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上_
- 格式:pdf
- 大小:440.54 KB
- 文档页数: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8
2007年第9期(总第10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上) 黄枬森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的关系问题,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在理论界又有分歧。本文澄清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崭新的思考。同时,对科学发展观的性质、对象、原则等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些哲学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7)09-0018-05 今天我想谈六个问题,三个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另外三个是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些哲学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尽管大家都很熟悉,但在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问题争论还比较激烈和尖锐。所以,我想谈一谈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 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近年来,在哲学界出现了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说它是一门科学,我们的根据是什么? 我们所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说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不是一门科学?或者说得再尖锐一点,这个争论的矛头所向主要是辩证唯物论,问题就成为辩证唯物论是不是一门科学?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点考虑: 首先,我们不能说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只是一门学科。哲学不是一门科学,因为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哲学这门学科这样复杂。哲学包含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哲学,有些哲学是非常荒谬的,说哲学是一门科学。说它是学科,因为它有一个知识的范围。在所谓五花八门的哲学里,至少有一门哲学我们承认它是一门科学,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一直都承认它是一门科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为哲学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的观点慢慢流行起来。尽管过去我们的教科书、大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老师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但现在有很多哲学家甚至很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不承认它是一门科学了。这里出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呢?一般来讲,这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学者们也有很多分歧。但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来讲,科学最主要的特征或者说条件有三个:一是明确的对象,二是一系列正确的原理,三是比较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一是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所谓明确的对象就是说他所研究的对象可以同其他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比较明确地区别开来,当然这些界限有时候不是那么清楚,但能够区别开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形不成一门科学,可能连一门学科都不是,不过是各种知识的堆积而已。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明确的对象,这也是个有争论的问题。在我看来,同一般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还是明确的。因为哲学的对象从来就不清楚,过去把哲学看成知识的总汇,什么都是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2007年第9期(总第105
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哲学这个名称就很奇怪,它的命名方式同各门学科都不一样。各门学科都是用它的对象来命名,只有哲学不是。气象学研究气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等等,但我们不能说哲学研究“哲”。“哲”是什么?“哲”是智慧、聪明,因此,有些人认为哲学就是智慧学、聪明学。这么理解,同哲学实际研究的对象不一致。从其实际的研究对象来看,辩证唯物论的对象主要有两个。根据传统的说法,辨证唯物论的两个对象:一个叫辩证法。辩证法和唯物论是分开来论述的。按照一贯的理解,辩证法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为唯物论是讲世界是什么,辩证法是讲世界怎样变化发展的,合起来就是整个的世界观。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有这种说法。另一个叫方法论。我认为,方法论的提法是不确切的,方法论应该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方法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它也可以形成一门学科。所谓方法就是原理的应用,应用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方法。所以辩证唯物论里没有方法论,只有方法。 我认为,辩证唯物论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宇宙观,一部分是认识论。也可以说认识论是宇宙观的一部分。总的来讲,辩证唯物论的对象就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这个对象应该说是明确的。至于历史唯物论,它就是历史观,历史观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老实说,历史观这个概念也不是很准确,它应该是社会论,就是一般社会论。一般社会论应包含两部分:一部分研究社会结构,一部分研究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论都有这些内容,所以历史唯物论的对象应该说也是明确的。由于人类社会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历史观也可以说是宇宙观的一部分。由于它的重要性,所以特别把它跟辩证唯物论并列起来,成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所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总的来讲,它的对象就是整个的宇宙,这样的看法,应该说是很明确的,并不含糊。 二是它有一系列正确的原理。它的内容、原理都是一些判断。这些判断是有科学根据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正确的,这一点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有许多争论。如哲学怎样证明它同外部世界的一致,以怎样的实践检验哲学原理。在我看来,一切知识、一切理论、一切原理,归根到底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单纯思辨的原理、判断,不能证明其科学性。 那么,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怎样用实践来检验呢?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我们讲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时候,总是讲一个原理并要列举一些事实,这经常受到人们的讥笑,认为辩证唯物论就是原理加例子。老实说,任何原理的证明归根到底都只能这样。为什么要举例子?因为我们不能把一切的事实根据都摆出来,只能挑选几个例子做分析、论证,不这样做是不可能说明其事实根据的,这是唯一的办法,否则哲学原理不能摆脱纯思辨的局限。认为哲学是完全思辨的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哲学既是思辨的,也是实证的。老实说,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如此,只是有的学科实证性更强一点,有的学科思辨性更强一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尽管我们在论证说明时有一些缺点。 三是它必须形成一个思想体系,或者说一个逻辑体系。所谓逻辑体系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都要像逻辑学那样,从前提推出结论,而是说前面的原理应作为后面立论的根据。就是说,从一般的比较抽象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原理出发,一步一步地具体化,一步一步地深入,使这个体系前后一致而不互相矛盾。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所形成的体系。 辩证唯物论基本上是这样的,是从最简单或者是最抽象、最一般的原理——物质开始,然后讲它的运动、变化、发展,然后再讲它的规律。在认识论里也是这样。当然辩证唯物论的安排有些地方次序不那么一致,但基本上是一个体系,它不是许多知识、原理的简单堆积。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成为一门科学的三个条件。谈到一般科学的时候,似乎还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是最主要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条件可以说是第四个条件,就是得到全人类的公认。虽然物理学、生物学里也有争论,但它的基本轮廓、基本体系、基本内容等是得到全人类公认的。而辩证唯物论就没有做到这一点。比起其他哲学来,在这一点上辩证唯物论是曾经达到相当大的范围的。在苏联解体以前,它得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认,虽然也有争论。但近年来,虽然我们的教科书和党的文件是承认的,但现在很多哲学工作者,甚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年的人也都不承认它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这里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
2007年第9期(总第10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意识形态的问题、政治问题等许多复杂的问题。但我认为只要是真理,终有一天会得到公认的,尽管可能这个时间很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 近年来流行一个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不是整个宇宙,而只是人类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论,没有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究竟是整个宇宙,还是只是人类社会?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整个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关于宇宙作为整体的一个知识系统。如果它的对象只是人类社会,那么,这就把作为整体的宇宙,排除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外了。这正是这种观点所要达到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作为整体的宇宙是不能研究的,我们对这个作为整体的宇宙不能得到任何科学的认识和结论,这实际上就是在西方流行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的观点。当代西方哲学不谈本体论,或者不谈形而上学,不谈关于作为整体的宇宙的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是宇宙观,只是历史观。我概括了一下,这种观点的理由大致有四个: 一是最主要的,认为整体的世界根本就是不可知的。对这个整体的世界,要给予任何肯定的或者否定的说法,都是没法用实践来检验和证明的,没法找到科学根据的。因此,所谓的本体论、形而上学或者宇宙观,可以作为一种随意的思想,但是它不是科学,也不可能成为科学。 二是认为马克思没有宇宙观,没有宇宙观的思想体系,没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权威,既然马克思没有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应该有辩证唯物论。 三是拒斥形而上学,否定本体论。这是在当代西方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现在一般地讲,当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流派,一个是实证主义,只承认实证,认为宇宙整体、宇宙一般都是非实证的,不可知的,是形而上学。另一个是人道主义,而人道主义根本不谈自然界的问题,只谈人的问题,只谈人类社会的问题,如果谈宇宙问题,这个宇宙也是依存于人的宇宙。 四是非常流行的,就是认为讨论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问题,就是本体论思维方式。这个本体论思维方式是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了。 下面我就这四个理由谈几点看法。第一个理由实际上包含一个思想,就是任何整体都不可知,任何普遍的东西都不可知。因为宇宙是有限的还有无限的,你都没法说,当然你不能说它是有限的。但是你也不能说它是无限的,如果是无限的话,那就是不确定的,现在你还掌握不住的。你现在掌握不住,你怎么说它是无限的?所以无限是不可知的。这个问题比较思辨,这个观点如能成立,各门科学都会被否定。比如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只要它是一门科学,它就要研究整体,就要研究一般,当然这个整体,这个一般,不是整个宇宙的整体和一般,而是局部的整体和一般,但是它也是整体和一般。物理学借以成立的事实都是有限的,你怎么能够肯定它的普遍性呢?任何科学都有这个问题,如果说宇宙观不能成立,任何科学也不能成立,也就没有科学了。宇宙无限问题确实是一个很艰深复杂的问题,无法作出绝对的回答,但我们至少可以讲,就现在我们所得的根据来看,宇宙是无限的,这就是列宁经常强调的,我们对于绝对只能接近,不能最后掌握,但是你不能因为不能最后掌握,连接近也不能说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寸步难行,就没有科学。 第二个理由认为马克思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马克思的哲学。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不能相等,但是基本上是一致的,辩证唯物论也是马克思的思想,这一点下面我们再做些专门的分析。 至于第三个理由,认为西方哲学都否定本体论、形而上学,所以我们也应该否定,很难成立。西方很多东西比我们先进,包括哲学,但我们对西方也不能事事盲从,不能西方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头脑,看看有没有道理,所以我想这一点理由很难成立 。 第四个理由认为本体论过时了。在我看来,本体论思维方式永远不会过时。什么是本体论思维方式呢?我们只说一说物质本体论思维方式,它不过是说我们得承认外部世界,承认我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研究它的局部,还要研究它的整体。我们不能因为一下子研究不清楚,就不去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