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18
矿泉水的详细生产过程管道直饮水,采用纳滤膜特有的选择透过性性能,可脱除自来水中有机物、细菌和病毒,保留水中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是对“自来水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经臭氧、紫外线、变频恒压输出至用户可直接生饮的水。
分质供水是指根据生活中人们对水的不同需要,由市政提供的自来水为生活饮用水,采用特殊工艺将自来水进行深度加工处理成可直接饮用的纯净水,然后由食品卫生级的管道输送到户,并单独计量。
这种直接饮用的纯净水分纯水或净水,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GB 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反渗透膜(Revvrse Osmosis Element/RO)净化处理后,称为纯水。
按照建设部CJ 9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用同样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纳滤膜(Nanofiltration Element/NF)或法国卡提斯(CARTIS)载银活性炭净化处理后,称为净水。
国家《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讨论稿)》要求管道直饮水用户龙头出水任何时间必须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1999)》规定要求。
管道分质直饮水系统的设计生产必须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讨论稿)》,在法规上给予了严格的行业规范和强有力的卫生行政执法依据,真正确保每一个小区管道分质直饮水用户的饮水卫生安全与饮用健康,这便是新一代的高效、绿色环保、节能型水质处理供水装置。
1.2直饮水以上纯水或净水经臭氧气液混合后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再通过紫外线照射,经电子(场)水处理器(微电解杀菌器)流经的水在微弱的电场中产生大量具有极强和广谱杀生能力的活性水,由食品卫生级管道供每家每户直接饮用,可供直接饮用的水叫直饮水。
1.3直饮机管道直饮机,是在饮水机的基础功能上增加进水自动控制器,使用时只需将管道直饮机与饮用水管道直接联接,实现自动进水,可直接饮用的饮水机。
是现代住宅小区、写字楼供水的终端饮水设备。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
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水源、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
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2.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及鞋靴消毒池(或其他消毒设施);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0级且灌装局部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级,或者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整体应达到1000级。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粗滤设备;2.精滤设备;3.杀菌设备;4.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6.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7.自动灌装封盖设备;8.灯检设施;9.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10.去离子净化设备(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如离子交换、反渗透或蒸馏装置等)。
附件:
君
子
瓶装天然矿泉水工艺要求
1.产品描述
2.原料描述
2.原料描述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加工工艺的描述
4.加工工艺的描述
4.加工工艺的描述
1、目的
在每个关键控制点设立检测参数,以确定便于监控的关键限值。
2、适应范围
各CCP的关键限值。
3、工作程序
3.1 纯净水线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3.1.1 CCP1:原水、处理水水质
设定关键限值的依据:GB8537
3.1.2 CCP2: 臭氧杀菌
设定依据臭氧技术标准,相关产品控制标准要求臭氧浓度≥0.4ppm。
3.1.3 CCP3: 灌装、封盖
设定依据臭氧技术标准、扭力标准,相关产品控制标准要求臭氧浓度≥0.4ppm、扭力:8-18lbf.in。
饮用天然矿泉水HACCP计划(WJX/HACCP-2016,第A版,0次修改)编制: 食品安全小组审核: XX批准: XX受控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16年3月21日发布2016年3月22日实施XX食品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发布令2、组织机构图3、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4、产品描述5、原辅料描述6、生产工艺流程图7、工艺描述8、危害分析工作单9、CCP点工艺流程图10、CCP点关键限值的确定11、HACCP计划表1、发布令发布令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公司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生产,加强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确保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要求、《食品卫生总则》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特编制本HACCP计划,希望全体员工共同遵守执行。
总经理:XX2016年3月21日2、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3、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表1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职责表4、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描述天然矿泉水HACCP计划5、饮用天然矿泉水原辅材料的描述8 / 156、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流程图7、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描述(1)采购原料: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任务,到合格供方处进行原料采购,由合格供方购入产品质量经抽检合格后分别入库或者有本企业内部直接提供合格的原水。
(2)瓶胚和瓶盖及包装物资的贮存:贮存在常温、清洁、干燥、无虫害的原料仓库内;曝气:地下抽出的矿泉水和空气自然混合,通过氧化作用去除铁、锰等,改善水质。
(3)粗过滤:砂滤:填充料为锰砂,为粗滤过程,去除颗粒较大的杂质、胶体物等;活性炭过滤:填充活性炭颗粒,也为粗滤过程,除去异味。
精过滤:采用多级组合过滤器件,滤掉粒径为0.2微米以上的杂质的过程超滤:采用超滤膜过滤,滤掉粒径为0.01-0.2微米内的杂质的过程,保证溶于水的矿物质不被滤掉。
填写《水处理记录》(4)臭氧冲洗:过滤后的水,经臭氧塔后混入大量的臭氧,杀灭水中的微生物,水也具备了杀菌作用,同时,用臭氧水冲洗消毒后的盖也保证了微生物的杀灭,水中残留的臭氧浓度不低于0.3mg/l,灌装后要由品控部抽样检查。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
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水源、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
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2.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及鞋靴消毒池(或其他消毒设施);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0级且灌装局部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级,或者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整体应达到1000级。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粗滤设备;2.精滤设备;3.杀菌设备;4.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6.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7.自动灌装封盖设备;8.灯检设施;9.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10.去离子净化设备(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如离子交换、反渗透或蒸馏装置等)。
矿泉水生产工艺流程矿泉水是经过地下层岩石或土壤的自然过滤和吸收,含有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水源。
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原水采集1.1 选址:首先需要在地理环境、水源质量、交通运输等多方面考虑后选择合适的采集点。
1.2 采集:采用专业设备将地下水源或山泉水源输送至生产厂区。
二、预处理2.1 沉淀:将原水中的泥沙等杂质通过沉淀法除去,以保证后续处理步骤的顺利进行。
2.2 过滤:通过不同精度的滤器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残留杂质和悬浮物。
三、加工处理3.1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原水中的异味和有机污染物。
3.2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原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进行去除或添加,以达到调整PH值和稳定硬度等目的。
3.3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四、灌装4.1 瓶子清洗:使用专业设备对瓶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4.2 灌装: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矿泉水灌装进瓶子中。
五、包装5.1 包装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PET塑料瓶、玻璃瓶等。
5.2 包装机械操作:使用自动化包装机械对灌装好的产品进行自动化包装。
六、质检6.1 外观检查:对产品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异物和污染等情况。
6.2 味道检测:对产品味道进行检测,保证口感纯正。
6.3 化学成分检测: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产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检测,以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要求。
七、存储与配送7.1 存储条件:将经过质检合格的产品存放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证产品品质不受影响。
7.2 配送管理: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配送和运输等管理。
综上所述,矿泉水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水采集、预处理、加工处理、灌装、包装、质检以及存储与配送等多个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饮用水的种类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饮用水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蒸馏水、磁化水、富氧水、电解水、太空水和生态水。
一、矿泉水——以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为特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1、什么是矿泉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对矿泉水的定义:"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国家规定,矿泉水是宝贵的矿产资源。
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在高压、高温环境下经过自然净化、溶滤、离子交换富集等综合作用,将周围岩石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转移到水中,形成了干净、无污染、富有营养的好水。
2、矿泉水是如何形成的?地下水之所以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其形成过程是复杂的,最根本的前提是地下水流经了含有不同特征组分的岩层,它们是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物质来源。
此外还要具备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地球化学环境、水动力条件等。
有了这些条件,地下水在地下深处岩层中运移,长期与围岩接触,经溶滤作用、阴阳离子交换吸附、生物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组分进入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的浓度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矿泉水。
例如,偏硅酸型矿泉水、碳酸型矿泉水、含锌、含锶矿泉水等等。
3、矿泉水的发展历史饮用矿泉水在欧洲自上世纪30年代起,每年以3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我国矿泉水资源丰富(3000多处),但真正受到消费者重视只是近十几年;我国第一家生产矿泉水的——山东青岛崂山矿泉水,在1932就已开始生产;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饮用天然矿泉水作为一种特殊饮料,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4、矿泉水的分类根据水温、渗透压、用途、pH值等分类:1)按水温分类国际矿产水文学根据泉水温度把矿泉水分:冷泉(20℃)、低温泉(20~37 ℃)、温泉(37~42 ℃) 、热泉(42 ℃以上)2)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含矿物质分:盐类矿泉水(矿物质含量大于1g/L)、淡矿泉水(矿物质含量小于1g/L)3)按用途分类◆医用矿泉水:包括:浴疗(含I、Rn、S、As、H2S等)、饮疗(含Ra、Rn、Fe、I、Zn、Ca、CO2等),饮疗矿泉水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农用矿泉水:以矿泉水中某些特种元素改良土壤◆饮料矿泉水: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或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清洁卫生,不含致病菌和有毒物质,可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水4)按pH 值分类强酸性(pH值2以下)、酸性(pH值2~4)、弱酸性(pH值4~6)、中性(pH值6~7.5)、碱性(pH值7.5~8.5)、中强碱性(pH值8.5~10)、强碱性(pH值10以上)5、矿泉水的理化特征矿泉水与淡水的不同1)一般矿泉水温度较高2)含有较高浓度的离子成分3)含有较多的气体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氮、甲烷、硫化氢等水的硬度:指水中溶解的钙镁离子含量,单位是(以CaCO3计)mmol/L ,通常根据水的硬度大小分为硬水和软水。
第三、四节碳酸饮料与瓶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碳酸饮料:是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饮料的总称,含二氧化碳气体是碳酸饮料的特征。
2.一次灌装法:又称预调式,是指先将各种原辅料按工艺要求配制成调味糖浆,然后将调味糖浆和水预先按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再经过冷却碳酸化,将达到一定含气量的成品经灌装机一次灌入容器中而制成碳酸饮料。
3.二次灌装法:又称现调式,是先把水和糖混合成糖浆,再添加酸味剂、香料、香精等制成调和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通过灌装机装入冷却的碳酸水,密封后在瓶内混合而成碳酸饮料。
4.碳酸化作用:是指在压力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气与水混合,化合成碳酸。
5.瓶装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的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
6.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7.饮用纯净水: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除去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
8.饮用矿泉水:是指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体现特征的微量元素或其他组分,符合饮用水标准的一种纯净、安全、卫生的水。
二、填空题1.碳酸饮料是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饮料的总称,含二氧化碳气体是碳酸饮料的特征。
2.目前,国内外生产碳酸饮料的方法有一次灌装法(又称预调式)和二次灌装法(又称现调式)。
3.一次灌装法是先将各种原辅料按工艺要求配制成调和糖浆,然后与充有二氧化碳的水(或称碳酸水)在配比器内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进入灌装机一次灌装。
4.二次灌装法是先把水和糖混合成糖浆,再添加酸味剂、香料、香精等制成调和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再充入碳酸水的二次灌装方式。
矿泉水是怎么生产的关于《矿泉水是怎么生产的》,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纯净水是历经加工厂开展生产加工而成的商品,它带有比较多的矿物,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非常大协助的,我们应当要挑选钠元素及其氟元素成分稍低的纯净水,防止对人体导致损害。
纯净水的生产全过程是历经引水渠加工工艺、水解酸化池加工工艺及其过虑消毒杀菌等实际操作产生的,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水资源,能够立即食用,不可以加温。
山泉水厂办厂规定、纯净水引水渠加工工艺、水解酸化池加工工艺、过虑和消毒杀菌加工工艺、打气加工工艺、罐装加工工艺、洗瓶加工工艺、纯净水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线、纯净水检测与卫生制度、纯净水的品质管理流程、日本国纯净水的生产加工工艺、纯净水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对策方式1、本方式不是加上农药杀菌剂,并且有优良储存性的无菌检测纯净水生产方式。
大家历年来都会找寻香甜爽口的水,将全国各地有名的水装进器皿很多售卖一般状况下,纯净水采水和装罐没有同一个地区,抽出来的水放到储水罐中。
从采水到装罐这段时间内,病菌有可能繁育滋长。
之前避免病菌的繁育,全是在抽出来的水里加上氟,那样将危害纯净水的纯天然口味,另外残余的氟可能转化成有害物。
有些人建议,在加上氟的状况下,能用活性碳开展再解决,但一样会影响纯净水的纯天然口味。
因此,需要科学研究一种方式,既能合理的避免纯净水从采水到装罐这段时间内病菌的繁育,又不必加上氟等农药杀菌剂。
2、将纯净水抽出来后,在12摄氏下列制冷,或是在制冷的另外,用直径0.45μm的滤纸过虑,随后再开展杀菌解决,在无菌检测标准下装进器皿。
从下边抽出来的纯净水的溫度一般在15---17摄氏上下。
因为山泉水来源于的不一样或在吸水泵全过程中气体的渗入等原因,使水里带有各种各样病菌。
依据本方式,抽出来的纯净水要制冷到12摄氏下列,若能制冷到1零摄氏度下列更强,制冷到5摄氏下列更明显。
制冷是以便避免纯净水滋长病菌。
次之,所述标准做为在该溫度下纯净水不冻洁的标准。
矿泉水车间操作规程一、引言矿泉水是一种天然纯净的饮用水,广泛受到消费者的爱慕。
为了确保矿泉水的质量和安全,本文旨在制定矿泉水车间的操作规程,以规范车间工作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矿泉水生产车间的日常操作,包括原料准备、生产加工、设备操作、卫生清洁等方面。
三、原料准备1.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来源合法,严禁使用过期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原料。
2. 原料的储存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避免受潮、受污染或者受高温影响。
3. 原料的配比应按照产品配方进行,确保产品口感和质量的一致性。
四、生产加工1.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的堆放。
2.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和工作帽,严禁携带外来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3.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设备的操作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或者操作方式。
五、设备操作1. 设备操作前,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的操作应按照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规操作或者操作失误。
六、卫生清洁1.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包括地面、墙壁、设备和工作台等的清洁。
2. 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应符合卫生标准,严禁使用未经批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3. 卫生清洁记录应及时填写,记录清洁的时间、人员和清洁情况。
七、质量控制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抽样,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3.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严禁私自销售或者重新加工处理。
八、安全管理1. 生产车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发生事故或者异常情况时,应即将住手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事故处理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