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04.50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集体备课目的语文集体备课是教师们的一种教学指导与管理手段,也是一种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它通过教师间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探讨、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达到统一理解、协同合作,形成梯次分明、有机衔接的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的内容1. 课程标准解析语文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阐述和理解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目的、结构、涵盖面、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理清它的大体思路和具体要求,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2. 教材解读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交流、探索的重要资源。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解析、剖析,达到:研究分析教材构成和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性,找到教材中的亮点和难点,合理确定教材的使用和策略,从而对教材的使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3. 课堂教学设计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案。
对于新手教师,我们可以多交换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实例等等,让不同的教师带来不同的新鲜血液,使教学变得更有趣。
集体备课过程1. 主题确认首先,需要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
主题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以及班主任自身教学的经验和特点,使其做到有针对性、具体性、实际性,有利于提高班级语文整体教学效果。
2. 课前准备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课前准备。
主要包括:阅读有关文献、教材;了解相关教育政策和最新课程标准;收集和整理有关课件、教案和活动案例等等。
3. 研讨和讨论通过集体大会、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交流和分享,让大家了解到不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引。
4. 教学设计根据研讨的结果,产生优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需要进行。
它应包含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要素。
5. 评估反馈在课程结束时,需要对集体备课进行总结,评估到达教学目标的效果和结果。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备课内容
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大自然之美”,选编了《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自然之美,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备课目标
1. 理解本单元课文所展现的自然之美,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备课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理解课文所展现的自然之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问题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流程设计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
2. 课文阅读: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3. 重点讲解:对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泸县青龙小学校集体备课主讲内容记录表( 2019 年秋期)泸县青龙小学校集体备课主讲内容记录表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19、青山不老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2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20、三黑和土地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17.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口语交际1.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1 谈话引导,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习作 1.明白如果有一个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1 引导学生学会写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清楚存在的问题,产生泸县青龙小学校集体备课主讲内容记录表习作1.了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了解其含义,并学会用这些词语造句。
积累描述书法、音乐、艺术作品的词语,了解其含义。
2.了解做课堂笔记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意义,掌握做课堂笔记的具体方法。
黄尖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分,写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课文通过谭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
用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5.12大地震发生的经过和一些细节学生都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很容易引起共鸣。
本课的教学可以从课题入手。
生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姿势?你从最后的姿势中感受到什么。
抓住文中的几个动词“张开”“沪住”“撑”等和潭老师的话,组织学生通过读和演来反复体会,理解这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
可以让学生结合前面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理解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
同时本课的侧面描写也很值得品味,《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本课是一篇感人泪下、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这些侧面描写的语句,帮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一个普通人在这种大难之前所做出的崇高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本课做一个很好的习作范例,让学生感受侧面描写在一篇文章中的价值,并且可以适当进行写作训练。
《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的故事。
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文章最后一小节“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这句话里有两个重要的词:“忠于职守”和“做人之道”。
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年级:六年级二班主备人:左巧玲参与人:丁丽选取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民风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单元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具准备图片、相关声像材料、课件课时安排6、《北京的春节》………………………………2课时7*、《藏戏》……………………………1课时8*、《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9*、《和田的维吾尔人》…………………………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2课时《回顾·拓展二》……………………………2课时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课例)本单元课例(任一课)课题6、《北京的春节》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朗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5、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标画出相关的词句来。
6、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XX小学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评议记录
评论结论优点: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有引导,有帮扶,有开放,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非常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教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在发言中增强自信
问题1: 在课堂上我还是引导得有些多,孩子交流得也很多,而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体验的练习还是偏少,在今后应以朗读为主,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教师讲授的过多,应给予时间让学生自主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完成对新知的探究,从而达到真正的让学生在做中学
定
案
附后页
教研组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