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医学心理学独家记忆
- 格式:pdf
- 大小:278.93 KB
- 文档页数:5
医学心理学独家记忆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属于规范心理学。
2.医学模式的转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社会影响人体健康。
4.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5.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
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
6.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横常性。
7.记忆过程的规律:识记、保持、健忘、再认、回忆。
8.遗忘:已感知过的事物提取时失败,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第1天,以后会变慢,呈先
快后慢规律,提示要及时复习。
9.瞬时(感觉)记忆:视觉形象记忆约保持1/4秒,声像记忆大约持续2~4秒。
10.短时记忆:在感觉记忆基础上保持1分钟左右记忆,多9个记忆单位,少5个记忆
单位(7±2)。
11.长时记忆:随时提取,受干扰小。
12.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
识成果的思维活动。
13.创造性思维阶段分为:准备-酝酿-豁朗-验证。
1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变通性(如谁说出砖头的作用越多,创造力越高)、独特性(越
独特创造力越高)、流畅性(不卡壳)能流畅才能变通,能变通才可能独创。
15.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香”。
16.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7.思维是属于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
18.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称为:学习。
19.情绪是适应生存心理工具;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20.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方式。
21.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
理过程。
22.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的核心);以
随意运动为基础。 23.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24.自觉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
25.需要的分层:生理<安全<爱与被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26.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
它(想吃自助,又怕长胖)。
27.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28.智力的个体发展来说: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等速增长;20~34岁——智力达
高峰期。
29.气质分型 分
型 别
称 特点 现实人
物
多
血
质 活
泼
型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强、敏捷。其外显行为是言、行
敏捷,活泼好动,待人热情,粗心、浮躁,注意力不稳定,兴
趣易变,外倾性格——Cushing综合征(多血质外貌) 孙悟空
胆
汁
质 兴
奋
型 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外倾明显,易感染 李逵《水
浒传》
黏液
质 安
静
型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稳定、敏捷性差。其外显行为
是言行少而慢,活动稳且慢,情绪隐而不露,善忍耐,对人
冷淡,固执拘谨,内倾性格 观世音菩
萨
抑郁
质 抑
制
型 动作稳定、缓慢,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敏感、怯懦、
孤独多虑,不果断且缺乏信心,严重内倾 林黛玉
30.性格与气质相比具有更大的可塑性。
31.行为:
定义 机体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A、B、C型行为
与身心疾病 A型行为与心血管
疾病易发生冠心病 时间紧迫感,如同一时间做两件事,行
为急促,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
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争强好胜;
对人有敌意等
此行为的人因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其血
中应激性激素均较B型行为人高
B型行为 与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
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C型行为 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与肿瘤发生
有关
32.智力正常:属于人正常活动的最基本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首要标准。
33.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人格完整。
34.儿童时期心身发育的特征 时期 时间段 备注
新生
儿期 出生至28
天 具备视、听、嗔、味、触及本体感觉
乳儿
期 <1周岁 心身发育最快时期
婴儿
期 <3岁 2岁有20多种复杂情绪,3岁左右可表现一定个
性特征
幼儿
期 3到6~7岁 出现独立愿望,称第一反抗期
学龄
期 6~7岁至
14~15岁 神经成熟97%,生殖系统15%,游戏生活过渡到学
习生活,有极强的求知欲和破坏力,需保护其自
尊心
35.应激的生理反应:下丘脑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影
响各系统。
36.常见的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结、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神
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或异食症;糖尿病、甲亢、肥胖症。
37.心理评估的程序:明确目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做判断。
38.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会谈法。
39.心理测验的分类 分类 用途及方法
智力测
验 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
性病变——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人格测
验 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洛夏墨
迹测验 按测验
的目的
分类
神经心
理学测
验 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及对脑与行为
关系的研究——H-R神经心理学测验
小结:智力——比西+韦氏;精神病——MMPI;神经病——H-R
40.智商指数
智商
指数 >130—超常;70~130—正常;<70—低下(智力缺陷等级:
轻度<70分;中度<50;重度<35;极重度<20)
41.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效度。
42.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病人自己改变自己,心理治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病人
自愿主动;二是环境允许他的改变;三是能克服学习的内部阻碍。
43.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潜意识冲突
行为主义理论 巴甫洛夫、华生 行为学习、条件反射
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马斯洛 不断发展
44.冲击疗法:用于恐惧症。又名满灌法,治疗开始即将病人处于他最怕的情境中。
45.心理治疗的原则(重点!)
原则 特点
真诚原则 医生对患者要真诚
保密原则 医生不得将病人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
“中立”原则 不能替病人作任何选择,而应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
回避原则 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亲人与熟人均应在治疗中回避 46.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利于问病史,遵医嘱等)。
47.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营造良好医疗心理氛围的关键(双方心情舒畅)。
48.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动态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表情、目光接触、人际距离(医
患0.5~1.2m,心理医生与患者1.2~1.5m)、语调表情等。
49.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50.引起濒死感最强的疾病是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