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33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
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
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
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
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
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
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
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
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
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
当第—l片绿价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
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
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
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
根系一般入土100一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
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
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初生根的形态特征
小麦初生根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 初生根生于胚上,一般3~5条,种子越大的初生根越多。
2. 根细,坚韧,上下直径较一致,扎根较集中,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3. 发根较早,出苗到拔节是初生根发挥作用的主要时期。
4. 在发芽期阶段,小麦初生根从种子中长出,逐渐向下延伸,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
此时,小麦初生根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能够达到每天长2-3厘米的速度。
5. 在伸长期阶段,小麦初生根进入伸长期后,生长速度开始变慢。
此时,小麦初生根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土壤,寻找并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6. 在分枝期阶段,小麦初生根在土壤中寻找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后,就会开始分枝,形成更多的根系,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总之,小麦初生根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管理措施。
◆ 教学内容第二章 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一)小麦的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是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小麦生育期的长短, 常随品种特性、 生态条件与播期早晚而变化。
(二)小麦的生育时期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 12个不同的生育时期。
各生育时期划分的标准如下:表 2-1 冬小麦生育时期划分及标准(三)小麦的阶段发育在小麦一生中, 必须通过几个内部质变阶段, 才能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周期。
这些 内部的质变阶段,称为阶段发育。
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
标 准50%以上幼苗第 1 片真叶伸出胚芽鞘 1.5~2.0cm 的日期 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1cm 的日期50%以上植株第 1 个分蘖从主茎叶腋里伸出 1~2cm 的日期 气温稳定降至 3℃以下,麦苗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到 3℃以上,叶色由灰绿转为青绿的日期 植物由匍匐转向直立,主茎第 1 节开始伸长的日期 50%以上植株主茎第 1 节离开地面 1.5~2.0cm 的日期 50%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 50%以上麦穗抽出一半的日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部小花开放的日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的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 80%,从子粒中可挤出汁 液的日期50%以上植株的子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的日期时 期 出苗期 三叶期 分蘖期 越冬期 返青期 起身期 拔节期 挑旗期 抽穗期 开花期 灌浆期1、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发以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才能使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所以这个阶段又称感温阶段。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要求低温的程度与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 3 个类型 (表2-2) 。
表 2-2 小麦冬性强弱类型比较2、光照阶段 小麦是长日照农作物,要通过光照阶段,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 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
安徽皖北小麦三个生育时期的特点及田间管理方案杨建110104350011-青年农场主试验班摘要: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田间危害来源不同、小麦对抵抗外来危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因而,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来指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争取小麦高产稳产非常重要。
关键词: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生长发育特点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为便于栽培管理,人们根据这些变化中器官形成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把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起身期(生理拔节)、拔节期(农艺拔节)、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在冬小麦有明显越冬的地区还包括越冬期和返青期。
1)播种期:播种的时间,以月/日表示。
由于冬季气温自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逐渐提早而成熟期则渐次推迟,所以小麦生育期自南而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全田50%籽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3厘米时的日期,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全田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叶片伸出2Cm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
4)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
5)越冬期:冬麦区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到次年春季平均气温稳定升至3℃以上,麦苗恢复生长。
这段停止生长的时期称为越冬期。
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
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中下旬。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主茎第一叶叶鞘和年前最后叶叶耳距相差1.5Cm左右,茎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长度为0.1-0.5Cm),但尚未伸出地面时,为起身期,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经历了多个步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的生长步骤吧。
1. 发芽阶段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这个阶段,小麦种子内部的淀粉质被分解成糖类,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生长,从种子中伸出根和芽。
2. 生长阶段
小麦幼苗在发芽后,进入了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逐渐扩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芽也不断生长,形成叶片和茎。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有关。
3. 抽穗阶段
小麦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进入了抽穗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逐渐变粗,芽顶开始分化成穗。
穗内含有小麦的花粉和胚芽,是小麦的繁殖器官。
4. 开花结实阶段
小麦在抽穗后,进入了开花结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粉在风的作用下传播,掉落在其他小麦植株的柱头上,进行授粉。
授粉
后,小麦的胚芽开始发育,形成小麦籽粒。
5. 成熟收获阶段
小麦在开花结实后,进入了成熟收获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当小麦籽粒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收获后,小麦籽粒可以用于制作面粉、面包等食品。
以上就是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的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
同时,科学的种植管理也是保证小麦生长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为我们的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从老种子至产生新种子的一生中,历经发芽、出苗、分蘖(冬小麦还有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打苞)、抽穗、开花、授粉(受精)、生胚、灌浆、成熟、休眠等到完全不同的几个生长发育阶段。
每一个发育阶段中都将产生与之相应的器官及特征、特性,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确保每一个发育阶段的正常进行。
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器官建成规律及其对外界条件的需求,就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促控措施,获得小麦高产。
一、小麦阶段发育小麦从种子萌发至结实成熟,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在这个周期中,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综合作用下,小麦种子将依次产生一系列器官。
相应地在植物体内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质变阶段。
人们称这些质变过程叫阶段发育。
小麦在每一个发育阶段中,仅需要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外界条件,其次是一些辅助作用因子。
一方面,阶段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当前一个发育阶段尚未完成,即使具备了下一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条件,下一个发育阶段也不能进行,必须等到前一个发育阶段完全结束,下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当某一个发育阶段正在进行中,外界作用因子中途消失,这个发育阶段就暂停下来,直至条件具备时再继续进行,决不会返回到前一个发育阶段上去,这就是阶段发育的不可逆性。
小麦只有循序完成所有的发育阶段才能正常驻地开花结实。
在整个发育阶段中,以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最为重要。
(一)春化阶段春化阶段是小麦的第一个发育阶段。
它是在温、光、水及营养等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其中适宜的温度条件是主导因素。
小麦在出苗后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方能拔节形成结实器官,否则植株就永远处在分蘖状态,我们将这段低温时间称作春化阶段。
不同的春性和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及历经的时间不同。
春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一般需要5-10℃,历经时间5-15天,而冬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为-1-10℃,历经15-60天。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小麦的发展发育》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掌握小麦的发展规律;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观察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学生分组,在学校或家中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包括发芽、发展、吐花、结果等阶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小麦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小麦的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展示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 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探究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
四、设计步骤1. 分组种植小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小麦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小麦的发展环境和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根据观察记录,每组学生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在班级展示。
4. 进行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条件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评判方式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撰写小麦发展发育报告,描述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2. 展板展示:评选最具创意和详细的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进行评选表彰。
3.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2. 组织学生到农场参观,亲身体验小麦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3. 开展小麦种子发芽实验,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和发展规律。
3.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
二、导学内容
1.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
2.小麦的发展发育影响因素。
3.小麦的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小麦发展发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麦的发展过程。
2.进修:介绍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包括播种、萌发、分蘖、拔节、抽穗、吐花、结果等。
3.讨论: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受到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麦发展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5.总结:总结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和规律,强调环境因素对小麦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1.整理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写出每个阶段的特点。
2.观察家庭或学校周围的小麦发展情况,记录发展发育的变化。
3.设计一个小麦发展实验,探究某一环境因素对小麦发展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
1.了解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探讨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
2.钻研小麦的品种改良和育种技术,探讨小麦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六、进修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和责任感。
第一节小麦生长发育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小麦的生育期2.小麦的春化阶段:3.小麦的阶段发育:4.小麦的光照阶段:5、小麦的一生: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小麦的一生B小麦的生育期C小麦的生育时期D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 )3.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 5B 10C 3D 0( )4.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 )5 小麦通过阶段发育的顺序是A 春化早于光照B 春化晚于光照C 两者同步( )6小麦冬性品种对日光的反应属于A 反应敏感型B 反应迟钝型C 反应中等型( )7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是A 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 C 春性品种( )8.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一般的说,从纬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一般来说,春性小麦品种多属于对日照长度敏感的类型。
()3.、小麦南种北引,一般表现早熟,但抗寒性差,冬季常造成大面积冻害死苗。
()4、.如果不具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时间,则小麦就不能完成光照阶段而抽穗结实。
()5、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收获得对象()6、北种南引会导致小麦早熟,减低产量。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28 分)1、小麦的一生分为12个时期,分别是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2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这个阶段又称为阶段。
3、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这个阶段又称为阶段。
4 、根据小麦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将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分是、、。
5、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6、小麦的产量来源于。
这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小麦栽培技术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小麦栽培技术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大纲)一、小麦栽培概述1.1小麦的分类与品种1.2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1.3小麦的生产布局与栽培区域二、小麦栽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2.1土壤条件2.1.1土壤类型2.1.2土壤质地2.1.3土壤肥力2.2气候条件2.2.1温度2.2.2降水2.2.3光照三、小麦播种技术3.1播种时间3.2播种量与密度3.3播种方式与深度3.4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四、小麦施肥技术4.1小麦需肥特点4.2基肥施用4.3追肥施用4.4叶面肥施用五、小麦灌溉技术5.1灌溉原则5.2灌溉时期5.3灌溉方法5.4灌溉水量六、小麦病虫害防治6.1常见病害及其防治6.2常见虫害及其防治6.3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七、小麦栽培田间管理7.1苗期管理7.2分蘖期管理7.3抽穗至成熟期管理7.4收获与储藏八、小麦栽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8.1抗逆性品种选育8.2节水灌溉技术8.3抗病抗虫新品种培育8.4机械化栽培技术8.5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一、小麦栽培概述小麦栽培概述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和产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栽培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小麦栽培概述的部分内容。
1.1小麦的分类与品种小麦根据其穗的颜色可分为白麦和红麦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