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平均数(1)
- 格式:ppt
- 大小:993.51 KB
- 文档页数:9
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
1。
1 平均数第1课时平均数【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认识平均数的优、缺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及平均数的计算.【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平均数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平均数,你能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某校有24人参加了“希望杯〞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分成三组进行竞争,在一次“希望杯〞初赛前进行了摸底考试,成绩如下:甲:80、79、81、82、90、85、94、98乙:90、83、78、84、82、96、97、80丙:93、82、97、80、88、83、85、83怎样比拟这次考试三个小组的数学成绩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用到平均数,在小学我们学过平均数,但非常浅显,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平均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说明】通过实际问题的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一个小组10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1〕计算10名同学身高的平均数.〔2〕在数轴上标出表示这些同学的身高及其平均数。
〔3〕观察表示平均数的点与其他的点的位置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解:(1〕平均数为:x=〔151+156+153+158+154+161+155+157+154+157〕÷10=155。
6(cm〕。
〔2)在数轴上为:(3)这些点都位于x两侧,不会都在平均数的一侧;x可以作为这组同学的身高的代表值,它反映了这组同学的身高的平均水平。
【归纳结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数值的代表值,它刻画了这组数据整体的平均水平。
2.某农业技术员试种了三个品种的棉花各10株,秋收时他清点了这30株棉花的结桃数并记录在下表,哪个品种更好?分析: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数值的代表值,要比拟哪个品种较好,只要确定这三种棉花的平均结桃数就可以了。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1平均数(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1平均数(第1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实数、方程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数基础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愿意主动探究和尝试。
但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性质,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教学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均数,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6.布置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6.1平均数(1)教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2.能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重点: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学习难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预习与导学1.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都有关吗?3.七位裁判给某体操运动员打的分数分别为:7.8,8.1,9.5,7.4,8.4,6.4,8.3,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那么,这位运动员平均得分是多少?4.小亮买甲种练习本a本,每本m元,买乙种练习本b本,每本n元,两种练习本平均每本多少元?5.一组数据2,4,6,a,b的平均数是5,则a、b的平均数是多少?二、探索与实践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丽所在的A,B两个小组同学身高如下:你怎样计算A组和B组的平均身高呢?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定义:对于n个数x1,x2, …,x 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读作“x拔”.2.合作交流小文家稻子喜获丰收,准备向国家交粮,把同样的口袋都装满了,小文帮助爸爸抽称了几袋粮并记录之后,他就告诉爸爸大概能卖多少钱了. 记录如下(kg):105、103、101、100、114、108、110、106、98、96.(粮价1.8元/kg)(1)抽称的10袋平均每袋的重量是多少?能卖多少钱?(2)小明家共收了50袋,请你猜猜小文说的是多少元呢?他是怎样计算的呢?练习1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2.已知的平均数为6,则______________.3.4个数的平均数是6,6个数的平均数是11,则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4.一组数据中有m个x,n个y,p个z,q个u,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___.三、例题与练习例1.某班10位同学在汶川大地震的献爱心活动中,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