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护与职业健康》培训课程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4.15 KB
- 文档页数:3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505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学时数:68(其中理论 56 学时, 实验实训 12 学时) 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疾病护理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护理基本操作;初步学会对各科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应处理和配合抢救;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在为急救病人提供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技能,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总时数为 68 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1.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
1/ 142.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3.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4.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5.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考核】本门课程为考试课,理论部分采取闭卷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是非题、简答、论述题等几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课程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10%;实践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参考教材】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孙菁急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邹玉莲急危重症护理科学出版社 2004 学时分配表序号理论部分实训部分小计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训内容学时数 1 第一章绪论 1 1 2 第二章院外急救 3 3 3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2 24 第四章重症监护 2 25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4 实训一心肺复苏 2 6 6 第六章休克 6 6 7 第七章创伤 10 实训二脾破裂病人的护理 2 128 第八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4 4 9 第九章急性中毒 6 6 10 第十章中暑、淹溺和触电 4 4 11 第十一章昏迷 2 2 12 第十二章常见临床危象 6 6 13 第十三章急救技术 4 实训三急救技术 4 1014 实训四参观医院急诊科、ICU 4 4 机动 2 2 合计 56 12 68 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 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升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意外和急救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各类社会群体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 掌握急救原则和基本流程- 学习体内循环、呼吸和心肺复苏等基本生命支持技能- 了解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意外伤害急救技能- 创口包扎和血管注射止血- 骨折固定和扭伤处理- 烧伤、中暑、低温病等应急处理方法-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3. 实际案例演练-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实际场景模拟演练-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组演练,加强学员的实战能力- 模拟突发意外情况,让学员进行紧急处置,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提升学员的急救理论基础- 利用多媒体讲解,辅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2. 实践操作-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急救操作的实际演练- 模拟真实案例,进行场景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享- 邀请专业急救人员进行案例分享,让学员了解真实急救过程和技巧- 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加深对急救的理解和认识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一般可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两种形式。
培训地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进行。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考核- 利用考试、演练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估2. 培训反馈- 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 收集学员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急救技能的案例和反馈,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七、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 应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和急救经验- 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沟通能力- 对学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辅导2. 助教人员- 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辅助工作- 协助组织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演练和案例分享八、培训费用具体费用可根据课程时长、培训形式等因素进行定制,可根据不同群体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参考使用)一、课程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ICU监护和灾难救护的相关理论和急救、监护技能。
其任务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危重症病人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急救能力,能肩负起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团队协作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阐述急救生命链的概念和环节、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多发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ICU的感染控制、灾难救护的组织和特点等。
2.能理解并遵守院前急救的原则和工作内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质量要求、ICU的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灾难救护中护士的角色和任务等。
3.能说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三个环节、院前急救的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布局、ICU的设置要求、灾难救护系统等。
技能目标:1.能独立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2.能独立完成气道异物梗阻的判断、有效的拍背、海氏手法;3.能配合团队完成创伤病人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能独立完成淹溺、电击伤、中暑、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5.能在5分钟内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准确评估病人病情,熟练使用多功能监护仪;6.能配合完成各种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7.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呼吸支持的方法;8.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循环支持的实施;9.能配合完成常见中毒患者病人的急救;10.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11.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2.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三管”的护理;13.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4.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消化系统功能的监测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5.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肾功能和体液平衡的监测和护理。
职业道德和素质1.在言行举止上能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对生命心存敬畏;2.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能理解并展示“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3.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初步具备能沉着应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理解并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大纲及理论内容一、紧急医学救援总论(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重点阐述四类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级。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1、危害大:突发事件是一种高危害的事件,是既有对生命健康直接危害,又有对人群心理健康产生震荡,对社会产生负面冲击的事件。
2、影响广:既有事件地方化的特点,又有传播的全球性。
3、突发性:既有事件发生的不可确定性,又有事件先兆的可监测性特点。
4、关联性: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相互联系性。
5、群体性: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人群。
(四)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国内外形势及现状。
重点阐述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式及现状。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1、规模大2、损失严重3、影响广泛4、关注程度高5、原因复杂6、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3、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4、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相当比重5、新发传染病危害严重6、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详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王陇德主编,2008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三)突发事件常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紧急救护与职业健康培训
课时:1天
课程对象:本课程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而开发设计。
目的: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的紧急事件的急救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基本常见的急救知识,并了解如何预防紧急事件的发生和发生紧
急事件后,如何对自身或他人施以必要的急救救护,防止伤势恶化和
延缓生命,为后续的救援和医疗急救赢得时间。
概述:急救救护包括生理急救和心理急救。
本课程重点简绍生理紧急事件的预防基本知识和发生紧急事件后的急救救护方法与技巧;在课程的末
端根据时间简单介绍心理紧急事件的预防和急救方法与技巧。
收益:(1)了解掌握生理理急救事件的预防和急救救护知识与技巧;
(2)了解掌握心理急救事件的预防和急救救护知识与技巧;
授课形式:讲授法+电源视频法+学员互动+现场练习
课程安排:
⏹案例导入与分享(9:00-10:30)
-案例1:深圳女白领在地铁口猝死躺地上50分钟无人救
-案例2:电影《人在囧途》王宝强急救大妈
-案例3:生命之吻
-互动1:异物卡住气管怎么办?
-互动2:小飞虫钻进了耳道
-互动3:鱼骨卡喉
⏹急救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生理急救与心理急救
-急救的目的
-急救原则
-急救人员的责任
-急救程序(D R A B C)
-如何呼救
⏹生理急救事件的预防与急救(14:00-15:20)
-生理急救救护
♦心肺复苏急救
♦创伤急救
-心肺复苏急救(讲解+视频)
♦呼吸停止急救——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急救——胸外按压
♦心跳呼吸全无急救——心肺复苏
♦练习1
-创伤急救(讲解+视频)
♦轻伤伤口急救
♦肌肉拉傷/关节扭伤急救
♦流鼻血急救
♦四肢躯干外伤出血急救
♦烧伤与烫伤急救
♦动物咬伤急救
♦练习2
⏹模块五: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基本知识
•职业病知多少?
✓开胸验肺事件
✓职业病对员工的身体危害
•职业病定义及特点
•职业病分类
•职业健康管理原理
•职业卫生管理要素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其他有害因素
•讨论:主要职业危害?
•生产过程职业危害识别
✓手部伤害
✓听力伤害
✓眼部伤害
✓呼吸伤害
–生产场所的职业健康管理——如何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健康培训
•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
•职业危害辨识与告知
•PPE防护
•现场作业环境监测
•职业危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