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过程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
⒈20**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
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
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屈辱的历史腾飞的祖国——《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兴国县潋江第二小学张清林教材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参与奥运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史。
2、通过图片的对比、历史的变迁,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中国。
教学重点:通过体育和外交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几个距离较远的故事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播直观视频,燃心中激情:1、看一看: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
学生注意观察当萨马兰奇主席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的时候,现场的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有怎样的表现。
(从视频中激动人心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对中国的伟大意义。
)2、说一说: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呢?(让学生也置身其中,感受激情。
)3、想一想: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二、看体育崛起,扬巨龙神威:1、体育画面的对比:两幅“第一次”的图片,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从“东亚病夫”变成了体育强国。
画面一: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情景。
A、看一看:出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入场式上形单影只的刘长春。
(感受孤独、凄凉)B、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关于刘长春的报道。
(感受悲伤、无助)C、写一写:学生读完之后在旁边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D、说一说:当时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画面二:1984年许海峰首夺奥运金牌。
以同样的学法学习画面二。
让学生感受许海峰夺得奥运首金后的激动、兴奋、感动、豪迈。
小组讨论:填一填。
通过这两个画面的学习,填好下表。
小结: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体育组图。
(感受现在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能力目标:了解奥运会的历史和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知道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了解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历史,感受我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知道我国在国际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突出事件。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传播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建立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理想和人生观。
弘扬女排精神,学习女排拼搏、不放弃、积蓄实力、机智决断,勇取胜利的精神。
珍惜女排夺冠给予人们的这种精神激励。
二、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和形成的阶段,富有理性与激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对事物的看法。
所以既要传授丰富的知识,还要传播积极的情感,激发正能量。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都获得积极的体验。
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从“东亚病夫”到成为体育强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体会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蜕变。
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了解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感受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难点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播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同学们,你们看过奥运会吗?看过啊,那你知道2008年是什么日子吗?对,是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日子。
下面我们来学习非常有意义的一课。
多媒体展示第一课课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多媒体展示第一节标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并板书第一节标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
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1984年153241988年528111992年165441996年165042000年285932004年32632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光荣扬眉吐气骄傲……)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
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第一课时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
⒈2008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08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⒈这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
可是由于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根本无法正常训练,再加上在海上漂泊了21天,使他疲惫不堪,中国第一飞人在两项比赛中,预赛即被淘汰。
⒉是啊,刘长春是多么盼望我们的祖国能富强起来,我们中国人站起来,站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向他们展示我们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啊!52年后,刘长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⒊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共赢得了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解放前的“零的纪录”,到84年的金牌榜第的名,是什么带来了这么大变化?⒋是啊,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了,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了。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
“毛泽东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跟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描述为‘一穷二白’。
什么是‘一穷二白’呢?‘一穷’指什么?‘二白’指什么?朗读教科书第37页老师的讲述。
二、深入学习1、交流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37页关于“洋货”的插图。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采访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想,进行交流与讨论。
2、出示课件,教师适当给予说明解释。
3、学生讨论与思考。
“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洋货,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到:“这些在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甚至早已被淘汰不用了的生活用品,在那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国内很少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产品。
说明了旧中国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落后。
”4、教师总结:这些带“洋”字的物品大多是从国外输入进来的,国内生产这些物品的工厂寥寥无几。
在旧中国留下的落后面貌面前,当时的中国人民,也就是同学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经历了一一些什么呢?三、讨论交流1、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课文,并且讨论交流感受。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采访的收获。
“上课时我们通过那么多带‘洋’字的东西需要从国外进口,知道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国家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穷困。
那么社会究竟破坏到了什么境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了什么程度?”2、“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童年时期正生长于那个年代,同学们对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进行采访,他们是怎样描述童年的生活经历的?向同学进行介绍和交流。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能力: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搜集与中国奥运历程相关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我国奥运冠军的情况;收集我国近年来参与国际活动的报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23”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回顾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什么?为什么一届体育运动会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板书: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23)【设计意图:由申奥成功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申办奥运充满了热情。
】活动二了解旧中国参加奥运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当时的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你怎么想?使学生了解到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比赛条件很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小结:运动员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落后的体育事业是旧中国实力软弱的真实写照,三次参加奥运会,带回的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和痛苦。
(板书:综合国力弱)【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由于国力衰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悲惨遭遇。
】活动三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1.[ 播放课件:许海峰夺冠]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说明什么?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吗?使学生看到新中国国力强盛,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极大改观,为取得好成绩提供了物质保证,体会到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后,对中国的屈辱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学习《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就会更加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学生们对奥运会这一盛事比较感兴趣,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通过今昔的比较更能很好的理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今昔比较,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不仅能反映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能反映出中国正在崛起、国际声望日益提高。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从中感受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学难点:体会申奥成功以及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绩更能体现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申奥成功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的相关资料。
2、调查身边的人们对申奥成功的感受,并制成调查表。
3、搜集中国运动员的参奥历史及图片,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和归纳4、搜集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参奥的成绩和图片、影像资料。
教师准备:1、搜集申奥成功的视频资料和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资料2、搜集许海峰、刘翔夺冠瞬间视频资料。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通过图片、资料的收集等前期活动以及课中汇报交流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
通过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培养学生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用具:播音器、小黑板/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导入明标:1、演讲导入(3-5分钟)2、出示学习目标二、自学质疑:1、艰辛的奥运历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但也蒙受了许多屈辱。
请同学们朗读课本第59页第1-2段的内容,想想从1896年到194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国仅参加了3次,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文本对话:日益强盛的中国国力。
请同学们再次看书,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59页第二幅图的内容,回答问题:①是谁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②这是哪一年的奥运会?③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位居第几?3、听歌曲,回答问题:①谁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②你知道北京在欢迎谁吗?③世界各国的人们为什么都聚集到北京呢?4、观察课本58页两幅插图:你们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时间吗?认真看这两幅图,用一句话描述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情景吗?三、小组交流:交流:思考我们摘除“东亚病夫”的帽子和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四、展示点拨学生展示自学质疑和小组交流环节的学习成果,学生和老师分别作出评价,最后老师就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拨。
五、训练拓展:仔细观察教材60页的统计表,思考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都参加了几届奥运会?2、每一届的结果怎样呢?3、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我国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吗?位于世界第几位?4、从这张统计表的一组组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六、小结反思: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七、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六上品德与社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9篇六上品德与社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1教学目标:1、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2、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
4、具备有事同大家商量的能力,主动发言,学会商量。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有事大家商量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教师向学生公布一个比较武断,未征求学生的意见,不符合多数同学意愿的决定,以引起学生对这一决定的不满。
1、学生谈感受,道不满原委。
2、思考:为什么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而不能个人说了算?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1、课件出示教材p.28图,并附动画配音。
师:这些小干部其实很想为大家做些事情,不辜负同学的信任,但他们遇到了难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2、讨论:怎样才能做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决定呢?3、交流、汇报,总结、提炼。
(1)大家共同商量。
(2)班委会商量决定。
(3)人人参与商量决定。
(4)少代会商量决定。
……4、课件动画介绍“少代会”概念及职责。
三、商议决定,达成共识师:集体的事情不能一人说了算,应该人人做主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1、讨论:你们班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同学不爱发言怎么办呢?2、现场采访:(1)在班级商量事情的时候,你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吗?(2)你不爱发言的想法是什么?3、讨论:怎样让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能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4、商议决定,达成共识问:大家各有各的意愿和想法,商量时采用什么方法最后做出决定?(1)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2)班委会讨论做出决定(3)小组长讨论决定第二课时学会商量一、生成问题导语:集体的事需要大家商量。
大家在商量的时候,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以使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而有些时候,大家在商量事情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课件逐一出示p.32、33图,并配以场外音。
教学内容四:光辉的瞬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教育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体育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你知道奥运会吗?2.板书:2008,我们赢了。
二、进行学习1.思考: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申办)2.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在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3.提问:在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哪些成绩?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在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团结一心,终于取得了32 枚金牌、19 枚银牌、17 枚铜牌的好成绩,在奥运会金牌榜中名列第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最激动人心的是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决赛。
相隔20 年了,每届奥运会我们都与金牌擦肩而过,这次,人们再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国女排。
看着她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挺进了决赛,我真为她们喝彩;看着她们再遇老对手——俄罗斯,我真为她们捏一把汗。
在比赛的前前两局,尽管中国女排姑娘们顽强拼搏,但还是以微弱的差距输掉了前两局。
可是中国女排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
虽然汗流浃背,但她们个个精神抖擞,再次向对手发出挑战。
终于赢回了第三局。
看着这种情景,我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正当我为她们喝彩时,又赢回了第四局,和对手打成了 2 ∶ 2 平。
场上中国拉拉队挥动着五星红旗,拼命地欢呼,我恨不得4.奥运会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附上相关资料)三、思考活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历了哪些事情?(重新恢复联合国的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愿意博览会、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四、共同总结五、练习作业了解并收集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资料。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3.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1、2008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08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播放申奥成功欢庆的场面)2、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
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
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二)能力目标: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知识目标: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搜集与中国奥运历程相关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我国奥运冠军的情况;收集我国近年来参与国际活动的报道。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的教材内容。
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1.导入语: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看一段令人激动的视频。
请看大屏幕。
2.播放视频:《北京申奥成功》3.师问:从视频当中,你看到或是感受到了什么?4.引入主题(二)奥运历史过渡语:快速浏览书中内容,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在哪一年举办(2008年8月8日)。
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北京奥运。
1.生分享收集到的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信息。
2.师:从这些信息当中,你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一场怎样的奥运会?(生答)。
是呀,多么成功的一场奥运会,然而,你可知道,我们的奥运征途却是历尽沧桑。
3.生小组分享收集到奥运历程。
4.师:通过刚刚的的分享,谁知道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是在(1932年),谁能具体介绍下这届奥运会。
5.生介绍1932年奥运会。
6.师问:瞧,刘长春孤独地离开赛场,假如此时就是刘长春,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7. 生介绍 1936年柏林奥动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
⒈2008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08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
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
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
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
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⒈(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解放前已经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另仅参加过三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纪录”,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在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⒉(出示1932年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图片)这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
可是由于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根本无法正常训练,再加上在海上漂泊了21天,使他疲惫不堪,中国第一飞人在两项比赛中,预赛即被淘汰。
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贫穷落后,使得第一个中国选手就这样告别了奥运会,大家想想,刘长春面对失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祖国强大,我就可以正常训练,如果祖国富强,我就不会在海上漂泊那么多天,就能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比赛,为祖国争光,为我们中国人争光。
真希望祖国强盛,我要证明给世界看,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⒊是啊,刘长春是多么盼望我们的祖国能富强起来,我们中国人站起来,站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向他们展示我们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啊!52年后,刘长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出示23届奥运会开幕式,师解说书59页第三段内容)(播放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在此次奥运会上,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此刻,许海峰心里在想着什么,他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⒋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共赢得了15枚
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解放前的“零的纪录”,到84年的金牌榜第的名,是什么带来了这么大变化?
⒌是啊,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了,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了。
(逐幅出示女排夺冠图,刘翔夺冠图……)师生共同回顾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
⒍(出示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日渐富强的祖国,在奥运会上一路走来,留下许多辉煌的印迹。
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运动员夺冠的事情,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赶紧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奥运会上精彩瞬间的图片、文字、纪念物品先在小组交流交流吧。
⒎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交流整理成果,可以讲故事,出示图片讲解,讲纪念品的意义,同时表达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的心情。
⒏(逐幅出示奥运会上精彩瞬间,配上《五星红旗》的歌曲)当国际体育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时候,世界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还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
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
让我们用一首小诗,一两句歌曲或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吧。
⒐(点击课件)有一位香港的歌手像大家一样深深热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他用歌声表达了他的这份深情,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抒发一下这份爱国之情吧。
(播放《我的中国心》)
三、百年反差,感受强大。
⒈体育的兴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国的强盛,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无能衰弱(出示签定《辛丑条约》图)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等12个重要地区,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健国家。
⒉(出示2001年亚太会议图)百年后我们祖国又迎来了各国首脑,而这次却是在我们祖国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这么重要的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么多重要的国家首脑聚集上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祖国一天天强大,祖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的祖国已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鲜活事例,体验强大。
⒈逐幅出示62页四幅图,并配上讲解。
师生共同感受~!最后四幅图定格在画面上。
⒉大家还从哪些渠道知道有关祖国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的报道,赶快来向大家说说吧。
(从互联网,电视媒体,报纸杂志……我知道了……)是啊,从这些大众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祖国的强盛,让我们越来越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走进生活,领略强大。
⒈介绍世博会自从1851年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起,世博会就一直在发达国家轮流举办,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改写了世博会从未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历史,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影响。
⒉中国的国
际威望与地位日益提高,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一起来交流交流,让我们分享一直祖国强大的幸福与骄傲吧。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反馈)
四、回顾总结,升华感情。
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一天天强大起来。
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的雄鹰”,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各个方面都大大提高了。
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让我们不尽要大声欢呼“中国人站起来了!”那么日益强大的祖国,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经济得到了哪些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哪些改善呢?让我们到下一节课去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