、塔城——让呼吸更新鲜,更顺畅,更健康!43、塔城——让呼吸更养神,养心,养生!44、塔城——让呼吸更有活力,让生活更有魅力!45、xx——让呼吸更有森林的味道!46、xx——让呼吸更有天然清新味!47、塔城——让呼吸更自然,更顺畅,更舒服!48、塔城——让呼吸更自然,让生态更天然!49、塔城——让呼吸更自然、更舒畅、更清新!50、塔城——让呼吸更自信地为城市代言!51、塔城——让呼吸更自由,让心情更舒畅!52、塔城——让呼吸更自在让城市更迷人!53、塔城——任清泉滑过指尖,听音符漫过山野!54、塔城——诗与画的风景,你和我的塔城!55、塔城——数着星星入睡,听着鸟叫醒来!56、塔城——踏着五弦烟波,追寻千泉神韵!57、塔城——听过,很向往;游过,很难忘!58、xx——我在油画中等你!59、xx——油画中的xx!60、xx——走进xx,镶嵌油画!。
拱北口岸宣传语1.拱北口岸,连接中国与澳门的重要桥梁2.欢迎来到拱北口岸,体验便捷的边境过境服务3.走进拱北口岸,感受中西文化碰撞的魅力4.拱北口岸,是澳门地区最繁忙的口岸之一5.来拱北口岸,畅游澳门、珠海两地风情6.拱北口岸,是中国与澳门的重要交通要道7.在拱北口岸,享受中西文化融合的美妙体验8.拱北口岸,让您轻松穿越中国和澳门之间的文化边界9.拱北口岸,连接您与澳门的纽带10.澳门之旅从拱北口岸开始,畅游粤澳风情11.拱北口岸,见证澳门与珠海跨境交流的便捷之地12.欢迎来到拱北口岸,体验跨境旅行的便利之地13.拱北口岸,是中国与澳门间文化交流的桥梁14.拱北口岸,连接澳门与中国大陆的友谊纽带15.在拱北口岸,感受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16.拱北口岸,是中国与澳门经济合作的重要门户17.拱北口岸,打开通往澳门的文化之窗18.拱北口岸,是您探寻澳门风情的第一站19.穿越拱北口岸,感受澳门大中华的文化魅力20.拱北口岸,是中国与澳门友好交流的见证者21.穿越边境,感受不一样的国际氛围22.跨境旅行,畅游中外文化交融之地23.与世界接轨,纵览国际化时尚风采24.拱北口岸,见证澳门与珠海融合的奇妙之处25.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畅购跨境商品26.中西合璧,品味不一样的美食文化27.跨境通关,畅游两地多彩的时尚氛围28.拱北口岸,连接中葡文化的桥梁29.探寻粤澳交界线,感受两地文化碰撞的魅力30.拱北口岸,开启属于你的中西文化之旅31.穿越边境,领略澳门与珠海的异国风情32.跨境购物,体验不一样的时尚购物乐趣33.亲临拱北口岸,品味粤澳两地的美食佳肴34.与澳门同框,感受欧式建筑与岭南文化的融合35.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畅享两地的购物天堂36.拱北口岸,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37.探访国际化时尚风,感受澳门与珠海的异国风情38.穿越边境,漫步澳门与珠海两地的异国风情39.中西合璧,尽情体验跨境文化的魅力40.拱北口岸,见证中葡文化相融的奇妙时刻41.让您的旅途更加顺畅,拱北口岸随时欢迎您的到来!42.一路畅通,一路欢笑,拱北口岸期待与您相逢。
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与贸易体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也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通商口岸日渐繁荣,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口岸的经济发展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呢?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与贸易体系进行阐述。
一、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的背景明清之际,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中国的海岸线的各大城市逐渐成为了著名的通商口岸。
那个时代,中国的城市被大量的贸易者围绕。
他们分布在中国沿海的各个城市,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个网络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贸易也更加便捷。
二、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的区域分布由于历史原因,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并不是均匀分布在中国各地。
通商口岸固然涵盖全国各地,但是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等全国各省海岸线上。
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
厦门、泉州、南京、广州、福州等城市纷纷崛起,成为了贸易活动的主要地区。
这些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互相贸易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航线。
三、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的发展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不仅仅是各大城市间的贸易中心,同时还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在当时,外国贸易者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通商口岸的发展。
四、明清时期的贸易体系的发展与演变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发展,明清时期的贸易体系也逐渐形成。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明清时期的贸易体系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贸易物品的种类明清时期的贸易物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纺织品、药材等,其中,瓷器和丝绸是当时的主要出口货物。
- 贸易方式的变化明清时期的贸易方式主要有兑换、金银、粮食、药材等交换方式。
其中,金银贸易和用粮食和药材等大宗物品交换的方式最为常见。
- 贸易规模的扩大明清时期的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贸易港口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逐月地发展。
五、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通商口岸的繁荣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新疆口岸资料(1)乌鲁木齐机场1(国际航空口岸):中国五大国际机场之一,建于1973年。
目前的国际航线有:北京———乌鲁木齐——沙迦一伊斯坦布尔;乌鲁木齐一莫斯科;乌鲁木齐一阿拉木图;乌鲁木齐一塔什干;乌鲁木齐一伊斯兰堡。
乌鲁木齐机场原为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扩大规模扩建。
1973年建成和对外开放,是中国五大门户机场之一。
(2)乌拉斯台口岸2(中国一蒙古边境口岸) :位于昌吉州奇台县境内。
1992年开放为双边季节性口岸,开放期为每年3、6、8月的15至30日。
两国边境地区内的居民凭边境通行证出入境。
(3)塔克什肯口岸3(中国—蒙古边境口岸):位于阿勒泰地区清河县境内,1989年开放为双边季节性口岸,开放期为每年4月至12月期间内的20至30日。
两国边境地区内的居民可凭边境通行证出入境。
布尔根河北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地处东经90°48ˊ,北纬46°11ˊ。
对面为蒙古国科布多省。
从塔克什肯入境距青河县城90公里,距阿勒泰市38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10公里。
口岸距中蒙边界线15.5公里。
东部与蒙古国科布多省的布尔干县接壤,距对方布尔干口岸25公里,距布尔干县城65公里,距科布多省会约265公里。
塔克什肯口岸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历史上就是中蒙贸易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中蒙贸易有所发展,当时中国向蒙古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进口的商品则是牲畜、棉布和茶叶。
60年代初,塔克什肯与布尔干之间的贸易中断,1989年7月20日,塔克什肯口岸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
(4)红山嘴口岸4(中国一蒙古边境口岸) :位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1992年开放为双边季节性口岸,开放期为每年7月至9月期间内的1至10日。
两国边境地区内的居民可凭边境通行证出入境。
阿尔泰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伊犁哈萨克自治洲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地处东经88°55ˊ,北纬48°51ˊ,距福海县城240公里,距阿勒泰市192公里,距乌鲁木齐市896公里,至中蒙边界线2公里。
阿尔山口岸景区简介
阿尔山口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为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下游右岸的一座天然小岛,由中俄两国共同管理,为中俄两国边民自由出入国境提供便利。
岛上有一处界碑,中国一侧为俄罗斯一侧为朝鲜一侧。
这是中俄两国第一座跨国境的界碑,在中俄两国边境上树立这样一座界碑,是为了避免因界河结冰而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阿尔山口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
阿尔山口岸景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50平方公里。
在口岸
景区内有中俄界河口景观带,与俄罗斯隔河相望。
口岸景区由湿地生态区、火山口地下森林、界河风光带等景观组成。
阿尔山口岸景区地处中俄两国交界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
这里有原始森林、火山熔岩、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有额尔古纳河下游的湿地景观;有百年积雪的大峡谷和万顷林海;有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及其两岸的风光;有中俄两国边民自由出入国境的便利。
—— 1 —1 —。
我国沿边口岸经济特殊性分析及发展建议刘建利【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沿边口岸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至今没有成为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对我国沿边口岸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制定沿边开放和发展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认识到沿边口岸经济的特殊性,具体包括由地理区位引发的特殊性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性,前者包括受地缘的影响显著、处于经济势能凹陷区、与对应口岸荣衰与共、效率取决于双边的协调等,后者包括第三产业占比过高但现代服务业匮乏、边境贸易“两头在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等.为此,在发展口岸经济过程中应促进我国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确定适合沿边口岸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沿边口岸的基础设施,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推动口岸经济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1(025)012【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沿边口岸;口岸经济;特殊性【作者】刘建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000迄今为止,我国22800公里的陆疆边界上有72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公路口岸41个,水运口岸22个(不包括海港),铁路口岸9个,另外还有一些航空口岸以及地方政府审批的二类口岸。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沿边口岸过货量迅猛增长,一些地方因口岸而诞生了小城镇,一些口岸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可以说,开放使沿边口岸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与沿海港口开放相比,大量沿边口岸要么“开而不发”,[1]要么孤立于当地经济之外,没有出现全面繁荣并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景象。
这不得不令我们思索区位引发的沿边口岸经济特性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独特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沿边口岸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沿边口岸经济口岸是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车站、机场等的通道,是两国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也是经济集聚和增长的空间。
口岸经济是以口岸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元素的汇集、组合、交换功能为基础,以口岸的国际交通带动贸易、加工、仓储、经济技术合作、旅游购物、金融、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多层次的综合经济体系。
和平码头的历史溯源和再生价值初探谢嘉钧;罗力莹;吕宁【摘要】针对厦门和平码头面临的拆除改建窘境,从和平码头的历史文脉和对厦门的社会价值谈起,阐述了和平码头的历史价值,对其再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并作了具体阐述,以拯救百年和平码头。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ies at the demolish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Peace Dock in Xiamen,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Peace Dock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Peace Dock and its social value for Xiam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for its regeneration, points out respective pro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and undertakes the illustration, so as to save Peace Dock which has more a hundred of years.【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28【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码头;历史价值;改建【作者】谢嘉钧;罗力莹;吕宁【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41 和平码头对于厦门的历史地位如果说鼓浪屿是厦门这座美丽的蓝色小岛毋庸置疑的标志,厦门港是厦门城市的发祥地,那么与鼓浪屿仅一水之隔,厦门港唯一原址原物完好幸存的厦门港最早开发的港口码头——和平码头,则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犹如一部百年的“石头史书”,记载着厦门城市发展历史。
营口概况营口是辽宁省辖的地级市,位于渤海辽东湾北岸,大辽河入海口,是沈(阳)大(连)产业带之间的港口城市,又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可以用“百年港埠、河海之滨、鱼米之乡”来概括其特色。
营口下辖两个县级市四个区,其中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口是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东北最近的出海口,也是辽宁乃至全国的重化工和轻纺工业城市。
营口人口246万,土地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2公里。
营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9摄氏度,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之一,也是投资兴业、发财发展的好地方。
地理位置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大辽河入海口的左岸。
西临渤海辽东湾,北与大洼县、海城市为邻,东与岫岩县、庄河市接壤,南与瓦房店市、普兰店市毗连。
市区距沈阳市151公里,距大连市197公里,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出海口岸。
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至123°02′之间,北纬39°55′至40°56′之间。
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202国道)纵贯南北;庄林公路(305国道)、大营铁路、营大公路、盖岫公路连接东西,京沈高速公路和筹建中的营口机场构成以营口为节点的辽宁9个城市的90分钟城市圈。
营口港现有四个港区(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盘锦港区),是全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地形地貌全市地域南北最长处111.8公里,东西最宽处50.7公里,市域总面积539979.99公顷。
总的地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形成东部山区,中部丘陵,西部平原的地貌特征。
东部山区为长白山系千山山脉的一部分,共有大小山峰2800余座,其中步云山、绵羊顶子山、老轿顶、黄花排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四大高峰。
丘陵地带海拔50~200米,平原地带海拔10米以下,总的分布特征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即:50%山地,10%水域,40%平原。
气候特征营口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密山口岸:繁华跃迁商通天下作者:隋安辉李逢时杜金莹来源:《奋斗》2018年第23期中俄对发旅游巴士络绎鱼贯,唤醒了清晨密山口岸。
口岸国门附近白棱河桥边,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存,这个长仅4.5米、宽不足2米的桥,是载入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小界河桥”。
近旁巨石上凿刻的“商通天下”四个大字,言尽百多年来此处“商贾云集”沧桑与繁华。
说密山口岸就不能不说说当壁镇。
当壁镇位于密山境内,历史上就是中俄民间贸易重要通道,南与俄罗斯的图里洛格水陆相连,一桥之隔,是国门口岸所在地。
从1889年起,当壁镇开始有居民居住,当时人称此地为“快当别”。
1927年,镇内初具规模,店铺成行,日益繁荣,中苏贸易开始兴隆,中国主要以大豆出口换回日杂用品,故而这里曾被誉为“东方大豆之路”。
时过境迁百年一瞬,当年的“十里当铺,商贾云集”繁华今朝躍迁,民间贸易重要通道当壁镇一跃成为年过货量可达百万吨,日过车能力200车次,年验放能力达60万人次的国家一类口岸——密山口岸。
昔日的“东方大豆之路”现如今为运送繁复物品车辆塞途,畜力车、爬犁运输大豆、豆油、白酒等农副产品换取海盐、布匹、煤油、火柴等日用品、小农具场景悠悠消散,眼前一辆辆满载着粮食、米糠、冰鲜、果菜,甚至煤炭和液化气等物品汽车在路上疾驰过往。
密山口岸开通初期,年均进出口货物3万吨,过客2万人次,贸易额1500万美元。
2000年以后,中俄双方旅游贸易发展驶人陕车道,口岸年过客16万人次,贸易额4600万美元。
2007~2008年,口岸年过客峰值达27.8万人次,来密山购物俄罗斯游客遍布大街小巷,全国各地企业也纷至沓来。
“这么多年来在密山市政府,商务局、口岸办等职能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们企业发展蒸蒸日上”,金达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克桂说。
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从山东德州迁到密山来,依托密山口岸,主要生产销售用于包装销往俄罗斯商品的包装袋,现在年出口额过千万美元。
“密山口岸通商环境好,生意和好朋友都在这里,现在也不想回家,密山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操着浓重温州口音的钱克桂说。
地形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我家乡梧州为例院系: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百年商埠—梧州正所谓“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因坐拥西江“黄金水道”,梧州市享有“百年商埠”的美誉。
梧州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水运十分发达。
其位于广西东部,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背靠大西南,邻近东盟有“广西东大门”和“粤港澳后花园”之称。
以下主要通过分析梧州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
是珠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市,广西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两广咽喉”,是中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中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也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
梧州市下辖苍梧县、藤县、蒙山县等3个县,万秀区、龙圩区、长洲区等3个区,代管岑溪市。
享有“绿城水都”、“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荣膺“中国最具开发潜力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由于梧州靠近广东,全市通用语言为粤语,市区为广府粤语口音,珠江水系郊区属于沟漏粤语口音。
99%的汉族人,梧州人讲的白话,最接近广州话,比起广东讲白话地区大部份地方的人讲的白话还要纯正。
(据历史学家考究梧州是粤语的起源地之一)因为70%以上的人口来自于广東迁移,所以,在这里塞满你耳朵的全是白话,沿街大部分充斥着茶楼、凉茶店和龟苓膏店,茶文化在这里大行其道,小赌也蔚然成风,并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近一世纪以来,梧州长期受广州文化影响,有「小广州」之称。
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
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
同江市情介绍--同江口岸情况介绍2009年07月27日 14:49 来源:中国经济网一、同江概况同江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70公里,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
辖区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辖4镇6乡、6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0万人。
辖区内耕地总面积480万亩,是国家第二轮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城。
同江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黄金水道”的始发港,是贯穿我国南北大通道同三公路的北端起点,同江合资铁路已全线贯通。
同江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赫哲族人口1,500余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二、同江口岸外经贸发展现状同江口岸有近百年的通商历史,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国家一类口岸,1994年被外交部批准确认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自对外开放以来,口岸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累计实现口岸货运量321万吨,实现出入境人员37.9万人次,实现贸易额25.2亿美元,创造税收超亿元。
口岸货运量连续五年居全省口岸第二位,贸易额连续五年居全省边境市(县)第三位。
2006年完成口岸货运量60万吨,同比增长9%;出入境旅客达到9.7万人次,同比增长45%;贸易额完成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我们在口岸外经贸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对俄贸易大通道。
2002年,经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论证,把同江产业发展定位于东北亚国际物流中转贸易及加工中心。
依据这一定位,我们首先着力解决贸易通道不畅的问题,集中力量建设了水路、公路、铁路三条大通道。
1、建设水路大通道。
同江市拥有丰富的航道和岸线资源,港口水深流缓,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每年通航期达6个月,具有建设黑龙江省第一大港的独特优势。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同江东、西两港已初具规模。
西港位于同江市区西3.5公里,松花江东岸,距俄哈巴港水上距离272公里,距俄下列港水上距离35公里。
“绥芬河精神”:开放兼容、敢为人先、团结奋进、争创一流。
Suifenhe Spirit: Open and Receptive
Perseverant and Pioneering
United and Diligent
Striving and Outstanding
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绥芬河
Northeast Asian Famous City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ourism -- Suifenhe
在中国沿边开放带上,绥芬河,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是一个不断地书写着神奇的城市。
回首往事,岁月峥嵘。
二十世纪初中东铁路开通以来,做为国际型的口岸,绥芬河便置身于历史的风云变幻中。
二十年代,她曾有过一度的商业繁荣;三、四十年代,在日寇的铁蹄下又曾一度的凋敝;建国后,她承担起中苏贸易的大通道的重任,旺极一时;1975年建市时,作为中苏边境区极为敏感的地带,这个小城,历经了那个时代
特有的国际风云变幻,历经了系列政治运动,已落后为一个经济社会百业待兴的边陲小镇。
穷则思变。
改革的东风吹来,绥芬河市依托地缘优势,经贸兴业,全市上下不断地解放思想,奋勇开拓,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发展振兴之路。
1988年,绥芬河市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通贸兴边试验区”。
1992年被国务院(国函21号)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
1999年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设立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互市贸易区(又称贸易综合体)。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
2011年绥芬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
因地缘而起,因口岸而兴。
如今,对外贸易成为绥芬河市支柱产业,从1998年至今,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已连续十多年占黑龙江省外贸的1/4,边境贸易额也连续十多年占全省边贸的1/3。
贸易兴,百业旺。
依托对外贸易,绥芬河市的进出口加工、商贸旅游业、金融业、新兴产业等迅速发展壮大,业已成为沿边开放一个熠熠生辉的口岸名城,被誉为中俄边境上最有活力、最具魅力的国际化都市。
对外开放以来,绥芬河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木业之都”、“中国商贸名城”、“中国和谐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2008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等荣誉。
2008年绥芬河荣膺全国18个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典型之一。
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等荣誉称号。
2010年被评为黑龙
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荣膺“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2011年荣获“中俄会展名城”、“中国十强进口木材口岸”称号。
绥芬河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钱其琛、乔石、胡耀邦、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绥芬河视察工作,2005年原国家总理朱镕基视察绥芬河时题词“百年口岸”。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新时期新形势下,绥芬河市大力实施“5851”战略,依托“五大优势”,突破“八个战略支撑点”,为实现向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的战略目标,正风篷高举,搏击向前。
历史寻踪
Historical Trace
异域风情
Exotic Culture
国际口岸
International Port
魅力商都
Charming City
历史寻踪
绥芬河,满语是“锥子”之意,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因而得名。
绥芬河有着悠久的历史。
四五千年前,绥芬河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繁衍生息。
1860年,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吞并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使绥芬河地区开始与俄国接壤。
1896年,清政府与俄国签署《中俄名办东省铁路章程》,决定由俄国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归俄国。
这条横穿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开始于海参崴,那里被称为第一站,到绥芬河是第五站,绥芬河市因此而兴,历史上又被称为五站。
异域风情
绥芬河是座移民城市,多个国家,多个民族,多种风俗习惯和地区文化于此交织,特别是俄罗斯文化相互交融,使绥芬河成为欧陆风情浓郁、文化多元融合的包容之城。
上世纪20年代,曾吸引了俄,日、韩、美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此居住和经商,素有“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
对外开放以来,绥芬河更是以鲜明的城市特征给中外客商、友人留下了美好印象,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被誉为“最俄罗斯化的城市”。
国际口岸
绥芬河市是一座国际型的口岸城市。
它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人口16万。
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距其首府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210公里,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更是外接东北亚,内连腹地的国际物流中心。
魅力商都
绥芬河市因地缘而起,因口岸而兴。
对外开放以来,借助国家赋予边境地区的优惠政策,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挖掘优势,培育形成了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外向型经济十分活跃,成为了受人瞩目的口岸名城。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5851”战略,全力打造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创新智慧城市和幸福城市,正在向建设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