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1 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 教案 (2)-最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4.95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1课《1.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挑战第一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去尝试。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害怕失败、害怕困难的问题,对于一些陌生的、未曾尝试的事物,可能会表现出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挑战第一次的意义,学会主动去尝试新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挑战第一次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去尝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害怕失败、害怕困难的心理,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挑战第一次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互相鼓励。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挑战第一次的故事、案例,用于教学。
3.游戏道具: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课堂游戏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游泳等,让学生回忆自己第一次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展示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挑战第一次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挑战第一次需要勇气和决心。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互相鼓励。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面对挑战,如何克服害怕失败、害怕困难的心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 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挑战第一次”,旨在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挑战的重要性,学会在挑战中成长。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但他们还处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挑战可能会出现胆怯、畏惧的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挑战,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挑战的意义,知道在挑战中成长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挑战的意义,学会在挑战中成长。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挑战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的能力。
3.情感引导法:教师以亲切、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积极面对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道具、游戏材料等。
2.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准备课堂奖励物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兔子过河”,引起学生对挑战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以及挑战带给自己的成长。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勇敢面对挑战的图片和视频,如宇航员、运动员等。
让学生了解挑战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挑战中成长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项挑战游戏,如“穿越火线”。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全册教案1 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1.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1 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学习试着挑战新鲜事物,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2.挑战第一次必须树立信心,有恒心。
3.知道哪些事儿可以尝试挑战,哪些事儿不能试,哪些事在大人的帮助下可以尝试做做。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准备: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学习试着挑战新鲜事物,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想听故事吗?(播放故事《小马过河》)师:小马第一次过河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呢?师:这个寒假,你们有没有尝试挑战第一次?二、讲授新课1.说自己的第一次(1)师:我们就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挑战的第一次。
请小组长做好组织,4个人按照编号轮流说,要说出简单的过程和你的感想。
(2)课堂展示2.分享第一次的困难师:寒假有一个小朋友做饭,结果做糊了,可是奶奶笑着说:“没关系,下次记得火要小一点,就不会糊了。
”还有一个小朋友学轮滑,想体验飞起来的感觉,可是他很紧张,妈妈鼓励他说:“多玩儿几次就好了。
”我想你们在挑战第一次的时候也有同学和他们一样吧,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当时遇到的困难和获得的鼓励、帮助?3.学会选择尝试新鲜事物(1)师:每个人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你还想挑战哪些事儿呢?看图,选择,在四人小组内说说理由。
(2)师:在这些事儿中,哪些事儿可以大胆去尝试着做?哪些事儿不能做?哪些事儿必须有长辈带领、帮助着做?四人小组伙伴们一起说说三、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会帮助朋友挑战第一次,和朋友们一起挑战,在挑战中培养顽强意志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1.师出示一道题,请学生尝试做一做2.师再出示同上类似的一道题,请学生再尝试做一做。
要求:先独立完成;统计完成率3.师小结:看,经过再次尝试,能独立完成的同学多了很多。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让我试试看”。
本课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通过挑战“第一次”的经验回顾与分享,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
通过现场挑战,增强学生挑战的积极体验,从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本课主要由“挑战第一次”、“我还想试”、“我们一起来挑战”三个主题构成,第一个主题旨在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与回忆,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从中树立从错误中学习的观念。
第二个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理性的辨析,从而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事,有些事要注意尝试的条件。
第三个主题旨在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辨析、讨论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完成挑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哪些事要大胆尝试,哪些事不能尝试。
2.指导学生对故事情景的思考中领悟到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通过这节课学习,让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勇敢尝试。
三、重点和难点1.勇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
2.懂得哪些事情大胆去尝试,哪些事情不能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和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视频《小马过河》)师:同学们,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交流。
3.师: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小马敢于尝试着自己第一次过河,并获得了成功。
可见,任何事情挑战后没有那么难。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挑战第一次》。
设计意图:以视频故事的形式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我的第一次1.师: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的经历,你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情形吗?你们是怎样完成挑战的?学生自由发言。
2.师:在你们挑战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你们当时有何感受?学生讨论交流。
第1课《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挑战第一次的成长因素。
2.引导学生学会辨析适宜的挑战及其方式方法。
3.体验一起挑战,共同成长带来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解决敢于尝试的内在动机,分辨适宜的挑战。
难点:让学生勇于尝试,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相关资源图片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小话剧演出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讨论了挑战第一次的话题,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想要做但还没做的事情,老师为大家安排了一场话剧演出,让我们分组表演一下吧。
出示任务1:”挑战第一次”场景1:女儿:妈妈,我的上衣划破了,你能帮我缝一下吗?妈妈:当然可以啦,不过你不想自己亲自尝试一下缝衣服吗?女儿:可是,我担心自己缝的不好看。
妈妈:嗯,我第一次缝衣服的时候也有这种担心,不过真正下手去缝衣服了,发现自己缝的还不错呢。
你要不要也试一下?女儿:那好吧。
女儿:妈妈,你看你看。
妈妈:嗯,你缝的很严密,非常好,下次再缝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针与针之间的缝隙再小一点,这样就更完美了。
女儿:好的。
“挑战第一次”场景2:儿子:爸爸,我想自己骑车去姥姥家,老师说过,让我们勇敢挑战第一次。
爸爸:勇敢挑战是好事,不过我想问问你,在马路上骑车,应该靠左还是靠右呢?过马路的时候,你要如何避免自己被别人碰到,安全通过马路呢?如果有人逆行,你该怎么办呢?从咱家到姥姥家得骑行至少半个小时,还大部分是上坡,你的体力能够支撑你骑那么长时间吗?儿子:可是老师说了,我们要勇敢,不怕困难,我会小心的。
爸爸:不如这样好不好,咱俩一起骑自行车,爸爸在路上教你如何解决刚才爸爸说的那些问题。
儿子:那这样还算我的第一次骑自行车挑战吗?爸爸:当然算啊,并不是所有的挑战都必须单独一个人完成,寻求大人的帮助,寻求同伴的合作,这都是帮助自己克服挑战的方法。
儿子:爸爸,我懂了,我要做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如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可以尝试去寻求帮助,或者等我再大一点再去做。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已整理)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道XXX与法制1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XXX对XXX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XXX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XXX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盖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XXX为难了,心想:我能不克不及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XXX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XXX“嗒嗒嗒”跑过去,问道:“XXX,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XXX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XXX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XXX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XXX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XXX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XXX说:“是呀!XXX 也这么说。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挑战第一次》第2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面对第一次时的心情,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第一次,学会在第一次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但同时,他们面对第一次时可能会感到紧张、害怕,缺乏自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第一次,鼓励他们勇于尝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第一次面对新事物时的正常心理反应,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要勇于尝试。
2.培养学生面对第一次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3.引导学生学会在第一次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要勇于尝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第一次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故事、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第一次相关的实例,用于分析讲解。
3.课堂活动用品:如卡片、贴纸等,用于奖励和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第一次的图片,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骑车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第一次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勇敢面对第一次的故事,如小明第一次独自完成作业、小华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等,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的正常心理反应,以及勇敢面对第一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面对第一次的场景,如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做饭等,鼓励学生勇敢尝试,保持积极心态。
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一课,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挑战,并学习相对理性地选择与面对挑战,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本课三个主题分别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我的第一次”意在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我还想试……”,留白式的标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理性的辨析,从而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事,有些事要注意尝试的条件;“我们一起来挑战”旨在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辨析、讨论不同类型的尝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完成挑战;绘本《小马过河》故事的补充与拓展,引导学生理解挑战对于成长的意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但学生中存在两种倾向性:一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都不愿意尝试,缺少探索的精神与勇气;另一种是总喜欢冒失地去做一些事,不顾后果。
因此,本节课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需要邀请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道德教育中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
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尝试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3.行为与习惯:勇于尝试,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4.过程与方法:利用分享游戏的方法,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教学难点: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视频资料、挑战用具。
2.学生准备:做好热身活动。
一、视频导入1.师:孩子们喜欢看《奔跑吧》这个电视节目吗?为什么喜欢呢?(指生回答)是的,孩子们节目中设置了许多游戏,七位嘉宾每一期都勇于挑战这些游戏,在挑战的过程中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
2.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挑战第一次,老师留给你们的课后小挑战你们尝试着挑战了吗?(生自由答)你们成功了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好不好?二、讲授新课(一)活动一:我们一起来挑战1.挑战项目:(1)跳长绳(2)下腰(3)写粉笔字2.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想尝试的项目,在老师的监护下分组进行挑战。
1《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挑战第一次的概念和实践意义。
2.熟悉挑战第一次的流程和步骤。
3.发现挑战第一次的困难和障碍,并寻求解决方案。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尝试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
2. 教学内容2.1 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2 主题《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2.3 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挑战第一次的流程展开,通过学生互动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演示法通过演示挑战第一次的流程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挑战第一次的实践方法。
3.2 互动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研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挑战第一次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教师会发出问题:“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你会遇到哪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4.2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挑战第一次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我们难以挑战第一次。
4.3 探究通过演示挑战第一次的流程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挑战第一次的实践方法。
4.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挑战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挑战第一次的方法和技巧。
4.5 总结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挑战第一次的要点,并分享自己的收获。
4.6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体验挑战第一次,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5.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结合学生书面作业,综合评估学生的挑战第一次的学习效果。
6. 教学反思本课时采用了演示法、互动法和研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挑战第一次第2课时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课题是“挑战第一次”,旨在鼓励学生敢于迈出挑战的第一步。
本课时学习内容为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克服障碍完成挑战,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挑战后的收获。
这节课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出谋划策与帮助,完成挑战,以后可以直面挑战,变“勇敢”。
二、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别人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具备生活技能,勇敢挑战。
2.情境学习、交流、活动。
3.让学生直面困难,变得勇敢,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依据:通过平时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实验小学,家长为了让孩子上这所学校花钱买了“学区房”,这里的孩子家长愿意把最好的给他们,所以单独应对挑战的机会比较少。
家长层次比较高,学生“散养”的也比较多,他们胆子不小,还是乐于挑战的。
四、学习策略选择与设计基本理念:尊重儿童、相信儿童,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把“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落在实处。
学习与活动策略:让活动成为学生大胆尝试的平台。
五、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难点:遇到困难时,如何挑战。
练一练:1、有些事情要()尝试,有些事情需要()才能尝试。
2、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是()也带给我们()和()3、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伙伴们互相(),就能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4、坚持本身就是一种()。
5、()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6、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
7、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才知道能不能成功。
答案1.大胆别人帮助2.挑战成长惊喜3.取长补短4.收获5.求新6.困难7.尝试了。
1.挑战第一次(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
2.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的思考当中领悟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并懂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那些事情要别人帮着才能试。
重点: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
难点: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马过河2.引导学生思考(1)马妈妈为什么让小马自己去磨坊?(2)小马接到任务时心里是怎么想的?(3)小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它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呢?(4)小马半途而返时,马妈妈对它有什么建议?你觉得小马妈妈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是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去尝试?为什么?(5)小马面对朋友小松鼠的再次劝阻,怎么做才更好?(6)你想对挑战成功的小马说些什么?3.师小结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我还想试。
1.师:那么小勇士们,你们还想要尝试哪些新鲜的事呢?2.小小冒险家:我的冒险计划(说一说,你还想尝试什么。
)3.展示“我还想试……”4.思考:可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去尝试呢?5.师:这些小同学们也有一些疑惑,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解决吧。
6.大家一起来帮忙:(二)思考:1.为什么小晨能够去尝试,小图却不能呢?2.哪些事情我们要大胆试?哪些事情我们不能试呢?(1)展示我们要大胆尝试的事情和我们不能去展示的事情。
(2)思考:玲玲的问题三、我的冒险计划通过一个小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和收获,让学生在思考当时的困难和后来的收获当中懂得我们要敢于尝试和挑战的道理。
通过冒险计划,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去尝试的事情,再去思考问题,区分哪些能够去试,哪些不能,哪些需要帮忙,再把自己的冒险计划去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第一次的经历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挑战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停地去尝试和挑战,就能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板书挑战第一次第一课时1.我还想试2.我的冒险计划观看视频《快乐暑假巧安排》如果遇到这些小虎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么解决的?有什么好办法?暑假在家很长时间,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我们就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认真安排好,做到不慌乱。
《挑战第一次》◆教材分析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的挑战有惊有喜,本节内容围绕“第一次”让同学们回忆了一些第一次时的经历和心理活动,鼓励同学们要勇敢进行挑战,但在挑战的同时要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生活学习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没那么可怕。
(2)敢于去尝试更多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挑战中的乐趣;(2)学会分辨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不能尝试,哪些事情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尝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同学们明白挑战第一次没那么可怕,要勇敢去尝试。
【教学难点】分辨可以挑战的事情、不能挑战的事情以及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挑战的事情。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故事等。
【导入新课】板书:我的第一次。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是挑战,也带给我们成长与惊喜,请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第一次,说一说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试过以后又是什么感觉。
生:我想说一下我第一次洗衣服。
有一天我把衣服弄得很脏,怕我妈妈凶我,就决定自己把衣服洗了。
我开始不知道应该怎么洗,就把水、衣服、洗衣服都放在盆里,然后搓,最后把水倒了又洗了一遍,虽然最后衣服洗的不是很干净,但是妈妈还是夸了我,我很开心,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帮妈妈做家务了。
生(示例回答):我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学骑自行车,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想学骑自行车,于是就让爸爸教我。
开始骑的时候很害怕不敢动,但是爸爸一直说让我不要害怕,他会一直在后面扶着,我也就放心骑起来了。
但是还是摔了几次,因为爸爸已经松手了,虽然摔的很疼,但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下去了,最后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师总结:我们都有过很多的第一次,相信大家在挑战过第一次之后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接下来咱们来听老师讲一个故事,小马过河的故事,看看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听出了什么,能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4-5页,我们一起来挑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挑战成功的喜悦,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克服挑战困难,掌握挑战成功的基本方法,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现场挑战,增强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培养勇于挑战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敢于尝试的内在动机。
让学生勇于尝试、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课前准备:准备诗词大挑战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上课伊始,老师继续给同学们讲讲上节课《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上节课同学们给小马出了很多主意,那小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2)出示课件1,小马回去问问妈妈后决定自己去试一试,讨论,为什么马妈妈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因为小马懂得去尝试了,我们就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
)(3)师总结:我们在第一次挑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试一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4)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挑战第一次》,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续讲故事承接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连续的教学情境,以绘本故事的后半部分《小马过河》导入,唤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1、游戏:诗词大挑战。
(1)师:小马过河需要勇气,那么大家有没有勇气一起进入:诗词大挑战呢?屏幕上会出现九宫格,每个格中有1个字,请你从这9个字中识别一句诗。
提示:都是五言诗,看看你能不能猜到这是哪句诗,出自哪首诗。
准备好了吗?(2)依次出题:九宫格图片题目。
(3)学生进行抢答比赛(4)交流采访失败的同学:为什么会挑战失败?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去挑战吗?预设一:我没有想好,就急急忙忙举手,导致失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有信心挑战成功。
预设二:我怕答错,举手犹犹豫豫,结果机会都被同学抢走了。
采访成功的同学:为什么会挑战成功?有什么好的经验与大家分享?预设一:我觉得这个游戏不能急,一急就会想不起来预设二:我觉得这是个抢答的游戏,想到答案就要赶快举手,不能犹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1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②我的主意:你可以找个时间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能不能带你去。
(5)①我想挑战:我想要在班上朗诵一首诗歌。
②我的主意:也许你现在就可以上去试试。
5、师:欢迎我们勇敢的小挑战者。
(备注:学生写挑战书的时候老师记得多看看他们
写了什么,有没有哪些是可以在课堂上挑战的。
可
以邀请他们上来挑战。
)
6、挑战感言:
(1)在挑战之前,你觉得这次的挑战困难吗?
(2)试过以后,你觉得怎么样?还难吗?
7、老师总结:挑战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
四、课后作业
请你利用周末的时间,尽量完成挑战书上的挑战任
务,谁完成得最多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最强挑
战者”喔!
总结提升课堂小结挑战第一次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
们在挑战之前做好准备,多尝试,多练习,就有可
能会成功!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