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举证系统操作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手册之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内业信息提取工作手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12月目 录一、工作内容 (2)(一)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 (2)(二)A类图斑提取 (2)(三)B类图斑提取 (2)(四)成果整理下发 (4)二、总体原则 (4)(一)充分依据遥感影像 (4)(二)把握重点区域和重点地类 (5)(三)保证农用地变未利用地的可靠性 (5)(四)数据库图斑严重错乱区域需完整勾绘 (6)(五)保持已基本建成同一建设用地单元的完整性 (6)(六)保证图斑勾绘边界的准确性 (8)三、工作方法 (8)(一)技术指标 (10)(二)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 (11)(三)集中连片建成区勾绘 (12)(四)内业信息提取 (13)四、成果内容与管理 (16)(一)成果内容 (16)(二)成果管理 (17)(三)内业图斑说明 (20)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次调查”)采用“国家统一制作调查底图、内业判读地类,地方实地调查、地类在线举证,国家核查验收、统一分发成果”的流程推进。
内业信息提取工作,利用国家统一制作的最新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与更新到最新年份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套合,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在全辖区范围内,逐地块判读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分析,提取影像与数据库基本一致(B类)和不一致(A类)图斑的全覆盖内业信息图斑,并预判土地利用类型。
1一、工作内容(一)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对内业信息提取基础资料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对基础资料存在问题的进行合理处理。
主要包括:对DOM影像的检查与反馈;对镶嵌块的检查与修正;对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库DLTB存在系统偏移的,做必要的纠正,根据整体偏移或局部偏移情况做相应处理;对集中连片建成区范围进行勾绘等。
(二)A类图斑提取即提取影像特征与数据库地类不一致的图斑。
A类图斑根据影像特征内业预判类型分为六个一级类,十一个二级类及六个标注类型(见表1)。
SWJD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建库与采集系统用户手册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五月目录第一章引言 (1)1.系统背景 (1)2.目标及任务 (1)3.系统建设原则 (2)4.工作依据 (3)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6)1.移动采集设备环境要求 (6)2.PC端硬件环境要求 (6)2.1.基本硬件配置要求 (6)2.2.推荐硬件配置环境 (6)3.PC端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6)第三章系统安装 (8)1.M ICROSOFT .NET F RAMEWORK 3.5安装 (8)2.采集建库系统安装 (10)3.数据采集子系统安装 (14)4.NVI5.0、IDL8.3安装 (15)第四章系统整体操作流程说明 (16)1.作业流程图 (16)2.系统使用步骤 (20)2.1.数据收集 (20)2.2数据入库及数据预处理 (20)2.3.底图生产流程 (21)2.4.外业作业流程 (22)2.5.清绘、建库成果输出 (24)第五章数据采集子系统 (26)1.系统登陆 (26)1.1.首次登陆 (26)1.2.后续登陆 (28)2.土地调查 (29)2.1.导航 (30)2.2.调绘 (30)2.3.测量 (35)2.4.图层管理 (36)2.5.对比分析 (37)3.任务包管理 (37)4.人员签到 (38)5.调查成员 (39)6.系统设置 (39)6.1.行政区划 (40)6.2.GNSS设置 (40)6.3.坐标设置 (41)6.4.网络设置 (42)6.5.同步设置 (43)6.6.系统帮助 (45)6.7.设置管理 (45)6.8.关于系统 (47)第六章数据建库子系统 (48)1.系统主界面 (48)2.土地调查 (49)2.1.工程管理 (49)2.2.任务管理 (53)3.底图制作工具 (57)3.1.数据导入 (58)3.2.数据预处理 (61)3.3.数据判读 (65)3.4.底图任务操作 (68)4.外业调查工具 (71)4.1.调查任务处理 (71)4.2.调查任务汇交 (76)5.数据建库工具 (79)5.1.数据清绘 (80)5.2.建库辅助工具 (83)5.3.赋值工具 (91)5.4.面积计算 (93)5.5.统计汇总 (93)5.6.成果输出 (96)6.数据检查 (96)6.1.数据检查向导 (96)6.2.数据结构检查 (100)6.3.数学基础检查 (101)6.4.属性数据检查 (102)6.5.图形拓扑检查 (104)7.制图输出 (104)7.1.标准分幅图 (104)7.2.行政区划图 (108)7.3.任意范围图 (109)7.4.批量图件转换 (110)8.统计分析 (111)8.1统计报表行政区维护 (111)8.2.统计报表 (112)8.3. 国家下发图斑与二调数据叠加对比 (113)9.常用工具 (113)9.1.数据交换 (113)9.2.数据处理 (115)9.3.坐标转化 (117)9.4.管理工具 (123)9.5.视图 (125)9.6.主界面工具栏 (126)9.7.工程目录树功能介绍 (128)第七章数据采集建库常见问题 (130)1.建库系统 (130)2.移动端 (135)第一章引言1.系统背景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流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背景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中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国土资源状况,为国家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该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基础性调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领会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评估土地资源状况和利用效率,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寻找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统计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调查流程1.确定调查范围和时限: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的范围和时限。
分阶段进行调查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组织人力资源: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组成调查团队,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方法、细则和流程等。
4.采集实地数据:调查团队按照方案要求,分批次进入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土地资源、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等相关数据。
5.数据加工和分析: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调查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
6.报告编写和归档:根据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并进行归档保存。
7.宣传和应用:根据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调查结果,促进社会各界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重视,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调查结果与应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结果将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调查结果可用于城乡规划、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决策和政策制定。
•结果还可用于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土地承包等土地管理实践,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调查工作,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科学、准确的调查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第三次国土调查流程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过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流程目录一、技术路线(1)二、前期准备(2)1、制定方案 . - 2 -2、人员培训 ............................................................................... - 2 -3、资料收集 ............................................................................... - 2 -4、资料分析 ............................................................................... - 2 -5、仪器和设备准备.................................................................... - 3 -三、内业数据处理(3)1、权属界线调查及上图............................................................ - 3 -2、城镇村范围界限划定............................................................ - 3 -3、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 4 -4、农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 5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6、属性完善 ............................................................................... - 7 -7、调查底图制作........................................................................ - 8 -8、数据检查 ............................................................................... - 8 -四、外业调查(9)1、实地举证 ............................................................................... - 9 -2、标注核实 ............................................................................... - 9 -3、地类核实 ............................................................................. - 10 -4、图斑边界核实...................................................................... - 10 -5、数据检查 ............................................................................. - 10 -五、专项用地调查(10)1、耕地细化调查...................................................................... - 10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 - 10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 11 -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 - 11 -六、内业整理及建库(11)一、技术路线二、前期准备1、制定方案技术单位编制项目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设计书》。
武汉大学资环学院 詹长根2018年05月主要内容v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条件与目的v二、任务、调查原则与调查步骤的改变v三、基础技术参数的改变v四、技术手段的改变v五、技术方法要点一、第三次土地调查条件与目的v(一)条件v土地调查条例:每10年开展一次土地调查(总调查)–土地管制方式变化了:用途管制转为空间生态管制,生态管控空前强化。
–规划体制发生变化:分离的多种规划转变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实施的需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类型、种植)–与人口普查相配套:整10年开展人口普查。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条件与目的v(二)目的第三次调查的目的更加清楚和细致第三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v (一)任务 任务的层次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第三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农村土地调查。
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开展土地权属调查。
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城镇土地调查。
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开展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包括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耕地等别调查评价等。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手册之六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互联网+举证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2月目 录一、举证的目的任务 (1)(一)举证目的 (1)(二)举证任务 (1)二、举证的程序 (2)(一)地类样本采集 (2)(二)初次举证 (2)(三)补充举证 (2)(四)在线举证 (3)三、地类样本采集 (3)(一)样本采集对象 (3)(二)样本选取 (3)(三)样本拍摄要求 (4)(四)样本采集审查 (4)四、初次举证 (5)(一)举证对象 (5)(二)举证数据制作 (6)(三)外业实地举证 (7)(四)举证成果整理 (8)五、补充举证 (8)(一)补充举证对象 (9)(二)举证要求 (9)六、在线举证 (10)(一)在线举证申请 (10)(二)在线举证受理 (10)(三)在线举证 (10)互联网+举证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重要工作,为规范和统一各地互联网+举证工作,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举证的目的任务(一)举证目的互联网+举证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
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互联网+举证工作,要求各地对重点地类变化、不一致图斑及容易混淆的地类情况等,进行实地举证,一方面能够辅助地方准确认定地类,另一方面能够为核查准确判定奠定基础。
互联网+实地举证照片结合高精度遥感影像内业判读作为核查的重要依据,可靠性强,能够确保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举证任务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要求,各地需使用带卫星定位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利用统一的互联网+举证软件,对重点地类变化、不一致图斑及容易混淆的地类等进行实地举证,拍摄包含图斑实地卫星定位坐标、拍摄方位角、1拍摄时间、实地照片及举证说明等综合信息的加密举证数据包,上传至统一举证平台。
二、举证的程序(一)地类样本采集在正式开展调查工作前,县级需对本区域涉及的所有地类,进行地类样本采集。
(二)初次举证地方在开展外业调查的同时,对地方调查认定地类与影像判读地类不一致图斑的不一致区域,以及重点地类变化图斑,拍摄实地照片及视频进行举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流程(一)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1. 简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指对全国范围内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工作。
•该调查工作是我国土地管理以及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各个流程。
2. 调查前期准备•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标和范围,确定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数据采集技能。
•建立调查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调查工作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3. 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等相关指标。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
•调查人员将根据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流程,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准确的采集和记录。
4. 调查实施•调查人员严格按照调查任务和计划,进入实地进行实地调查工作。
•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等指标的准确记录和采集。
•通过现场检查、采样和测绘等方法,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数据整理与审核•调查数据经过采集后,需要进行整理和审核。
•数据整理包括对各项指标进行归类、标准化以及数据清洗等操作。
•审核工作主要是针对调查数据的合理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核对。
6.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土地资源的整体状况以及各地区的差异性。
•数据分析结果将作为后续土地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编写调查报告,反映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结果和发现。
7. 数据应用和管理•调查数据将作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
•调查数据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和使用。
•调查数据应妥善保存,确保数据安全和可追溯性。
以上即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各个流程,通过科学规范的调查工作,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支持。
该调查工作的结果将为我国的土地管理和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