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气胸百科名片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
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以便在X线下识别胸内疾病,称为人工气胸。
由胸外伤、针刺治疗等所引起的气胸,称为外伤性气胸。
最常见的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目录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气胸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发生自发性气胸急救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编辑本段病理一、病因1.外伤气胸:常见各种胸部外伤,包括锐器刺伤及枪弹穿透伤肋骨骨折端错位刺伤肺,以及诊断治疗性医疗操作过程中的肺损伤,如针灸刺破肺活检,人工气胸等2.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
如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阻塞性肺性疾患,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和支气管肺癌部分闭塞气道产生的泡性肺气肿和肺大泡,以及靠近胸膜的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结核性空洞,肺真菌病,先天性肺囊肿等3.特发性气胸:指平时无呼吸道疾病病史,但胸膜下可有肺大泡,一旦破裂形成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长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4.慢性气胸:指气胸经2个月尚无全复张者。
其原因为:吸收困难的包裹性液气胸,不易愈合的支气谈判胸膜瘘肺大泡或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形成的气胸,以及与气胸相通的气道梗阻或萎缩肺覆以较厚的机理化包膜阻碍肺复张。
5.创伤性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创伤性气胸,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
气胸科普知识一、定义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如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工气胸”。
气胸又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二、病因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
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
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1.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
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
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继发性气胸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
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
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特殊类型的气胸(1)月经性气胸即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气胸。
(2)妊娠合并气胸以生育期年轻女性为多。
本病患者因每次妊娠而发生气胸。
根据气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妊娠3~5个月)和后期(妊娠8个月以上)两种。
(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60岁以上的人发生自发性气胸称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气胸胸膜腔为不含气体的密闭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pneumothorax)。
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3类。
自发性气胸ontaneous pneumothorax)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疱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于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
外伤性和医源性气胸见《外科护理学》。
【病因与发病机制】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为多见,其次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1.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由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孑菌感染、肺癌、肺脓肿等肺部基础疾病可引起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破裂。
有些女性可在月经来潮后24~72小时内发生气胸,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破裂所致。
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时如导致其中的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2.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常规Ⅹ线检查除可发现胸膜下大疱外,肺部无显著病变。
胸膜下大疱的产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吸烟、瘦高体形、非特异性炎症癜痕或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有关。
航空、潜水作业时无适当防护措施或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也可发生胸。
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甚至大笑等可成为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
气胸发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失去了负压对肺的牵引作用,且正压对肺产生压迫,使肺失去膨胀能力,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容量减小、肺活量降低、最大通气量降低。
但由于初期血流量并不减少,产生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动静脉分流增加,从而出现低氧血症。
大量气胸时,不但失去了胸腔负压对静脉血回心的吸引作用,而且胸膜腔内正压还对心脏和大血管产生压迫作用,使心脏充盈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张力性气胸可引起纵隔移位,导致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
气胸的名词解释气胸,也被称为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胸腔内积聚气体造成的疾病。
胸腔是由肺部和胸壁之间的膜状组织构成的空腔,其内部通常是负压状态,有助于维持肺部的正常膨胀。
然而,当气体进入胸腔并干扰了正常负压状态时,就会导致气胸的发生。
气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外部创伤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创伤性气胸则是由创伤引起的,例如骨折、刀伤或穿刺。
自发性气胸通常与肺组织的异常有关。
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组织的疾病或损伤,如肺气肿和肺大泡。
肺气肿是指肺组织的过度膨胀,导致肺泡结构的破坏。
肺大泡是指异常扩张的肺气囊,其破裂可以引起气胸。
其他导致自发性气胸的因素包括先天性肺囊性病变和结缔组织疾病。
在自发性气胸中,气体通常通过肺组织的缺陷进入胸腔。
当气体进入胸腔时,它会在胸腔和肺之间形成一个气体囊。
随着气囊的扩大,胸腔内的压力增加,导致肺部无法充分膨胀。
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症状。
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愈合和治疗干预。
对于小型的自发性气胸,医生通常会选择密切观察患者,因为许多小型自发性气胸可以自然愈合。
然而,对于较大或严重的气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插管或胸管引流,在胸腔内放置一个管道,以排出胸腔内的气体。
这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胸腔压力,并使肺部能够重新膨胀。
对于复发性气胸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治疗步骤。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进行手术手段来修复肺部结构的缺陷。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破裂的肺组织,以及在缺陷处加以修补来完成。
总的来说,气胸是一种由胸腔内积聚气体引起的疾病。
自发性气胸通常与肺组织的异常有关,而创伤性气胸则是由外部创伤引起的。
治疗方法包括自然愈合和治疗干预,视气胸的大小和症状而定。
复发性气胸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肺部结构的缺陷。
对于患有气胸的个人来说,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后果。
临床表现
1闭合性气胸
(1)症状:轻者胸闷、胸痛,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主要与胸膜腔积气量和肺萎缩程度有关。
肺萎陷在30%以下者为小量气胸,病人无明显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肺萎陷在30%~50%者为中量气胸;肺萎陷在50%以上者为大量气胸。
后两者均可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的症状。
(2)体征:可见患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活动度降低,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开放性气胸
(1)症状:明显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重者伴有休克症状。
(2)体征:可见患侧胸壁的伤道,颈静脉怒张,呼吸时可闻及气体进出胸腔伤口发出吸允样声音,称为胸部吸吮伤口;颈部和胸部皮下可触及捻发音;
心脏、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张力性气胸
(1)症状: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烦躁、意识障碍、发绀、大汗淋漓、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2)体征:患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幅度降低,听诊呼吸音消失;气管明显移向健侧,颈静脉怒张,多有皮下气肿。
处理
1闭合性气胸
(1)小量气胸者,积气一般在1~2周内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其发展变化。
(2)中量或大量气胸者,应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以减轻肺萎陷,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积气,促进肺尽早膨胀;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开放性气胸
(1)紧急封闭伤口:立即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赢得抢救生命的时间。
使用无菌敷料如纱布、棉垫或因地制宜利用身边清洁器材如衣服、塑料袋等在病人深呼气末时封盖吸吮伤口,加压包扎固定,并迅速转送至医院。
(2)安全转运:在运送医院途中如病人呼吸困难加重或有张力性气胸表现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暂时开放密闭敷料,排除胸腔内高压气体后再封闭伤口。
(3)住院处理:及时清创、缝合胸壁伤口,并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暂时解除呼吸困难,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4)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吸氧,以缓解病人缺氧的状况;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手术治疗:对疑有胸腔内器官损伤或进行性出血者行开胸探查术,止血、修复损伤或清除异物。
3张力性气胸:可迅速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并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迅速排气减压:入院前或院内需迅速在患侧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连线处,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排气减压,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
紧急状态下可在针柄部外接柔软小口塑料袋、气球等,使胸腔内气体易于排出,外界气体不能进入胸腔。
(2)安置胸腔闭式引流:闭式引流装置的排气孔外接可调节恒定负压的吸引装置,可加快气体排出,促使肺复张。
待漏气停止24h后,X线检查证实肺已复张,方可拔除胸腔引流管。
(3)开胸探查:若胸腔引流管内持续不断溢出大量气体,呼吸困难未改善,肺膨胀困难,提示可能有肺和支气管的严重损伤,应考虑开胸探查手术或电视胸腔镜手术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