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TS的RFOG性能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82.73 KB
- 文档页数:3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的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概要地规范了FTTH用光缆及线路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网络建设和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0030-xx 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GY/T5073-xx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T1475-xx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T1636-xx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2274-xx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YD/T194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YD/T2402 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IEEE Std802、3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一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Std802、3av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一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1:10Gbit/s无源光网络物理层规范和管理参数ITU-TG、984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ITU-TG、98710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XG-PON)ITU-TG、98940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NG-PON2)SCTE174-xx Radio Frequency over Glass Fiber-to-the-Home Specification IETF RFC115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IEEE802、3、1 以太网MIB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CATV 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有线电视网CBN Cable Broadcasting Network有线电视网络CM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CMTS Cable Modem Terminal System 局端系统CPE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用户端设备CWDM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粗波分复用器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oS Denial of Service 拒绝服务EDFA Erbium-doped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掺铒光纤放大器EOC Eerthnet Over Coax 基于以太网的同轴网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YDFA Er/Yb-Doped Optical Amplifier 铒钇大功率光纤放大器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FTTx Fiber to the Building/Node 光纤到楼或节点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FC Hybrid Fiber-Coaxial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N Home Network 家庭网络ICMP Internet CONUrol Message Protocolt 控制报文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组管理协议Interne Internet I-PON ALL IP PON基于基带的全IP无源光网络IP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OBI Optical BeatInterference光拍频干扰OBN Optical Broadcast Network光广播网络ODP Optical Distribution Platform光分配平台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IN Optical IP Network光IP数据网络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局端ORU Optical RF unit光射频单元ORx Optical Receiver光接收机终端OTDR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PAD Portable Android Device平板电脑PC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FoG RF over Glass 光纤射频传输RRx Return Receiver反向光接收机RTN RF Transimition Network射频传输网络RTx Return Transmitter反向光发送机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yslog System Log系统记录CPE WAN Management TR069 Protocol用户端设备广域网网络管理协议TV Television电视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5、 C-FTTH系统概述5、1、C-FTTH定义C-FTTH是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仅仅用光纤媒质连接接入网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引入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
RFoG技术介绍及应用方案一、RFoG技术的发展背景RFoG技术是一种基于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并以射频传输为基础业务的HFC接入网解决方案。
美国的Alloptic(全光网络)公司于2007率先开发出了RFoG技术及相关产品,并向北美多家有线电视运营商推广该技术方案,至今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该技术。
美国有线电视工程师协会(SCTE)也于2007年批准了关于RFoG的标准拟订计划,SCTE的接口实践分委员会于2008年3月开始拟订了一系列接口标准,使新增的无源FTTH网络能够与现存的HFC网络和前端设备相互连接,并且确保了传统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和符合DOCSIS规范的调制解调器能够与无源FTTH网络相互兼容,用户只需在家里安装一个光电转换器就既可以收看高清电视,同时又可以开通VOD视频点播和宽带上网等增值业务。
SCTE组织最终于2010年正式发布了RFoG FTTH技术规范——《ANSI/SCTE 174-2010Radio Frequency over Glass Fiber-to-the-Home Specification》。
二、RFoG技术介绍RFoG技术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经济高效的网络扩容升级解决方案,允许有线电视运营商继续将现有的HFC传输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来部署新的FTTP网络,大大降低了网络改造的资金投入。
借助RFoG技术,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通过光纤传输多种有线电视业务;并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设备和计费系统、CMTS平台、前端设备、机顶盒、条件接收和电缆调制解调器。
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改造原有HFC网络时,仅需在每一位用户的住所新安装一个被称为光网络单元(ONU)的微型光站,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个过程替代了传统上由部署在HFC网络中的高层光站执行的功能,使射频网络设备保持不动,只是将光网络终端从光站移至了用户住所。
在应用RFoG技术构建的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络中,正向通道与传统的HFC网络完全相同,采用广播式传输业务,根本性区别在回传通道上。
RFoG技术介绍及其应用周红文【摘要】DOCSIS技术在国内应用的过程中,因其网络拓扑而引起的回传汇聚噪声问题,导致了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增加。
RFoG(光纤射频传输)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回传汇聚噪声的问题,使得运营商可以继续使用头端CMTS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系统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方便地升级到PON网络,实现光纤入户。
【期刊名称】《声屏世界》【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1页(P70-70)【关键词】RFoG技术;应用;网络拓扑;噪声;光纤射频传输【作者】周红文【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43.6DOCSIS技术在国内应用的过程中,因其网络拓扑而引起的回传汇聚噪声问题,导致了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增加。
RFoG(光纤射频传输)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回传汇聚噪声的问题,使得运营商可以继续使用头端CMTS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系统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方便地升级到PON网络,实现光纤入户。
图1:RFoG参考架构体系在上述架构中,在RFoG系统的开始端,包括下行的光转换设备,通常工作在1550nm。
光放大设备和光分路器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上行的光接收设备则接受波长为λupnm的光信号并转换为RF信号。
波分复用器(WDM)的作用在于组合和分离两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光网络头端部分可以根据系统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配置,例如,在下行部分可以只包括光放大和分离部分,而数字转换之后的光混合和解调可以位于上行部分。
从信号进入WDM到进入R-ONU之前的部分定义为ODN网络部分。
ODN网络可以根据系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ONU中的波分复用器用于分离下行的1550nm的光信号和上行的波长为λupnm的光信号。
下行光接收机恢复下行的RF信号并通过双工器转发到输出接口。
信号探测器的作用在于检测到有上行信号时打开上行光发射单元,在没有上行信号时光发单元则处于关闭状态。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C_CMTS概述 (2)二、C_CMTS系统架构 (3)2.1 系统组成 (4)2.2 基本框架 (5)2.3 关键技术 (6)三、C_CMTS关键技术 (7)3.1 无线传输技术 (8)3.2 数据处理技术 (10)3.3 网络管理技术 (11)3.4 安全技术 (12)四、C_CMTS系统性能评估 (13)4.1 传输性能评估 (14)4.2 可靠性评估 (15)4.3 安全性评估 (17)五、C_CMTS实际应用案例 (18)5.1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0)5.2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1)5.3 教育信息化系统 (23)六、C_CMTS未来发展挑战与展望 (23)6.1 技术创新 (25)6.2 应用拓展 (25)6.3 行业发展策略 (27)一、C_CMTS概述它将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和多媒体服务。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C_CMT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基本原理,以及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流媒体传输、音视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
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结构和技术,以及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开发方法和技巧,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管理知识。
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相关知识。
通过C_CMTS基础知识培训,学员可以掌握C_CMTS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_CMTS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具备C_CMTS基础知识的人才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Arris Cadant C4 CMTS产品说明及指标参数Arris Cadant C4 CMTS系统♦支持高级服务, 减少运营成本, 提供无比的系统扩展性能♦为V oIP 的支持提供运营级的可靠性♦通过DOCSIS 2.0, Euro-DOCSIS 2.0, 以及PacketCable1.0/1.1 认证1. 应用ARRIS Cadant C4 CMTS系统是提供高级IP 服务的第一台高性能运营级CMTS。
Cadant C4 CMTS 允许有线运营商和多系统运营商基于整合的IP 网络为住宅用户和商业用户提供高级语音、数据和多媒体服务。
Cadant C4 CMTS 的特点是在单独的运营级系统结构中集成了三层边缘路由功能和DOCSIS 射频功能。
Cadant C4 CMTS 通过了DOCSIS 2.0、Euro-DOCSIS 2.0和PacketCable 1.0/1.1认证。
2. 体系结构为实现连续的系统运转, Cadant C4 CMTS 采用了中置背板结构设计, 一个机柜有21 个插槽。
Cadant C4 CMTS 系统在一个机柜中集成了运营级三层边缘路由和高级CMTS 。
一台完整的Cadant C4 CMTS 系统包含4 种类型的模块:1)SCM-系统控制模块;2)FCM-交换矩阵控制模块;3)NAM-网络接入模块;4)CAM-线缆接入模块。
每一个模块都安装在Cadant C4 CMTS 机柜的前面板插槽中。
对每个模块来说, 其物理接口卡(PIC) 部署在相应模块的机柜后面板上。
所有物理连线都接在机柜的后面板上。
Cadant C4 CMTS 系统被设计成所有射频和网络链路在机柜后部的物理连接都只用一次连线。
Cadant C4 CMTS 的特点是具备一个可编程的6.4 Gbps 硬交换矩阵, 即使在满负载(100%) 的情况下也能支持恒定的6.28Mpps 转发速率。
可编程交换架构设计是Cadant C4 CMTS 能够实现线速路由能力的关键, 并且将来能够根据新的配置信息通过软件下载轻松升级。
AN12977基于RSSI 测距的KW38/KW36定位第 0 版 — 2020 年 9 月作者:恩智浦半导体1 介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用于确定无线信号的质量。
它可以用于定位系统。
通过建立信号衰减模型,可以得到信号空间路径损耗与距离的关系。
可以使用链路损耗方程计算距离,并且可以通过将距离与软件算法相结合来评估位置。
本文档介绍了基于低功耗蓝牙RSSI 测距的定位。
它使用 Kinetis KW38 无线 MCU 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三边定位系统。
应用笔记目录1 介绍 ............................................1 2 RSSI 测距 .....................................1 3 基于RSSI 测距的三遍定位 ..................3 4 本地化系统实施注意事项 .................5 5 设置和测试结果 ........................... 14 6 结论 (21)2 RSSI 测距2.1 事先定义标签 - 必须定位的未知位置的目标。
在本应用笔记中,它是一块 KW38 板。
锚点 - 固定位置的设备。
它收集 RSSI 值并将它们上传到位置计算设备。
通常,定位至少需要三个锚点。
2.2 无线信号路径损耗模型在定位系统,基于RSSI 测距,标签节点应用RSSI 测量使用已知的信号传播模型来估计从锚节点其距离。
空间无线信号路径损耗模型如图 1所示(a1c1, a1c2等为测试设备编号)。
RSSI 测距图1. 无线信号路径损耗渐变模型广泛用于对无线信号传播损耗进行建模,其表达式如下:• d 和 d 0 表示实际距离和参考距离。
• P r (d) 和 P r (d 0) 分别表示在实际距离和参考距离处接收到的RSSI (dBm)。
• n 是路径损耗指数。
• a δ 是随机噪声。
始终假定具有零均值和方差的高斯分布随机变量。
广电总局关于颁布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获奖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6.16•【文号】•【施行日期】2011.06.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电总局关于颁布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获奖结果的通知(2011年6月1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电局,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局直属各单位:广电总局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和终审以及评审结果公示,现颁布获奖结果(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共有261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50个、二等奖96个、三等奖115个。
其中,由中央电视台完成的“中央电视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高清转播系统”,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等单位完成的“直播卫星安全模式调制器研究开发”,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完成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系统”,获得2010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二、2010年度各推荐单位积极组织申报总局科技创新奖,江苏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广西省广播电视局、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广播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等10个单位,在推荐工作中表现突出,项目申报材料齐备、规范,申报项目获奖数量多,特授予2010年度总局科技创新奖组织奖。
三、为了表彰获奖单位和人员,总局将统一颁发奖杯、奖状和证书给相关单位和人员。
颁奖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请各获奖单位对获奖人员进行奖励,奖金费用由各获奖单位自理。
附件:广电总局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获奖结果丁汶平、秦龙、张红、聂明杰、唐月、赵子忠、徐江山、宁万锋、陈志国、崔岩、刘林海、刘广平。
1 Overview
本文档描述了一个基于Casa cmtS r6.4版本,能设计和实现RFOG性能的软件。
1.1 What is RFoG? 什么是RFOG
RFOG 是PON网络(无源光网络)的一种类型,PON网络是指RF信号通过光纤传输。
RFOG通过FTTP部署,允许服务提供商利用现有的DOCSIS基础设备,这其中包括HFC网络和后台网管应用。
随着最后一公里电缆被光纤代替,这种新的PON形式将会带来诸多好处,比如:更低的能量耗、改善噪声特性、更高的调制度(64QAM)、更宽的频带利用率。
因此RFOG被看做是未来GPON 网络的有效解决办法。
1.2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of RFoG to CMTS? 对CMTS来说RFOG的本质是什么?
RFOG在DOCSIS3.1里面定义了新的CMTS操作模式。
多个上行光发射机通过光分路器汇聚到一根光纤上与头端的单个光接收机相连,在新的模式里,CMTS限制了同时发送数据的上行光发射机数量。
正因为如此,在同一个光分路器下的CM是不允许同时传送数据到CMTS的。
如果CM是在同一个光分路器所带的光机下,那么必须保证其用于上行传输的时隙不能重叠,在此前提下,通过CMTS机制分配CM上行链路的频谱,这是RFOG在CMTS下工作的本质所在。
图1是普通模式,DOCSIS3.0上行MAP配置例子,分别在4个信道给猫分配某个特定时隙,图中的1,2,3号三个CM是并发的,5和8号CM在同一时间不同信道中传输数据。
图1实际上就是展示了同一个时刻有不同的CM分别在4个信道上传输数据。
(从中不难理解,所谓CMTS时分复用,其实是指:
在某个时隙在必定是单个CM占用某个单一信道,并不是在某个时隙只有单个CM占据整个上行信道(4个信道),所以就会出现同一时隙可以有不同的CM占据不同的信道。
这样噪声也自然是四个CM回传产生噪声的叠加。
)
图1
图2是RFOG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CM的上行时隙是重叠的。
此外,在RFOG操作模式下,由于信道绑定功能,2号CM仍然可以同时在多个信道上传输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1号CM是3.0或者比3.0更早期的CM,所以它没有信道捆绑功能,但是在具体某个时刻的请求与接收,它也是不需要多个信道传输数据。
(从中可以知道,在RFOG模式下,在任何一个时隙内,在所有上行信道范围内,只能有一个CM传输数据,这样在同一时刻也就关闭其他同一个上行RFOG通道内的其他CM携带的噪声,从而提高信号质量。
同时通过绑定信道,还可以增加上行传输速率。
)
图2
1.3 RFoG feature specifications RFOG性能规范
1、RFOG模式在每个上行服务组基础上可以被开启或者关闭。
可以基于部署的拓扑结构来配置CMTS。
2、在相同的竞争周期(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区间,可能会有两个以上的CM发送数据),所有CM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竞争周期就剩下128个时钟,所有信道都会认为这128个时钟周期是给他们自己使用的。
3、一个物理通道只能属于一个RFOG通道,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上行信道属于两个服务组,那么这两个服务组都不能启用RFOG操作。
通过以上分析,虽然下面的网络拓扑结构已经实现了RFOG模式,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RFOG,在头端的CMTS还需要做相应的配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