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58
高考总复习在地图上如何判断经纬度::考纲解读考点提示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理解并掌握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应用。
复习建议熟悉经纬网,主要地理区域及主要的经纬网周围的地理事物;应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和计算距离。
知识清单1.纬线是在地球仪上与地轴________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自成________(纬线圈);在同一南或北半球,各条纬线不等长,________最长,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相互________。
以________划分南、北半球。
2.纬度的确定:(1)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向地面作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________,数值减小者为________;(3)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就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
3.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_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________,形状均为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___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________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以________、160°E 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4.经度的确定:自西向东数值增大的为东经,自西向东数值________的则为西经。
以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
5.经纬网的意义:(1)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________;(2)确定两点间的________;(3)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垂直、东西、圆圈、赤道、平行、赤道2.北纬、南纬3.南北两极、南北、相等、经线圈、南北两极、赤道、20°W4.减小5.地理位置、方向。
考点聚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描述地球大小的常用数据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5.1亿km2。
地轴和两极转到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绕着地轴在转动。
人教版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高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经纬度系统,地图的类型、比例尺、方向等基础知识。
2. 自然地理:包括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重点掌握地壳运动、气候类型、水循环、生态系统等概念。
3.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重点掌握人口分布、城市化、区域发展等知识。
4. 区域地理: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5. 地理信息技术: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6.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7.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以及中国的区域划分和区域发展特点。
8. 世界地理: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
征。
9. 地理综合分析: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区域发展规划等。
10. 地理实践能力: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掌握人教版地理高考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培养我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地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经纬度系统,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 地貌学:地貌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
3. 气候学:全球气候类型,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气候分布规律。
4. 水文学:水循环,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基本知识。
5. 生物地理学: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6. 土壤地理学:土壤类型,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地理学: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结构,人口问题等。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过程,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分。
3. 农业地理学:农业类型,农业分布,农业区位理论。
4. 工业地理学:工业类型,工业分布,工业区位理论。
5. 交通地理学:交通网络,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区。
区域地理部分1. 世界地理:各大洲的地理特征,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
2.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等。
3.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战略。
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遥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原理,GPS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结束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还要求我们掌握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系统地学习高中地理,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高考地理的主要内容。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但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得地球可能稍微扁扁。
并且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等不同结构的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硬壳,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软流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内外两层构成。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其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这个时间就构成了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每一年绕行一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了地球的白昼和黑夜、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三、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上存在着温带、寒带、亚热带、热带四大气候带,这些气候带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不同热量分布、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都有关系。
另外,地球上还有五大洲,它们是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此外还有南极洲等奇特景象可挖掘。
四、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自身的气候动力、水文循环、太阳能的照射角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不胫而走,常见的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五、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多种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等等。
地球地形的特征与地球物理性质、地球气候、地球人文活动都有密切关系。
地球地形决定了各地的资源分布、生长植物、地势高低等自然现象。
六、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种种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这些资源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球的各种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七、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短缺、土地的荒漠化、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复杂的,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全球的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
八、地球的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聚集在了产业发达、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理高考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地理人教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备考。
一、中国的自然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陆地边界总长约2.30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2.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势南高北低,中央是高原和盆地,西部是山脉,东南沿海为平原。
3. 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南方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多温带季风气候。
二、全球与中国自然地理1. 球形地图与平面地图:地图是人类用来了解地球地理概念的重要工具,有球面地图和平面地图两种形式;2. 经度和纬度: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的参照系,用来标注地理位置;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三、中国的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人口集中;2. 农业与农村:中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田分布不均衡,农村人口逐渐减少;3. 工业与城市: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大城市中的工业集聚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中国的地理问题与环境保护1. 水资源问题: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不均衡;2. 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紧缺,农田面积减少,城市扩张对农田造成压力;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
五、世界的地理格局与地缘政治1. 世界人口分布: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人口多;2.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差距大,亚洲经济崛起;3.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地缘政治对世界局势具有重要影响,国际关系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地理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2.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义
目录
- 第一章: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
- 第三章:宇宙中的地球
-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五章:人口与城市
- 第六章:农业与工业
- 第七章:交通与通信
- 第八章:地球上的文化
- 第九章:资源与环境保护
- 第十章: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十一章:我国的人口与城市
- 第十二章:我国的工业与交通
- 第十三章:我国的农业与资源环境
- 第十四章:世界地理
- 第十五章: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简介
本讲义是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科目的总复讲义,帮助考生
全面复地理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讲义共分15章,介绍了自然
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地球上的文化、资源与环境保护、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我国的人口与城市、我国
的工业与交通、我国的农业与资源环境、世界地理、环境问题和可
持续发展等内容。
使用方法
这份地理总复讲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用:
1. 按照目录逐章进行复,对每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2. 配合其他研究资料,做相应的题和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3. 注意关注世界地理方面的内容,了解国际地理动态和环境问题。
4. 多做地理实地考察,通过参观考察实地地理环境,加深对地
理知识的认识。
希望这份地理总复习讲义能够帮助你高效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考试顺利!。
听课记录:2024秋季人教版第二册必修高中地理高考复习《高考地理复习(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地理基础知识巩固:回顾并巩固地球运动、地图基础等核心地理概念。
2.空间思维能力提升: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
3.地理问题解决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信息提取、逻辑推理等。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地球仪,旋转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这些运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提到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现象。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直观展示和启发性提问,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复习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1. 地球运动复习•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详细讲解自转方向、周期、速度以及公转轨道、周期、速度等知识点。
同时,结合实例说明这些运动对气候、时间、季节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并尝试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部分学生主动提问,与教师进行互动。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条理清晰,动画演示生动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2. 地图基础复习•教师行为:分发不同类型的地图(如等高线图、气候类型图、政区图等),引导学生识别图例、比例尺、方向等基本要素,并教授如何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定位和分析。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取一张地图进行分析,找出并标注重要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城市等。
随后,各组派代表分享分析成果。
•过程点评:通过分组合作和分享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地图基础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地理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教师行为:设计几道典型的地理问题,如根据经纬度判断地理位置、分析某地区气候成因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