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生产工艺流程 PPT
- 格式:ppt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15
制造铸钢件的工艺流程
铸钢的机械性能比铸铁高,但其铸造性能却比铸铁差。
因为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 1.8~2.5%。
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比铸铁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且截面尺寸比铸铁的大;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
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
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大大超过铸铁,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和、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此外,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铸钢件生产工艺流程
朋友!今天跟您唠唠铸钢件生产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这铸钢件生产啊,那可真是个技术活!我刚入行的时候,哇,简直一头雾水,啥都不懂!
先说这原材料准备吧,就跟做饭得先买菜似的。
咱得选好钢料,这可不能马虎,要是选差了,后面全白搭!我记得有一次,我好像选错了料,唉,那批货可砸手里啦!不过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我可学精了。
然后就是熔炼环节,那炉子一开,呼呼的火,温度高得吓人!这时候可得盯紧喽,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岔子。
造型这步也重要得很呐!我跟您说,有一回我们造型的时候,那模具出了点问题,可把我们急坏了!
浇注的时候,那钢水哗哗地流,就跟瀑布似的,可壮观啦!不过这时候可不能光顾着看,得注意控制速度和温度。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个事儿,之前有个同行,浇注的时候没弄好,结果铸出来的钢件全是次品,损失惨重啊!
铸完了还没完,后面还有清理、热处理啥的。
这清理就跟给人洗澡似的,得把脏东西都弄干净。
热处理呢,就好比给钢件“健身”,让它更结实耐用。
我在这行干了 20 多年啦,中间犯过不少错,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工艺啊,也是不断在进步,以前觉得难的,现在可能都不算啥了。
就像现在流行的那些新技术,我有时候都还搞不太明白呢,还得继续学习。
不知道您听我这么一说,心里有没有点谱啦?要是您有啥想法,赶紧跟我交流交流!我这又扯远啦,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您自个儿琢磨琢磨!。
铸钢件整个工艺过程(
压蜡,修蜡(旁边的水槽是冷却用的)
室内风干(包括附蜡,附砂,附胶后的模组再附细砂
总七次)
后将模具进行脱蜡,模具接着就进行浇铸
如图示
最后将铸件进行表面喷砂
和热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
铸件进行成品检验,合格
的入库
切割下的铸件进行浇口粗磨
和细磨两次打磨
工艺过程(由于是手机拍摄,有不清楚的地方请谅解):
将修蜡后的蜡型进行组树
将组树后的蜡组表面附硅溶胶,
浇铸后将铸模密封,进行常温冷却
冷却后将铸件取出,将铸件从组树上切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