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临床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795.00 KB
- 文档页数:26
新型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肝素,低分子肝素与华林法降低了血栓性事件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复发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
但这些药物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肝素、低分子肝素作用位点较多,须监测抗凝指标以调整剂量;另一方面,肝素类药物可与血小板因子-4(PF4)结合产生抗原,进而产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以致在部分患者中的应用受限。
华法林是口服抗凝制剂,虽然性价比较高,但其治疗窗窄,代谢受到饮食及药物的影响较大,增加出血的风险,其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控,因此,亟需研发抗凝效果好、副作用小、经济效益比高的新型抗凝药物。
1. 新型抗凝药物概述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的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最终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
目前研发出的多种新型抗凝药物,针对凝血过程的特定环节,具有较高的靶向性,抗凝作用强且安全性高。
总体来说,分为凝血激活过程抑制剂,凝血活化过程抑制剂和凝血酶抑制剂(图1)。
图1:新型抗凝药物的作用位点2. 凝血激活过程抑制剂当血管损伤后,TF(组织因子)可以和血液中的Ⅶ和Ⅶa因子结合,通过内源或外源性途径触发凝血级联反应。
因此,TF/Ⅶa复合物成为抗凝药物研发的靶点。
目前,针对此靶点研发的药物包括重组TFPI(替法可近),线虫抗凝肽(NAPc2)等。
2.1 替法可近(TFPI):是内皮细胞上发现的生理性TF抑制剂。
动物实验已证实,TFPI可以改善凝血功能,提高存活率,提示其预防急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能力。
有临床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替法可近可显著降低败血症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但其出血风险并无增加。
但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2.2 重组线虫抗凝肽(NAPc2):是一个由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NAPc2首先与Ⅹ因子及Ⅹa因子结合,然后抑制TF/Ⅶa复合物中的Ⅶa,达到抗凝的作用。
利伐沙班的市场动态和临床研究进展利伐沙班(Rivaroxaban,商品名Xarelto),是全球第一个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Xa的口服抗凝药。
通过直接抑制因子Xa可以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由强生和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的抗凝药物,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VTE)。
利伐沙班片是唯一的一种疗效始终优于依诺肝素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日服一次,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连续服用12天,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连续服用35天。
此药物还有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预防和其它临床疾病的潜力。
利伐沙班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并由拜耳公司在超过75个国家成功上市。
一.研发背景:血栓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但与其他更加引人关注的疾病相比,普通民众对血栓造成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每年就夺去欧盟地区50万人的生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统称,危险性最大的是已经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R)的病人。
据估计,50%的THR病人以及60%的TKR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血栓。
在美国,华法林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获得美国FDA批准,用来预防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心房颤动的口服抗血栓药物。
经过50多年的临床使用,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华法林在使用时受到诸多限制,例如该药与许多常用药物及食品一起服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该药的治疗作用必须由全科医生利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液测试方法进行监测,以确保病人使用恰当而又安全的剂量。
目前,以勃林格殷格翰的达比加群和拜耳的利伐沙班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药物正陆续走向市场。
第一只进入血栓治疗市场的新药是勃林格殷格翰的达比加群,该药于2008年初在欧洲推出。
紧随达比加群进入市场的是拜耳公司生产的利伐沙班,该药于2008年10月在欧洲上市。
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2.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金山区201501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具有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部分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虽然可能很轻,但其危害仍很大,严重的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房颤越早诊治,康复预后就越好,如若等到房颤从阵发性发作发展到持续性发作,疗效也将相应降低。
抗凝是房颤治疗的关键,合理的抗凝治疗将大大降低病人因房颤发生卒中的风险。
荟萃分析表明,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64%,年卒中绝对风险降低2.7%,使全因死亡率降低26%。
虽然华法林的抗凝效果确切,但有效治疗窗较窄、不同个体有效剂量差异较大、需频繁监测INR,且抗凝作用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
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NOAC)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稳定的剂量相关性抗凝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无须频繁监测INR、出血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利伐沙班的出现给心房颤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本论文结合利伐沙班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给药方案、出血处理、监测指标和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利伐沙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研究进展前言冯莉,贾长琪,李新等[1]研究表明国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年人群房颤患病率最高,与此同时,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根据国内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房颤患者约为1200万,加上漏诊患者,实际人数应当超过这个数字,与房颤患病率变化模式一样,房颤发作引起的卒中风险与年龄成正比。
利伐沙班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和突破。
本文将对利伐沙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利伐沙班的作用机制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凝血因子 Xa 的口服药物。
凝血因子 Xa 处于凝血级联反应的中心位置,抑制其活性可以有效阻断凝血过程。
与传统的抗凝药物相比,利伐沙班具有作用靶点明确、起效迅速、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
二、临床研究进展1、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骨科大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中,利伐沙班已被广泛研究用于 VTE 的预防。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与低分子肝素等传统抗凝药物相比,利伐沙班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方面具有相似甚至更优的疗效,且出血风险并未显著增加。
2、治疗 VTE对于已经发生的 VTE,利伐沙班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利伐沙班在治疗急性VTE 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华法林相当,但在使用的便利性上具有明显优势,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
3、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抗凝治疗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
利伐沙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临床试验证实,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全身性栓塞事件,且出血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4、其他领域的研究除了上述常见的应用领域,利伐沙班在一些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也在探索之中,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癌症相关血栓等。
三、临床应用优势1、口服给药,使用方便患者无需接受注射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2、起效迅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抗凝作用,为疾病的治疗争取时间。
3、药物相互作用少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减少了潜在的不良反应。
4、固定剂量,无需频繁监测与华法林等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并调整剂量的药物不同,利伐沙班通常采用固定剂量,简化了治疗方案。
四、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出血风险虽然利伐沙班的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警惕。
新型口服抗凝剂临床应用的进展钱方毅【摘要】血栓栓塞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应用口服抗凝剂(VKA,现主要为华法林)已有半个多世纪,疗效显著,但缺点也多.其后相继推出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水蛭素及比伐卢定等抗凝药,但均须注射,长期使用不便.最近研制出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具有许多优点,已发表了多项重要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益,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为第一线抗凝药替代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应用,是心血管病治疗学上的重要进展.【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5页(P246-250)【关键词】口服抗凝剂,新型;血栓栓塞症【作者】钱方毅【作者单位】100101,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血栓栓塞症(Thromboembolism)是当前全球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涉及动脉、静脉及心脏,动脉血栓栓塞症将导致心脑血管病,如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系统性栓塞。
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如肺栓塞(PE)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最早应用的口服抗凝剂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s),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制剂为华法林(Warfarin),至今仍然是可以长期应用的唯一口服抗凝剂,预防和治疗多种血栓栓塞症十分有效。
其后出现了快作用注射抗凝剂肝素,继之又推出低分子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不但简化了用药方式,可以皮下注射,且无需做凝血功能监测,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出血风险。
水蛭素及其衍生物比伐卢定为肝素安全有效的替代药,可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且不易发生导管血栓[1,2]。
最近研制出数种可以阻滞凝血酶合成的特异凝血因素的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有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3种[1-6],已完成多项三期临床试验,这些新药具有许多优点,目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以作为第一线药物替代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
抗凝新药利伐沙班临床研究作者:赵凡李成程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摘要:抗凝治疗是预防及治疗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毛细血管血栓等血栓塞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抗凝治疗中,现有的抗凝药物会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并且需实时监测,所以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
抗凝新药利伐沙班的出现给抗凝治疗提供了转机,并且它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有望替代传统抗凝药物。
本文对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凝血过程即抗凝环节、利伐沙班的药理学特点等问题做了研究。
关键词:抗凝药;利伐沙班;临床研究血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治疗方面临床中多采用口服类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口服抗凝药物种类非常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华法林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在临床中应用较广。
但是,华法林也具有一些缺陷,比如治疗窗口窄、需实时监测凝血功能、受食物以及其他药物的影响大,等等[1]。
近年来,抗凝新药利伐沙班的出现为抗凝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1 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目前,临床中唯一正在使用的口服抗凝药物乃是维生素K拮抗剂,其中尤以华法林的应用最多。
维生素K是一种辅酶,它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发挥凝血作用。
而华法林则能够抑制维生素K的转化,进而影响凝血因子的活化,发挥阻碍凝血的作用。
但是,华法林对已经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没有作用,所以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需长期用药才能维持疗效。
此外,华法林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缺点,比如它的用药剂量以及抗凝效果容易受到编码细胞色素p450、食物、某些药物和疾病的影响,出血风险大大提升。
鉴于以上诸多缺陷的存在,临床中在应用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时,需密切监测某些特定凝血指标,比如INR (国际化标准比值)[2]。
一般认为,INR水平每升高一个单位,则患者发生出血的概率增加一倍。
然而,很多基层医院无法常规开展INR检测工作,所以很多具有华法林适应证的患者无法使用此药。
2 凝血过程及抗凝环节抑制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是抗凝药物发挥抗凝作用的主要途径。
吴炳祥: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及评价吴炳祥哈尔滨医科⼤学第⼆附属医院抗凝药物⼴泛应⽤于⾎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肝素等存在某些⾃⾝缺陷,临床应⽤受到很⼤限制。
有效、安全、⽅便是⽬前抗凝药物研究的基本理念。
针对以上理念,就凝⾎机制过程的关键环节研发了IIa因⼦抑制剂达⽐加群、Xa因⼦抑制剂利伐沙班等新型抗凝药(NOAC),经临床验证该类药物的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抗凝药物,但安全性远远优于传统抗凝药物。
本⽂对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评价做⼀简要阐述。
1抗凝药物的发展简史及作⽤特点凝⾎过程是⼀系列凝⾎因⼦相继被激活继⽽形成纤维蛋⽩并形成⾎栓的过程,有内源性凝⾎途径、外源性性凝⾎途径和共同途径。
具体发⽣过程详见下图⽚:1.1普通肝素:1930s普通肝素应⽤于临床,主要作⽤于ATIII、IXa及IIa因⼦。
起效快是其最⼤的优点。
⼝服不能吸收,故需注射。
肝素有诱导⾎⼩板减少的风险,同时普通肝素的药代动⼒学及药效动⼒学不稳定,受个体差异性影响,所以在使⽤普通肝素时需要监测APTT(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及ACT(激活全⾎凝⾎时间)。
1.2华法林:1940s华法林应⽤于临床,华法林是⼝服的维⽣素K拮抗剂,主要⼲扰维⽣素K依赖性凝⾎因⼦II、VII、IX及X的羧化反应⽽达到抗凝⽬的。
华法林的有效性已在静脉⾎栓的⼀级和⼆级预防、⼈⼯瓣膜或房颤中体循环栓⼦预防及脑梗死预防中得到证实,但由于其安全窗窄、与⾷物及药物相互作⽤⼤、药物依从性差及INR难以达标等缺点,迫使其临床效果⼤打则扣。
1.3低分⼦肝素:1980s低分⼦肝素应⽤于临床,低分⼦肝素分⼦量⼀般在4500-5000。
主要作⽤ATIII、IXa及IIa因⼦,但其抗IXa:抗IIa活性⽐值约为2:1-4:1,这也是低分⼦和普通肝素的区别。
低分⼦肝素被细胞灭活较少,因⽽⾎浆半衰期较长。
低分⼦肝素需要⽪下注射,受体重影响、诱导⾎⼩板减少等缺点致使其不能完全发挥其效果。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何改平(综述);张彬(审校)【摘要】The 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 target on eitherthrombin(dabigatran etexilate) or clot-ting factor Xa ( rivaroxaban and apixaban )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Compared with vitamin K inhibitors ( such as warfarin ) , NOAC have pharmacologic advantages of rapid onset/offset of action,few druginteractions,predictable pharmacokinetics,and no requirement for regular coagulation moni-toring.Recent clinical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AC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s well a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after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通过凝血酶(达比加群酯)或凝血因子Xa(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途径预防和治疗血栓。
与维生素K抑制剂(如华法林)比较,NOAC优势明显,起效快、代谢迅速、药物相互作用少、药动学预测性好、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
近期临床试验证实了 NOAC 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栓塞、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伐沙班进展现况及在心力衰竭的应用张君毅;滕伟;惠学志【摘要】Rivaroxaban, as a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anticoagulant, directly inhibits coagulation factor X. Its clinical efficacy has been proved not inferior to warfarin, and is more convenient. Currentl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varoxaban is gradually found to have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ivaroxaban's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利伐沙班作为一种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Ⅹ,其临床疗效已经被证实不劣于华法林,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目前利伐沙班分子机制被逐渐发现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现将总结利伐沙班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抗凝药;利伐沙班;凝血因子Ⅹ;心力衰竭【作者】张君毅;滕伟;惠学志【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开封 475000;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开封 475000;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开封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利伐沙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分子机制逐渐被研究发现,它不仅有凝血功能,还对心血管有着保护作用。
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研究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特点是心脏的心房部分出现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长期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抗凝药物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新型抗凝治疗药物逐渐崭露头角,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
一、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简介近年来,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中出现了一类新型的抗凝药物,例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
与传统的华法林相比,这些药物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和更稳定的疗效,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抗凝水平,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二、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优势1. 使用方便:传统的抗凝治疗药物需要进行频繁的血液检测和剂量调整,而新型抗凝治疗药物无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患者可自行按照规定剂量进行用药,更加便捷。
2. 安全性高: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物易发生出血等副作用,而新型抗凝治疗药物因制剂纯度高、清除半衰期短,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
3. 疗效可靠: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疗效得到了充分的临床试验验证,其抗凝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
三、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尽管新型抗凝治疗药物在安全性和疗效上具备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需要患者和医生重视和监测。
1. 出血: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出血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2. 肝功能影响:部分新型抗凝治疗药物可能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负担,因此对于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慎重选择。
3.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但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评估,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目前,新型抗凝治疗药物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主要包括新药的开发和临床试验等方面。
1. 新药开发:研究人员通过探索心房颤动发病的分子机制,致力于寻找更加适用的新型抗凝治疗药物。
/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3.07.030利伐沙班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刘 双1,2,赵东强2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石家庄050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河北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00通信作者:赵东强,hbzdq1998@163.com(ORCID:0000-0003-3470-448X)摘要: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肝病的不良预后有关。
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通过直接作用于Ⅹa因子的活性中心,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发挥抗栓作用,具有直接口服、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优势,是肝硬化PVT长期抗凝治疗的新选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利伐沙班治疗肝硬化PVT相对安全、有效,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利伐沙班治疗肝硬化PVT的应用经验仍很少,个体化用药方案尚未明确。
本文综述了利伐沙班治疗肝硬化PVT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硬化PVT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肝硬化;利伐沙班;静脉血栓栓塞;治疗学ResearchadvancesinrivaroxabaninthetreatmentofportalveinthrombosisinlivercirrhosisLIUShuang1,2,ZHAODongqiang2.(1.GraduateSchoo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00,China;2.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Secon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HebeiKeyLaboratoryofGastroenter ology,HebeiInstituteofGastroenterology,Hebei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DigestiveDiseases,Shijiazhuang050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AODongqiang,hbzdq1998@163.com(ORCID:0000-0003-3470-448X)Abstract:Portalveinthrombosis(PVT)isoneofthecommoncomplicationsoflivercirrhosisandisassociatedwiththepoorprognosisofliverdisease.Rivaroxaban,anoveldirectoralanticoagulant,exertsanantithromboticeffectbydirectlyactingontheactivecenteroffactorXatoinhibitthegenerationofthrombin,anditisanewchoiceforlong-termanticoagulanttreatmentofPVTinlivercirrhosiswiththeadvantagesofdirectoraladministrationandnoneedfor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monitoring.Inrecentyears,moreandmoreclinicalstudieshaveshownthatrivaroxabanisrelativelysafeand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PVTinlivercirrhosis;however,thereisstilllittleexperienceintheapplicationofrivaroxabaninthetreat mentofPVTinlivercirrhosisinthecurrentclinicalpractice,andindividualizedmedicationregimenremainstobeclarified.ThisarticlereviewstheresearchadvancesinrivaroxabaninthetreatmentofPVTinlivercirrhosis,inordertoprovidenewide asfortheclinicaltreatmentofPVTinlivercirrhosis.Keywords:LiverCirrhosis;Rivaroxaban;VenousThromboembolism;Therapeutics 门静脉血栓(portalveinthrombosis,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门静脉左、右分支发生血栓,伴或不伴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1]。
口服抗凝药的研究新进展及临床应用摘要近年来,每年血栓栓塞疾病患者人数都在增加,其死亡率也呈递增趋势,抗凝药物对血栓栓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口服抗凝药分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和传统口服抗凝药。
本研究针对NOACs和传统口服抗凝药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高参考依据。
关键词口服抗凝药;研究新进展;临床应用New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ralanticoagulant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thromboembolic diseases has increased sharply each year, and their mortality rate has also risen sharply. Anticoagulant drugs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embolic diseases. Oral anticoagulants are pided into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 and traditional oral anticoagulan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NOACs and traditional oral anticoagulants, and aims to improv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 oral anticoagulant; new research progress; clinical application自从抗凝药肝素现世以来,在临床上采用抗凝药物预防与治疗血栓栓塞已有近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