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62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章节概括:本章共两节内容: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文学作品的体裁。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重点分析:1、文学作品的类型:三大类型,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别它们的不同;另外了解它们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把握文学类型的演变情况,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2、文学作品的体裁:四大体裁,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练习测试:一、填空: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划为三类,即、和三种类型。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再现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表现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寄寓的文学形态。
3、现实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理想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象征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
4、是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突出地体现了现实型文学的特点。
5、现实型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是。
它是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的精细逼真的描绘。
所以说现实型文学以见长。
6、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性,具有明显的色彩。
所以说理想型文学以见长。
7、是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在其形象本身,而象征型文学则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
8、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
“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是说象征型文学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
9、、和文学分别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10、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高尔基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第9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关系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三种文学类型的形成,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历史产物。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①定义及特征不同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②创作过程不同现实型文学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以夸张、虚构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它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而以主观变形的方法使其具有超越自身的内涵。
2.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以鲁迅为例,其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3.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答: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l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等文学流派,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是指对客观现实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是指把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弄超出本义的内涵,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暗示表现出来。
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与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叙事学:叙事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个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影响后出现的,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尝试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叙事的艺术理论和方法。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自由诗等。
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分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和白话小说,等等。
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 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
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3、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
不同点: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一、现实型文学基本含义: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 P180 1、再现型;2、逼真性注意:结合作品内容、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对比中来理解。
1、再现性:从作品的内容层面来看,它是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仿。
2、逼真性:从作品的创作手段来看,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以“客观”的态度真实地再现生活原貌。
“细节真实”) 现实型文学的典型形态: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概念的提出:1855,《现实主义—G·库尔贝画展》 P188现实主义的含义:“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二、理想型文学基本含义: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 P182 1、表现性;2、虚幻性1、表现性:从内容的层面来看,它是对作家内在主观世界、情感世界的表现。
“诗人的作用就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展现作者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
2、虚幻性:从作品的创作手法来看,它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方法,遵循情感逻辑,表现主观真实。
(“情感逻辑”、“情感真实”)理想型文学的典型形态: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本质含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
”“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 P187三、象征型文学基本含义: P183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象征”的基本含义:symbolize,把某个形象和一个抽象的理念,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使之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
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1、暗示性 P183侧重在寄寓某种理念、意蕴,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说明是散文的世界里的东西。
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
”穆木天《苍白的钟声》2、朦胧性 P184 ambiguity,指词语或形象具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第9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关系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三种文学类型的形成,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历史产物。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①定义及特征不同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②创作过程不同现实型文学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以夸张、虚构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它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而以主观变形的方法使其具有超越自身的内涵。
2.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以鲁迅为例,其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3.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答: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l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等文学流派,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文学概论》整理的填空以及概念、常识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1、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性、古典型和浪漫型.2、席勒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从“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认为素朴的诗是“模仿现实,”而感伤的诗“表现理想"。
在给威廉*亨布尔特的信中提出了“现实注意"和“理想主义”的概念.3、书中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①再现性:指对外在客观的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和模拟。
它要求文学立足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鲁迅认为自己写小说的目的便是“为人生"理想型文学突出情感表现,而现实性文学突出现实再现;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突出体现了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性特点福楼拜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②逼真性: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司汤达的《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以当时法国某城一桩情杀案中的青年被告为原型的。
)巴尔扎克认为:“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现实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在现实原型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塑造,成为了读者眼中“熟悉的陌生人"。
现实型文学追求的艺术价值:“真实”现实型文学的典型形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P188(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①表现性:从内容的层面来看,它是对作家内在主观世界、情感世界的表现。
(陶渊明《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理想乐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指责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观点体现了理想型文学的表现原则②虚幻性:从作品的创作手法来看,它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方法,遵循情感逻辑,表现主观真实.(理想型文学的素材经过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夸张、变形的色彩。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象征型艺术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压倒精神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是一种象征的关系,物质不是作为内容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是用某种符号.事物来象征朦胧的认识或意蕴。
古典型艺术使内容与形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
浪漫型艺术则是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内在的主体性成为它的基本原则。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从“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认为素朴的诗“摹仿现实”,即“现实主义”,而感伤的诗“表现理想”,即“理想主义”。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一.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一)再现性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
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二)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二.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理想型文学重在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二)虚幻性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三.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象征型文学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二)朦胧性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文学作品论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指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指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现实:物理、心理。
黑格尔:从开始到更高,艺术经历了象征、古典和浪漫三个阶段。
尼采:日神艺术(现实)、酒神艺术(理想)。
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文学作品的类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一、现实型文学(一)含义:形式:写实。
目的:再现客观现实。
(二)特征:1.再现性(1)摹拟现实: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摹拟。
(2)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
(3)隐蔽的倾向性:主观的情感评价内容融于客观再现中。
2.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1)客观事物的感性状貌和细节要真实。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声吼,店内空缸空瓮,皆嗡嗡有声。
(2)以描写见长。
(3)人物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二、理想型文学(一)含义:形式:侧重直接抒情。
目的:表现主观理想。
(二)特征:1.表现性(1)主观理想高于一切。
(2)直接表达情感态度。
2.虚幻性(1)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拟的方法。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莽: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莽汉)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帛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935年10月)(2)多表现理想中的英雄。
(3)创造奇人、奇事、奇境。
三、象征型文学(一)含义:形式:暗示。
目的:寄寓审美意蕴。
(二)特征:1.暗示性(1)寄寓某种意蕴(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
(2)以间接的方式暗示意蕴。
2.朦胧性(1)具有超越个别形象的宽泛意义。
(2)文学意象是一种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
现实型文学:生活中存在的;理想型文学:生活中不存在的;象征型文学:对生活中存在的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