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作文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相关推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通用7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微课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篇1一、微课的概述微课,顾名思义主要突显出来的是“微小”,通常情况下,教师以短视频、微电影、小动漫作为教学媒介,通过制作简短的教学视频来分解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步骤,深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一般而言,微课的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教师通过多媒体终端来播放教学短片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认真关注知识点,通过小组探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正确掌握知识学习的规律。
微课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核心,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逻辑化思维来促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养成,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首要任务。
微课教学是以班级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的方式来构建学习模型,以学习成绩较好、素质较强的学生作为核心,以学生成绩一般、素质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学小组的基础构架,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小组的组长来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学习,以此来提升教学小组的学习质量[1]。
二、微课中教育角色的转换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数学微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为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样虽有利于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但是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就由教师转换成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掌控者,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通过鼓励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开展学习组织活动。
同时,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是基于课堂教学需要而发生的,并不是教师教学职能的变化,教师真正的作用是要设计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对学生不理解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答疑解惑,真正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4篇(2)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篇3:微课在⼩学数学教学的作⽤ 随着现代教育⼿段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备受⼴⼤师⽣的欢迎和喜爱,为此我们在⼩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运⽤微课教学,发挥微课的优势,实现数学教学的⽬标。
⼀、在课前使⽤微课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我们会发现现在教学中学⽣会对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存有疑惑,因为我们⽆法及时掌握学⽣的反馈情况,最终导致这些疑惑会伴随学⽣⼀整堂课,从⽽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平。
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使⽤微课的⽅式及时解答学⽣问题,帮助学⽣答疑解惑,这样学⽣在课堂学习中就能保持思路清晰,为教学扫清了障碍,保证了教学的整体⽔平。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很多学⽣就会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产⽣疑惑:“为什么只有分⼦相加减,分母为什么不能相加减呢?如果把分母相加减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就针对学⽣的这个疑惑,笔者特别制作了⼀节微课,微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不仅分数的分⼦相加减,同时分数的分母也进⾏相加减,通过得到不合理的答案解答学⽣⼼中的疑惑,从⽽帮助学⽣掌握正确的算理和算法。
⼆、把握微课引⼊时机以发挥其最⼤作⽤ 微课的引⼊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引⼊才能将微课的作⽤最⼤限度地发挥出来。
⾸先,我们可以在教学开始阶段引⼊微课,向学⽣展⽰⼀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也可以向学⽣展⽰⼀些教学中出现的精彩⽚段,最主要的⽬的是激发学⽣求知的欲望和动⼒,让学⽣调整到最佳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课堂教学的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难点处,我们可以利⽤微课来吸引学⽣注意⼒,帮助学⽣理解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内容,从⽽提⾼教学的效率;最后,在教学结束前,我们也可以借助微课来吸引学⽣眼球,将学⽣注意⼒集中起来,从⽽达到巩固提⾼的⽬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微课的引⼊时机,以发挥微课的最⼤作⽤,提⾼教学的质量⽔平。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研究论文10篇精品文档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变革的运用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
“微课”由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一般时间短、内容少,有着清晰而明确的问题指向与目标导引。
它的出现,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变革打开了新的视窗,提供了新的思路,创设了新的空间。
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课运用过程中“盲目跟风”“草率照搬”的现象屡见不鲜。
本文拟就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微课谈些肤浅认识。
与微课同时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另外一个热门词汇———“翻转课堂”。
简言之,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依托微课先行展开自主学习,以此为基础,于课堂现场交流心得、释疑解惑,并在教师点拨下获得提升,从中实现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次序翻转,变“以教定学”为“先学后教”。
笔者认为,基于微课前置的教学翻转,其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凸显了学习主体。
学生依托微课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视频的暂停播放、反复播放或跳跃播放,因而真正拥有了控制学习速度、反思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方式的自主权。
其二,提升了教学效能。
由于学生已有先行学习的经历,所以,课堂教学能够更直接、更充分、更深入地聚焦重难点展开,确保了数学本质的凸显。
1 / 38精品文档其三,贴近了现实常态。
信息社会里,多数人面对新事物,都是先自由学习再运用交流。
而立足微课的学习路径,无疑是现实常态的一个缩影。
那么,基于微课前置的教学翻转,该如何实施呢,下面,仅就三个核心环节作出阐述。
1.自学感知教师制作一段涉及本课知识点的微视频,由学生课前自行在线观看,建立起关于知识意义的基本认识。
例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的知识点多且碎。
所以,微视频可以将“各部分名称”“定义”“记法”“底和高”等知识要点囊括其中、有序呈现,配以清晰的旁白介绍,帮助学生实现对课时内容的初步“触摸”。
微课与现代教育的小作文1、微课的概念微课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某些偏远地区,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微课,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微课呢?关于“微课”,有人说是从“Microlecture”翻译过来的;也有人说是由国外的一分钟课堂演变过来的;还有人说是从可汗学院借鉴和发展过来的等。
笔者认为“微课”一词是中国人创造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早期的微课与课程录像、教学视频等非常的相似,只是课程录像、教学视频等一般时长是40~45分钟,而微课的时间一般只有5~10分钟。
所以,是不是时间长的就叫“课堂录像”,时间短的就叫“微课”呢?是否可以这样定义微课,就要回到2010年,当时佛山教育局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优秀课例片段征集评选》活动,开展此活动的负责人是佛山市教育局局长胡铁生老师,胡老师在此之前研究《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调查研究》,其中就包括课堂录像,当然课堂录像的叫法有很多,如公开课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片段、教学录像等,其实都是一回事。
通过大量的资源库的分析,发现了一个非常意想不到的结论:教学视频基本上没人看。
录制过教学视频的教师都知道,录制一节好的教学视频是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与精力的,但录制出来的视频除了要比赛的人基本上没有人看,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是教学视频时间太长,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耐心将其看完,或只是跳着看重点或自己需要的内容。
鉴于此,有人就将教学视频按教学环节剪辑成片段,学习者想看哪个片段就看那个片段,最后将这些片段取名为“优秀课例片段”。
此时,微博、微电影、微时代这些名词正流行,所以课例片段最后就被取名“微课”。
在2010年11月份,胡铁生老师在电化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初步阐述了微课的内容。
截至现在已经有上万篇论述微课的文献。
那么,微课是否具有合理性?合理性又是什么?怎么来应用其合理性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呢?从微课的录制形势来看,有些微课,例如课例片段,一般会有教师和学生出现,而另一些微课只有解题思路或讲解过程,前一种微课更适合专业的发展,而后一种微课更适合学生的课下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
微课教学的实践思考应用论文(共2篇)微课教学的实践思考应用论文第一篇论文:《基于微课教学的学习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微课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
微课教学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和在线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微课教学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策略,并从实践角度考察其应用价值。
2.微课教学的学习模式微课教学通过短小精悍、内容紧凑的教学视频,以及配套的学习资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微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微课教学的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速度。
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2)自主学习:微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强化学习效果。
(3)互动学习:微课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在线讨论、问题解答等。
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果。
3.微课教学的教学策略微课教学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讲解:微课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短小精悍、内容紧凑的教学视频,对学习内容进行精准讲解。
教师需要将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避免冗长的课堂讲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示范演示: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模型。
通过演示,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并提升学习效果。
(3)课后练习: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微课教学的应用价值(1)提高学习效果:微课教学通过短小精悍、内容紧凑的教学视频,以及配套的学习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4篇 微课的内容是实现微课教学的载体,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微课应有的作⽤,⾸先要对微课的内容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然⽽⼩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些教师由于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形式化、表⾯化的误区,从⽽导致了微课教学形式⼤于内容的问题。
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微课的运⽤论⽂的内容,欢迎阅读!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篇1:微课在⼩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微课研究背景 (⼀)什么是微课 关于微课,很多⼈会感到陌⽣,继⽽会联想到微博、微信、微电影,从⽽认为微课是指⾮常短的教学过程。
其实,这个理解还不够准确,微课是这样被定义的: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个知识点进⾏针对性讲解的⼀段⾳频或视频。
(⼆)微课的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的知识讲解和展⽰。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把微课看作课堂教学的⼀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符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案例评述 (⼀)微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效提⾼了学⽣“先学”的效率 教师可以把微课运⽤到学⽣的预习阶段。
学⽣在预习过程中不但常常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不住,⽽且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难以突破。
如果不解决这些“关节”问题,那么学⽣的预习就是⽆效的。
对此,教师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容易产⽣疑惑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答疑解惑,从⽽为学⽣学习新知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
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很多的学⽣对分母相同的条件下,分数之间的加减,即分⼦之间的加减,不是很理解。
针对这⼀问题,我课前制作了⼀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让学⽣在预习时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了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了算法和算理。
这节微课有效提⾼了学⽣“先学”的效率。
议论文微写作范文(优选38篇)简约,是质朴无华;丰富,是绚丽多彩。
其实,简与丰殊途同归,真正的人生智慧是在简约的生活中追求灵魂的丰富与高贵。
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空洞和苍白的,而是从纷繁中浓缩出的精华,是凝聚于一点的丰富。
就如同中国的古典水墨画,不似西方油画那般夺目、张扬,却有一种简约、内敛的唯美与大气,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片留白,却给人以最丰富的遐想。
人的生活同样如此,好似那万花筒,外表简约朴素,从那小小的一孔却能窥见别样的乾坤。
卢梭曾说过:“只有独自一人时才能更韵味无穷地默思和遐想。
”简约的生活不正是在营造这样一种恬静的环境吗?于是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与自然对话、共舞,静享生命的蓬勃与丰富。
简约的生活带给人们从容的心境,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也正是因此,没有哪个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
你看托尔斯泰的墓地,正如他生前抛弃了权贵,投身于平民一般,他去世后选择葬在了简约而朴素的墓地中,陪伴他的是鸟语花香,更是拜谒者敬仰的目光。
他选择了简约却并不简单的曲折的人生道路,将宽厚的大爱洒满人间,给予人们心灵的丰富;而人们也在他的带领下回归了简约的生活,将这份爱世代相传。
原来,简约到了极致便能将那浓缩的一点丰富迸发而出,而丰富到了尽头便能看透一切,回归简约,托翁定是深谙这一点,才能够以极简的方式幻化出最丰富的内涵、最高贵的灵魂,能够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如今的我们游走在物质堆砌出的社会中,步履匆匆,有人为了权力、为了金钱将一个个欲望压在肩头,用光鲜亮丽的外衣将自己层层包裹,过着喧闹的生活,却忘记了真正的丰富在何处。
有人说犬儒主义哲学的摈弃物质与功利太过极端,那么现在的我们是否缺失了这种精神?苏格拉底因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而被阿波罗神评为最智慧的人,而我们也只有认识到了生活的空虚后,才会发现简约与丰富相伴的生活的可贵,才会开始追求灵魂的丰富与高贵。
简约与丰富本就是一体,化丰为简,静享生命的从容与韵味;化简为丰,追寻灵魂的深邃与高贵。
微写作范文精选第1篇微写作:开启高考作文新时代最近,各地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纷纷出笼,其中最引入瞩目的莫过于北京市的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
该《说明》明确规定,从2014年起,高考语文将60分的作文题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其中第一题为徽写作,占10分;第二题为作文题,占50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微写作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人们各抒其见,莫衷一是。
有人说,微写作将开启高考作文的新时代,也有人说,微写作将加重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这是正常现象,微写作也是如此。
但如果从社会和时代的双重视角去审视这一写作形式,我们就不但会给它以足够的宽容,更会给它以强烈的支持。
也许大家会产生疑问,微写作应该“怎么考”?微写作难吗?我们的考生对微写作会适应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起走进微写作的世界,―起来揭开微写作的“庐山真面目”。
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市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微写作的考试样题,抄录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款校服,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学生们很喜欢。
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穿上后容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
校方对此很为难。
请你给校长写一段话,陈说自己的看法,帮助校方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得体,200字左右。
(2)某校学生会要成立几个研究性学习专题小组。
研究的内容分别是:李白、鲁迅、史铁生、《三国演义》等作家或作品。
请为其中一个研究小组(任选),写一则征召小组成员的启事。
要求:①内容包含对作家(或作品)及研究重点、研究意义的简要说明;对应征者的要求;报名办法。
②语言有个性,具有鼓动意味。
③200字左右。
这两道题都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和实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的能力。
第一道题,给校长写―段话,陈说自己的看法,既要合情,又要合理,同时又要做到有理有据。
微课程设计论文精选10篇什么是微课程篇一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课程组织设计方案篇二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四、教学后记: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生改变对原理课“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旧认识,真正认识到源自生活的哲学,本就是生活本身。
从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背过就忘”。
使哲学真正能够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形象思维,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三年级正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因此,歌曲、游戏、各种卡通形象人物等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
本单元的内容发生在学校,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乐于学习本单元。
在课堂中通过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巧虎的形象,模拟生活情境,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能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oodbye;能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询问别人的姓名,用“My name is …”回应别人的询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见到朋友、教师打招呼,道别说再见的好习惯,渗透尊重他人的思想。
“微课”教学论文摘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以上是我在进行微课试点后的一些零碎的感想和困惑。
整理出来。
希望微课在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发展的更好,希望我们也能尽快形成自己的微课“云”体系。
为了配合八年级信息技术Flash制作的讲解,于是我开始录制自己的教学微视频。
我从这一章的开头讲起,精选了有代表性的制作例子,共制作了11个微视频,放到我的博客里。
同时,我把博客地址告诉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可以看看我的制作的微视频并欢迎他们在博客上与我互动。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Flash的制作早已讲完,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微视频点击量并没有多少。
看着这些数据,我很失落,失落的是这些数据说明了我的学生当中,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在课后去看过这些视频。
但我也有一丝宽慰,因为我在向学生调查的时候,学生是对我实话实说的。
在被问及为什么不去看我录制的Flash制作微课时,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我们放学后要完成各科作业,家长还给报了很多辅导班,放学后就要去上辅导班,回到家还要完成作业,你说我们哪有时间去看这个?有的学生更是直接:老师,你这个学科又不考试,你就别浪费我们时间了。
思考再三,我想还是应该完善我的微课制作、应用、管理的方法。
首先,努力坚持把整个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全部录制完成。
让信息技术这个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微视频课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其次,这些问题也让我看到,我在微视频教学应用方面,在互动这一点上,是非常不足的。
没有互动,视频在网上放置再长的时间,它依然毫无意义。
现在我回过头仔细回想,当初接受培训的时候,培训专家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微课程要想搞好,必须要满足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的趣味性两个条件。
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只有感觉到课程对自己是重要的。
有用的,必须要学的。
这个时候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让我学”。
成“我要学”。
课程的趣味性,是对课程的重要性的重要补充。
之所以说是重要补充,而不是必要补充,是因为课程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议论文微写作范文38篇1. 对于世界末日论的反对世界末日论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然而,我对于这种悲观的预测表示强烈的反对。
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
2. 对于网络狂热的担忧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对于人们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表示担忧。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3. 对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评价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该承认智能手机的便捷性,但也要警惕其对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对于校园霸凌问题的呼吁校园霸凌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保障每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5. 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选择。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并且不要对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判和歧视。
6. 对于早婚现象的反对早婚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推动社会对早婚现象的关注,加大宣传力度,并促进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
7. 对于环保意识的倡导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倡导,积极采取行动,共同构建一个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家园。
8. 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艺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艺术水平。
9. 对于大学教育的价值观的思考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
10. 对于社会责任的思考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政府和组织。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11. 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威胁。
我们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12. 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微课的特色和亮点作文英文回答:The features and highlights of micro-courses are numerous. Firstly, micro-cour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ort and concise format. Unlike traditional courses that can take several months or even years to complete, micro-courses can be completed in a matter of hours or days. This allows learner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Secondly, micro-courses are highly flexible and accessible. They can be accessed anytime and anywhere through various devices such as smartphones, tablets, or computers. Learners have the freedom to choose when and where they want to study, making it convenient for individuals with busy schedules or those who prefer self-paced learning.Furthermore, micro-courses often focus on specifictopics or skills, allowing learners to target their learning towards their specific needs or interests. This targeted approach ensures that learners can acquire relevant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that can be immediately applied to their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lives.Another significant feature of micro-courses is their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nature. Many micro-courses incorporate multimedia elements such as videos, quizzes,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Learner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promotes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the content.Additionally, micro-courses often offer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Learners can choose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study the course materials, skip sections they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and focus more on areas they find challenging. This individualized approach allows learners to tailor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to their unique needs and preferences.中文回答:微课的特色和亮点有很多。
教学论文-浅谈微课程.(五篇范文)第一篇:教学论文-浅谈微课程.浅谈微课程东坪中学陶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以小见大,自古有之。
美国发端于Twitter的微博,自2009年起,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来开了“微”时代的序幕。
于是,微营销、微媒体、微传播、微广告、微课程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的课改名声已经打得很响了,至少在湖南,课改先锋除却“洋思”和“杜郎口”,那便是“景弘”当仁不让了。
本学期因私人原因有幸到景弘中学学习观摩,机遇难得,更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记忆深刻并且立即投入使用的其中之一就是微课程了。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的概念,在国内,是由关中客的学生,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君率先提出来的。
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它的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二、微课程在景宏——由现象到本质,由策略到理论。
景弘中学坚持“微课程”教学也有1年多了,追溯起来可到2012年,景宏接触到了多年来坚持“微教研”的景宏,开始有了新的兴奋点。
微课的心得体会300作文7篇要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心得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在我们平淡的日常中,有很多机会会接触到心得体会,下面是为您分享的微课的心得体会300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微课的心得体会300作文篇1时间过得真快,一开始我还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的网课,马上又要结束了。
回看这一两个月的网课时光,竟然也有了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收获。
在家上网课是跟在学校教室里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不太一样的,最大的不一样是在家上网课时,我们都是独自一人坐在家里听老师讲课,而在教室听课时是一班的同学彼此可以看见的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
本来我还非常担心我一个人在上网课的时候开小差什么的,没想到上网课也有很多方法防止学生们上课开小差。
我们上网课都会开视频,老师可以通过视频镜头看见我们在家的状态,每次谁有一点点小动作,我们老师就发现了,虽然老师不能丢粉笔头提醒,但老师在课上也会截图或者语音提醒,所以我在家上网课也都非常的认真,生怕上课开小差或者没听进去课。
在家上网课有一点是我认为非常好的。
我们每天的网课都是直播形式,但直播的视频是可以回放的,谁有什么没听懂的,都可以课后自己再去回听,这样就免除了总是要去找老师问问题的麻烦。
现在特殊时期,要找老师问问题还是非常不方便的,既要等老师有空,还要一直在线跟老师文字沟通。
有了视频回放的功能,基本上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回看视频琢磨清楚,再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线上问老师或者同学也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在家上网课的这些天,我也意识到了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发达。
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打开视频,只要老师开放网络权限的话,我们的头像都可以在老师的教学软件上显示出来。
遇到老师在课上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跟我们讲课,我们都可以通过视频头像进行游戏,还蛮有趣的。
特别是有的老师是非常年轻的老师,讲课的方式也非常年轻态,有时候老师会把我们上课偶尔开小差的同学视频截图做成表情包,在下了课之后发到群里让我们引以为戒,逗得我们又开心又不敢上课开小差了。
微课堂感受作文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微课堂,这可真是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体验!这个微课堂啊,不是那种正儿八经、一板一眼的传统课堂。
它是在网上进行的,通过视频和语音,把老师和我们这些学生连接在了一起。
课程的内容也特别丰富,涵盖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主题。
我记得第一次进入微课堂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毕竟这和我平时在教室里上课的感觉不太一样。
我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里握着笔,准备随时记录重要的内容。
那天上课的老师特别幽默风趣,一开口就把那种紧张的气氛给打破了。
老师讲的是关于历史的一个小专题——古代的美食文化。
老师从古代的食材说起,什么小麦、水稻、粟米,说得那叫一个详细。
他说在古代,小麦可不像现在这么普遍,而且加工方式也很原始。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面粉加工机器,人们得靠手工一点点地把麦粒磨成粉。
说到这,老师还特意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古代磨面工具的图片,那看上去可真是又笨重又费力。
然后讲到了古代的烹饪方法,什么煮啊、烤啊、蒸啊。
老师形容古代的煮食,就像是一场“大杂烩”,把各种食材一股脑儿地扔到锅里,煮得咕嘟咕嘟响。
还说那时候的烤食,可没有现在的烤肉那么讲究,就是简单地把肉放在火上烤,一不小心就会烤焦。
最有意思的是,老师讲到了古代的一些特殊美食。
比如说,有一种叫“酥”的点心,据说是用羊奶和面粉做的,吃起来香甜可口。
还有一种叫“蜜饯”的东西,是把水果用蜂蜜腌制起来,保存时间长,味道还特别好。
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我仿佛都能闻到那些美食的香味了。
在微课堂上,我们还能随时和老师互动。
有同学问:“那古代人有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甜品呢?”老师笑着回答:“当然有啦,不过和咱们现在的可不一样。
古代的甜品更多是用天然的食材制作,没有那么多的添加剂和人工香料。
”我也忍不住发了言,问老师:“古代人吃饭有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讲究营养均衡呢?”老师表扬我问了个好问题,然后耐心地给我们解释说,古代人虽然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营养概念,但是他们也知道什么东西该多吃,什么东西要少吃,都是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
教研小论文微课之我见微课,当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名词的时候是那样的好奇,当认识它后,成为了教学中的良师益友。
我个人认为微课作为一种特有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的了解,我对微课有了这样的认识。
由于微课教学的时间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精炼,且主题突出。
微课教学内容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
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同样由于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教学切入课题必须迅速。
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
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微课的授课现场,没有学生。
但教师心中不能没有学生。
在微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
这些都要一一呈现。
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教师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
而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教师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
正因为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教师的讲解水平就倍受关注了。
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中。
现在是信息的时代,微课也正符合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微课就像一面大镜子,教师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看自己的教学视频,能让自己更直观地正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微课制作之我见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
近几年,国家均衡教育资源,让我们偏远农村的小学也连上了网络,班级里也都装上了班班通。
每年还有各种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我们每位老师都会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
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上课的方式很简单,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科书。
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可是学生却昏昏欲睡。
现在好了,每间教室都装有班班通电脑,每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可以自如的运用。
电子课本里不仅有标准的生字、课文范读,还有许多教学资源。
例如图片、影像之类。
图文并茂的讲解课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班班通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了。
此时,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已经迅速的在社会普及。
所以微课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学。
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
非常有利于传播,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观看。
因为方便,所以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我省教育部也连续两年开展了微课大赛,作为农村偏远地区的老师。
我们也都全员参与了。
而且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在参与微课大赛的过程中,我们都获得了许多经验,增长了不少知识。
关于微课的制作,有一些拙见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选好题选题是微课制作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选题就是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切合学生实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学生易错的,不好理解的。
因为微课的时间短,所以涵盖的知识量要少。
把一个知识点说清楚即可。
二、科学的设计虽然微课的时间短,但是就因为时间短,才要在设计的时候花费更多的时间,让设计更合理、更科学。
所以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要简洁明了,重难点要清晰,所有的讲解都得有的放矢。
三、精良的制作因为微课最后是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画面必须是清晰的,而且里面不能有杂音。
浅谈微课吴友凤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
那么,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从微课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
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论如其一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即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微课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要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私塾教育算起。
孔圣人一个人要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等。
仔细推敲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循循善诱”,说的是老师只是一个诱导者,一个引路人;“因材施教”,说的是老师要分析学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要“一刀切”等等。
这些理论的实施,使得两千多年前私塾“混班制”教育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营造微课生态圈,用心作文绿意浓--浅谈高中微课议论文写作教学生态河南宏力学校刘运忠【内容摘要】:精巧深透的微课生态圈,应是高效点评,在时间高效训练中突破思维的困境,用智识帮助学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用自己的智识扮靓课堂,用自己的深度与精巧点亮学生的心灵。
辅以有效的学生实践,系列实践,在文无定法中,寻得有效提高的方法,熟能生巧,熟练才可忘掉形式让妙笔生花,高效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扩大学生的视野格局。
【关键词】:高效指导务实训练生态写作微课虽小,程序俱全。
一个平台浓缩着爱心,集结了智慧,心中有学生,方法要娴熟,表现出巧练兵的执著认真精神。
台上一刻钟,可以看出教师过硬的台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有素的思路与四两拨千斤的指导能力。
具体而微的课程浓缩了点拨、训练,互动、讨论、赞美、小结等现场感极浓的的教学技巧与风格。
务必要弥补专业技能的薄弱,克服为讲而讲、为说而说的无情感、无对象的贫瘠耕耘。
应该听说读写练有机交错进展。
打造微课生态圈,让学生做人作文均生机勃发绿意葱茏。
微课生态圈,应该是五彩缤纷,而非作秀玄虚;微课生态圈,应该是精巧深透,而非满汉全席;微课生态圈,应是高效点评,而非盲目堆砌,要做到示范巧妙,点评精深,在务实求本中找到规律与方法。
在时间高效训练中突破思维的困境,用智识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提高水平。
用自己的智识扮靓课堂,用自己的深度与精巧点亮学生的心灵。
上好微课,要用心预设营造如课堂一样的生态圈。
应该在如序教师指导环节和学生实践环节精心准备落到实处。
一、教师指导环节的安排。
1.教师要有的气场,志气,才气,清气,锐气。
让充实与真实丰富展现,让纯粹的精气神飞翔升华。
继而沉淀为一种淡定从容,舒雅饱满的感应场。
这需要智识老师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修心能力等综合能力与文学素养达成的层级。
2.课程的题目设置点亮作用。
飞扬的准确的微课题目,自然会让人眼前一亮,同时让人能感觉到你的主题所在。
可以运用比喻、对偶等形式,当然句式特点也很重要,不宜过长。
巧妙的导入。
生动活泼类,幽默风趣类,意蕴丰富类,开门见山类,情境细节类,要做到干脆利落入题,美而不玄简而不白引导。
3.明确的目标。
目标要有梯度,且要明白简明,可以用彩色笔标出,重难点不宜太多,应分清主次、梯度与效度。
第五点:扣合考试大纲,有指导意义,切忌谈玄论道,紧追教学大纲,有助于强化读写能力,助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
4.板书要清晰,美观实用条理化,要点突出示范化,补充巧妙层递化。
可以用心构思巧妙布局,妥帖而不喧宾夺主画蛇添足,规范而美观,简洁而关键。
5.指导方法的实用。
不要故弄玄虚花拳绣腿。
有规律可遵循,且有延续指导训练的意义,只为闪亮观受众的眼球而不顾学生的效益,无论多么精湛的手段与技能。
都不能让学生得到实用性的提高。
都不能让学生获得一定效能。
这无疑是鹦鹉学舌纸上谈兵,最终难成山水。
6.错误的例子对比分析。
既要举同类错误的判断,也要举出正确例子进行对比。
或者取出老师曾经下水写的文段,抑或改过的文段句子对比,这样便会锦上添花,对学生无疑雪中送炭。
7.总结要及时。
形成规律与方法要水到渠成,最好步步为营,每走一环均要得到有效的归纳,流程的精通,环节的熟练,在关键点上打一个结,系一个花。
这样让学生受到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影响。
更清晰的感知要点与难点所在,感知训练目的与效能所在。
8.有效地讨论点拨。
用语要千变万化,不要单调乏味,杜绝肤浅式浮光掠影。
同时,要符合学生阶段的特征,要设计绽放学生的思维火花的形象词语。
9.讲练结合。
管好自己的嘴,不点则已,一点惊人;不说则已,一说精深。
练习要练到实处,有效改变与提高。
说千遍不如练一次,总说学生学不会,你可曾让雄鹰面临悬崖,你可曾让马儿跑疆场。
实战演练,对比评点。
智识便在亲身实践中萃出精华。
10.点拨精透。
点拨要把握住火候,把握住分寸,懂得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既要驾轻就熟,还要攻坚克难提升难度。
学生在困惑当中,要会点拨更要会发问,问的巧妙才能脑洞大开,才能心有灵犀。
瞬间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需要有几个环节,琢磨几种方法,考虑七个梯度,思考几类学生,既能拔尖又能大面积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11.作业反馈环节。
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尽量做到随堂消化,随堂巩固选好练习,考题要有针对性,训练要符合考纲教纲,符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符合时代的特征。
选择的习题,要轻巧,有利于迅速提高见到效益,选择的问题,也要经过加工有思维的深度与梯度。
把握难易比例,出类拔萃者单独留有挑战性的选做题。
随堂练习指导环节。
要出示个性与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难点与疑点,指导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又要充满感情,有导评也要有思考的余地。
12.思路要清晰,过渡要自然,衔接要妥帖,主次要分明。
过程流畅,且要方法灵活,结构更要凸显中心,也要巧妙织锦,环节俱全,但不是肤浅的敷衍。
13.量的多少要把握好。
训练到位且能节约时间的量便是最好。
若想增加容量,可以分清主次,不要平均用力,选取的角度要有用有效,不做无用功。
提高得快主要看:设计是否精当,安排是否巧妙,能否激活学生的潜能,能否培养学生的兴趣。
微课,当要用心,专心,用功,最关键持之以恒训练有素,瞄准高考,贴近生活,走向社会。
深刻的创意,新颖的构思,巧妙经营一刻钟,生态微课妙玲珑。
二、学生实践环节的要求。
当然,如何上好作文这一板块,怎样让学生实践,写好作文,微课上好关键还要看具体教学中学生实践的内容。
要想作文绿意浓,当有如下环节值得交流。
1.审题方面,这是首要的环节,是怎样读懂材料,切准材料核心,把握材料奥义。
方法千姿百态,简洁且思路清晰的当属压缩法,概括不同角度所发生的事件,以主谓宾的结构,让学生迅速划出主要事件,主要细节,主要环节,重点词语,注意追根溯源。
还要感悟思想的倾向,褒贬抑扬,从中来领略感悟品质风貌。
再者以小见大,联系实际,拓展社会,洞悉本质与规律,参透人性与方向,辩证统一的论述。
做好上述的几步之后,需要运用一定方法剪切、分类、对比并组合。
更要方法能够遵循,且能及时得到总结,也可以师生同时总结。
多则材料中,分清主次以后,也要相辅相成,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本末倒置。
要有归类意识,及时归纳总结方法,学会简捷有效的概括出关键词,主谓宾短语、核心要素的组合,只有审题准确才能事半功倍。
妙笔生花,把自己的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然,在微课中,更要求教师的提炼能力,概括能力的娴熟,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减少学生走弯路的可能,最大效能的发挥示范的作用,把握材料的核心倾向。
有效快捷地完成几分钟的任务。
2.立意准确,确定原材料的意图以后,用归纳法完成,并用主谓宾结构陈述。
表达出每段的意图,每一处提炼或巧借关键词,这是基础。
只有把原材料中的意图,审清理顺归纳准确,庐山真容才会显现。
立意主要行文者确定的主旨意图,完全要扣合原材料的意图主旨。
运用主谓式陈述表达。
最佳肯定判断明朗,只有主旨明朗化,运用恰当的词汇的排列,结构的组合,文采的织锦。
才能如建设宏伟大厦,才有了核心的支撑,显示出它的巍峨。
3.构思方面的训练。
结构思路,要统筹安排一下——既要布局谋篇的宏观清晰,也要段落句式词语的恰当运用。
一砖一石,一庭一院,既要有北国的典雅庄严,也应该有南国的小桥流水。
既要有厚重结实的密集气势,也应该有镂空点缀的轻盈姿态。
一般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把它详细可以解释为四个部分——引用原材料的巧妙,提出论点的及时快捷;多角度议论的丰富性,分析层次的多样性;联系现实的活生活气息,拓展社会的广阔深刻;结合紧扣主题的回眸,升华伸展的萃取。
4.开文之快。
快速入文避免玄虚巧柔,说话遮遮掩掩,朦胧晦涩,实乃弊病之深。
还要准,即点题准确、措词精当,抓住原材料的核心词,更要实,及实话实说,真话巧说。
既要符合客观实际,也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传统文化伦理观。
还要深刻一针见血的深刻,掘井见泉的明确。
深刻时期生活中的真理,生活中的哲理,人生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
一见倾心击节称奇。
快准在于点题明旨,原材浓缩,关键词的暗示性、评价性、褒贬性、哲理性、总括性、点睛性。
另外,要新颖,文采新而巧柔,立意新颖而不媚俗,结构清新而语脉流畅。
新在引名言,用修辞,长短层次,人物空灵。
5.抓住核心兼顾主次。
核心词乃军中主帅,关键词乃主干正向导引。
要用好关键词的近义辅助性,要用好核心词的主谓式肯定陈述。
抓好核心主角,核心的角度,即事例名言等各类材料中的最佳指向。
核心主角指向哪位,主角的态度行为指向,核心主角情感的品质指向。
核心词的意图指向,与核心词对立的批判指向。
还要顾及主次,其实质就是相辅相成,不要孤立原材料中的语段,不要孤立原材料中的核心词,不要忽略原材料中有益相关的交错因素。
如一颗参天大树,需要树干枝叶根系共同完成。
就思维深度来说,只顾及核心词而抛弃相关词,无疑自断经脉囿窄视野,从而显得面目可憎枯燥无味。
这并不是要把次要的相关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懂得定向剪裁,巧妙引用,融入恰当的分析,形成根系的纠错纵横枝桠的生机勃勃。
从辩证统一的哲学角度来说,主次分明,美丑相依,是非对比,真实虚幻,在集合中实现智识的深刻。
作文才会泛出丝丝绿意,主词佐以他功辅助必将绿意葱茏满格间。
6.思想品质的揭示。
可以用因果关系归纳推导,从起因、过程、结果等环节里,逐一提取品质的相关词;可以角度多样的切入,也可以从利益,人性,个人,国家,民族等方面,由点到面逐步引申;也可以近义词的阐释,从态度思想品质价值精神多层面,层层剥笋;也可以核心词与近义词的辅助或对比反衬,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纷繁呈现等等。
用心作文构筑熠熠闪光的精神品质玲珑塔。
7.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要求明确是非,理顺语脉,思路的流畅,思维的严密。
首先应理顺原材料中的逻辑关系,以果溯因,对比概括,找到核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所在,看懂其思维联系的契合点。
逻辑的严密来源于以下几种原因:角度多方切入,主题全方位思考。
这样会规避论述不完整的问题,但要注意不是面面俱到的论述。
层次要深入,层次的深入要依照:提出话题或者论点,分析阐释本质,联系结合实际与核心主题词,导出结果升华主题的模式进行。
但是分析过程要注意分出多个方面辅助性的分析。
比如:只要勤奋耕耘,实时管理,恰当的灌溉,多吸收成功的经验,借鉴他山之石,终能攀顶峰享受阳光。
8.还要有灵活的方法,可以多用条件复句,因果关系,假设复句对比复句综合体现,且要熟悉各自方法论述的特征。
再者联系实际法,联系实际,可以更好的观察社会现象,透视生活本质,体察积极社会的动向,增添生活气息,揭示生活哲理。
掌握的例子,要有典型性和广泛性,有效把握博与精的关系,否则会使逻辑导向极端和偏差。
辩证说理可使逻辑严密,要有否定之否定、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的哲学观。
这样便会使论证更严密,高瞻远瞩,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