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家训家风家规家教
- 格式:docx
- 大小:19.19 KB
- 文档页数:5
家风家训警句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 阐述: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深知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告诫人们哪怕是极小的坏事也不应该去做,因为小恶积累起来可能就会变成大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则是鼓励人们积极去做哪怕是很微小的善事,小善汇聚起来也能成为大善。
而只有贤德之人,才能让众人信服,这也是刘备对自身及后人在品德修养方面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 阐述:诸葛亮一生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他认为君子要通过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如果不能看淡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使内心平静,就无法达到长远的目标。
这体现了诸葛亮对自身修养和人生追求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人提供了修身养性、规划人生的智慧。
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
- 阐述:朱柏庐在这句家训中强调了珍惜粮食和物力的重要性。
每一碗粥、每一碗饭,都要想到它们的来之不易;哪怕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常常想到获取这些物资的艰难。
这是一种对劳动和资源的尊重,提醒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朱柏庐。
- 阐述:朱柏庐表明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之人,而不只是为了科举及第获取功名;为官之人心里要装着君主和国家,而不应该只计较个人和家庭的得失。
这体现了一种高尚的读书观和为官理念,倡导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家国情怀。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 阐述:司马光作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深知人性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人们从节俭的生活过渡到奢侈的生活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人都有追求舒适和享受的欲望。
但是一旦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再想回到节俭的状态就非常困难了,因为已经适应了高消费的模式。
这句名言告诫人们要珍惜俭朴的生活,不要轻易陷入奢侈的泥沼。
刘、辛、高、董、范、万、王日照姓氏家风家训!来看你家的家训是什么!传递港口正能量传播港口好声音家庭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港湾,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则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嘱托,快和小编来看看您家的家训是什么吧!《日照刘氏族谱(孝思堂)》祖训建祠宇谨祭祀,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训子孙,绍书香务生理,毋非为戒词讼。
《日照辛氏族谱》家训:孝为先和为贵,勤为宝俭为德,诚为本国为家,善为福仁为寿。
《日照高氏家乘》家训:拜祖茔敬长辈,侍父母恭兄弟,崇师友重纲常,立正业节财用,完国赋倡公善。
《日照董氏族谱》祖规:继祖功德崇尚文明,见贤思齐业勤学精,睦邻亲友博施济众,孝善为先创业垂统,宁静致远克己奉公,爱国爱家诚信永恒《日照尹氏族谱(海公)》家训:孝养父母兄弟无间,教训子女乡邻和颜,婚姻随宜孤寡惜怜,奋志好学勤劳争先《海曲袁氏族谱》:袁氏戒约法:第一勤农完税、第二读书养性、第三臣忠子孝、第四扶困济危、第五兄友弟恭、第六勿令妇人持家勿听小人细言、第七远佞人近君子、第八敬上柔下、第九息讼忍辱、第十淡饭布衣《海曲郑氏族谱》族规家训:立人品敬亲长,孝悌树德祭祀尽礼,敦宗睦族友善结邻,慎交友忌轻薄,守耕读戒淫博,务须勤奋崇尚节俭,爱国敬业行善积德《长城岭郑氏族谱》家训:以忠信友邻处世以孝悌睦族持家,倡仁义廉洁为本树正德修善遵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远小人而近君子善善恶恶当铭记《日照范氏家乘》家训:守本分(力田完税读书明理),立品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慎交游(亲君子远小人),戒争讼(过刚必折讼则终凶)《琅琊王氏江苏赣榆支系日照分支宗谱》家训:以孝悌为先以谦逊是尚《两城张氏家乘》祖训: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诚对事以真《海曲孙氏》(选自《家传》):先人言行后世模范《乐安孙氏家谱》: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成性《海曲厉氏家乘》(选自《赠言》):事必就质容必尽恭《阎氏族谱》(选自清乾隆五十一年续修谱序):族无大小得人则昌,人无智愚自爱则良,富贵无捷获之术耕,读垂不易之经凡我《日照成氏家乘》行为守则:爱国爱家追踪溯源,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夫妻和睦严教子女,耕读为本艰苦创业,遵纪守法正大光明《海曲郑氏族谱》族规家训:忠孝为本仁贤持家,尊祖敬老长幼有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报国为民先人后己,立人之道莫大于爱亲,睦族之方莫大于美德《海曲田氏族谱》(选自万历年间谱序):礼仪炼性诗书束躬《蔡氏族谱》(选自四修族谱序):勉读劝耕倡世有约,治家有范行善积德,敬祖尊贤淳化民风,丕振家声薪火相交,人丁昌盛伏翼四海《海曲郑氏族谱》族规家训:忠孝诚信崇宗爱祖,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奉献他人富足自己,兴国安邦《胡氏祖谱》(柳古庄):勿嬉戏戒歧嗜,非义勿食非礼勿为,父爱子孝兄友弟恭,济困扶危和亲睦邻,莫攀高贵勿为富翁,耕读持家自食己奉,静思已过勿议他人,国课早纳择友宜慎,嗣后有应藉慰先灵《路氏族谱》:愚山苍苍时水泱泱,尚德之风山高水长《日照周氏族谱》族规家训:忠孝诚信崇宗爱祖,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奉献他人富足自己,兴国安邦《鲁南苏北薄氏族谱》族例:见长即尊逢幼相爱,济危扶贫教子有方耕耘当勤,男婚女嫁忌绝同宗,睦邻和里少与人争,遵法守纪报国尽忠,光前裕后志高心雄《海曲万氏族谱》:纪纲修则人道全,人道全则天理得,天理得则气类合,气类合则生育繁,生育繁则家道兴《海曲杨氏家乘》:勿慕时趣而背厚德,勿因小念而废懿道我们将陆续展示日照各个姓氏的家风家训。
刘氏家谱族规总则盖闻国有典,乡有约,家有训。
从来尚矣今。
圣天子雅敷文教,圣谕六条,推广为一十六条。
可见作人化远,虽山陬海澨,一道同风,莫不共仰。
圣治曷敢乱我王章者乎。
吾刘氏之谱,原有家规增减,附入谱牒者,欲其用垂永远。
大约先德行而后文艺,崇正道革、浮磨靡训、家之龟鉴,而保族之良法也。
后之人观,咸而振兴焉!自是相渐成俗,习以性成。
家诗书、户礼义,庶几哉族称,仁厚之里,人为三代之遗,启后承先,端有赖于斯乎。
一曰建祠宇古者建立祠庙,所以妥先灵,崇祀典垂诸。
世使世世子孙敦木本水源之思,兴春霜秋露之感,无忘亲,好故先后祖灵。
非是不集各支子姓,非是不齐族中尝罚,非是不行佥议,非是不妥。
况吾族祠宇,在先辈素有建立之志,或阻于时势之维艰,或溃于人心之不一,故有志而未逮也。
今裔孙洪元、世模、世熹、世瑞、世城、世晟等,痛先灵之无归,愤美业之罔建,因纠同志,竭立经营,成此创举,以慰先人之愿,以贻子孙规祈。
我后裔守此成业,整修维勤,毋致颓庶,不负我辈仁孝之心矣。
一曰谨祭祀古之仁人孝子,粢盛必洁,祭服必备,诚有见于祭祀之当谨也。
不然则列神主,具幤帛、陈牲体齐,戒沐浴百拜,祭奠者皆虚文耳。
大家世族,行之不替。
愿我子孙勿忘根本,兴岁时、伏腊之思、修禴祠、尝之典。
主祭者如质神明,助祭者毋恣玩,庶乎宗庙其飨之矣。
一曰孝父母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故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诚、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所以为尽子职也。
昔文王事王季以孝,武王事文王亦孝,孝父母者子亦孝之。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然,则孝也者贵乎修身,谨行不辱其亲,又非独三牲、五鼎徒口腹而已。
鸣呼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可不省乎!一曰和兄弟应氏曰:棠棣之诗先以死丧孔怀欲其兄弟之相恤也继之以急难御侮欲其兄弟之相救也。
盖谓兄弟者,一本所分,亲爱之情,根于天性。
奈何以小言而伤和气,竞财产而致操戈哉。
柳氏家训曰:人家兄弟无不义者,多因娶妇人入门,异姓相聚,争长较短,偏爱私藏,以至背戾。
彭城刘氏家训十则彭城刘氏家训十则余尝三味孔子之言: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之人不得与于斯文;天之未夫斯文,吾人胡弗重丧斯文,故诗书足以化愚顽与廉耻。
家无读书,百事莫知,况劝戒之法乎?愿族人佩服斯言,举匕服膺而勿失。
一、戒不孝以重天伦百行孝为先,人子之事亲,能知大舜之底豫,曾子之养志。
庶子职无沗,若忤逆不孝,非国法难容,皇天亦必震怒。
二、戒不弟以厚一本兄弟本同气之亲,岂可斧寻以其本。
姜家人被与同眠,宋群灼艾而分痛果。
二好无尤,鸟有萧墙启衅,名曰:“鸱鹗”。
三、戒不忠以励臣节善则归君,过则归已。
宁为裴度之忠,魏征之信,史册流芳;弗若秦桧之佞,卢杞之奸,万年贻臭。
四、戒淫乱以正伦常男女受授不亲,内外之言宜慎。
若杂坐乱言,礼严法戒,伦常乖戾,久必消亡。
矧男有五刑之罚,女有七出之条。
五、戒不信以敦友谊久做全交,善如平仲;衣食相推,谊同鲍叔;平生莫逆,声气如兰。
朋至斯乎,利拿可断,定必他山有助,出门有功。
六、戒惰游以务职业人生百艺随其身,苟克勤克俭,仰有事而俯有畜。
若袖手好闲,不务事业,财用何资,衣食奚赖?七、戒赌博以保家产好食无灾,乐酒无厌,荒亡何益?且庶之猜红擬绿,唱雉乎虚,非丧家即荡产,迨至财穷匮乏,鼠窃狗盗,终属弗免。
八、戒贪财以免祸殃财乃养命之源,亦是惹祸之鬼。
孔方兄、阿堵物,公则有益,私则有损。
试观多藏厚积,许多招殃,况放利而行,讵无人怨?九、戒好尚以警行为清心莫善于寡欲,外诱亦足以果心。
苟戒慎夫其所不睹,恐惧夫其所不闻,杜绝非为于亲身,无沾诬蔑奚至?十、戒争斗以全躯命君子怀刑,圣人慎战。
因小不忍而遂启大衅,轻则桎梏牵连,重则军流枪毙。
身是父母之身,慎勿以身殉法。
以上规则十条,族人慎之勉之。
刘大风家规家训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规家训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而言,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治家原则和基本价值观,家风则整体体现了这一家庭的道德风貌。
家规家训是家教的具体方式,家风不是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而是一种文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
家规家训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延则有赖于家规家训的传承发扬。
在福建泉州军分区工作时,曾多次到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调研,深为该村向善向上的良好村风所感染,一大堆诸如“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泉州市十佳古民居”“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头衔让人目不暇接。
树有根,水有源。
探究土坑村千年发达兴盛的历史脉络,发现以刘氏为主要姓氏所传承的良好家风,构成了这个村的“根”和“魂”。
近读由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区人民政府主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土坑刘氏家规家训》一书,更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刘氏家风的传承对于土坑村繁衍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道是,“乱世收藏,盛世修史”。
修族谱家谱是修史,编纂家规家训也是修史。
通过对祖先家规家训的发掘、整理,使之去粗取精,保留其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思想精华,对于传承良好家风、激励后代建功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坑村刘氏家规家训创制于明代、发展于康熙朝、完善于雍正朝。
因战乱兵火,存于祠宇内的刘氏家规家训曾一度残缺不全。
为“续遗风、振纲常、明昭穆”,清康熙十三年(1674),邑痒生刘席珍依照谱志残缺本,修订家规家训10篇。
时隔60年后,其子刘璋于雍正十二年(1734)续补15篇,共25篇,内容涵盖励志、尊师、勉学、修身、处世、善德、守成、为政、治家、慈爱、孝悌、婚恋等方面。
这次重新编纂出版的《土坑刘氏家规家训》,既保留了几百年来刘氏家规家训中的精华之处,体现了刘氏历史的延续性、传承性;又进行了必要的增改删减,在体例上将原文与译文相结合,将简评与链接相结合,25条家规家训中,每一款既有符合时代需要的简要评述,又有鲜明生动的事例相佐证,从而使治家的理念得以深化、感染力及可读性得以加强,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刘氏家人旺族旺家追梦圆梦的绚丽画卷。
各姓族规家风收集《十条家规》抄录如下,以供借鉴:一、我刘氏宗族皆出自都统制府君,本同一气,不可视为路人,强弱相凌,彼此嫉妒,有事须当以理扶持,用全一体之义。
二、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此是人家第一件事,若是这个道理违了,其他皆不足论。
我刘氏族人,当先理会这一件事。
三、我刘氏自东平来此数百年,绵远者,皆赖祖宗忠厚起家,世世相承自今。
子孙不可习为不忠厚的事,断了世泽。
四、宗族中,善良者,众人固当敬重之。
或有立心不正,行止不端者,当共戒绝之,使彼知侮改过,不可佯为(假装不知)奖成(甚至夸奖),以坏家声。
五、乡里间,昔日有一等众目为老实的人,不会计较,受人亏苦,后来子孙繁衍,门户光荣,此皆耳目所共闻共见的事实。
我刘氏子孙当猛省以自考。
六、乡里间,有一等自号为能事的人,专一搜寻人家长短,有事便挟制告人,人皆怕而敬之,后来子孙灭绝,人人唾骂。
我刘氏子孙(当)以此为深戒。
七、勤俭本分是起家的本,专心耕读者未有不成,游荡奢诈者未有不败。
我刘氏子孙当专心耕读,不可学游荡奢诈的人。
不可思量取分外财物,及营谋官府差役,以图窃取官钱。
八、乡里间凡偶然遇有患难、是非,度其无害道理,便当设法周恤与他劝解。
不可一同害人、哄人,昧了天理,坏了心术。
九、乡里尊辈不可轻慢,府县官员长短不可议论。
刚狠无理的人,不要结交他。
柔懦无力的人,不要欺负他。
昧心虚假的事,不要与人同干。
不幸遇着艰难,亦当守本分过日。
十、为善致福,为恶得祸,人人皆知这个道理,只是口与心违监临时便忘记了。
凡我刘氏子孙,请各仔细思量,笔尖不能尽述。
(注:十条家规系原文抄录。
文字不顺不当之处,请谅解。
)。
劉氏家訓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15 姓名:刘飞虎学号: 2112001122劉氏家訓此训定于公元兩千零壹拾肆年春末夏初,乃我刘氏子孙万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之圭臬也。
此训所系者,乃我后裔自孩提至耄耋所应坚守之原则。
夫人立于世当有所戒有所诫,望我子孙勿相忘,切记切记。
(一)爱国爱家。
所谓“国家”者,意为有国才有家。
清末鸦片战争以来的数百年里,我炎黄子孙所处者乃水深火热之中,任人百般凌辱,为何?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何处有家?凡我子孙者,当永生铭记炎黄子孙之身份,以叛国为耻,以爱国为荣。
然“爱国”非“爱政府”,政府亦有腐败封建专制之时,凡我子孙当以“爱人民”以释“爱国”,心之所系者,乃华夏黎民苍生,非一国之执政者。
树无根不活,人无家难立。
家乃人之精神港湾、灵魂皈依之所,故应爱家。
不爱家者,是为无心无情无义之人,又怎能爱国,怎能爱黎民苍生。
子孙若不爱国,当属平庸泛泛之辈;若不爱家,则应驱逐出我刘氏家族,永生不得其返!家国国家,相辅相成,爱家者才能爱国,爱国者必然爱家。
(二)孝悌尊敬。
所谓“孝悌尊敬”,乃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子必孝亲,弟必敬兄,幼必顺长,卑必承尊,处家族以和敬为先,处乡党以忠厚为本。
敬亲爱亲。
亲固当敬,爱而能敬,亲爱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体贴入微,忠之至诚,顺时为安,自然为之,严励则爱,娇纵则害。
家庭中人人平等,没有特权。
长辈所说的话如果有错,也应礼貌而及时地提醒其改正。
孝敬是一种感恩,而不是一种愚昧。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是孝的体现;但是挽救长辈于不仁不义,改正其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听从,又何尝不是孝的一种。
(三)俭以养德,澹泊明志。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戒淫奢侈,奢则不逊,淫抪恶声,百恶以淫为首。
此应效古圣先贤之坐怀不乱,除妻以外都不是正色,食非三餐,衣非常服,皆为奢端。
因淫损命,因奢为丐,古往今来多也,切不可为也。
民国时期刘氏族规民国时期刘氏族规刘氏家规十二款一隆孝养凡为子妇者,昏定晨省礼所当然。
其於衣食之奉,当竭力营办出入起居,必敬谨扶卫,不敢怠忽。
一崇悌顺凡子弟之於,尊长隅,坐随行,与夫问答辞色之间,必尽悌顺,遇尊长负戴於道路,轻併重分,毋许慢祝贻诮。
一笃义方凡子弟须当训诲,毋容放荡,如资质可造者,延明师教以经业,熏陶涵养,以期成材;其有家贫不堪者,亲房量力资补,或不能通经者,随材造就。
一戒伪妄凡人处己接物,一言之行之简,务要诚实。
不可阳为君子、阴为小人,自壤心术如己有。
不是处亦当直任其咎由自,不可文饰以重其过。
一睦宗族凡宗族间有是非曲直,族长当秉公道以决之。
毋得曲意偏护以致升官滋扰。
如有贫穷患难婚姻死丧等事,当救助之,不可以恶凌善、以富吞贫。
一禁佛老举世之人,凡父母殁,无不竭力饭僧延道虚费钱谷,愚惑甚矣。
间有父母妻子有疾,不请医治,乃延僧道,至于寝室念经,以致男女混杂,求福不得而反得祸,宜深戒之。
一谨生业凡子弟士农工商各勤其业,毋得贪酒淫色、博弈好闲、费时失事、老大无成。
父兄时加戒谕,如违族尊警治。
一事俭朴凡人家屋宇、服饰、饭食等项,务从俭朴,毋得过为奢侈,以致倾败身家,违者族长警治。
一正婚姻凡嫁娶要择气味攸同、家事清白者,临事必禀诸尊长,商度可否。
尊长亦不可私徇好恶致乖体面,违者不许入祠。
一重丧祭一治丧棺槨衣衾,虽称家有无,尤宜尽厚,及至塋殡,毋久暴露。
其四时祭祀,必尽其诚。
如清明宜率子孙同詣各处墓所拜祭,使各知其所在,而有不肖私将祖墓祭田出鬻外姓者,责令赎回,仍以不孝论治。
一别内外凡人家须分内外,为男子者,须正夫纲,不可纵妇出入人家及应接宾客,于道见则面,私见则避之,夜行以火,违者责及男子。
一择交游凡子弟交游,须要择谨厚有益之士,则德业可成,事体可托,不可比之匪人,自底不类倾陷身家,违者族长责罚。
一清洁祠厅按民国二年仲夏月前届修谱首事有清洁祠厅一条,兹经公童讨论,仍认为继续有效,录其原议如下:吾族有宝训堂,岁时则享祖先,燕会则序昭穆,盖与众公之,非任众用之也,近有便私之。
刘氏祠堂祖训
标题:刘氏祠堂祖训
刘氏祠堂祖训是一部承载着家族智慧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献。
这份祖训记录了刘氏家族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家训和家族传统,对于维系家族凝聚力和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文:
刘氏祠堂祖训是一份精心编纂的家族文献,它既是家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这份祖训记录了刘氏家族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家训和家族传统,承载了刘氏家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祖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刘氏家族的远祖。
刘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秉承着崇尚仁义和传统价值观的精神。
祖训中强调了家族的重要性,强调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家族成员应该如何相处和互助。
在刘氏祠堂中,祖训被认为是家族的灵魂,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家族成员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祖训中的智慧和教诲,帮助家族成员塑造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它强调了诚信、谦虚、尊重和勤奋的重要性,对于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刘氏家族的祖训不仅在家族内部传承,也对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祖训中包含了家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它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氏家族通过祖训的传承,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家族文化传承给后代,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刘氏祠堂祖训是一份承载着家族智慧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献。
它不仅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也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祖训中的智慧和教诲,对于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刘氏家族通过祖训的传承,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家族文化传承给后代,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氏宗祠:川西庭院,刘氏家训:耕读传家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一个叫萧家碾的地方,在周围充满川西特色的各式楼房小院中,有一座红柱白墙青瓦的老式建筑――刘氏宗祠。
226年来,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眼前身后风云变幻。
刘氏上川始祖刘中和第九世孙、新都繁江中学原校长刘兴才说,2016年7月15日,在成都市政府公布的第6批“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刘氏宗祠位列其中。
在成都区县中,刘氏宗祠是目前为数极少、保存最为完整的宗祠之一,是四川传统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作为“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见证,刘氏宗祠为研究客家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在刘氏宗祠中,刘氏先祖为鼓励后世子孙读书,在宗祠里以对联的方式立下毒誓,让人感慨万千。
刘氏宗祠刘氏宗祠:庭院建筑,川西风格刘氏宗祠是传统的中国庭院式建筑,以中轴线布局,讲究方正,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四合头”房,院内、屋后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用檐廊或柱廊联系各个房间。
现存的祠堂格局只有一个天井。
三河村村委会委员刘家强说,祠堂最初大得多,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天井和数间厢房。
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在祠堂左右两边,如今还保存有房屋的遗迹,残木破瓦堆砌在一边。
天井地面,用细小均匀的鹅卵石铺成,中间用瓦片围成一个圆圈,圈中用瓦片勾勒出一只鹿子的形状。
刘兴才说,图案是祠堂建成时就有的,每次维修祠堂,都没有动过。
祠堂房屋是穿斗式木结构,墙体用篾笆夹杂泥土筑就,屋顶用青瓦坡式处理,解决了川西地区多雨的屋面排水问题。
外墙以白色为基础色调,门窗浅褐色,廊柱枣红色,色调搭配清新而淡雅。
祠堂另一个建筑特征是川西民居“长出檐”,从大门房檐到过厅,到中堂,再到祭祖大厅,屋檐都支出一大截。
刘兴才说:“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利于排水。
川西多雨,屋檐伸出去越长,雨水洒落得更远,就不会淋在墙上,浸湿墙体。
”祠堂内每间房屋的屋檐相连,在屋檐下形成了一条条内廊道。
刘兴才说:“内廊道将每一间屋子连在一起,下雨时可以由此通过,不用从天井穿过淋雨,有下雨天走遍全院不湿鞋的说法。
传统家规家训家风很多家族,得以传承百年,甚至千年之久,不是靠财富,而是德行,一种立根之本的德行。
而一个家族的行为准则,思想教化,做人之本,又全部凝结于家训之中。
“传家有道惟存厚”,是曾国荃所写的一幅楹联,"忠厚传家,率真处世"便是他家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之道。
家训不仅代表了各个家族的生存智慧,也是各家族繁衍壮大的真实写照。
诸葛氏家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三国时期诸葛亮,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
虽然如此高官,但是诸葛亮依旧以“淡薄”、“宁静”来要求自己,要求家人。
也许正是因为诸葛亮这份淡薄之心,宁静之情,才让诸葛亮做到一生“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让诸葛亮的美名得以传遍天下。
朱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吧,流传最广的勤俭持家训戒,成为中国传统士子耕读文化的标志。
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一直为世人所传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短短几百字的家训从衣食起居到为人处世,朱氏家训无不详尽。
朱氏家训不仅规范着族人的生活习惯,更是思想道德的要求。
梁氏家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梁焘《家庭谈训》能够传承祖业,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积善之家。
梁焘一生为官正直,心忧君王,爱怜百姓,尽到为官的责任。
虽然最终因为卷入‘元祐朋党之争’而招致贬谪,而且一贬再贬,最终死于贬谪途中,但是梁氏家训却让这位不幸的大臣流芳百世。
梁焘用其生命书写了一部忠臣贤相的悲剧史。
李氏家训: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属》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意思,告诫后代要听从不同意见。
唐太宗本人虚怀纳谏,也为李家做出了典范。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严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刘氏祖训,献给刘家人
《刘氏家训》
敦孝弟
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于一家。
睦亲族
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
和乡邻
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视异姓同骨肉之亲。
明礼让
礼让为处世之道,应提倡谦逊之风。
务本业
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于勤,荒于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勿闲游于度。
端士品
士为名之首,为官者要明礼义,隆其名,贵有其实,若荡检逾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
隆师道
师道为教化之源,尊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宜尊之崇之。
修坟墓
坟墓为藏祖先魂骸,要常整修、祭扫。
戒犯讳
子孙择名时,不得择父兄叔伯之名。
戒争讼
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祸从口出,宜忍让,勿导致亡身及倾家荡产之悔。
戒赌博
赌非人生正业,一入赌场,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守本分,切
勿贪财,害累终身。
训孝
淫是万恶之源,宜捡身防过,免损名节。
戒犯上
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
戒轻谱
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应爱惜珍藏,以传后世,详悉源流,查考世系。
刘⽒族谱 第五篇家訓第五篇家訓⼀、凡例⼀、條教以約族⼈,若無關⾵化,後不免為具⽂。
今擬數條,著為家箴(1),其間法戒昭然,蓋欲躋宗⾵於醇厚⽿。
⼆、先世墳塋,欲規法守,必先繪圖。
有圖⾃必有說,說無圖則空⾔罔據,圖無說則陳跡易玩。
凡在經書者皆然,宗譜世求共證,不可辭其繁鎖。
三、祖德宗功,及時輩⾏誼品望,所有詩詞讚揚者,雖在⽂藝⼀匯,亦采⾵知俗之遺意。
然詳載以⽰後世者,乃可昭其⼿澤。
四、族譜宗式,若次第橫列,最易相混,且多空⽩。
今尊蘇公之法(2),但于各房世系之前,附之以圖,不拘五代法,庶觀者朗然易⾒。
五、修譜之期,五年⼀⼩纘(3),⼆⼗年⼀⼤敘。
必擇賢良以供其事,不准濫⼈,以致失誤。
六、族譜所載聖祖聖宗,歷代以來名諱,後之⼦孫遇之於⽬,即宜懍之於⼼。
七、族譜為⾄重之籍,收宜寶貴,切恐蟲傷⿏咬,磨滅字跡。
無故不敢開閱,及有事必先告明族⾧,不得任意點竄塗改,以穢卷宗。
每歲冬⾄,各關⾸⼠捧⼊宗祠驗看。
倘有不肖者,假借隱瞞私相,授受詭覓,譽寫射利。
⼀經發現,決不寬貸。
⼋、譜中皆寓褒貶之意,不僅在⽀庶不淆,昭穆有序。
九、世系派諱⼤書,其餘但⽤⼩楷詳明,蓋以派為索,諱為錢,以索貫錢,⾃不⾄亂。
後世去派諱⽽書字者,再歷年所,未有不祖孫顛倒者也。
⼗、世系中年幼者,概⾏取字,⽇後不得更名,恐年代凐遠,⼀⼈兩字,認為兩⼈,務宜遵⾏。
⼗⼀、世系書⽣皇歲次年⽉⽇時,歿皇歲次年⽉⽇時葬所(4)。
亦必備載者,原始要終之義也。
⼗⼆、世系書⽣庚卒葬,⽽男婦必成⾏並列者,偕⽼之義也。
⼗三、世系⼤書配⽒者,蓋婦得配於夫。
以⽒為姓,以姓為字,⼤書⽒者,呼姓為字之義也。
⼗四、世系凡⽗⼦相承,皆書名者。
欲使世派了然易⾒,且以列祖臨之,亦廟中不諱之義也。
⼗五、世系中勵志芸窗,雖未拾青紫(5),亦必書之者,⽰獎勵也。
⼗六、世系中書發配繼配三配次配者,明嫡庶之義也。
⼗七、世系中於配⽒後書⽣⼦幾者,震出⽤事之義也。
⼗⼋、世系中⽣⼦⽽夭者,不得另⽴⼀⾏。
湖北荆州江陵白马曲垸、公安杨场刘氏祖训、家风、家规、家教刘行华编撰(2016年10 月18 日)上祖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谋事至,而言可绩。
三祖遗训西汉高祖刘邦遗训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史记》和《汉书》东汉光武帝刘秀遗训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后汉书》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善惟德,可以服人。
——《三国志》核心价值观修身、齐家、平天下。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为先。
国家安全第一,民族复兴、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第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为国家战略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为人类生存服务、为地球生命服务。
合众连横、远交近攻、近交远攻、分别瓦解、各个击破。
灵活应用,因时、事、势而变。
大智为国、中智为家财、小智保平安!一、家训敦实孝悌,睦旺宗族;尊宗爱祖,修葺墓庙;亲和乡邻,贤明礼让;端正品风,务守本业;隆尊师道,读书济世;恪守贞操,注重名节;戒讼犯讳,戒赌淫毒;惩恶扬善,清白承传;勤劳致富,德以俭养;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增修佛殿,功德于民;甄举贤良,遗力劾奸;政化清明,感天德政;宽厚仁义,以孝治郡;为官清廉,励节忘身;忠肝裂胆,为国齐家。
素抱大忠,能仕异邦;屏风垂训,传承家风;洞悉机变,万事年长。
二、家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笃守本底、尊长爱幼、重视教育、勤劳务实、朴实厚道、正直善良、积善行德、仁义智信、与时俱进、随机应变、精忠报国、忠诚贤良。
三、家规敬尊长崇尚孝道、笃勤俭睦旺宗族、尊师长重视教养、端人品齐修家政、正行为格守礼节、勤读书务明道理、正心术明养德性、知进退谨慎言语、辨是非慎交朋友、识大体处辨世事、维统一团结各族、平天下保家卫国。
个人:畏天地、敬圣贤、事三省、佩中箴、躬严谨、临财廉、处事决、宽厚存、行地窄、眼界宽、拨开雾、见手段、风雨立、脚跟定、能改过、守安分、读经传、看史鉴、述文章、蓄道德。
家庭:造家庭、立规则、闾整洁、序严谨、敬长孝、睦友爱、祭祖宗、理宜诚、子孙愚、读诗书、娶媳女、勿妆奁、择佳婿、略富贵、携宗族、置塾田、赈济民、筹浆粟、勤为本、自必丰、忠传家、能长久。
社会:信朋友、惠乡邻、恤孤寡、敬老幼、救灾急,排纷难、修路桥、济众生、兴蒙塾、积谷仓、除私见、倡公益、谋利道,不生嫉、远小人、不为仇、亲君子、曲为附。
国家: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著分意,民受十分。
上吃点苦,民沾万恩。
勿谋己利,谋天下利;谋一时利,更谋万世。
大智兴邦,集合众思;大愚误国,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养气为本。
节用国富;进贤国强,兴学国盛,交邻国安。
青少年家规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2、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依赖家庭和无故拖延。
3、每天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挑食、厌食、少食,不许浪费。
家庭就餐时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和浪费粮食。
4、每天至少坚持看书1-2 小时。
要端正坐姿,注意保护视力。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随意和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6、搞好自己的房间环境卫生,叠好被子,把桌子收拾干净。
注意清洁,自己的内衣物、鞋袜要勤洗勤换勤晒。
7、尽可能分担家庭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洗菜、搽桌子、喂鸡、简单做饭等等,不可推辞和讲条件。
8、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懂得感恩。
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进出门时要和长辈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9、学会感激,对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都要感激;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美好而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明辨是非、惩恶扬善。
10、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有礼貌,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1、团结同学,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2 、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脚踏实地,诚实守信,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13、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
14、每学年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具体要求、日程安排、预期目标等,其中学习内容包括课本内容、课外阅读、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严格执行,不可流于形式。
15、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及时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16、不耻下问,及时消化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不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遗留任何疑惑问题;要多做习题,勤于思考,不可有畏难情绪,不可遇到难题就绕开甚至放弃。
17、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和玩电脑。
18、广泛阅读各种中外文课外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不断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不断扩大知识面,要经常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可走马观花,不可只凭自己阅读兴趣。
19、端正心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消极懈怠,不可轻言放弃。
20、本家规诸内容必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评、警告、面壁思过、书面检讨、抄课文、做家务、限制部分家庭自由、权利,甚至体罚等。
四、家教树立远大目标,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步步高升,不贪小利,杜绝淫欲,宽厚仁义,积极热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旺盛的精力、不屈不饶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风格,力争上游,为早日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
端正态度,控制情绪,把握时机,掌控节奏,提高效率,学会做人,创造条件,取得成绩,早日成才。
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务、广交天下朋友、万事积极主动、遇事三思而行、搞好各种关系、课堂上踊跃发言、不懂就问、多参加体育运动、尊重长辈家长老师、团结友爱、努力拼搏。
胆大心细,敢想敢干,积极主动,勇于实践,三思而行,说干就干。
该笑就笑,该认真就认真;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举止得体,庄重大方,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控制好情绪,把握好自己,是学习、生活、事业成功的一半。
明辨是非曲折,透彻里外道理,把握时事机缘,加快学习节奏,提高处事能力。
干大事者不拘小节,要有浩然正气,磅礴大气,巍巍帅气、礼尚往来、广收人脉。
理论与实践结合,民主与正义结合,国富与民强结合、民族与友谊结合、利益与公平结合。
勤劳、勇敢、朴素、率真、担待、责任、胆识、正义、宽厚、仁德、忠诚、爱国、情真、皮厚等切记在心。
笃信佛教,不违良知,施惠于心,修桥补路,广做善事,积善行德!(有志从政或经商的要参照下列世界十大家训办事,不得有误!)附件1、世界十大名门家训谈起家世,渐感吾英雄后辈与书香门弟,要求后代努力成为拥有学识、见识、胆识和头脑,关健时候敢于率领民众反抗丑恶势力、外邦侵略。
面临当今不法世界,感悟到要探究古今中外名门之家训……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克服贫穷,梦想世代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 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8. 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想把子女培养成为受人敬仰的富翁或CEO的父母们!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6. 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准备把子女培养成为第二、第三个比尔盖茨的父母们!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 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 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转换孩子的命运; 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 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 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
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子女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成为富翁的父母们!1.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 2.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4.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 5.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7.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9.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 10.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五、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贫困生活得到安慰,以及希望在子女教育中获得勇气的父母们!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