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2.05 KB
- 文档页数:2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动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不平衡,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一直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为了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步伐,解决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困境分析1. 制度不完善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构建,但因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之争以及不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问题,导致各地的登记制度和标准存在差异,统一性不足,制度未能完全健全。
2. 数据不一致不动产信息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动产登记部门等,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导致不动产数据不一致,困扰着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工作。
3. 技术手段落后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仍然相对滞后,导致登记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4. 人员素质不高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开展,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动产登记领域受益分散、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二、对策探讨1. 完善制度应该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确保不同地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和标准一致,确保不动产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信息平台,实现各地不动产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确保不动产数据的一致性。
2. 推动科技应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加快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的效率,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为不动产的统一登记提供技术支持。
3. 培训提升加强不动产登记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保障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监管机制,加大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规范执行和有效推进。
5. 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不动产的统一登记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
三、风险应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摘要:按照市县统一建设原则,各业务系统在统一平台运行,基层国土所和登记窗口在统一系统操作,使用统一标准数据库的“四统一”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系统建设的目的是构建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系统、不动产档案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社会化服务以及不动产查询分析和共享系统、相关数据上报与接入系统等。
系统建成后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
关键字: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1、概述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是进行新版证书发放前的存量数据的整理工作。
该平台需与过渡期系统统一技术框架体系,含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语言、工作流、动态表单等关键性技术,确保实现无缝对接,使得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平稳进行。
2、平台体系结构2.1 业务架构不动产登记业务工作内容包括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档案管理、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信息服务等方面。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实现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和抵押权等各类不动产权利进行登记。
最终将权利记录在登记结果中,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2应用架构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设计,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主要面向四类服务对象,提供登记业务支撑、信息实时互通共享、信息共享交换、信息依法查询服务。
2.3数据架构不动产登记数据按照类型和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登记基础库、权籍调查库、登记业务库、登记查询共享库等多个数据库。
3、功能设计3.1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系统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系统,实现土地、房屋、林地等相关登记标准统一管理登记,提供自然资源、房管部门能够在统一的登记业务平台上动态及时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的基础。
3.2 不动产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不动产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统一用户中心、统一服务中心、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工作流支撑平台,实现各不动产登记机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登录界面、统一日志管理、统一安全管理,实现全市各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平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实现不同业务流程的协同办公。
总609期第4期2017年4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三维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苏春耀1侯岳1袁浩攀2焦贺军1(1.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河南郑州450003;2.禹州市泓瑞测绘有限公司,河南禹州461670)摘要:本文提出基于.NET 框架,使用 网页开发技术建立三维不动产登记时空信息平台。
该平台可以实现基于三维的不动产登记功能,具有二维数据无法现实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为不动产登记提供了直观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NET 框架;不动产登记;信息对比;虚拟楼盘表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7)04-0048-02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Three Dimensional RealEstate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Su Chunyao 1Hou Yue 1Yuan Haopan 2Jiao Hejun 1(1.Surveying &Mapp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Henan 450003;2.Yuzhou Hongrui Surveying andMapping Co.,Ltd.,Yuzhou Henan 461670)Abstract:Based on framework,using web development technology,this paper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The platform can realize the three dimen⁃sional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function,has the function of 3D data analysis which can not be realized by two-dimen⁃sional data,which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Keywords:.NET framework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comparison ;virtual building schedule 本研究方案采用Uniscope 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可支持海量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发布、浏览、编辑、分析和检索等完整服务的软件产品。
基于智慧不动产建设的探讨摘要: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和持续普及应用的形势下,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已经遍及社会方方面面,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放管服改革措施的深化实施,开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要求愈加迫切,下面的文章主要围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主题,以阐明“智慧不动产”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入手点,然后着眼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难点、社会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并对“智慧不动产”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智慧不动产;建设;智能化引言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展状态的分析可以感觉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同时,在便民利民、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要求的倡导下,开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智慧不动产”建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从长计议,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分析和了解“智慧不动产”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深入研究探讨相关高新技术在“智慧不动产”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才能为“智慧不动产”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一、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的重要性在2019年10月我国最新颁布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其中就对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做出了规定,并且要降低,制度性交易的成本,为我国的市场带来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国家出台的政策就对“智慧不动产”的发展作出了要求,通过实施“智慧不动产”建设在社会发展的一些便民服务以及优化运营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可以使管理,更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且可以做到全面的监管,在人员管控方面会有很好的优势,营造出良好的运营环境,“智慧不动产”建设作为安全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全面、更智能的监控和防范个人问题的发生,更好地弥补了传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疏漏。
况且进行不动产登记业务涉及范围广,包括群众、企业是高频率的政务服务事项,是进行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切入点。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与意义 (4)二、需求分析 (6)2.1 不动产登记现状 (7)2.2 信息管理平台功能需求 (9)2.3 性能需求 (10)2.4 安全性需求 (11)三、平台架构设计 (12)3.1 总体架构 (13)3.2 前端展示层 (15)3.3 应用服务层 (16)3.4 数据访问层 (17)3.5 数据存储层 (19)四、数据库设计 (20)4.1 数据库选择 (21)4.2 数据表设计 (22)4.3 索引设计 (24)4.4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选择 (25)五、功能模块开发 (26)5.1 用户管理模块 (27)5.2 不动产信息管理模块 (28)5.3 登记审核模块 (30)5.4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31)5.5 报表生成与导出模块 (33)六、平台集成与测试 (33)6.1 集成需求分析 (35)6.2 集成技术方案 (36)6.3 测试计划与方案 (37)七、平台部署与运维 (39)7.1 部署环境要求 (40)7.2 部署流程 (42)7.3 运维监控 (43)八、安全管理与备份恢复 (44)8.1 安全策略 (45)8.2 数据备份策略 (46)8.3 恢复方案 (47)九、培训与推广 (49)9.1 培训内容 (50)9.2 培训方式 (51)9.3 推广策略 (52)十、总结与展望 (53)10.1 项目成果 (54)10.2 后续工作展望 (56)一、内容描述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保障交易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并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
该平台将整合现有不动产登记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不动产登记全过程进行电子化处理,提高登记效率和准确性。
平台还将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便于相关部门依法查询、利用不动产登记信息。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难度大,社会需求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四统一”要求,统筹做好信息平台建设,保障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推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明确要求,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交易安全和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促进职责机构整合和工作流程再造,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产权保护和便民利民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高度重视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信息平台建设“反弹琵琶”的总体要求,超前谋划,统筹部署,将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贯穿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全过程。
各地要按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附后,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二、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各地要紧紧围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关于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依据《总体方案》,对各级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平台、软件系统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与相关部门审批、交易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加强与公安、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间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依法查询。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作者:高建伟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9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推出的改革举措使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不动产登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亟待全面提升。
只有实现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起与目标高度一致的管理平台,具备精细程度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才能推动我国不动产资源信息的登记工作提质增效。
本文主要对我国不动产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平台建设为加快整合政务信息系统,力争到2022年前,构建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而这一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研究,要着重解决如何进行数据资源高效整合以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两个维度的问题。
只有充分做好“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依据、登记证明、登记信息平台”之间的整合工作,运用大数据手段和方法,才能够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与后期使用等维护工作准确到位得到更加高效率可靠的保障。
1、不动产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1.1信息数据资源平台建设的有效思路不动产信息数据的整合及其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整体局面,基础的战略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稳定性。
全面展开信息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与规划,考虑到近年来的行政区划的问题,应对全部原始档案进行摸底,未扫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避免系统数据出现严重缺失、不衔接的问题。
整体而言需要做到,对不动产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完善、整合与处理、交换(转换)与共享,按照这一基础原则对不动产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
1.2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存在的难点在新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要利用大数据信息渠道,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不动产管理基础平台的数据储存和共享。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的研究背景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动产登记领域也面临着数据分散、管理混乱、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
传统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效便捷信息管理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整合及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不动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模扩大,数据量不断增加,而如何有效整合和管理这些数据,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通过对现有平台建设的问题分析和需求调研,可以为未来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路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通过对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方案探讨、数据整合策略和管理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为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为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不动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不动产市场信息数据分散、重复录入、不准确的情况较为普遍,相关管理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综合分析。
通过建设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可以实现不动产信息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平台建设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查询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还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促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促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探讨摘要:传统的不动产登记管理存在着的信息孤岛的现象,不利于信息的实时更新和交流与共享。
因此,进一步规范统一的房地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以严谨的建设思路和有效的技术支持,克服建设难点,确保各级联动互联,有效保证平台应用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引言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立是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的基础。
以建设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主线,提出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单元构建方法,构建了以不动产单元为基础的不动产权利登记体系,分析不动产登记业务与不动产管理其他相关业务的关联。
1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定位2013年,中国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地、房屋、草地、林地和海域进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
到2018年,已建立的房地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可实现全国联网。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全国省市之间不动产信息的共享,还可以提高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人民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服务。
目前,国家和省级部门已经整合了不动产登记,建立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
但是,在整体层面上,由于缺乏对平台建设的统一要求,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整体结构并不明确,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形成的理论指导。
本文从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出发,围绕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信息平台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构建以土地为核心的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
因此,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可以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建设成果,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国土资源“一张地图”、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督查询系统等,通过系统集成,根据相关部门房地产审批、交易、登记信息在线共享的要求进行集成和接口扩展,实现房地产审批、交易、登记信息的互通和上下互联。
要进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统一的信息平台必不可少。
只有将各级房地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房地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登记信息才能实时共享。
当前不动产登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不动产登记指的是统计汇总不动产物权,目的是保护个人和集体合法的不动产利益。
当前我国房地产建设发展势头强劲,除硬性需求自住外,大部分国民仍然热衷购买房产作为保值升值的投资品,因此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由于我国不动产等级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在细节完善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需求。
基于此,文章对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标签:不动产登记;主要问题;对策研究引言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分散登记改革为统一登记,这就需要原有的机构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
但是因为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所以还要面对很多复杂的情况。
部门之间的配合、人员的编制、具体的工作流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只有围绕这些问题不断思索创新,探索出正确的改变路径,才能有效的推动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有序完成。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缺乏公信力在进行不动产登记的过程中,信息交易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登記制度的公信力来保护和决定的。
基于我国目前施行的关于不动产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动产登记制度公信力方面的法规还比较缺乏。
这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关于推定权利正当性制度没有;其二,信赖登记制度缺乏明确的规定来确保买受人可以安全交易。
像这样缺乏公信力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那些从事不动产登记信息交易的人员。
如果登记不动产的名义人在将其真实权利隐瞒的前提下出卖了不动产,而在不动产交易的时候则是根据登记的信息进行的,等完成交易之后,不动产真实的权利人却展开抗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买受人的财产。
(二)不动产登记档案资料移交存在困难目前,房产登记档案移交难问题在全国均比较普遍。
有的地方完成了电子档案移交,纸质档案却迟迟没有移交;有的地方纸质和电子档案都没有移交,导致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无法顺畅开展。
全国不动产集中登记项目技术方案
概述
该技术方案旨在为全国不动产集中登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确保登记过程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关键步骤
1. 系统规划和设计:
- 定义需求:与相关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合作,明确业务需求和功能要求。
-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定义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2. 数据管理:
- 数据采集: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收集不动产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更新。
- 数据验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存储:建立安全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主数据库和备份系统。
3. 流程管理:
- 登记流程定义:根据法律法规和流程要求,定义不动产登记
流程和相关环节。
- 流程集成:将登记流程与数据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的实
时更新和流程的自动化。
4. 安全保障:
- 数据安全:采取物理和逻辑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
攻击。
- 访问控制:建立权限管理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相关数据和功能。
-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恢复机制,
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5. 监督与评估:
- 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 反馈与改进:收集用户反馈,及时修正和改进系统的功能和
性能。
总结
全国不动产集中登记项目技术方案包括系统规划和设计、数据管理、流程管理、安全保障以及监督与评估。
通过实施该方案,可提高不动产登记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该方案将为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浅谈市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摘要: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加强市县级不动产的管理有着非常显著的社会意义,而统一登记信息平台能够为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所以加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单来讲,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是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这不仅对管理单位有积极的效果,对普通老百姓不动产信息的查询等也有较为显著的意义,所以积极的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十分的必要。
文章就现阶段市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等做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不动产作为现阶段的重要财产,强化对其的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积极的加强对不动产的管理建设十分的必要。
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市县级的不动产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分散性和低效率性,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十分不便于老百姓的实际查询需要,所以从不动产的现代化管理来看,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变得越来越迫切。
总结实践发现市县级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分析问题并讨论问题的解决措施便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就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来看,其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显著问题。
其一是观念和意识问题。
目前,我国在积极的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强调,各个单位和组织也在积极的向服务型转变,不动产的登记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向民众提供服务,但是现阶段的市县级单位,很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还没有转变意识,“官本位”的思想严重,这种思想对服务型政府以及相关单位构建造成了束缚,所以在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实践中,必须要打破“官本位”思想,使机关人员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这样,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现实利用价值才会更加的明显。
其二是模式问题。
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在互联网北京线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已经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尝试,而且有了成功的案例,其中作为典型的便是重庆。
市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作者:吴振刚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5期摘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交易安全和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促进职责机构整合和工作流程再造,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強化产权保护和便民利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要阐述了市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总体设计和系统建设相关内容,提炼总结平台建设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系统设计;关键技术1.设计原则1.1统一标准原则遵循国家和省相关法规、业务规则、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市级实际情况,编制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汇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各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各类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不动产信息汇交等方面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1.2统筹规划原则依据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省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市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要立足相关部门已有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基础,加强已有系统改造、数据整合和相互对接。
1.3分步实施原则根据数据的现状、整合进展和应用的重点,分阶段开展平台建设。
第一阶段进行宗地统一编码、房屋“落宗落户”等基础数据建库工作,建立地、楼、房的关联关系,形成不动产单元统一编码体系,生成不动产单元编码,建立不动产单元与土地登记数据、房产登记数据等各类登记数据的关联关系,满足不动产统一登记、汇交和监管要求。
第二阶段集中对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按照“由易及难、逐步推进”的思路进行整合,实现基于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信息平台和审核机制的不动产统一登记颁证。
1.4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原则加强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应用服务资源的集成整合,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级登记机构的分散、重复建设内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不泄露,保障权利人的权益。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02T14:59:03.3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王春德1 张丛林2 [导读] 摘要: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是为了方便整合不动产相关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和实现信息共享。
1.临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2.临沂市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是为了方便整合不动产相关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和实现信息共享。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资源较为分散,造成不动产登记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对目前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定位,从使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平台的框架设计模式,并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中运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关键词:不动产;信息平台;关键技术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定位
我国在2013年就明确提出要将全国的土地、房屋、草地、林地、海域等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
到2018年,建立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可实现全国联网。
不动产登录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可确保国家省市之间的不动产信息实现共享,提高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准确、完备,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服务于人民。
目前,国家、省级部门对不动产登记方面进行了整合,建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但总体层面上由于缺乏对平台建设的统一要求,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成形的理论指导。
本文从不动产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出发,围绕几项核心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究。
二、平台框架设计
平台设计应从使用需求出发,围绕核心内容,构建符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政策要求、实现省市信息互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框架。
(一)平台架构
根据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的用户类型和业务特征,并结合国家国土资源部对不动产信息平台服务体系的系统规划,队平台的架构分三点进行:第一,对市、区、县的不动产登录流程和业务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对数据框架进行统一规划,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模式。
第二,对于自治区、市、县三级的不动产登记部门通过租户的需求进行划分,保证租户的信息实现隔离。
第三,对数据层采用分区技术,将租户信息分类存储在不同区域内,保证租户的信息与不动产资源实现动态一致。
系统的设计呈现多层开放式架构,共有基础设施层、平台支撑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应用层和应用表现层五层组成。
平台支撑层主要衔接不同功能,将不同服务(例如WED地图服务、要素服务)有效结合,同时为不同类型租户提供云服务。
数据资源层对应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各类数据库,通过平台支撑层的云数据库服务和GIS开展数据的录入、提取、访问、共享服务。
业务应用层基于不动产信息平台提供的功能应用,如登记发证、统计分析。
通过治理服务和消息总线进行业务数据和行为传递。
应用表现层是面向业务人员和监察人员的操作页面和接口服务,需要具备较强的交互性。
(二)平台功能
平台应围绕不动产的登记发证应用进行功能设计。
平台的职能应用主要有统一门户、权籍调查、公告管理、登记发证(房、地、农、林)、数据共享等众多功能,实现相关部门的信息的采集、查询、共享和有效管理。
(三)平台部署
依据我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工作横向涉及的范围广,我国的国土面积大,海岸线长、森林资源丰富等为不动产登记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不动产登记工作纵向涉及到省、市、县的多级数据收集。
通过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可实现不动产部署的纵向和横向需求,全面覆盖我国的国土、房产、农业、林业等不动产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
三、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一)基于规则引擎的业务流程搭建业务流程管理是指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与传统的依靠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进行的业务相比,基于规则引擎的业务流程可实现可视化建模,通过建立业务可视化流程模型来梳理因应用过多造成的工作流,实现业务的有效链接和贯通。
业务流程管理分为业务支撑、业务管理和流程与表单管理。
业务支撑是对提供的典型审批流程应用进行支持。
业务管理是当内容需要增添或修改时,指定业务类型定义工具进行修改。
流程与表单管理指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对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规划,并用简单易懂的箭头指出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基于分布式的部门协同工作传统的数据整合方式是通过全整合模式和接口模式,对于不动产的基本数据整合能实现满足,但房屋基础数据量大且复杂,部分数据缺失,数据整合模式使用不便,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
以任务协同模式为基础的数据整合模式是基于分布式的部门协同工作。
从系统架构和功能接口两方面为切入点,将众多部门的职员汇聚到一起,协作努力实现不动产数据的整合。
这种方式不仅有效解决像房屋基础数据等难度较大数据整合难的问题,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各部门原有的工作模式,为日后的数据整合管理提供指导思路。
(三)基于混合模式的多级数据同步与汇交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将空间进行数据节点划分,实现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一体化数据管理。
信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汇交整合。
如图1所示。
实时汇交可借助同步工具对产生的新数据进行同步处理。
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际数据从区、县产生,向省、部级汇交。
不动产登记平台的数据实现同步和汇交通过同步工具和定期汇交相融合的方式。
(四)基于文件标签的海量数据存储查询不动产登记中需要登录和处理的文件和数据海量,市级层面扫描件可达百万级甚至千万级,业务办理需要能够迅速的调取项目、档案的资料和数据。
证件照、证书等需要扫描的非结构化文件通过扫描,按照一定的文件存储规则储存在对应的文件数据库中。
通过文件的标签对数据库中海量的数据进行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