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时间:18世纪初;★2、向西方学习;★★★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1、时间:1861年★★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主要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电力的推广(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主要表现:①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②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3)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1)主要成就: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2)影响: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交通工具(1)主要成就: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2)影响: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3.作用: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化工材料的应用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开始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标志着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②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代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事物。
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5.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这一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表现:(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2)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表现:(1)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2)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3)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开始: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电力的广泛应用:
1879年美国天才“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他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德国的狄赛尔发明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了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四、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晨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目由资本主义向孳断资本主义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