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素开发利用与专利技术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222.26 KB
- 文档页数:3
水蛭养殖及深加工技术大全高效表达重组水蛭素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的抗栓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新型水蛭素及其生产方法。
采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变异的HV2全基因,在其5’端上游加入一段合适前导序列。
构建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HV2,载体转化宿主细胞GS115,并整合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筛选高效表达菌株,经优化发酵诱导、分离纯化步骤,提高了重组基因产物的生产效率,产物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以及对抗凝、抗栓的药效学研究表明,高于文献报道,这为水蛭素II 型的大规模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来源。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方法,是通过引进优良种源或野外捕捉到健壮的菲牛蛭,进行人工分级分段驯、喂养,进行人工繁殖,待饲养到一定程度,采用化学物质刺激鲜活菲牛蛭使其分泌出唾液,然后对其唾液进一步分离过滤得到水蛭素粗品,再将水蛭素粗品进行深加工得到符合医用的水蛭素,该菲牛蛭含抗凝血物质比其它品种菲牛蛭含量高,药用效果好,提取水蛭素方法简单,提取水蛭素后将菲牛蛭放回水池养殖,相隔一周或10天又可以再提取,每条鲜活菲牛蛭可以反复提取6-7次,每次能提取水蛭素粗品6-7毫升左右,产品质量好,又节约资源,提高了菲牛蛭的利用价值。
水蛭溶栓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水蛭溶栓软胶囊,包括囊壳和囊壳内的水蛭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1)明胶先加水使其膨胀,将甘油及剩余的蒸馏水在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溶化,加入防腐剂,保温1~2小时,静置过滤,保温待用;(2)将蜂蜡加热熔融后加入植物油与水蛭提取物形成的混悬液中,搅拌均匀呈流动的半固体状;或在均质机中分散均匀;(3)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软胶囊;本发明能够克服已有剂型的缺点,药物的有效成分高度分散在基质中,且特殊情况下不用水即可吞服。
生物利用度高,外形美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满足该类剂型在外观、崩解和理化稳定性方面的标准。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389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C N 102603890 A*CN102603890A*(21)申请号 201210079781.9(22)申请日 2012.03.23C07K 14/815(2006.01)C07K 1/14(2006.01)(71)申请人韶关市颐林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北郊黄岗韶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6号厂房(72)发明人胡立平(74)专利代理机构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44226代理人周胜明(54)发明名称水蛭素的提取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先将水蛭洗净、冰冻、整体捣碎并磨成泥浆状,再加热到60-80℃,并维持2-3分钟,再调整pH 值在4-4.4,随即冷却至25-30℃,再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CO 3,调整pH 值6-7,然后加入纯净水先后净提3次,净集全部浸提液,再用管式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再将母液用透析膜透析36h ,每12h更换一次透析膜;然后用冷冻干燥法制得水蛭素粗品;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水蛭素精品。
具有工艺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水蛭素成品的质量稳定性好和收率高的特点。
经本发明处理所得水蛭素的收率达到99%以上。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1/1页1.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第一步:将水蛭洗净去除泥土杂质后进行冰冻,经冰冻后对水蛭进行整体捣碎,然后将整体捣碎后的水蛭用工业豆浆机磨成泥浆状;第二步:将经第一步制得的泥浆状水蛭加热到60-80℃,并维持2-3分钟;第三步:向将经第二步加温后的水蛭浆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0﹪的冰醋酸,调整pH 值在4-4.4,随即冷却至25-30℃,再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CO 3,调整pH 值6-7;第四步: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水蛭浆用布袋过滤收集母液残渣,然后加入纯净水先后净提3次,净集全部浸提液,再用管式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得到的母液用透析膜透析36h ,每12h 更换一次透析膜;第六步:将经第五步得到的透析液用冷冻干燥法制得水蛭素粗品;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得到的粗品用适当的蒸馏水进行水溶解,再透析16h ,所得溶液经冷冻干燥制得水蛭素精品。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34669.6(22)申请日 2016.04.16C07K 14/815(2006.01)C07K 1/14(2006.01)(71)申请人徐顺青地址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叠阳路西冶小区8号楼2单元203号申请人常传云 常越(72)发明人徐顺青 常传云 常越 徐茂林(74)专利代理机构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代理人张雯(54)发明名称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57)摘要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属于水蛭素提取技术领域。
包括如下步骤:1)饥饿处理;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40℃,在波长200nm ~275nm 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18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3)灭菌;4)浓缩。
本发明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对水蛭素的提取量大,且能够反复提取,最终所得粉末状水蛭素色泽浅、活性成分含量高。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CN 105693851 A 2016.06.22C N 105693851A1.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饥饿处理:将活的水蛭进行饥饿处理;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40℃,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18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暖白光色温为2000~4500K,绿光波长500nm ~56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0.2~8Hz;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即得。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4085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 N 101974085 A*CN101974085A*(21)申请号 201010526681.7(22)申请日 2010.11.01C07K 14/815(2006.01)C07K 1/34(2006.01)(71)申请人南宁市金贝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地址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60号生物产业孵化园4栋3单元302号(72)发明人苏国强(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代理人黄永校(54)发明名称一种从天然水蛭中提取高抗凝活性水蛭素的方法(57)摘要一种从天然水蛭中提取高抗凝活性水蛭素的方法,将氯化钠、一水乙酰半胱氨酸盐酸盐、赖氨酸、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两种或多种物质进行组合,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刺激液,刺激液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01~5%,其中酶浓度在100U ~300U/ml 。
将活体水蛭称重后置于容器中,按水蛭重量比刺激液体积为1∶1~5倍加入所述刺激液,刺激3小时使水蛭分泌分泌液,分泌液经过16000~20000r/min 离心分离得水蛭素粗品,经0.2微米不锈钢膜微滤,再经10000~3000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膜超滤,再进行反渗透纳滤浓缩,然后按固体比液体的重量体积比为1∶6~10加入药用淀粉调配,经喷雾干燥,得水蛭素成品。
最终水蛭素提取得率在30%以上,产品活性单位稳定在600AT-U/g 至1000AT-U/g 。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1.一种从天然水蛭中提取高抗凝活性水蛭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将氯化钠、一水乙酰半胱氨酸盐酸盐、赖氨酸、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两种或多种物质进行组合,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刺激液,刺激液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01~5%,其中酶浓度在100U~300U/ml,将活体水蛭称重后置于容器中,按水蛭重量比刺激液体积为1∶1~5倍加入所述刺激液,刺激3小时使水蛭分泌分泌液,分泌液经过16000~20000r/min离心分离,获得水蛭素粗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62810.4(22)申请日 2017.12.04(83)生物保藏信息CGMCC No. 0908 2003.03.19(71)申请人 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5071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保税区C03地块双骏生物科技园(72)发明人 陈杰鹏 段丽丽 洪琳 陈煜藩 陈鸿锐 邱雪莲 蔡桂珠 胡留松 许志锴 叶红林 黄晓莹 纪烨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代理人 陈丹 苏蕾(51)Int.Cl.C12P 21/02(2006.01)C07K 14/815(2006.01)C12R 1/19(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pBH-2工程菌(保藏号:CGMCCNo.0908)接种至包含碳源物质和氮源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首先在25℃-35℃的温度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结束,然后升温至35℃-45℃继续进行培养,该升温过程是在1小时内完成,可选地在10分钟内完成,还可选地在5分钟内完成。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2页CN 108220369 A 2018.06.29C N 108220369A1.一种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pBH-2工程菌(保藏号:CGMCC No0908)接种至包含碳源物质和氮源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在需氧条件下,在25℃-35℃的温度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结束,然后升温至35℃-45℃继续进行培养至水蛭素产量达到峰值;可选地继续培养3-16小时或更长,使得水蛭素产量达到峰值;可选地在30℃的温度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结束,可选地升温至42℃继续进行培养3-16小时或更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升温过程是在1小时内完成,可选地在10分钟内完成,还可选地在5分钟内完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17094.X(22)申请日 2019.11.15(71)申请人 上海松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武威路88弄21号2层127室(72)发明人 杨爱岗 吴扬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代理人 谭慧(51)Int.Cl.C07K 14/815(2006.01)C12P 21/02(2006.01)C12R 1/86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发酵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种子液置于初始培养基中,当DO值大于55%时,于初始培养基中滴加补料培养基;其中,初始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步骤:将糖溶液进行灭菌处理,并添加于发酵罐中;将微量金属溶液过滤除菌,并添加于发酵罐中;将维生素溶液过滤除菌,并添加于发酵罐中,即得初始培养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CN 110684101 A 2020.01.14C N 110684101A1.一种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组水蛭素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种子液置于初始培养基中,当DO值大于55%时,滴加补料培养基;其中,初始培养基的制备原料包括糖溶液、微量金属溶液以及维生素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糖溶液包括无氨基酵母氮源、碳源以及氨基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重组水蛭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氨基酸溶液包括L -精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组氨酸、L -亮氨酸、L -赖氨酸、L -蛋氨酸、L -苯丙氨酸、L -丝氨酸、L -苏氨酸、L -色氨酸、L -酪氨酸、L -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444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C N 102964446 A*CN102964446A*(21)申请号 201210493449.7(22)申请日 2012.11.28C07K 14/815(2006.01)(71)申请人周维官地址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岭路98号申请人刘晶吴玉琴(72)发明人周维官 刘晶 吴玉琴(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代理人朱萍球(54)发明名称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它包括先从吸血水蛭活体中提取天然水蛭素粗品,然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天然水蛭素粉,所述天然水蛭素粗品的提取是先制备特异性诱导液,并将其灌入肠管中得到含特异性诱导液肠管;再将含特异性诱导液肠管投喂给吸血水蛭,然后提取吸血水蛭的唾液或将吸血水蛭磨浆,制得浆液,即得到天然水蛭素粗品;接着采用常规的生化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制得天然水蛭素粉。
本发明工艺简单、提取率高,且明显降低吸血水蛭提取天然水蛭素粗品后的死亡率,并可有效提高生物资源利用率,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提取水蛭体内主要有效活性物质如天然水蛭素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2 页1/1页1.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它包括先从吸血水蛭活体中提取天然水蛭素粗品,然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天然水蛭素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水蛭素粗品的提取是先制备特异性诱导液,并将其灌入肠管中得到含特异性诱导液肠管;再将含特异性诱导液肠管投喂给吸血水蛭,然后提取吸血水蛭的唾液或将吸血水蛭磨浆,制成浆液,即得到天然水蛭素粗品;所述特异性诱导液的制备为:在每1000ml 特异性诱导液中含有蚯蚓提取液10~300ml ,壳聚糖5~50g ,黄芪多糖1~20g ,葡萄糖粉1~30g ;先用适量水溶解上述粉状物质后,加入蚯蚓提取液,再用水加至1000ml ,即得到特异性诱导液,备用。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56212.1(22)申请日 2015.12.17C07K 14/815(2006.01)C07K 1/14(2006.01)(71)申请人吴铁明地址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宝坻经济开发区海关大厦9层宝星众创空间(72)发明人吴铁明 张海峰(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代理人董一宁(54)发明名称一种天然水蛭素循环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57)摘要一种水蛭素提取装置,包括集液箱、水泵、托盘以及喂食套管,所述托盘悬浮于水蛭养殖池内,集液箱设置于托盘一侧,集液箱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顶部连通有出料管,该出料管固装于集液箱外壁上,并向外延伸至托盘上方,所述集液箱外壁与出料管相对一侧还固装有进料管;所述托盘通过固定架固定于进料管与出料管下方,该托盘用于承托U 型连通出料管与进料管的喂食套管。
本发明工艺简单,提取率较高,提取过程即医蛭自然采食过程,喂食液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对医蛭无任何伤害。
可在医蛭生命周期内不限制次数,每半个月提取一次。
在充分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又保护、促使了医蛭种群的繁衍扩大,是一种生态、友好、和谐型提取方法。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5384814 A 2016.03.09C N 105384814A1.一种天然水蛭素循环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箱、水泵、托盘以及喂食套管,所述托盘悬浮于水蛭养殖池内,集液箱设置于托盘一侧,集液箱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顶部连通有出料管,该出料管固装于集液箱外壁上,并向外延伸至托盘上方,所述集液箱外壁与出料管相对一侧还固装有进料管;所述托盘通过固定架固定于进料管与出料管下方,该托盘用于承托U型连通出料管与进料管的喂食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与进料管末端均设置有可固定套装喂食套管的防滑螺纹。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314664.X(22)申请日 2015.06.10A61K 35/62(2006.01)A61K 38/58(2006.01)A61K 9/19(2006.01)A61P 7/02(2006.01)(71)申请人广东庭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5344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云落镇红光村(72)发明人方练 方卓榕 余以刚(74)专利代理机构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44252代理人黄镜芝(54)发明名称一种富含高活性水蛭素的水蛭全粉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高活性水蛭素的水蛭全粉的制备方法,以新鲜的菲牛蛭为原料,清水冲洗去除杂物,浸入50~100ppm 二氧化氯水溶液消毒3~5min,加入菲牛蛭重量2—3倍的无菌水匀浆后,采用甲壳质酶和胶原酶,在pH 值为4.0~5.0,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水解1~2h,至菲牛蛭躯体溶化,升温到90℃灭酶10min,冷却后调节pH 值至7,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水蛭全粉。
采用双酶法可以使包括唾液腺的整个躯体水解,这样可以所有水蛭素全部变成游离状态,使水蛭体内的水蛭素全部释放,有利于人体对水蛭素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水蛭全粉包含了水蛭各种组织及唾液中的其它活性成分,有助于提高水蛭素的抗凝血活性。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906142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9.16C N 104906142A1.一种富含高活性水蛭素的水蛭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新鲜的菲牛蛭为原料,清水冲洗去除杂物,浸入50~100ppm二氧化氯水溶液消毒3~5min,沥干备用;(2)将消毒好的菲牛蛭置入匀浆机,加入菲牛蛭重量2-3倍的无菌水进行匀浆;(3)将匀浆液倒入酶解容器中,按新鲜的牛蛭原料计,加入1.0~1.5wt%的甲壳质酶和0.3~0.6wt%的胶原酶,在pH值为4.0~5.0,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水解l~2h,至菲牛蛭躯体溶化,升温到90℃灭酶10min;(4)冷却后用2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在-20~-30℃条件下预冷180~240min,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一种富含高活性水蛭素的水蛭全粉;(5)采用锡薄袋进行包装。
一种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活体水蛭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药物,它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为了提高活体水蛭素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研发了一种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
该装置主要由提取槽、循环泵、过滤器、收集槽等组成。
首先将活体水蛭放入提取槽中,然后通过循环泵将提取溶液抽取出来,经过过滤器去除杂质,最后将提取溶液收集到收集槽中。
这样,在一次提取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提取溶液,提高了活体水蛭素的提取效率。
具体的提取方法如下:首先,将适量的活体水蛭放入提取槽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液,提取溶液的配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然后启动循环泵,将提取溶液抽取出来,并通过过滤器去除杂质。
提取溶液经过过滤后,重新回流到提取槽中,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提取过程。
这样,通过多次循环提取,可以充分利用提取溶液,提高活体水蛭素的提取效率。
在整个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提取时间和温度,以及提取溶液的浓度和pH值等因素。
提取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温度一般在20℃到4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提取溶液的浓度和pH值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通过这种重复提取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活体水蛭素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该装置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提取溶液,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二是通过循环提取,可以充分利用提取溶液,提高了活体水蛭素的提取效率;三是通过过滤器去除杂质,提取溶液的纯度更高,活体水蛭素的质量更好。
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是一种有效提高活体水蛭素提取效率和质量的技术手段。
该装置和方法的研发与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活体水蛭素的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活体水蛭素的提取装置和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为活体水蛭素的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专利名称:水蛭素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有维范
申请号:CN97114426.5申请日:19970716
公开号:CN1205208A 公开日:
199901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品,它包括,蜂蜜、水蛭,制成水蛭素。
其优点在于,水蛭素可点眼也可结膜下注射,使用方便,免去手术的痛苦。
水蛭素作用于角膜使混浊胶原纤维(即角膜实质层)透明。
水蛭素通过结膜下注射方法作用于晶体使混浊的晶体蛋白从新溶解透明。
玻璃体为透明的质酸,各种原因引起混浊水蛭素可使质酸水解。
以上疾病一旦发生,使用水蛭素均能使视力提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申请人:有维范
地址:15004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江电机厂职工医院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33560.1(22)申请日 2016.10.27(71)申请人 赵百华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百色市澄碧河水库管理局(72)发明人 赵百华 (51)Int.Cl.A61K 35/644(2015.01)A61K 35/62(2006.01)A61K 9/08(2006.01)A61P 27/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由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组成;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
每日3~4次,每次1~2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6619733 A 2017.05.10C N 106619733A1.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制作方法、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配方: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2)制作方法: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3)用量:每日3~4次,每次1~2滴。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6619733 A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尤指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0002]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30463.6(22)申请日 2019.12.05(71)申请人 昆明学院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72)发明人 刘子超 仝向荣 毕晓旭 苏源 袁永生 祝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3209代理人 葛玉军(51)Int.Cl.C07K 14/815(2006.01)C07K 1/1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及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水蛭素提取技术领域。
所述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中隔板、升降盖板和挤压板,中隔板设置于箱体中部,中隔板上均匀分布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液孔;中隔板上方设置有升降盖板,升降盖板上设置有诱导液盛装槽,诱导液盛装槽与条形凹槽相适配;升降盖板上方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底部设置有凸部,凸部与诱导液盛装槽相适配。
条形凹槽两侧设置有第一电极,诱导液盛装槽两侧设置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后导通。
条形凹槽和升降盖板可将水蛭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通过诱导液盛装槽有效对水蛭进行诱导,促使其分泌唾液;通过挤压、电刺激促使水蛭分泌腺液。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0734489 A 2020.01.31C N 110734489A1.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中隔板(2)、升降盖板(3)和挤压板(4),中隔板(2)设置于箱体(1)中部,中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条形凹槽(21),条形凹槽(21)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液孔;中隔板(2)上方设置有升降盖板(3),升降盖板(3)上设置有诱导液盛装槽(31),诱导液盛装槽(31)与条形凹槽(21)相适配;升降盖板(3)上方设置有挤压板(4),挤压板(4)底部设置有凸部(41),凸部(41)与诱导液盛装槽(31)相适配。
水蛭素、蚂蝗素生产创新工艺流程与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手册主编:专利编写组出版社:国家专利局内部发行资料2011年规格:全一卷16开精装+1张CD光盘定价:680元优惠价:550元详细目录1、2010.08.25 / 靶向血小板的水蛭素聚离子胶束组合物2、2010.08.25 / 水蛭素的聚离子胶束组合物3、2010.08.18 / 一次性软连接并联多管水蛭素抗凝采血连接器4、2010.08.18 / 一次性硬连接并联多管水蛭素抗凝采血连接器5、2010.07.28 / 一次性软连接水蛭素抗凝横式真空采血套件6、2010.07.28 / 一次性硬连接水蛭素抗凝横式真空采血套件7、2010.07.28 / 一次性水蛭素化瘀热敷贴及其应用8、2010.07.21 / 水蛭素真空采血管9、2010.06.30 / 一种水蛭素的双水相-反胶束提取法10、2010.06.30 / 水蛭素的生理盐水-聚乙二醇双水相提取法11、2009.11.25 / 一种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2、2008.10.08 / 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柱辅助聚乙二醇修饰水蛭素的方法13、2008.08.27 / 一种重组水蛭素编码基因与应用14、2008.07.30 / 一种以菲牛蛭唾液为原材料的水蛭素生产工艺15、2008.07.30 / 一种以菲牛蛭冷冻新鲜体为原材料的水蛭素生产工艺16、2008.05.14 / 一种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7、2008.04.16 / 一种测定人血浆和/或血清中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的方法18、2008.04.09 / 一种有利于减少水蛭素降解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19、2008.04.02 / 重组水蛭素的药物组合20、2008.01.23 / 一种天然水蛭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21、2007.09.19 / 水蛭素的制取方法22、2007.03.14 / 以油体蛋白作载体在转基因大豆中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23、2007.01.03 / 水蛭素抗血栓气雾剂制造技术24、2006.12.27 / 一种以吸血水蛭为原料制备水蛭素的方法与应用25、2006.12.06 / 水蛭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用途26、2006.10.04 / 天然水蛭素舌下含片27、2006.10.04 / 天然水蛭素软膏28、2006.08.09 / 水蛭素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29、2005.03.16 / 天然水蛭素复方药用保健品30、2005.01.26 / 一种水蛭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31、2004.12.01 /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32、2004.11.24 / 酶性止血剂拮抗水蛭素出血作用的用途33、2004.10.13 / 水蛭素突变体的一种编码基因与高效表达菌株34、2004.03.24 / 重组水蛭素的新用途35、2003.07.09 / 重组水蛭素口服肠溶缓释制剂36、2003.06.18 /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37、2003.05.28 / 高效表达重组水蛭素及其生产方法38、2003.01.29 / 水蛭素口服缓(控)释剂型39、2002.10.16 /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40、2002.10.02 / 用酵母分泌表达重组水蛭素41、2002.05.08 / 水蛭素基因hv2-47k及其合成与表达42、2001.11.14 / 一种新型双功能水蛭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43、2001.10.31 / 新型分泌表达载体及其在重组水蛭素表达技术中的应用44、1999.01.20 / 水蛭素45、1998.05.20 / 基于水蛭素氨基酸序列的凝血酶抑制剂46、1997.02.12 / 水蛭素与亲脂化合物的水蛭素结合物47、1997.02.05 / 用水蛭素和乙酰水杨酸治疗未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方法48、1996.07.24 / 用亲合色谱法提纯水蛭素的方法49、1995.12.13 / 高分子量的脱硫水蛭素50、1994.07.06 / 重组水蛭素及其复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血栓病药物51、1994.02.23 / 医用天然水蛭素的提取方法52、1993.07.07 / 具有改善稳定性的新的合成的异水蛭素53、1991.12.25 / 水蛭素的重组体制备方法54、1991.10.02 / 含水蛭素衍生物的分泌物本手册实用说明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为立于不败之地,都在四处寻求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而在众多新技术信息中,专利技术以其自身独特的“专有”性,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为了方便企业和创业者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我们将国家专利局的数百万专利技术分类造册,编写出版了各行业的专利技术手册。
水蛭素开发利用与专利技术大全
【册数】: 16开精装全一卷(附光盘)
【日期】: 2010年12
【作者】: 国家专利局组织编写
【出版社】: 中国知识出版社
【定价】: 580
【现价】: 380
详细目录介绍
1 CN01141415.4 高效表达重组水蛭素及其生产方法
2 CN03113566.8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
3 CN01121593.3 水蛭素口服缓(控)释剂型
4 CN01133773.7 重组水蛭素口服肠溶缓释制剂
5 CN94194897.8 水蛭素与亲脂化合物的水蛭素结合物
6 CN96101995.6 用水蛭素和乙酰水杨酸治疗未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方法
7 CN91101687.2 含水蛭素衍生物的分泌物
8 CN91103025.5 水蛭素的重组体制备方法
9 CN92114142.4 具有改善稳定性的新的合成的异水蛭素
10 CN92107076.4 医用天然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11 CN92111829.5 重组水蛭素及其复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血栓病药物
12 CN94190578.0 高分子量的脱硫水蛭素
13 CN95117701.X 用亲合色谱法提纯水蛭素的方法
14 CN96193457.3 基于水蛭素氨基酸序列的凝血酶抑制剂
15 CN97114426.5 水蛭素
16 CN01113526.3 新型分泌表达载体及其在重组水蛭素表达技术中的应用
17 CN01105798.X 一种新型双功能水蛭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8 CN00129747.3 水蛭素基因hv2-47k及其合成与表达
19 CN00812955.X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
20 CN01107807.3 用酵母分泌表达重组水蛭素
21 CN03132224.7 重组水蛭素的新用途
22 CN03109244.6 水蛭素突变体的一种编码基因与高效表达菌株
23 CN03125104.8 酶性止血剂拮抗水蛭素出血作用的用途
24 CN200410034671.6 用于由大肠杆菌向培养基中分泌来制备Leu-水蛭素的信号序列
25 CN200410037695.7 一种水蛭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26 CN200410041302.X 天然水蛭素复方药用保健品
27 CN200510122784.6 水蛭素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28 CN200610018174.6 天然水蛭素软膏
29 CN200610018321.X 天然水蛭素舌下含片
30 CN200510073407.8 水蛭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用途
31 CN200610019531.0 一种以吸血水蛭为原料制备水蛭素的方法与应用
32 CN200510035435.0 水蛭素抗血栓气雾剂制造技术
33 CN200510098313.6 以油体蛋白作载体在转基因大豆中生产重组水蛭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