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协议法律审核流程
- 格式:xls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合同审核流程
合同审核流程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前,对合同条款和内容进行审
查和确认的程序。
合同审核流程的目的是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
性和公平性,以及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份合同审核流程
范本,供参考:
第一步,提交合同审核申请。
1. 合同甲方或乙方向公司法务部门提交合同审核申请,包括合
同文本和相关附件。
2. 法务部门收到申请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审核。
第二步,合同审核。
1. 法务部门对合同文本进行全面审核,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条款、法律规定、风险评估等。
2. 法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如财务、业务部门等)进行沟通,了
解合同背景和具体要求。
第三步,修改建议。
1. 如果发现合同存在问题或风险,法务部门向申请人提出修改
建议,并与申请人沟通确认。
2. 如有需要,法务部门可以协助申请人对合同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步,审核结果反馈。
1. 法务部门将审核结果和意见书面反馈给申请人,说明合同是
否通过审核,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如合同未通过审核,法务部门将说明具体原因,并提出改进
建议。
第五步,审批。
1. 经过审核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申请人将合同提交给相关部门
领导进行审批。
2. 审批通过后,合同正式生效,各方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以上是一份合同审核流程范本,具体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法务部门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协议书评审流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合同评审流程1、合同评审的目的为了维护公司利益,规避法律及资金风险,保证合同的质量和签订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流程。
2、合同评审的范围公司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订立的合作协议、合同金额在人民币1000元(含)以上的各种经济合同均需通过评审方能对外签订。
包括:特约商户合作协议、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3、合同的签订与保管发起部门经办人必须凭走完评审流程的合同评审表至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处加盖合同专用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时,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必须严格审核合同评审表的有效性。
公司所有经济合同原件及对应的合同评审表均在财务部保管,财务部应定期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合同条款。
4、合同发起部门的职责4.1 合同的起草及修订发起部门经办人员负责合同具体条款的拟定及根据合同评审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
合同中必须对合同的主体、形式、内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含定金、质保金、付款次数及比例、税金、发票等)、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合同担保、合同解释、保密责任、重大经济合同联系制度、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予以明确。
4.2 合同的履行当合同开始履行以后,合同发起部门应跟踪合同的履行过程,保证合同的完整履行。
框架合同特别是年度销售及采购的框架合同履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应定期对帐,确认双方债权债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若发现并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中止履行,并及时书面上报部门负责人。
4.2.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5、合同评审责任人及主要职责5.1 发起部门负责人发起部门负责人对下属起草的合同条款进行全面审核,并对合同的跟踪及执行情况承担全部责任。
5.2 分管高管对合同内容、标的物的质量、价格、数量、交付期限及方式、价款及信用期限、验收标准等重要合同条款进行审核、批准。
合同管理流程一、合同起草与审核1. 确定合同类型:根据业务需求,明确合同类型,如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
2. 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合作双方的基本情况、业务需求、法律法规等,为合同起草提供依据。
4. 合同审核:将起草的合同提交给法务部门或专业律师进行审核,确保合同条款无法律风险。
5. 修改完善:根据审核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双方满意。
二、合同签署与生效1. 双方确认:将审核通过的合同发送给合作方,双方进行确认。
2. 签署合同: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一式两份,各自保存。
3. 合同生效:根据合同约定,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三、合同履行与监控1. 执行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监控合同履行情况:定期检查合同履行进度,确保双方按约履行。
3. 异常处理:如发现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四、合同变更与解除1. 提出变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一方需变更合同内容,应书面通知对方。
2. 变更审核:双方对变更事项进行审核,达成一致意见。
3. 签署变更协议:双方签署变更协议,作为原合同的补充。
4. 合同解除: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五、合同归档与保管1. 归档:合同履行完毕后,将合同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2. 保管:将归档的合同资料妥善保管,便于日后查询。
3. 查询与借阅:根据实际需求,为公司内部人员提供合同查询与借阅服务。
六、合同纠纷处理1. 纠纷识别: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或纠纷,应及时识别并记录纠纷事项。
2. 沟通协商:尝试通过友好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分歧。
3. 专业介入:若沟通协商无果,可邀请法务人员或专业律师介入,分析纠纷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4. 争议解决:根据合同约定,选择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纠纷。
七、合同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在合同签订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包括合作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合同审批程序
合同编号, [编号]
生效日期, [日期]
1. 审批程序的目的。
本审批程序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合同的签订符合公司的法律和商业标准,并且经过适当的审查和批准程序。
2. 审批程序的适用范围。
本审批程序适用于所有公司与外部实体或个人签订的合同,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服务合同、租赁合同等。
3. 审批程序的责任方。
合同起草方,负责起草合同草案,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
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查合同草案,确保合同内容符合部门需求
和预算。
法务部门,负责审查合同法律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
高管层,负责最终批准合同,确保合同签订符合公司整体利益。
4. 审批程序的流程。
合同起草方起草合同草案,并提交至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查。
部门负责人审查合同草案,如有需要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合同
起草方。
法务部门审查合同法律条款,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合同起草方协
商修改。
经过部门负责人和法务部门的审查通过后,合同提交至高管层
进行最终批准。
所有审批流程完成后,合同正式签订并生效。
5. 审批程序的记录。
所有合同审批程序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应当妥善保存,包括但不
限于合同草案、修改意见、审批意见、批准文件等。
本合同审批程序经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并于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
日期,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合同范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合同审查步骤
合同审查是确保合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以下是合同
审查的基本步骤:
1. 收集合同文件,首先,收集所有相关的合同文件,包括草拟
的合同草案、附件、补充协议等。
2. 审查合同条款,仔细审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当事人信息、合同目的、权利义务、履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
决等内容。
3. 检查法律规定,核对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分析风险点,识别合同中存在的风险点,包括经济风险、法
律风险、合规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5. 审查附件和补充协议,对合同中的附件和补充协议进行审查,确保与主合同相一致并完整。
6. 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审查结果,提出合同条款修改或完善的建议,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撰写审查报告,最后,撰写合同审查报告,详细记录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当事人提供参考和依据。
以上是合同审查的基本步骤,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合同类型,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合同审查服务,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合理性审核协议书就进行合同合理性审核的事宜,双方达成以下协议:一、目的与背景1.1 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确保合同的合理性,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2 背景:合同是双方在商业交易中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对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具有约束力。
为了确保合同的合理性,双方同意进行合同合理性审核。
二、合同审核过程2.1 提交合同:一方(以下称为“甲方”)应在合同签署之前,向另一方(以下称为“乙方”)提交合同文本。
2.2 审核时间:乙方应在收到合同文本后合理时间内进行审核,并对合同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2.3 审核内容:乙方应对合同的条款、义务、权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审核,并核实合同的合规性。
2.4 合同修改:如乙方发现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或违法条款,应向甲方提出修改意见,并共同商讨修改方案。
2.5 合同确认:经双方商议并达成共识后,对合同进行确认,并确保双方对修改后的合同内容达成一致。
三、合同合理性审核的评估标准3.1 合法性:合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要求。
3.2 合规性:合同应符合当地相关政策和行业准则,遵守与商业伦理、社会公德相符的规范。
3.3 公平交易原则:合同中的条款、义务、权益等应符合公平交易原则,不得片面、不公平地损害一方的权益。
3.4 风险控制:合同应合理规定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机制等内容,以降低风险和纠纷的发生。
3.5 规范性:合同应清晰明了,避免产生模糊、歧义或不明确细节的问题。
四、保密条款4.1 保密责任:双方在合同合理性审核过程中获取的任何商业或技术信息,均应予以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使用,除非双方达成书面一致。
4.2 保密期限:保密责任将在合同合理性审核完毕后终止,但合同审核结果仍需保密。
五、违约与争议解决5.1 违约责任: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终止合同等。
5.2 争议解决:任何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应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解决。
合同评审制度及流程为了规范今后公司管理工作过程中各类合同签订的严肃性和可行性,提高合同签约及履行的质量,根据公司要求,现就合同的签订及评审程序做如下规定:一、合同的签订应遵循以下原则:1、所有的材料采购、定制、加工、安装、分包等业务均需订立合同,并通过合同评审程序,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合同生效后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对方需要追加需求时,必须按规定重新进行评审。
如没有进行评审而造成的损失,由采购部、项目部的直接当事者承担责任和损失。
3、采购合同洽谈过程中,应明确技术、质量要求(可另签订协议);如没有标注清楚技术、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损失一律由直接责任者承担。
4、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有变更需求项目,所有资料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涉及部门。
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口头形式通知部门变更要求。
二、合同评审要求:1、所有50万以上的合同必须按公司规定的合同评审管理程序执行;5万至50万范围内的合同评审可采取简易程序进行评审;5万以下的合同不评审。
2、合同评审前,应准备下列文件资料:合同草案、特殊要求说明、指定的质量承诺等,以供合同评审讨论。
3、原则上所有合同应在实际履行前评审完毕。
特殊情况的合同在事后立即组织按照程序补办评审手续。
三、合同评审的组织、程序:1、合同评审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进行会议评审,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主持会议,行政部做好评审会议记录。
2、合同评审程序:(1)由项目经理讲解合同草案内容。
(2)由各相关部门、人员提出疑问。
(4)由项目经理解答疑问。
(5)总经理、副总经理均无疑问后在合同评审表上签字。
(6)加盖公司合同章。
(7)合同原件及合同评审表交行政部存档、编号。
(8)行政部将合同复印件发放至财务部和项目部。
(9)合同评审简易程序:5万至20万范围内的合同评审由工程部和行政部主持合同评审,会议记录、合同评审会议内容记录表、合同草案,请参评人员逐一审阅、签署意见,副总经理或总经理签字同意后盖章。
(10)50万以下的合同由副总经理征求总经理、财务部意见后,交行政部办公室盖章。
合同审核、审批、用印及归档流程的规定为了加强对公司协议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要严格逐级审核、审批工作环节,减少或避免出现合同的不合法、漏洞或瑕疵现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
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及合同形式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成员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
除即时结清者外,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传真件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国家规定采用标准合同文本的则必须采用标准文本。
当合同单笔业务金额达一万元时,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当有保证、抵押或定金等担保时,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当我方先予履行合同时,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当合同对方为外地单位时,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补充协议、公文信件)。
二、流程规定1、流程图2、流程详细说明业务经办人负责整个合同审核、审批、用印及归档流程的送审。
(1)合同审核合同审核中遇到的问题,以“钉钉”办公平台为主要沟通方式。
经办人将已拟定完成的电子版合同(包括本公司合同模板、或对方公司模板)通过企业邮箱发送至公司法务人员,并抄送直接领导和总经理。
邮件应注明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合同所涉业务是成熟模式还是首次尝试的说明、对合同当事人情况的说明、谁是强势一方的判断、合同谈判甚至是前期执行情况的介绍以及应要求提供的合同背景资料等。
公司法务人员应在收到业务经办人合同审核需求的邮件后3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通过对业务人员对合同内容的担心和疑问,从合同整体角度把关,提出综合性的修改意见,对于反复审核的合同在邮件中应注明双方争议的主要问题的法律意见。
(2)合同审批及用印经办人负责整个合同审批、用印流程的送审。
经办人将已拟定完成的合同(对于涉及多部门业务的拟定合同时需进行多部门会商)→经办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法务经理审核。
在按要求走完流程后可以到公司法务经理处直接用印,具体流程单详见《合同审批备案记录表》(附件1)。
法务审核合同流程
法务审核合同是指在合同的签署前,由公司的法务部门进行合同的审核和修改,以确保合同的法律合规性和合法性。
合同的法务审核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了解合同内容:法务人员首先要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目的和主要交易对象等。
2. 审核法律条款:法务人员要对合同中的法律条款进行审核,包括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执行性等。
3. 修改合同内容:如果发现合同中存在违法或不合规的条款,法务人员需要及时修改并提出相关建议。
4. 确认合同的法律效力:在合同签署之前,法务人员需要确认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的适用法律、法律管辖等。
5. 撰写合同批准意见:最后,法务人员需要撰写合同批准意见,包括合同的法律合规性和合法性等,以为签署合同的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步骤,法务人员可以有效地审核和修改合同,确保公司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和合法性,为公司的经营活动提供保障。
- 1 -。
合同审核与签章流程
在合同审核通过后,接下来是签章流程。
签章流程通常涉及多
个部门和多个层级的审批。
首先是合同发起人提交合同,然后由相
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最终由公司管理层或法务部门负责人进行
最终审批。
审批流程需要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及公司内
部的授权程序。
一旦合同获得最终审批,就需要进行签署。
签署过
程中需要确保签署人的身份和权限,通常会有专门的签署流程和控
制措施,如电子签名系统或者纸质合同的签署记录和存档。
在签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合同归档和管理。
合同归档需要确
保合同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日后的查阅和管理。
同时,还
需要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对合同的履行和到期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以确保合同的执行和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合同审核与签章流程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
要严格遵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司利益的
最大化。
同时,建立合同管理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对合同的
履行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跟踪。
协议书的审核与审批流程尊敬的各位:为了规范协议书的审核与审批流程,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特制定此协议书审核与审批流程。
一、协议书审核流程1. 协议书起草:由协议书起草人根据实际需求和公司政策,撰写协议书的内容。
2. 内部初审:协议书起草人将起草好的协议书提交给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或指定的审核人员进行初步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合同的完整性、语法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等。
3. 部门审批:经过内部初审通过后,协议书将提交给所在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审批人员需对协议书的内容和约定进行细致的审核,确保协议内容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做出审核意见。
4. 风险评估:对于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协议书,应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并出具相关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将作为协议书审核的重要依据,供后续审批人员参考。
5. 部门负责人审批:协议书审批的最后一关是部门负责人的审批。
部门负责人需对协议书的内容、风险评估报告等进行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6. 内部签署:内部审批通过后,协议书将由公司职员依次签署。
签署人员需在相应位置签名,并注明签署日期,以表示对协议内容的确认和同意。
二、协议书审批流程1. 法务部门审核:经内部签署完成后,协议书将提交给公司法务部门进行最终审核。
法务部门将对协议书内容进行细致的法律审核,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
2. 高级管理层审批:经法务部门审核通过后,协议书将提交给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审批。
高级管理层需对协议书的内容、法律合规性、风险评估报告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出最终决策。
3. 外部审批:对于需要涉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协议书,公司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外部审批。
外部审批机构或合作伙伴将对协议书的内容、法律合规性等进行审查,并提供相关意见或建议。
4. 最终签署:经过高级管理层审批和外部审批(如有),协议书将提交给合同签署人进行最终签署。
签署人员将按照约定的方式签署协议书,并注明签署日期,以表示对协议内容的认可和同意。
合同评审流程1、合同评审的目的为了维护公司利益,规避法律及资金风险,保证合同的质量和签订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流程。
2、合同评审的围公司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订立的合作协议、合同金额在人民币1000元(含)以上的各种经济合同均需通过评审方能对外签订。
包括:特约商户合作协议、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3、合同的签订与保管发起部门经办人必须凭走完评审流程的合同评审表至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处加盖合同专用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时,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必须严格审核合同评审表的有效性。
公司所有经济合同原件及对应的合同评审表均在财务部保管,财务部应定期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合同条款。
4、合同发起部门的职责4.1 合同的起草及修订发起部门经办人员负责合同具体条款的拟定及根据合同评审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
合同中必须对合同的主体、形式、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含定金、质保金、付款次数及比例、税金、发票等)、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合同担保、合同解释、责任、重大经济合同联系制度、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予以明确。
4.2 合同的履行当合同开始履行以后,合同发起部门应跟踪合同的履行过程,保证合同的完整履行。
框架合同特别是年度销售及采购的框架合同履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应定期对帐,确认双方债权债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若发现并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中止履行,并及时书面上报部门负责人。
4.2.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4.2.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4.2.3丧失商业信誉;4.2.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5、合同评审责任人及主要职责5.1 发起部门负责人发起部门负责人对下属起草的合同条款进行全面审核,并对合同的跟踪及执行情况承担全部责任。
5.2 分管高管对合同容、标的物的质量、价格、数量、交付期限及方式、价款及信用期限、验收标准等重要合同条款进行审核、批准。
合同审核步骤的(标准版)合同审核步骤的(标准版)一、合同接洽阶段1. 业务部门向合同审核部门提出合同审核申请,提供合同草案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合同审核部门收到申请后,对合同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合同符合公司业务范围、政策法规等要求。
二、合同评估阶段1. 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
2. 合同审核部门针对合同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方面。
三、合同审批阶段1. 合同审核部门将审查合格的合同提交给公司领导或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 公司领导或相关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合同审核部门向业务部门发出合同审批结果通知。
四、合同签订阶段1. 业务部门根据合同审批结果,与合同对方进行谈判,确定合同最终条款。
2. 合同审核部门对谈判后的合同条款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公司政策和法规要求。
3. 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文本进行归档管理。
五、合同履行阶段1. 业务部门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2. 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发现潜在风险,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六、合同变更与解除阶段1. 业务部门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向合同审核部门提出申请。
2. 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变更或解除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3. 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合同变更或解除协议,合同审核部门对协议进行归档管理。
通过以上六个阶段的合同审核流程,确保公司签订的合同合法、合规、有效,降低合同风险,保障公司利益。
合同审批流程一、目的和范围本协议旨在规范合同审批流程,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并提高审批效率。
适合于公司内部所有合同的审批流程。
二、定义1. 合同:指公司与外部实体或者个人之间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服务合同等。
2. 合同起草人:指起草合同的相关人员。
3. 合同审批人:指负责审批合同的相关人员。
4. 合同签订人:指负责签订合同的相关人员。
三、流程概述1. 合同起草:合同起草人根据业务需求起草合同,并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完整、合规。
2. 合同审批:合同起草人将起草完成的合同提交给相应的合同审批人进行审批。
3. 合同签订:合同审批通过后,合同签订人负责与对方签订合同,并确保签订合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四、具体流程1. 合同起草a. 合同起草人根据业务需求起草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标题、合同内容、合同期限、合同金额等。
b. 合同起草人应确保合同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公司政策和业务需求,并遵循公司的合同模板和格式要求。
c. 合同起草人应将起草完成的合同提交给合同审批人。
2. 合同审批a. 合同审批人收到合同起草人提交的合同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审批。
b. 合同审批人应子细审核合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条款、金额、期限等,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c. 合同审批人可以根据需要与合同起草人进行沟通和商议,以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d. 合同审批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通知合同起草人。
3. 合同签订a. 合同签订人在合同审批通过后,负责与对方进行合同签订。
b. 合同签订人应与对方确认合同的内容,并确保对方了解并允许合同条款。
c. 合同签订人应在签订合同前子细核对合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d. 合同签订人应妥善保管签订后的合同,并及时将合同归档。
五、责任和义务1. 合同起草人的责任和义务:a. 准确起草合同,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b. 遵循公司的合同模板和格式要求。
合同审批制度1、合同审批流程本公司合同审批流程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经办人填写合同审批表、部门负责人审核、副总经理审核、法律顾问审核、财务部审核、印章管理员盖章、董事长审批、总经理审批。
执行人必须按照流程执行,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风险控制。
2、合同审批权限合同的审批实行分级管理、逐级审批。
经办人填写合同审批表后,部门负责人应在两小时内签署意见,副总经理应在四小时内签署意见,法律顾问、财务部、印章管理员、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进行审核和审批。
对于单笔合同和单项合同,各级别的审批权限不同,具体权限请参照合同审批表。
3、合同类型本公司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均适用本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销售、采购、租赁、经销商代理、战略合作、财务类合同、委托代理合同、服务类合同、人力资源类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及其它无名合同等。
4、释义单笔合同指单份或一次性签完的合同,单项合同指在一日与相同客户(供应商)签订两笔或两笔以上标的容相同的合同,包括另行签订的补充合同。
单项合同标的金额累加计算。
本公司制定此合同审批程序及权限规定,旨在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的签订和审批流程,控制合同风险,确保公司合同行为合法有效。
各部门和执行人员必须认真遵守,不得擅自修改合同审批流程和权限,如有违反,将严格追究责任。
After receiving the contract approval form。
the General Manager XXX 8 hours。
The Chairman signs and archives the contract。
The original contract is handed over to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XXX after the other party has stamped it。
The XXXthe contract text before affixing the seal。
合同审核法律流程
一、引言
本合同是_(甲方全称)_(以下简称“甲方”)与_(乙方全称)_(以下简称“乙方”)就_(合同标的)_事项签订的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
为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
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甲乙双方按照下文规定进行合同审核。
二、合同审核流程
1. 提交合同
甲方应将起草好的合同文件提交至乙方,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同时,甲方应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准确。
2. 双方确认
乙方收到合同文件后,应在_(具体时间)_内进行审核。
对于合同中的条款如有异议,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甲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 修改协商
甲乙双方就乙方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协商。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尊重合同法律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确保修改合理合法。
4. 最终确认
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应对合同内容进行最终确认。
双方确认无误后,合同生效。
三、法律效力
本合同一经签订,对甲乙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有争议,应依法解决,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
甲方:_______(盖章)_______
乙方:_______(盖章)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月_日
以上所述,为合同审核的法律流程,甲乙双方应遵守相关规定执行。
法务审核协议书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对特定事项进行法务审核,乙方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能力和经验,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法务审核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审核内容1.1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对甲方指定的合同、协议、文件等进行法律审核。
1.2 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风险评估及建议修改意见。
第二条审核标准2.1 乙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相关政策进行审核。
2.2 乙方应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专业性。
第三条审核流程3.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完整、准确的审核材料,并保证其真实性。
3.2 乙方在收到材料后,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3.3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对审核意见进行解释或补充。
第四条保密义务4.1 双方应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及其它保密信息予以保密。
4.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上述保密信息。
第五条费用及支付方式5.1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乙方支付审核费用。
5.2 审核费用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第六条违约责任6.1 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6.2 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或完全履行本协议的,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7.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和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7.2 双方可协商一致解除本协议。
任何一方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应提前通知对方。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本协议的解释、适用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8.2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其他9.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