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教训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与启示抗战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它不仅对中国人民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训与启示。
首先,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坚持团结是战胜外敌的关键。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全国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
这种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中国人民能够集中力量、共同奋斗,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在面对外敌侵略时,要坚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敌人的侵略。
其次,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坚持正义是战胜侵略者的基础。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正义的斗争。
中国人民追求的是民族独立、国家解放,而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则是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坚守正义的立场,坚决反对侵略者,这是中国人民能够坚持抗战到底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在面对侵略者时,要坚守正义的立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再次,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坚持自力更生是战胜困难的重要途径。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勇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战胜了侵略者。
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宝贵的,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最后,抗战胜利告诉我们,珍惜和平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和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深知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因此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努力维护和平稳定。
这种珍惜和平的精神是可贵的,它告诉我们,在和平时期要珍惜和平,不要轻易让战争再次发生。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与启示是宝贵的财富,它们对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反思历史抗战胜利给我们的三个启示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
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
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正如一位青年评论家所指出的:“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 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
“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抗战胜利的历史启示与教训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与教训。
首先,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团结一致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无论是国共两党、军队、政府还是各个社会阶层,都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侵略者。
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是强大的,使得中国人民能够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战胜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其次,抗战胜利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战争胜利至关重要。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积极引进和研发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如飞机、坦克、火炮等。
这些先进武器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能力。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中国人民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再次,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坚持正确的战略和战术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如持久战、游击战等。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略,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和士气。
同时,中国人民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战术手段,如地下抗战、游击战等,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坚持正确的战略和战术是战胜敌人的关键,我们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提高指挥和作战水平。
最后,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他们不畏艰难,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断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抗战胜利的教训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启示抗战胜利的教训—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页。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在面对外敌侵略的时候,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并深化自身的发展。
一、要强化国家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展现了极高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
胜利的关键在于国家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
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国家意识的培养,推动社会团结和民族团结的形成,激发国人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要强化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抗战期间,中国的军队装备和战争观念都相对滞后,这给抗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敌人的现代化战争机器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我们应当认清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现代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水平。
三、要重视民众的动员与准备抗战期间,中国的战争动员与准备存在各种不足,阻碍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抗战中的战士们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但是许多民众缺乏基本的战争常识和动员准备。
在今天,我们应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公民的防卫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要加强军民关系的建设抗战期间,军民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隔阂和矛盾,这给抗战带来了一些弊端。
我们应该加强军政人民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构建和谐的军民关系,形成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实力量。
五、要深化国际合作与友谊抗战期间,中国得到了苏联、美国等国家的重要支持与援助,这对于中国赢得抗战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该继续重视国际间的友好合作,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国际合作共赢的局面。
六、要加强历史教育与宣传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展现了巨大的抗战斗志和牺牲精神,但是这段历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应该加强抗战历史的宣传与教育,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了解抗战的重要性,传承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反对日本法西斯肆虐和荼毒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
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与强大而野蛮的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14年,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历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一伟大胜利,必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也必将永载人类和平的光辉史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经验借鉴。
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和引以为鉴。
第一,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尊严,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诫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
作为小国的日本之所以敢于不断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之所以历经曲折,艰苦卓绝,长达14年之久,中日之间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强盛的国力既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强大动因,又是其持续进行侵略战争的雄厚物质基础。
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严重落后性,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悲惨历史的主要根源,又是日本帝国主义敢于野蛮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
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
”他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根本摆脱落后被动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当综合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霸权、没有竞争、没有危机,尤其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压力。
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和教训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付出巨大牺牲的一段历史。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在于坚定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
在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时,中国人民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
无论是在军队中还是在民众中,都形成了一个众志成城的抗日大联盟。
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使得中国人民能够以弱胜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其次,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在于正确的战略和战术。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如游击战、运动战、阻击战等。
这些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使得中国军队能够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同时,中国人民还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手段,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这些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情况,才能保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再次,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在于广泛的民族抗战意识。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普遍认识到抗战是全民族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都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
这种广泛的民族抗战意识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坚持抗战到底。
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需要培养广泛的民族抗战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最后,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在于正确的领导和组织。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正确地领导和组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使得中国人民能够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
抗战胜利的历史启示抗战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更是对人类和平与正义的伟大胜利。
这场战争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坚定信仰与价值观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展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
这种精神的源泉是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只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才能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团结和勇气。
二、民族团结与合作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团结与合作。
当时的中国社会实现了国共合作,不同政治派别和社会群体共同奋斗,团结一致地对抗敌人。
这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即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克服内外部的困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
三、科技创新与现代化抗战胜利使得中国意识到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的中国在军事技术上迎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这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抗战期间,中国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尤其是苏联的无私援助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促使我们意识到国家的发展需要积极拥抱国际合作和和平发展。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
综上所述,抗战胜利的历史启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信仰与价值观、民族团结与合作、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的教训与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斗争,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首先,抗日战争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战胜外敌的关键。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侵略者的进攻。
无论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还是藏族、维吾尔族等,都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共同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这种民族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中国人民在困难的环境下能够坚持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
其次,抗日战争告诉我们,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磨难,但他们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对胜利的信念和追求。
无论是在长城抗战、淞沪会战,还是在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使中国人民能够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坚守阵地,最终战胜了侵略者。
再次,抗日战争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利用了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战争的效率和战斗的力量。
例如,中国人民利用地道战、游击战等非对称战争的手段,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同时,中国人民还利用了新型武器装备,如飞机、坦克、火箭炮等,有效地提高了战斗力。
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中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最后,抗日战争告诉我们,国际合作是战胜侵略者的必要条件。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了苏联、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苏联不仅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还向中国派遣了军事顾问,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美国则通过陆上 lend-lease 法案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经济援助。
这些国际合作的支持为中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教训与启示是多方面的。
民族团结、坚定的意志和毅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合作,都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教训抗美援朝战争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被侵略的联合国军(以美国为主)之间的武装冲突。
此次战争在中朝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胜利,对于中国和朝鲜的国家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我们也要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和平安全做好准备。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1950年,当时朝鲜半岛爆发战争。
美国支持韩国出兵进攻朝鲜北部,并威胁要进一步扩大战果。
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捍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并保护自身安全。
中国人民志愿军奋勇作战,坚决抵抗了联合国军的侵略。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联合在铁丝网上取得了重要战役胜利,有效地打击了美军和联合国军队,迫使他们停止进攻,并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这场战争不仅捍卫了国家利益,也保证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教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后的国家安全和军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和平的维护和发展是国家的首要目标,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纠纷是最佳选择。
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其次,国家安全不能依赖他人,要靠自力更生。
我们不能指望他国的帮助或保护,而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国家安全。
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证明我们有能力自主制定战略,并以自己的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再次,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重要的。
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我们发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快军队的现代化进程,提高装备和战斗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保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国家才能蓬勃发展和繁荣。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合作、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为国际和平作出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它不仅捍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利益,也对国际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平型关大捷”收获到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平型关大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一道耀眼的光芒。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不仅让人民军队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展现了高超的战斗技巧和过人的毅力,更是为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国家繁荣富强,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这些年来,作为我国向世界展示的历史文化杰作,平型关大捷,在国内外广泛传扬,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加深国民历史文化素养和爱国精神的重要手段。
面对过去和未来,我们需要研究平型关大捷所带来的历史教训,便于推动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一,“精兵简政”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凸显了我国军队的精兵简政的战略规划和严格纪律的保卫作战能力。
它在我国历史中更是体现了领导者的战斗策略、民主治理和组织能力。
在作战计划制订等方面,中共中央领导人从整体上考虑整体,彻底的精细管理成为战斗机构的模板,使得整体组织非常的紧凑和高效,全面准备战斗人员的力量和素质。
回顾这一战争的历史作战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中的精兵可以在极端环境下展示正义和力量的巨大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来做好组织和统一,集中实力,形成优势上的武装力量,保障战斗胜利。
同时,它也强调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寻求发展和创新的抱负,使之对战争的准备和准备战斗经验渐入人心。
二、收获成功的背后是良好的群众基础平型关大捷的成功与战士的百折不挠、顽强抗战的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却有一点常常被忽略,那就是丰富多彩群众力量所使然。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付诸实践,需要将全体战斗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力量融汇贯通,并以百胜之姿开启新篇章,使得我们在紧张而又艰难的战争求胜中有了更加坚强有力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于军人的不屈不挠,更来自于广大民众的鼓舞和支持。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互相支持是保护群众利益的最大体现。
红军战士在作战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实现精神状态的平衡和抗战效率的提高,更是需要和广大人民保持紧密关系和协作精神。
胜利的教训
——从萨英战争谈起
2011-03-21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张剑锋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040
我们常说要总结胜利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假设,那就是只要是胜利了,我们就是成功者,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就是正确的,所需要的是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保持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只有失败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痛定思痛,反躬内省,寻找改革图强之路。
长久以来,我们国家反思历史基本上就是按照“胜利——保持与发扬,失败——反思与改进”的逻辑脉络来进行的。
然而,我们的东邻日本,有时对这个逻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而也导致对胜利不同的应对方式和不同的结果。
萨英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萨英战争指的是1863年8月在日本萨摩藩(日本幕府统治下的一个地方诸侯,在今九州岛鹿儿岛县)与英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1862年9月的“生麦事件”。
当时有 4个英国人在横滨附近的生麦村游玩时马匹受惊,撞上了萨摩藩大名岛津久光的队伍,结果被积极“攘夷”的日本武士砍死1人,砍伤2人,只有唯一英国女性得以幸免。
为此,1863年8月11日,英国舰队开到鹿儿岛同岛津久光谈判,要求赔偿25000英镑,同时要求逮捕惩罚肇事者。
据说可能是翻译不当的缘故,岛津久光
以为英国人要求惩罚自己,于是予以断然拒绝。
8月13日,萨摩藩计划奇袭英国舰队,因引起英军警惕而失败。
8月15日,英国舰队扣住了萨摩藩的三艘蒸汽船。
中午,装有80门大炮的萨摩藩岸防炮台先发制人,开始炮击英舰。
英国舰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到下午2点才开始使用其装备的100门舰炮还击。
由于萨摩藩占有天时地利(开战当时暴风雨来临,英国舰队摇晃严重、准备不足的火炮命中率极低。
而英国舰队停泊的地方正好是萨摩常常军演训练的地方,且海域狭小,不利于发挥英军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加之英军由于刚刚取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而盲目自大,未做充分战斗准备,导致尽管英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但在战斗中却未能占到多大便宜。
开战后不久,萨摩军的大炮就命中了英军旗舰舰长室,击毙旗舰舰长与大副以下多人。
经过激战,英国舰队不得不撤退到樱岛附近,停止了作战行为。
次日,双方再次发生炮战,英军依然未能压倒萨摩军。
到8月17日,英国舰队弹药几乎耗尽,被迫从战场上撤退。
从近代西方殖民史的标准来看,落后的一方在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战斗中能够打出如此战绩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堪称大捷。
按说岛津久光应该因此而额手称庆,好好开开庆功大会,封赏将士,然后再宣布对英夷采取更为严厉的政策才对。
然而,岛津久光却做出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的举动,原本是坚定的“攘夷派”的他于10月主动派出使节去江户向英国公使谢罪求和,不但拿出了25000英镑的赔偿款,还作出惩处“生麦事件”凶手的承
诺。
作为胜利的一方,萨摩藩居然主动屈膝投降了!
原来,尽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岛津久光却在胜利中看到了萨摩藩与英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岛津久光发现对方的大炮的射程和威力远远超过萨摩藩的大炮。
这次虽然萨摩军依靠各种有利条件,侥幸伤亡较小,但装备设施损坏却很严重——萨摩藩苦心经营多年的集成馆(近代工厂区)和铸币局被严重破坏,鹿儿岛城城门、箭楼被毁,房屋被毁者达 500多间。
萨摩藩实力损失惨重。
如果英军休整后再第二次、第三次来犯,萨摩藩终将败北。
因此,萨摩藩若要继续抱残守缺,拒绝改革,与西方搞对抗,是绝没有出路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岛津久光决定放弃“攘夷”的观点,改为采取“开国”的政策,全面进行现代化改革,向西方学习。
而“开国”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胜利者的架子,谋求与英国人的和解。
而英国也因萨摩藩的强硬反击而重新评价其实力。
这次事件反而发展成萨摩藩与英国的合作契机。
于是,就在萨英战争硝烟刚刚散去,萨摩藩就开始启动再改革——重建集成馆。
半年之后,1864年6月,萨摩藩创办了西学(日本称“兰学”)学校——开诚所藩校。
1865年4月,萨摩藩向英国派出了日本第一代赴西方国家的留学生。
1866年11月,萨摩藩从英国引进了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纺织工厂——鹿儿岛纺织所。
不过几年时间,萨摩藩就走在了日本甚至是整个亚洲近代化运动的最前列。
在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中,萨摩藩作为日本最强大、最近代
化的地方势力,坚决地站在明治政府的一边,成为击败幕府政权,建立维新政府的主力军。
而经历过萨英战争和近代化改革洗礼的萨摩藩藩士们,如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则都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领袖人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萨英战争为契机的萨摩藩改革就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声!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禁要感慨:日本人运气真好,只付出了这么少的“学费”就启动了近代化运动。
然而,殊不知,这样的运气,中国得到的比日本更早、也更多!就在萨英战争的前4年,1859年(咸丰九年),在中国大沽口就发生了跟萨英战争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情。
在第二次大沽之战中,轻敌冒进的英法联军同样被占有天时地利的清军侥幸击败。
可是,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的大清朝廷越发加强了盲目自信,认为英夷法夷终究不是天朝的对手,以前得逞几次不过是一时侥幸,只要天朝任用得人、迎头痛剿,那些妖魔小丑是完全可以击败的。
从而中国这头睡狮又放弃了一个醒来的机会,翻个身子又沉沉睡去。
要知道,这还远不是中国第一次因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放弃改革的机会。
早在萨英战争 170多年前(1685年,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军队就在雅克萨与沙俄军队发生过战斗。
早在萨英战争200年前(1661年,顺治十八年),中国地方军队就在台湾与荷兰的海陆军都发生过激战。
在这些时候,欧洲已经进入了近代社会,荷兰业已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正以海上马车夫的形象纵横大洋之上,俄国的彼得大帝也即位 3年,正在酝酿一场伟大
的改革。
虽然还没有到后来鸦片战争时完全一边倒的程度,但此时的俄国、荷兰军队在组织、装备、训练等方面已比仍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军队有着明显的优势,坚船利炮的形象已经建立。
可是,由于中国军队最终取得了这些战斗的胜利,在战斗中发现的双方差距就被胜利的光环所掩盖了,睡狮再一次躺下,进入天朝上国的香甜梦乡。
与萨英战争做一个对比,人们不禁要喟然长叹:如果中国的皇帝们能有岛津久光那样的眼力和胸怀,中国何至于要到1861年圆明园化为灰烬之后才成立总理衙门,使得自己的近代化进程如此姗姗来迟而又代价巨大呢?
在经历了无数曲折,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之后,中国终于走上了现代化的大道。
在近年来国际金融风暴的考验下,中国更是一枝独秀,在西方国家纷纷在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坑中挣扎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
一时间,各种类似北京共识、中美共治,乃至中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说法纷至沓来。
如果用战争来比喻,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是打赢了一仗,而且赢得相当漂亮!然而,从萨英战争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胜利者未必就是不应受到指责的,他也可能有着许多内在的缺点问题需要向失败者学习。
然而,这些问题很容易被胜利欢呼声所掩盖,从而隐藏下来,成为身上的暗伤。
从这个角度来看,胜利其实比失败更值得警惕!因为失败时,人们比较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会努力寻找自己的缺点问题和改进之道,从而为后来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失败是成功
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而胜利,则恰恰相反,可能会让人们冲昏头脑,自以为是。
如果没有岛津久光那样的眼光,胜利反而很可能会成为失败之母!因此,让我们向岛津久光学习,深刻的总结胜利的教训,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改进自己,不要让今天的胜利变成明天的失败,而是要让今天的胜利变成明天更多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