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和减法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381.70 KB
- 文档页数:1
2022-2022学年年苏教新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提高练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章节总复习一、单选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1631-299=()A. 1132B. 1332C. 1932D. 1232B1631-299=1631-300+1=1331+1=1332故答案为:B299接近与300,用1631减去300,这样就多减了1,把多减的1再加上即可,这样计算比较简便.2.竖式计算3527+856=()A. 1936B. 4383C. 6267D. 8004B3.得数大于800的是()A. 499+292B. 304+506C. 298+405BA.499+292=791B.304+506=810(得数大于800)C.298+405=703选B.4.数学课上,小明将被减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减去263后,差是328,正确的差应该是()。
A. 588B. 688C. 65D. 256B328+263=591,那么正确的被减数是951,减数是263,差为951-263=688。
故答案为:B。
根据题意可知,先用现在的减数与差相加,得到看错的被减数,然后将看错的被减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互换,得到正确的被减数,最后用被减数-减数=差,据此列式解答。
二、填空题5.904和368的差是________。
536904-368=536,故答案为:536减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4)退的那一位计算时要注意减去1;(5)借的那一位计算时要注意加上原来的数。
6.计算.376+258=________6347.按图例列竖式计算:3768-2534=________12343768-2534=1234故答案为:1234计算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注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8.184+206=________。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教学反思上周,有幸参与了侯寨乡中心校举行的复习课研讨课展示,我讲授的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主要有三个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便竖式;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连续两问的问题)。
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加减法意义。
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冬季趣味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运动会准备的器材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接着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分为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两大类,引导学生试着总结笔算加、减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要先确定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注意简便竖式的正确使用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的方法。
最后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先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养成检验的习惯。
在练习环节中,我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他们帮记分员改正算分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感受进一步强化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进位点或退位点、横式结果不能忘等。
接着引出“元旦大促销”、“布置联欢会”的问题情景,学生充分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虽然展示课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我按照“知识整理——查漏补缺——练习提升”的模式,用生活化的情景将这节课串联起来,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但也有一点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如:评价较少,语言缺乏激励性;板书的设计也不够美观。
今后在教学上还要更加用心备课,更要多听听同事或优质课、观摩课,丰盈自己的课堂,真正落实课堂有序,教学有效,学有所趣的目标。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则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A.200cm2B.300cm2C.600cm2D.2400cm22.下列各式中,a和b成反比例的是()。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题(后附答案)一、填空题。
1、1.25比0.87多( ),比10.1少( )。
2、2.6比3.05少( ),( )比2.3多4.8。
3、比3.5多( )的数是18.7。
4、在○里填上>、<或=。
86.38-(6.38-5.56)○86.38+(6.38-5.56) 1.63+1.3+0.37○1.2+1.89-0.59 5、A+19.7=A+20-( )6、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间加上一个小数点,再与这个两位数相加得20.9,这个两位数是( )。
7、比1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它与1相差( )。
8、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与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 )。
9、1.2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
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十分之一之间的进率是( )。
11、小刚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2.02,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应该是( )。
12、两根绳子,各剪去一半后,第一根剩下0.5米,第二根剩下10052米,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相比,( )更长。
13、小明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将加数3.5写成了35,他得到的计算结果是40.35,那么原式的计算结果应是( )。
二、判断题。
1、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末位对齐。
( )2、两个数的差是7.4,如果减数增加5.2,那么差是12.6 。
()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跟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5、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
()6、5.42+3.78=9.20,小数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 ()2。
7、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完全相同,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8、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9、17.45-6.4-3.6=17.45-(6.4-3.6)。
()10、49.15-0.85+5.46=49.15-(0.85+5.4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龙爪树小学星辉复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地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3、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综合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疏通算法。
1、师:今天我们来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1)口算(2)笔算(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分快板书:口算、笔算、竖式、脱式、简算)2、看来同学们可课下都进行了充分的复习,那我要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参加吗?数字接龙2.5+0.9→()+1.2→()-2.7→13-()→()+8→()3、师(课件演示):买一支自动笔要2.65元,买一支钢笔要7.45元,买一支自动笔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师:小明和小红很快做出了解答:小明是这样列示的:小红:2.65+7.45。
7.45+2.65他们的列示对吗?计算过程呢?如果不对,请指出并改正。
师:要想判断这名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我们该怎么做?生进行检验。
师:那好,现在大家就动手检验检验吧!指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算。
学生板书:10.10 10.10- 7.45 或- 2.652.65 7.45师:看来刚才那名同学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那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计算。
3:别忘了在计算的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4:得数若是小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
六年级数学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加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技巧之一。
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技巧,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还能够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六年级数学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希望能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整数加法的运算技巧整数加法是六年级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整数加法的运算技巧:1. 进位法:当两个整数相加时,如果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前进一位。
例如,计算36 + 27时,先计算个位数6+7=13,13大于等于10,所以需要向前进1,然后计算十位数3+2+1(进位数)=6,所以最终结果是63。
2. 补数法: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来解决。
例如,计算36 - 27可以转换为36 + (-27),然后按照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3. 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整数加法中,可以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灵活运算。
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次序无关,例如,36 + 27与27 + 36的结果是相同的。
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时,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次序,结果不变,例如,36 + 27 + 10与10 + 27 + 36的结果是相同的。
二、整数减法的运算技巧整数减法是六年级数学中较难掌握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整数减法的运算技巧:1. 借位法:当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需要向前借位。
例如,计算57 - 68时,个位数7小于个位数8,需要向十位位借位,所以将个位数加上10,得到17,然后再减去个位数8,得到9,所以最终结果是-9。
2. 补数法: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来解决。
例如,计算57 - 68可以转换为57 + (-68),然后按照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3. 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整数减法中,同样可以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灵活运算。
例如,57 - 68与68 - 57的结果是相反数。
三、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小数加减法是六年级数学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1. 对齐小数点:在进行小数加减法时,首先需要对齐小数点,将小数点对齐到相同的位置,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P105。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二、基本练习。
1、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 和:54 和:36 差:29 差:2、完成P105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完成105页第2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1)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2)学生独立笔算。
5、□里能填几。
(补充练习题)5 □ 7 5 7 5 4 □+ □ 6 - 3 □ - 3 □ + 2 57 □ 4 □ 3 □ 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小朋友跳绳:(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6、10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同桌互背:背诵1~9的乘法口诀。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复习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而得到一个更大的数的运算过程。
加法的符号是"+",例如,5+3=8、加法的意义在于计算两个数的和。
它常用于统计、测量、代数等领域,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加法的基本特点是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表示加法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即a+b=b+a;结合律表示加法的括号运算顺序可以改变,即(a+b)+c=a+(b+c)。
这两个特点使得加法在计算过程中更加灵活和高效。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的运算过程。
减法的符号是"-",例如,8-3=5、减法的意义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它常用于测量、代数等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减法的基本特点是减去一个数和加上这个数的差相等。
即a-b+c=a-(b-c)。
这个特点可以通过加法来验证,使得减法的运算更加便捷和直观。
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更大的数的运算过程。
乘法的符号是"*"或"×",例如,5*3=15、乘法的意义在于计算两个数的积。
它常用于几何、代数等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乘法的基本特点是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表示乘法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即a*b=b*a;结合律表示乘法的括号运算顺序可以改变,即(a*b)*c=a*(b*c)。
这两个特点使得乘法在计算过程中更加方便和灵活。
除法是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商的运算过程。
除法的符号是"÷"或"/",例如,8/2=4、除法的意义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商。
它常用于几何、代数等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除法的基本特点是除以一个数和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商相等。
即a/b*c=a/(b/c)。
这个特点表明了除法与乘法的密切关系,使得除法的运算更加可操作和便利。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乘法有共同的特点,即交换律和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