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监测上岗证考试试题集二基础知识标准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8.82 KB
- 文档页数:11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做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0.5m。
12、在地球表面上空约80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12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6.0±0.6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以0.2-0.3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第一章水和废水第一节水样采集分类号:w1一、填空题1。
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
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2.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络3。
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生工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
5 下0。
54。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之处。
答案:正下方河床冲刷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5. 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6。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答案:生产周期 2 37。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答案:污染源扩散形式8.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答案:网络9。
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m,井(孔)口安装,孔口地面应采取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
5-1.0 盖(或保护帽)防渗10.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一次.答案:枯水期每月11. 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12。
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13.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环境监测上岗考核试题一、 选择题环境监测26.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
( )A. pH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 、水温、化学需氧量C. pH 、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5.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水样必须经 后方可测定。
( )②A .静置24hB .悬浮物沉降后 C. 摇匀答案:C5.酸沉降监测项目中, 为逢雨(雪)必测的项目,同时记录当次降雨(雪)的量。
( )②A .EC 和-24SOB .pH 和-24SO C .EC 和pH答案:C2.环境敏感点的噪声监测点应设在 。
( )A .距扰民噪声源1m 处B .受影响的居民尸外1m 处C .噪声源厂界外1m 处答案:B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1)规定的技术要求中不包括 指标。
( )A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 .游离甲醛C .可溶性铅D .砷答案:D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中,读数完毕后,将采样枪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 mg /m 3以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
( )A . 1B . 15C .20D .50答案:C现场采样1.文字描述法检测水中臭氧时,采样后应尽快检测,最好在样品采集后 h 内完成。
( )②A .2B .6C .12D .24答案 B9.湿沉降采样器宜设置在开阔、平坦、多草、周围 内没有树木的地方。
也可将采样器安在楼顶上,但周围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 )②A .100m ,2mB .50m ,2mC .100m ,1 m答案:A4.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 μm 的尘粒。
( )③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答案:D4.室内空气采样系统流量要保持,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_______流量,误差不得超过____。
环境监测机构持证上岗基本知识理论考核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3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地面水和地下水,常用的保存剂,如酸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碱或其它试剂使用______ ,最好用________ 。
如保存剂内含杂质太多达不到要求,则应______ O2、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冃有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等。
3、测定六价铮的水样,应加入_______ ,调节pH至________ o4 •玻璃器皿灭菌一般采用 ____ 和_______ 方法。
5•进行细菌学检验,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宜超过______ 小时,不然应使用10°C以下冷藏设备保存样品,但不得超过_______ 小时。
6•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水屮溶解氧,主要消除______ 的干扰,高猛酸钾修正法主要消_______ 除的干扰,水样中含有Fe+3时,可加入______ 消除。
7•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BOD5应小于_______ 。
接种稀释水的BOD5应为 ______ o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 _______ o&测定水样的BOD5时,如其含量<4mg/L,可以 _________ 测定,经五天培养后消耗溶解氧_______ mg/L,剩余溶解氧__________ mg/L 为宜。
9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和个人习惯性操作误差等。
10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两级:是______ 和_______ O二、选择题(10分)1、在水样屮加入______ 是防止沉淀。
a.H2SO4;b.HNO3;c.NaOH.2、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采样吋,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
第一章水和废水第一节水样采集分类号:Wl重要内容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
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立监测垂线。
答案:网络.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生工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 处;若水深W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之处。
答案:正下方河床冲刷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答案:生产周期23.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37.为测定水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一定要采集混合水样。
()答案:错误对的答案为:若样品在混合后,其中待测成分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时,不用采集混合水样, 要采用单样储存方式。
38.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上游,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
()答案:错误对的答案为: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下游,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
39.对于开阔水体,调查水质状况时,应考虑到成层期与循环期的水质明显不同。
了解循环期水质,可采集表层水样:了解成层期水质。
应按深度分层采样。
()答案:对的40.沉积物采样地点除设在重要污染源附近。
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因素导致堆积以及沉积层恶化的地点,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厚的地点。
()答案:错误对的答案为:沉枳物采样地点除设在重要污染源附近、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因素导致堆积以及沉积层恶化的地点,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薄的地点。
江苏环境监测标准规范试题及答案标准规范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某条河流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按照保护目标应将其划分为A 类。
A、ⅠB、ⅡC、ⅢD、ⅣE、Ⅴ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是对GB8978-88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用A代替原标准以现有企业和新扩改企业分类。
A、年限制;B、时间段。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A级。
A、三级;B、五级;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可吸入颗粒物的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限值为BA、0.12mg/m3;B、0.15mg/m3;C、0.10mg/m3;5、在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农村地区属于BA、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B、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C、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6、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5dBB、10dBC、15dBD、20dB7、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以上。
A、3mB、5mC、8mD、10m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已实施多年,许多地方已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A、重新修订B、废除9、测定钢铁工业污水中的氰化物应采用法。
A、异烟酸-吡唑啉酮法(GB7487-87)B、硝酸银滴定法(GB7486-87)10、地表水环境监测规定国控断面全年采样次。
A、6B、12C、411、地表水监测中新增项目连续年的测定值均低于检出限,可以在每年一月份采样一次进行核查,如未检出,一年可不再监测。
A、一B、二C、三12、地表水采样应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A、水期B、时间C、空间13、开展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以及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促进的发展,是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A、环境保护B、环境科学C、环境监测科学技术14、尽量避免水样发生变化,在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的同时,必须采用保存方法。
A、相应的B、低温C、加保存剂15、位于两控区内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除执行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地控制区规定的A、总量控制标准B、地方标准C、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第一章水和废水第一节水样采集分类号:w1一、填空题1. 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
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2.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络3. 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生工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4.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之处。
答案:正下方河床冲刷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5. 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6.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答案:生产周期 2 37.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答案:污染源扩散形式8.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答案:网络9. 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m,井(孔)口安装,孔口地面应采取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盖(或保护帽)防渗10.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一次。
答案:枯水期每月11. 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12. 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13.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江苏环境监测标准规范试题及答案标准规范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某条河流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按照保护目标应将其划分为 A 类。
A、ⅠB、ⅡC、ⅢD、ⅣE、Ⅴ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是对GB8978-88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用 A 代替原标准以现有企业和新扩改企业分类。
A、年限制;B、时间段。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 A 级。
A、三级;B、五级;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可吸入颗粒物的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B 。
A、0.12mg/m3;B、0.15 mg/m3;C、0.10 mg/m3;5、在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农村地区属于 B 。
A、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B、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C、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6、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A、5dBB、10 dBC、15 dBD、20 dB7、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以上。
A、3mB、5mC、8mD、10m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已实施多年,许多地方已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
A、重新修订B、废除9、测定钢铁工业污水中的氰化物应采用法。
A、异烟酸-吡唑啉酮法(GB7487-87)B、硝酸银滴定法(GB7486-87)10、地表水环境监测规定国控断面全年采样次。
A、6B、12C、411、地表水监测中新增项目连续年的测定值均低于检出限,可以在每年一月份采样一次进行核查,如未检出,一年可不再监测。
A、一B、二C、三12、地表水采样应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A、水期B、时间C、空间13、开展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以及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促进的发展,是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A、环境保护B、环境科学C、环境监测科学技术14、尽量避免水样发生变化,在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的同时,必须采用保存方法。
A、相应的B、低温C、加保存剂15、位于两控区内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除执行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地控制区规定的。
(二)标准规范一、填空题1.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地表水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的标准限值。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采样时,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米。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择其附表4~6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必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5.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 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7.《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规定: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1级。
9.《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适用于除易爆、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投入使用前,其地下水至少应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运行过程中和封场后,每年按枯、平、丰水期进行监测,每期一次。
11.根据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二、单选题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将地表水水域功能划分为五类。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A.23 B.33C.35 D.45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24小时平均”(也称为“日平均")的数据有效性规定: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A.16个小时B.18个小时C.20个小时D.22个小时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T 18883-2002)规定:下列空气质量参数中,新风量应大于等于标准值。
A.新风量B.相对湿度C.空气流速D.二氧化硫5.空气的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 pa时的状态。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为基准。
A.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B.标准状态下的空气C.监测状态下的干空气D.监测状态下的空气6.污染源排气筒高度是指排气筒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
A.从海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B.从排气筒底部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C.排气筒高于附近建筑物的高度D.排气筒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7.下列标准中,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以扣除。
A.不予扣除B.应予扣除C.酌情扣除D.加入折算系数,不予扣除9.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
A.0类B.1类C.2类D.3类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IB 12348-2008)中,厂界外4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为昼间70 dB(A) ,夜间55 dB(A) 。
A.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B.昼间70Db(A),夜间60 dB(A) C.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D.昼间65dB(A),夜间50 dB(A) 11.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对废物进行腐蚀性鉴别,其浸出液pH值范围为pH值≥12.5或pH值≤2.0时,属于危险废物。
A.pH值≥12.5或pH值≤2.0B.pH值≥12.0或pH值≤4.0C.pH值≤12.5 D.pH值≤4.012.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甲醛的1小时标准限值是0.10mg/m3。
A.0.50 B.0.30 C.0.20 D.0.101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2014)规定: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 m,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A.8 B.10 C.15 D.2014.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I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的A标准。
A.一级标准的A标准B.一级标准的B标准C.二级标准D.三级标准15.危险废物填埋场运行一年后,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取样频率为每季度至少一次。
A.周B.月C.季度D.年16.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腐蚀性鉴别包括:浸出液pH值、钢材腐蚀速率。
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A.液体腐蚀速率B.钢材腐蚀速率C.贮罐腐蚀D.固体废物腐蚀17.空气质量指数为127时,所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轻度污染,其表示的颜色为橙色。
A.红色B.橙色C.黄色D.绿色1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测定并评价生活垃圾飞灰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液浓度时,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HJ/T 300。
A.GB 5086.1 B.HJ/T 299 C.HJ/T 300 D.HJ 55719.《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13)适用于生产合成氨、以及以合成氨为原料生产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以及醇氨联产生产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A.醇氨联产B.硝酸C.复混肥D.联碱法纯碱2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污染物限值中的“测定均值"是指:取样期以等时间间隔(最少30min,最多8h)至少采集3个样品测试值的平均值;二恶英类的采样时间间隔为最少6h,最多8h。
A.1 B.2 C.3D.4三、多项选择题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适用于ABCD。
A.使用单台出力65 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B.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C.单台出力65 t/h以上燃油、燃气发电锅炉D.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E.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2.以下ABCD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A.GB 3838中I类水域B.GB 3838中II类水域C.GB 3838中Ill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D.GB 3097中一类海域3.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必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的项目有ABC。
A.总汞B.总铬C.总铅D.硫化物4.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包括一类区和二类区。
下列属于二类区的有ACD。
A.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B.风景名胜C.工业区D.居住区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用筛选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min。
A.12 B.24 C.30 D.45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下列排放ABD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米。
A.氯气B.光气C.沥青烟D.氰化氢7.关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BC。
A.为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B.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米范围内C.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于周界内测D.若经估算测量,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m范围之外,仍应将监控点设置在10m范围内8.噪声按来源可分为ABCD。
A.交通噪声B.工业噪声C.施工噪声D.社会噪声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ABCDE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A.江河B.湖泊C.运河D.渠道E.水库F.水库底质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ABC地的土壤。
A.牧场B.林地C.自然保护区D.河湖底质E.水库底质11.以下关于噪声监测正确的说法是ABD。
A.一般情况下,厂界噪声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 m、高度1.2 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B.当厂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厂界噪声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C.一般情况下,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点选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外2m、高度1.2m以上的位置D.环境噪声对一般户外的测点选择是: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1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ABCD等。
A.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B.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国家环境基础标准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了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的基本项目是AD。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总悬浮颗粒物(TSP)D.臭氧E.颗粒物(PM2.5)14.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类B.L10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C.4类声环境功能区分两种类型D.L max-表示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或对某一独立噪声事件,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规定了ABC、水泥制品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A.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B.水泥原料矿山C.散装水泥中转站D.水泥运输16.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ABD。
A.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D.食品加工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HJ 612-2011),天然气开采项目验收的废气监测点位应重点布设在ABCD 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