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绝对好用)
- 格式:ppt
- 大小:9.31 MB
- 文档页数:90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斜面上,面向着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整个地势可以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核心,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的大陆和太平洋的大洋盆地连接起来。
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大势,对中国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陆地地形的高低,一般都是用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或海拔高度)来表示。
“海拔”的意思,就是以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过去,中国有好几个零点基准面,如大沽零点、吴淞零点、青岛零点等。
解放后,为了使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国家规定按1956年依据青岛验潮站的观测数据计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全国高程的基准面。
它是根据青岛在解放后若干年内实际平均潮水位而定的,一般就叫做青岛零点①。
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也就是说珠穆朗玛峰高出黄海平均海水面(青岛零点)8848米。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不仅有着雄伟广袤的高原,纵横绵延的高山,茫茫无垠的沙漠,更有巨大富饶的盆地,极目千里的平原,以及岗峦起伏的低山和丘陵。
各种地形相互交错,但又井然有序,真是山河壮丽、气象万千!一、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中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但决不是杂乱无章,而是特征显著,有规律可循的。
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下面3个方面。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
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图1)。
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
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其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类型,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地理上极为丰富的国家。
中国地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气候环境、河流侵蚀、地质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归纳。
中国地形大致可分为高原、盆地和平原三类。
1.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这些高原地区多位于世界海拔第一、第二的位置,呈现出重要的环境和气候特征。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压小、氧含量少,生态环境脆弱。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较大的地震活动。
高原的形成主要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如板块的挤压、地壳的上升等。
2.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辽河盆地等。
盆地地势低,盆中多有河流呈驳壳状,丘陵坡地等地形特征。
中国盆地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区,如煤炭、天然气等。
盆地的形成主要由于地质构造变动、河流冲刷作用等因素引起。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地区。
中国各地的平原地形特征各异,但总体上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平原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农业、工业发达的地区。
平原的形成主要由于河流冲积作用,如黄河、长江等河流在长期的沉积作用下形成了各自的平原地区。
中国地形的多样性使得中国在地理、环境和资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加强对中国地形的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3(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若河流径流量也很大,则水能会非常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三、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地形比例图在地理地图册P13)2、主要地形区特征:(结合P23图2-9记忆)(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山势雄浑、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多草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多绿洲和垦区,畜牧业发达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中国地形归纳总结中国地形丰富多样,山脉纵横交错,河流纵横贯穿,湖泊星罗棋布。
地势起伏,地貌各异。
本文将对中国地形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形态。
一、山脉中国境内分布着多个重要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三角洲以南的云贵高原和高原附近的秦岭-淮河,以及昆仑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高山。
中国山脉众多,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地,山区气候独特。
北方山区以黄土高原为主,其气候条件干燥,特点是高寒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南方山区则分布着云贵高原、西南山区、华南山区等,这些地区地势起伏,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二、河流中国拥有许多重要河流,最著名的是长江、黄河、珠江。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中华大地,东流入海。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流经沙漠最长的河流之一,流经黄土高原,带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珠江流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河流系统之一,流经广东、广西等地,有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河流的分布和性质,对中国的地形和民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个河流的特点和水文环境都不尽相同,长江以南多湖泊,黄河流域多阶地、泥沙,珠江流域则以山地为主。
三、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分布广泛。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高原地带,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
其他有名的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滇池等。
湖泊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也是旅游景点和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平原中国的平原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河平原、海河平原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带环境优越,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
五、高原中国西部拥有广泛的高原地带,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西南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
西部高原地带具有高海拔、寒冷、气候干旱等特点,但也是重要的牧区和旅游胜地。
在中国地形中,各个地形类型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格局。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概述中国地形总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趋势,大体分为东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区三大地貌类型。
东部平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东北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农业区和经济区。
中部丘陵区以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为主,地形复杂,丘陵起伏,山地、盆地、台地等地貌类型丰富。
西部高原区主要是指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地区、喀喇昆仑山地区等,地势高,山峰峭壁陡峭,地形复杂,是我国的天然屏障和水源保护区。
二、中国主要山脉中国山地广泛分布,主要山脉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武陵山、大巴山、岷山、秦岭山、太白山;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包括五台山、华山、太行山、吕梁山;西北地区的连绵起伏的阿尔金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和大秦岭;西南的大雪山、梅里雪山、茂长山;东南的五岳。
这些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和隆起作用,同时也受到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的影响。
三、中国主要平原中国是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平原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平原和北部大平原。
而中国的人口、农业和经济都主要分布在这些平原地区,这些平原地区的多年积累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业的发展。
其中,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南平原则是水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四、中国主要盆地中国的主要盆地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北平原等。
这些盆地地域广阔,地貌平坦,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也是我国水果和蔬菜的主要供应地。
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地区,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基地。
五、中国主要岛屿中国境内还包括了许多大小岛屿,主要岛屿有台湾、海南岛和东沙群岛。
台湾是中国的大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发达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一)地貌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
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平均在6000米以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有7座,以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著称。
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分布,东边有岷山和横断山等排列,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主要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地表起伏平缓、面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并有星罗棋布的湖泊,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的大河发源地。
山巅白雪皑皑,高原上牧草如茵,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青藏高原外缘以北、以东,地势显著降低,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构成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
与青藏高原西北部毗邻的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再往北是准噶尔盆地;海拔多在500米左右;两大盆地之间耸立着东西走向的天山山地,海拔4000—5000米,部分山峰高逾6000米,山地内部还分布许多断陷盆地。
高原东北侧与祁连山北麓相接的是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这些盆地和高原由于深居内陆,干燥少雨,盆地中戈壁、沙漠广布;河渠沿线,绿洲农业,断续分布,高山之颠,冰雪晶莹。
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第二级地形阶梯上,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不等,由于地表组成物质和内、外营力的不同,使地表形态差别极为显著,有的地势起伏和缓,牧草丛生,有的荒漠广布,沙丘累累;有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有的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中国地形总结知识点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草原、沙漠等多种类型地貌。
下面我们对中国地形的特点进行总结。
1. 山地中国是一个山地较多的国家,有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大雪山脉、横断山脉、南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交错纵横,地形险峻,形成了壮观的高山峡谷、悬崖峭壁、飞流直下的瀑布等壮美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等。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这些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草原茂密,是中国的重要牧区和水源涵养区。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中原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
这些平原地带地势较低,水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区。
4. 沙漠中国的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布齐沙漠等。
这些沙漠地区风沙大,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是中国的干旱区。
5. 湖泊中国有诸多著名的湖泊,包括洞庭湖、太湖、鄱阳湖、滇池等。
这些湖泊面积广阔,水质清澈,周围环境优美,是中国的重要旅游胜地和渔业资源丰富地。
6. 河流中国的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这些河流蜿蜒曲折,流域广阔,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主要水道和灌溉区。
7. 峡谷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峡谷,包括长江三峡、虎跳峡、九寨沟等。
这些峡谷地貌险峻,山水相间,景色迷人,是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和风景画。
8. 丹霞地貌中国的丹霞地貌主要有张家界的天子山、兴义的梅林和广东的丹霞山等。
这些地貌以红色砂岩地貌为主,造型奇特,是中国的独特地质遗迹。
总的来说,中国地形多样,地貌壮观,自然景观优美,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家。
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让它们成为我们后代的财富。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和分界线。
2.初步理解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和分界线。
2.理解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
第3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有众多壮美的自然风光。
古代诸多诗人在领略了壮美的山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以上各诗句中的“东”皆有“向东"之意,江河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什么特征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能够反映出地势的状况。
生:从河流流向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讲授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当中的地势,以及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六、地势西高东低根据中国地形,自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2.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生1:西部是黄色;中部是褐色;东部是绿色。
生2:三部分。
虽然中间部分的褐色当中还参杂着绿色,但是我们的重点是研究大部分区域的海拔相似性。
总所周知,海拔最高点在珠穆朗玛峰,但是最低点不在沿海地区,而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为-154.31米。
(过渡)我们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将中国的地形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阶梯。
(板书)1.三级阶梯观察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自主判断图A和图B,哪一个更能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也许此刻,你们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此问题。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中国的疆域(一)位置与领土四端1.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领土的四端(1)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2)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二)疆域与邻国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国境线长达2万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①东有朝鲜,②东北有俄罗斯,③正北为蒙古,④西北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⑤西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⑥西南有印度、尼泊尔和不丹,⑦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2.我国领海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千米。
(1)从北到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是海南岛、崇明岛。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6个国家隔海相望。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1.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县(自治县、县级市)3.镇(乡)(二)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三、中国的人口(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2%。
2.在各省级行政单位中,河南省人口最多,澳门最少。
(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全国人口平均密度为135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在各省级行政单位中,西藏人口密度最小。
2.人口分布界线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为界,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3.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中国地形与地势知识点中国地形与地势是指中国境内的地形特征和地面起伏的情况。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貌类型。
中国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其中一些地形和地势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地形主要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中国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
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大巴山、长白山、长江三峡、横断山脉等。
中国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包括珠穆朗玛峰等高山。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等是中国主要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它们都是中国的母亲河,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地势高低不平。
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地,有许多著名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新疆高原、川西高原等。
东部地区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中国的盆地分布广泛,有许多著名的盆地,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等。
中国地形和地势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有利于各地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的山脉和河流是中国的自然屏障,保护了中国的安全。
中国地形和地势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中国的山脉和河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地标,许多名山大川都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的盆地和平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像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总的来说,中国地形和地势丰富多样,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国的山脉和河流是中国的自然屏障,保护了中国的安全。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的瑰宝和宝藏。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ppt一、中国地形概况1. 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占总面积的14.9%,盆地占总面积的13.1%。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形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貌。
2. 中国地形类型(1)山地中国是一个以山地地貌为主的国家,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长白山、天山、群山、贺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
(2)平原中国的四大平原是东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平原和西南平原。
其中,东部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方。
(3)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世界第三大高原。
(4)盆地中国盆地主要有四川盆地、塔克拉玛干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这些盆地在中国的地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中国地形地貌1. 中国地形地貌特点(1)南北地形分异中国地形南北分异,南方多山,北方多平原,这种差异造就了中国多样的地貌。
(2)东西地形分异中国地形东西分异,东部多丘陵和平原,西部多高原和盆地。
2. 中国地形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以溶洞、溶洞、地下河等独特景观而著称。
(2)河流地貌中国河流地貌非常丰富,以黄河、长江、珠江等著名河流为代表,形成了众多的河谷地貌、冲击地貌和洪积平原。
(3)海岸地貌中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以山海相间、峡湾交错的特点而著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岸地貌。
三、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1. 地质运动与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运动密切相关,包括地壳运动和地貌发育。
(1)地壳运动中国地处欧亚板块边缘,受多种地壳运动的影响,如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2)地貌发育地貌发育是地形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风蚀、冲刷、溶蚀、沉积等地貌过程。
2. 气候与地形地貌气候对地形地貌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风蚀、冰蚀、水蚀、溶蚀等地貌过程都受气候的影响。
中国的大地概况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国家,不仅有着丰富渊远的文化积淀,而且还有着锦绣的名山大川,独特怪奇的地形地貌。
中国的地理简况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却有着她独特的地形。
中国整体地势东低西高,呈三级阶梯状,东部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且分布零散;中部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且南北地形分布比较有规律;西部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冰川高原风光尽显眼底。
南北方向地形分布主受干湿气候影响,北面多沙漠,中部主要是平原和盆地,南面就是丘陵、高原和一些热带森林。
三大河流从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风光怪奇,流量巨大;珠江是南部最大的河流,是珠江三角洲的发源地。
在长达22000公里的陆地线上和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五岳名山,还有佛教道教名山,喜玛拉雅山山脉……中国的山地中国的山地:中国的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3%以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是中国主要的地形特点。
以山地为主的中国,一方面为中国提供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林业、茶业、经济林和旅游业方面提供了多种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崎岖和山坡,限制了大规模发展生产,能够直接利用的很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地质灾害频繁。
中国的山地的形成是多种地表运动的结果,如有褶皱,中国的喜玛拉雅山山系,就是因褶皱而成的,在板块学说上,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相互挤压,使得喜玛拉雅山山系在逐年上升,印度洋巨大的作用力,侵入欧亚大陆板块的底部,使原有的低洼的喜玛拉雅山系抬升,据科学家考察,在海拔达8848米高的珠峰上,竟然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据推测,这一带在2.8亿年前曾经是一片大洋。
除了喜玛拉雅山系以外,中国东部的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也是因褶皱形成的,只不过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挤压而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