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57
博物馆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要求博物馆不仅仅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更要与时俱进,提供更加先进、多样、个性化的展览和体验方式。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对博物馆进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各类博物馆进行调研分析,对比不同博物馆的特点和亮点,总结出博物馆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方案。
三、研究内容1. 博物馆空间布局优化方案:通过对博物馆空间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将不同展品按主题分类展示,并设置多个互动体验区的空间布局方案,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2. 博物馆展览方式创新方案: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展览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亲近历史文化,增强学习和体验的乐趣。
3. 博物馆服务体验提升方案: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和体验环境,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票、参观、导览等服务,增加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方案:开发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文化产品,如周边纪念品、文创设计品等,通过文化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
四、研究结论经过对博物馆改造可行性研究的探讨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 博物馆改造是必要且可行的,可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展览方式、提升服务体验和开发文化产品等多种方式,使博物馆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和期待。
2. 博物馆改造有望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和体验,增加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3. 博物馆改造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结合数字化技术和体验设计,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研究建议1. 加强与数字化科技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支持博物馆改造,提升展览方式和服务体验。
2. 拓展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注重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增加文化产品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博物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保护、收藏和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艺术品和文物的公共机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
本报告旨在研究和评估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背景分析1.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承、展示和研究的职责。
2. 社会需求与潜在受众: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加,建设博物馆能满足公众学习、娱乐和科研的需求。
3. 潜在市场分析: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1. 研究目标:评估博物馆建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确定其可行性。
2. 研究方法:a) 数据收集:搜集相关博物馆建设案例、市场调研数据等。
b) 调研分析:对博物馆建设的经济投入、场地选址、展品收藏、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c) SWOT分析:利用SWOT模型,评估博物馆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四、可行性研究结果1. 市场需求:经调研发现,当地居民对博物馆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预计每年可吸引大量游客和学生参观。
2. 经济效益:博物馆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旅游收入和就业率,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 社会效益:博物馆作为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将促进人们的文化素养提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4. 可行性评估: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认为博物馆建设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五、建设规划建议1. 场地选址:选择便利交通、环境优美的地段,考虑建设规模、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空间。
2. 展品收藏与展示:搜集并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设计巧妙的展览布局和展示方式。
3. 运营与管理:制定科学的运营计划,包括票务管理、参观导览、维护保养等,确保博物馆的良好运行。
4. 教育与推广:注重教育功能,开展文化活动、学术研讨会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参与。
5. 合理投入与融资:根据经济评估结果,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并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民俗博物馆设计设计内容:某地方政府拟在当地兴建小型博物馆一座,以弘扬及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产。
建筑主体2-3层,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浮动5%)。
规定用房:1、陈列室和库房的总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比为0.6。
2、库房与陈列室建筑面积比为0.13。
3、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比为0.1。
灵活选择:1、其它如门厅、休息厅、阅览会议、管理办公用房等用房数量、面积自行决定。
2、技术用房按规范而定。
3、调查研究设计对象的文化背景。
环境要求:1、主入口前一定规模的人流集散和停车用广场。
2、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创造性的构想,可考虑室外展示空间结合环境设计。
设计要求:1、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文化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解决好空间序列流线组织,尤其是参观等外部空间与藏品、办公等内部空间的关系。
3、符合建筑自身性格的形象与空间环境设计。
4、合理的技术应用,如陈列室的采光照明要求、博物馆内的引导系统和无障碍设计等。
设计成果:1、调查报告分析阶段2、环境分析阶段(总平面图1:500;简要说明;可考虑基地环境分析模型)3、总体设计阶段(注重环境设计观念;总体体型;注重人的行为心理的观念;功能与流线;空间的界定、层次和序列;设计表达-过程性草图)4、草图阶段(平、立、剖面草图、体型模型)5、设计成果图1)总平面图1:5002)各层平面图1:200~1:1003)立面图1:200~1:100(不少于两个)4)剖面图1:200~1:100(不少于两个)5)能表达设计意图的表现图6)设计说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设立博物馆可行性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设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此,设立一座新的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文化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文化,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和感受历史的魅力。
因此,设立一座新的博物馆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2. 教育需求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设立博物馆也能满足教育需求。
三、投资分析1. 建设成本设立一座博物馆需要考虑到场地租赁、建筑设计、展品采购、人员招聘等方面的成本。
在城市中心地段租赁场地和进行建筑改造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投资。
2. 运营成本博物馆的日常运营需要考虑到场地维护、展览更新、人员工资、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本。
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博物馆的正常运转。
3. 收益预期博物馆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销售、文创产品销售、举办特展和教育活动等方面。
通过精心策划和管理,博物馆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并逐步实现盈利。
四、社会影响分析设立一座新的博物馆将为当地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首先,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
其次,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该地区,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
同时,博物馆也将成为人们学习、休闲的重要场所,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五、风险分析设立博物馆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来吸引观众。
其次,博物馆的经营管理需要专业团队来保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一个挑战。
另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博物馆的运营产生影响。
六、可行性建议综合以上分析,设立一座新的博物馆是具有可行性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评估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投资规划,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并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确保博物馆的长期发展。
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本报告旨在评估在市建设一个新的博物馆的可行性。
本报告根据当地
的文化资源、社会关系和经济形势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结果,分析博物馆建
设的可行性。
一、当地文化资源
1.当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拥有绘画、雕塑、国画、书法、
陶瓷、摄影等多种可供展示的文化实物,也有艺术设计等表现形式。
二、社会关系
1.当地政府机构对建设博物馆较为支持,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建设和管
理博物馆;
2.社会各界对建设博物馆持支持态度,也有一定的投资力度;
3.当地教育机构及文化机构也支持博物馆建设,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发展;
4.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有较强的关注度,可以支持新建博物馆的工作;
三、经济形势
1.政府支持:政府对博物馆的建设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可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
2.社会参与:当地居民和社会组织对新建的博物馆也持有较高的参与度,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
3.经济实力:地区实力较强,有一定的财政能力来支持新建的博物馆;。
建设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最近,我们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建设一座博物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项目。
本文将对建设博物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背景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博物馆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之一,在吸引公众参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博物馆也是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三、市场需求分析1. 旅游需求:旅游业是当今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建设一座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将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2. 文化教育需求: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逐渐增加。
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的场所,能够满足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需求。
3. 学术交流需求:在建设博物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展览、讲座等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共同进步的平台。
四、资源条件分析1. 地理位置:博物馆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段,以便更好地吸引游客和学者。
2. 人才队伍:博物馆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
我们应该招募有相关领域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保证博物馆的高质量运营。
3. 资金支持:建设一座博物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们建议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赞助以及票务收入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
五、风险与挑战1. 市场竞争: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需要面对市场上其他博物馆的竞争。
我们需要注重博物馆的特色与独特性,吸引更多观众。
2. 经营管理:一座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我们应该加强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3. 文物保护:博物馆作为文物展示和保护的重要场所,需要我们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珍贵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六、建议与展望1. 建设特色博物馆:我们建议在博物馆的定位上注重特色和创新,打造独具一格的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观众。
博物馆项⽬建设可⾏性研究报告第⼀章总论1.1项⽬概述1.1.1项⽬名称:***1.1.2项⽬承办单位:***1.1.3项⽬建设地点:***1.1.4建设性质:新建1.1.5项⽬负责⼈:***1.1.6建设规模:拟建霍林郭勒市鲜卑博物馆5000m2以及相应的公⽤辅助⼯程。
1.1.7总投资及资⾦筹措:项⽬总投资2520.00万元,本级财政出资1520万元,向上级财政申请⽂化基础设施建设资⾦1000万元。
1.1.8建设期:18个⽉1.2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可⾏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程设计规范》;(6)《建筑设计防⽕规范》(GBJ16-87?2001年版);(7)根据项⽬需要进⾏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8)项⽬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的各种技术资料、项⽬⽅案及基础材料。
1.3项⽬建议书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主要是:项⽬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拟建项⽬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内容;项⽬建设⽅案;总图布置和公共辅助⼯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影响评价;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项⽬实施进度;项⽬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筹措;项⽬评价。
1.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5.1建设内容本项⽬由四⼤功能区:展⽰展演区、库房储藏区、研究管理区、接待服务区和其它辅助设施区组成。
1.5.2建设规模总建筑⾯积5000m2,地下2层,地上3层。
其中:展⽰展演区3500m2、库房储藏区500m2、研究管理区500m2、接待服务区800m2、其它辅助设施区200m2。
1.6研究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该项⽬总⽤地⾯积为1000m2,建筑⽤地⾯积为1000m2,总建筑⾯积为5000m2。
2、项⽬区位优势明显,⾃然条件、交通条件、⼯程建设条件好,外部条件可满⾜本项⽬建设要求。
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建设一座博物馆的可行性,为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二、背景介绍1:博物馆的定义和作用博物馆是指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传播文化、自然遗产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文化机构。
博物馆承载着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对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需求和市场分析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本城市民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量大,表现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对传统工艺的渴望、对文化教育的追求等。
此外,旅游观光市场也对博物馆的需求量大,并且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查及样本分析,发现本城市民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量较大,并且愿意为此支付费用。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来到本城市观光旅游,其中对博物馆的需求比例也较高。
2:竞争环境分析在本城市附近尚未建设有大型博物馆,但存在着一些小型的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
虽然这些机构存在竞争,但是由于规模和藏品的限制,无法满足本市民众和观光游客对博物馆的需求。
3:资金及投资回报分析建设一座大型博物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建筑物的修建、藏品的购买、员工的招聘及培训等。
基于市场的需求和预计的门票收入,我们进行了资金预测和投资回报分析,得出了建设博物馆的可行性结论。
四、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1:建设方案本博物馆将设立多个展厅,包括历史文物展厅、艺术品展厅、科技创新展厅、民俗文化展厅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同时,我们将引入先进的展示技术和互动体验设备,提升博物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实施计划详细列出了博物馆的建设及运营时间表,包括前期准备、建筑修建、藏品收集及保管、员工招聘及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五、法律及政策分析1: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与政策包括:博物馆法、文物保护法、文物市场管理办法、博物馆建设管理办法等。
详细列出相关法律名词的定义及解释。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市场调查报告:包括市民对博物馆需求的调查结果、游客对博物馆需求的调查结果等。
博物馆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对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探讨在某地建设博物馆的可行性,特编写本报告,旨在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分析,以支持决策的制定。
二、背景介绍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和收藏文物、艺术品和历史遗迹的场所,通过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和人类智慧。
博物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
在某地,由于历史悠久、人文氛围浓厚,建设一座博物馆既能保护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又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标与意义1.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通过建设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本地区的文化价值;2.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和消费,提升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3.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博物馆组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丰富社会文化生活;4. 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建设一座规模宏大、设施完善的博物馆,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潜力:调研显示,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博物馆的参观意愿较强,且市场需求潜力较大;2. 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吸引更多游客;3. 人力资源支持:该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建设和管理博物馆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4. 政策支持和投资保障:当地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资保障。
五、项目规划1. 建设规模和设计理念:博物馆将建设为一座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分为陈列展区、教育活动区和文物保护区等功能区域。
设计理念注重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城市形象相结合,满足参观者的观赏需求并保证文物的展示和保护要求;2. 资金投入和筹措方式:博物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投资、企业赞助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3. 选址和建设时间:根据市场调研和地理位置优势,选址在市中心附近,以方便游客的交通和参观。
建设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机构,承载着文化传承、历史展示、教育传达等多重责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博物馆建设也成为了各地政府重点推动的项目之一。
本报告针对某地建设博物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市场需求、投资规模、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历史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对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建设博物馆可以满足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
2. 旅游需求: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也具有一定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该地旅游观光,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而言,建设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
3. 教育需求:博物馆是一种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化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文化、历史的机会,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文化素养。
建设博物馆对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积极意义。
三、投资规模确定1. 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运营规模,初步确定博物馆建设规模为XXXX平方米,展馆面积为XXXX平方米,藏品数量为XXXX件。
2. 投资估算:根据建设规模,初步估算博物馆的投资规模为XXX万元,其中包括建设费、藏品采集费、设备购置费、人员培训费等多个方面。
3. 资金来源:博物馆项目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筹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资金来源的充足和可靠性。
四、运营机制设计1. 组织结构:博物馆的运营机制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人员配备,确保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2. 运营模式:博物馆的运营模式可以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也可以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合作经营,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3. 资源整合:博物馆的运营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包括文物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确保博物馆的展示和服务质量。
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2)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五、项目研究结论 (3)
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4)
一、项目的由来 (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 (11)
一、项目选址 (11)
二、实施条件 (11)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1)
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3)
五、城市交通区位 (15)
六、市政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15)
七、施工条件 (15)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17)
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17)
二、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17)
三、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 (18)
四、工程建设方案 (20)
第五章公用工程 (26)
一、给水工程 (26)
二、排水工程 (28)
三、电力工程 (30)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5)
一、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5)
二、环境保护的标准 (35)
三、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 (35)
四、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36)
第七章节能、节水 (38)
一、建筑节能 (38)
二、公用工程节能 (40)
三、项目能耗分析 (40)
四、项目能耗评价 (41)
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2)
一、项目管理 (42)
二、实施进度计划 (42)
第九章工程招标方案 (43)
一、招标范围 (43)
二、招标组织形式 (43)
三、招标方式 (43)
四、投标人资格确认 (43)
五、招投标程序 (44)
六、中标与招标备案 (44)
七、招投标监督 (44)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一、估算范围 (46)
二、估算依据 (46)
三、投资估算 (46)
四、资金筹措 (47)
第十一章项目财务评价 (48)
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48)
二、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48)
三、财务基准收益率 (48)
四、经营收入及税金估算 (48)
五、财务分析与评价 (49)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51)
一、结论 (51)
二、建议 (51)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XX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项目法人代表:
(四)建设地址:XX白土镇费村行政村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用地面积17385平方米(26亩),建筑面积14451平方米,建筑密度33.6%,容积率1.2,绿化率18.2%。
文物收藏、配套通风、通讯、安全监控、信息网络等辅助工程和供水、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
(六)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一年,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945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XX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5、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
6、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7、《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委发改办〔2005〕2297号文件;
8、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术资料;XX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
(二)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XX没有民俗文化博物馆的空白,在满足民俗文化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承接展销会,交易会,各类大、中、小型会议接待,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重点宣传XX、推介皖北历史文化,进一
步推动XX民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我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项目研究结论
本项目利用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充分挖掘XX的民俗历史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对宣传XX、推广和营销XX,推动本区域乃至安徽省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研究认为,该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可以落实,在推动XX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快速发展,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国内逐渐兴起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俗研究的热潮。
民俗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
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
XX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县、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样板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国面粉加工强县。
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AAAA级旅游风景区、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把XX这一张张名片打出去,打出XX在国内的知名度、国际的知名度,经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对XX的远书画文化、餐饮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发展文化等,用一种建设浓缩城市的民俗灵魂,展现城市的民俗形象,决定建设一座综合类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皖北明珠——XX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地域名片。
由此,提出本项目即XX皇藏峪民俗博物馆项目的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