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思考题
- 格式:wp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功能性B. 经济性C. 环保性D. 装饰性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流程的基本步骤?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原型制作D. 市场调研答案:D3. 现代设计中,哪种方法强调用户参与和用户中心的设计?A. 人机工程学B. 用户体验设计C. 系统设计D. 模块化设计答案:B4. 以下哪种材料通常不用于可持续设计?A. 可回收塑料B. 再生纸C. 一次性木制品D. 生物降解材料答案:C5.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创新B. 技术C. 过程D. 结果答案:A6. 哪种设计理念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境影响?A. 绿色设计B. 极简设计C. 功能主义D. 装饰主义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管理的职能?A. 项目管理B. 资源管理C. 财务管理D. 创意管理答案:C8. 哪种设计方法强调通过快速迭代来改进产品?A. 敏捷设计B. 蓝图设计C. 原型设计D. 模块化设计答案:A9. 在设计中,哪种方法用于探索和解决复杂问题?A. 系统思维B. 线性思维C. 逻辑思维D. 抽象思维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评估的标准?A. 功能性B. 可用性C. 审美性D. 复杂性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原则。
答案:人体工程学原则强调设计应考虑用户的身体尺寸、能力、限制和心理特征,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描述设计研究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设计研究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是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分析等信息,以指导设计决策,确保设计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3. 解释为什么原型制作是设计流程中的重要步骤。
答案:原型制作是设计流程中的重要步骤,因为它允许设计师和用户测试和评估设计概念的可行性、功能性和用户体验,从而在最终产品开发前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设计中“形式追随功能”原则的重要性。
设计学概论_练习题以及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一、选择题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 3设计美学 4设计史学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 (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 sema( 符号 ) 。
”1 毕加索2 贡布里希 3索特萨斯 4莫里斯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 4符号学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 2贡布里希 3 米斯 4莫里斯二、简答题窗体底端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设计学概论课后思考题设计学概论课后思考题导语: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设计学概论课后思考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设计批评者是指设计的欣赏者和( )。
1) 使用者 2) 爱好者 3) 科学家 4) 政治家2.( )是教育家、作家、批评家,是将包豪斯精神带到英国又传播到美国的人。
1) 格罗佩斯 2) 沙利文 3) 阿什比 4) 耐特3.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 ? )上去进行考察。
1) 科学性 2) 适用性 3) 艺术性 4) 文化性4.最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 )。
1) 工艺美术运动 2) 包豪斯 3) 新艺术运动 4) 现代设计5.设计批评有国际博览会( )两种特殊方式 ?1) 国际博览会 2) 个体批评 3) 审查批评 4) 集团批评二、简答题1.什么是设计批评?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历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
2.什么是设计鉴赏?设计鉴赏,这是大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设计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设计鉴赏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活动,对这种鉴赏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是设计鉴赏的主要内容。
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设计鉴赏的条件和心理活动过程。
3.简述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和个体之类的批评家的批评。
1、国际博览会主要是检阅世界最新的设计成就,广泛地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其目的促进购买。
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是指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的商业谈判。
2、群体购买是指消费者直接参与设计批评。
设计概论思考题答题要点————————————————————————————————作者: ————————————————————————————————日期:ﻩ第一章思考题答题要点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ﻫ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设计是人类的行为;ﻫ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
ﻫ3.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ﻫ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ﻫ4.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①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②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创作B.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C. 一种科学实验D. 一种生产过程2.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的基本原则?A. 功能性B. 可用性C. 经济性D. 复杂性3. 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是什么?A. 理解、定义、构思、原型、测试B. 构思、原型、测试、发布、迭代C. 定义、原型、测试、迭代、发布D. 理解、构思、定义、测试、迭代4. 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产品美观度B. 提高产品实用性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产品功能5. 以下哪个是设计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设计过程中用户研究的重要性。
7. 描述设计创新的三个主要特点。
8. 解释为什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迭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10. 论述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B.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 D. 复杂性3. A. 理解、定义、构思、原型、测试4. C. 降低生产成本5. 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6. 用户研究在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和使用习惯,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用户研究可以包括用户访谈、观察、调查问卷等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7. 设计创新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 原创性:创新设计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解决方案。
- 实用性:创新设计应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可行性:创新设计需要考虑技术、成本和市场等因素,确保设计能够被实现。
8.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迭代,因为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迭代允许设计师根据用户反馈和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简答题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
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1.青铜器设计:青铜是由自然铜和铅,锡等元素的合金,不同的器物其合金的配比不同,铅锡成分越大青铜越硬脆。
人们把吧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而是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
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世界青铜工艺史上,中国青铜工艺以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品种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而独树一帜。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规模十分巨大,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达875公斤,铸造时间需同时使用七八十个坩埚,一二百人同时操作,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2.造型: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利用相应的材料使用特定哦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结构,既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
3.产品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色彩形态三类,所谓功能形态,即是产品的物质性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形成的,是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
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都归为产品的外部形态,产品只有通过其外部形态才能成为人的使用对象和认识对象,发挥其功能。
产品的符号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是无限。
色彩形态是产品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
色彩形态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
4.装饰艺术:装饰是艺术的一部份,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一词具有动词和名词属性。
作为动词,之装饰活动的结果,广义的泛指装饰现象和活动,狭义的之具体额度装饰类品。
赋予美的行为,不仅仅表现为外表的装饰,包括功能美,作为一种工艺方法,技术,如漆工艺的描金绘,景泰蓝哦掐丝,点蓝等工艺。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是一种超然之境。
装饰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文化现象,在根本意义上,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练习题(第5-7章第五章设计的类型一、选择题1.展示设计属于( 3 )的设计。
1) 二维2) 一维3) 三维4) 以上都不是2.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是( 2 )的工作。
1) 企业主2 设计师3) 消费者4) 以上都不是3.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 1 )。
1) 工业革命2) 包豪斯的成立3) 第一次世界大战4) 第二次世界大战4.交通工具设计的本质在于( 2 )。
1) 车、船、飞机的设计2) 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中“行"的需要的设计3) 为了速度、安全、自由、舒适、财富、地位的设计4) 以上都不是5.协调( 3 )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1) “信息发送者-符号-信息接受者”2) “人-产品-环境-社会”3) “人―建筑―环境”4) 以上都不是二、简答题1.简述设计类型的划分及其原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
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
因此,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2.简述“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
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
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
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思考题1.设计学怎样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分离出来的?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2.设计史,设计理论与涉及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4从历史与社会角度论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5设计与科学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改)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生命科学、遗传学的发展,在不断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着新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起,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工业和科学技术以渐进的甚至惊人的突变速度发展,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和艺术美学理念被工业社会和技术变革所打破,设计不得不接受工业和技术的洗礼。
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
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
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
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
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
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
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美国的流线型设计。
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
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
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
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
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表。
其他国家的设计没有完全服从这一规则。
例如瑞典和美国,创造了一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流行的现代风格。
斯堪的那维亚和英国更是不大喜欢走极端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们一般更喜欢使用天然的材料而不大喜欢过于几何形的。
由于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
虽然装饰的概念是现代设计运动极力反对的,但是在这段时期里装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行设计经常使用建筑上的几何形式语言,创造了一种取得高度成功的风格。
(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因为1925年巴黎的一个名字为…装饰艺术展‟的展览,这一风格被命名为装饰艺术。
虽然评论家对次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装饰艺术在30年代的风行。
但,即使是这样,现代主义者还是把它开除在外,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称:Moderne 。
Moderne指的是介乎艺术装饰风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风格。
在这个时期中,现代设计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体现在一切的生产和生活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事物或一种思想不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是经济环境的时候。
那么它就要被时代所遗弃了。
所以,到了战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主义和它的价值受到严峻的挑战。
现代主义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了,以至无法设计,它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发明创造力。
同时它忽略了给予物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的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
由于战后经济的停滞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现了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
而欧洲其他地方则受到了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提倡的古典风格的影响。
纳粹分子把现代运动和同犹太人和公产主义象征联系起来,所以现代运动在此时是不可接受的。
与此同时为了恢复经济,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在这些恢复经济的计划中,关键的战略是设计,是它在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
50年代的设计受到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的状态,但此时的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当代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
战争给人们留下了重建未来的共同目标和事业,所以这种…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服务的设计。
同时这种设计也因为其形式借鉴于美术的发展而被称为…有机设计‟。
这样的设计形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变得灵活多变,由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意味。
50年代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构图,这是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短缺,定量供给以及束缚限制的自然反映。
另外,科学的作用以及战后新的审美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设计师们被科技进步带来的崭新的未来景象所打动,这种对技术新个态度促使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使设计从科学中吸取了营养得到了动力。
此时,在20世纪初期支配国际设计局面的国家,如法国、德国,到了如今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代替了。
斯堪的那维亚和意大利的设计有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比之下美国的成就更为突出。
在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一种异样的文化力量开始滋生,波普文化将推翻50年代设计的价值。
60年代,设计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计由消费者的愿望和技术第一的思想左右着。
从30年代起就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现代设计传统这时大势已去,不得不让位给了波普设计。
现代设计运动主张设计要着重功能,少用或者不用装饰,要经久耐用。
50年代,年轻一带的设计理论家和实践者从伦敦发起,要推翻这些规则。
…独立团‟的出现使:设计价值可以不必普遍化,应该合理少注重些功能,多注重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
这种主张开始流传。
波普在美国独立的发展,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艺术领域传播到设计领域。
伦敦卡拉比街礼品和服装的销售说明了波普设计的优势,它是瞬间的、可消费的,聪明而具有讽刺意味的。
所谓技术第一的思想,是原于科学家们对未来的许诺:要让技术使一切发生变化。
60年代的太空旅游给设计师们又灌输了新鲜的思维力量。
此时在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纷纷出现了优秀的技术产物。
波普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做了重新的修整,但当后现代主义代替了波普的时候,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才真正开始了。
1973年的石油危机有效的结束了60年代设计的乐观主义实验。
波普设计巧妙的短暂价值,实验性的视觉风格,不适应新的保守主义方式。
厂商和消费者不在有信心或金钱来主持实验性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最早的起点是对现代主义原则和价值的批判性立场。
战后新的一代感到现代主义方式太严格刻板,现代主义观念排斥装饰、大众化口味以及人类俗望的癖好。
后现代主义打开了一系列的设计方式:复兴的观念,材料和意像——这些都是过去被现代主义者否决的。
直到后来,这些思想还一直被运用到设计中去。
新时代的设计方向有了新的主题,即绿色环保和新技术的发展。
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加强了限制,并给予设计重新考虑方向的机会。
我们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设计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受到世界范围的影响,不论是在建筑还是在工业设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得到了不小的成就。
但当我们还在追求设计的简约淡雅时,设计比较先进的国家却重拾了复杂鲜明的设计风格。
当我们还把现代设计运动的原则运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时代性已经不存在了。
设计是时间的轮回,时代的产物,是依靠经济的发展作为后动力量。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达到世界的水平,所以中国设计的滞后性是理应出现的。
但历史证明,设计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在前面所说的战后各国的经济复苏计划中,设计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的。
虽然不得不承认设计在中国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高,但由于中国的历史和原有制度对人们观念的限制,若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充实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也使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
只要我们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世界进步的范畴便不会将我们弃置门外。
6.无止尽的消费必然带来资源的枯竭,设计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 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 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
7.是论述中国古代手机中造型的变迁?8.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在中国,墨家学派是适用功能设计思想的代表。
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与西方的德莫克里特是同时代的人,墨家思想首先源于“兼爱、非攻、节用”的政治观念。
(梅贻宝先生认为墨家思想具有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特点,基本反映了市民和手工业者的主张)由此看出墨家的政治观与包豪斯的现代功能主义设计产生的政治思想基础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
而“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其为舟车也,金固轻利,可以任重道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
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与现代功能主义设计也是有着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