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歌诀
- 格式:pdf
- 大小:72.54 KB
- 文档页数:2
28种诊脉顺口溜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0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
主表证。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
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
主寒证。
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主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02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
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
主虚证。
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03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
主实证。
热藴三焦。
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
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
04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主病:肝病。
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28部诊脉顺口溜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一、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
主表证。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
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
主寒证。
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主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二、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
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
主虚证。
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三、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
主实证。
热藴三焦。
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
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
四、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主病:肝病。
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有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中医脉诊口诀有浮统五脉要明勘(濡、革、洪、微、散)沉含四脉重方得(伏、细、牢、弱)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春脉浮,夏脉长,长夹浮带,常属平。
秋脉沉,冬脉短,短沉沉带,脾胃病。
阴脉细,阳脉多,细多脉数,热多胃溏。
阴脉钝,阳脉疾,钝疾无力,肺疾多肥。
拘带脉滑,沉紧驶腊,腰腿疼痛,心腹沉下。
画脉多征,事舌见真,春画胃肝,夏为心肺,秋画大肠,冬画小肠,十有三命,脾胃肾西,阴里巨显,条理最精。
滑为痞症,沉紧有脑,轻者畏服,遥为忧著,画指重症,状见心火。
这是一个用于辨别脉象的助记口诀,通过观察脉搏的浮沉、长短、细钝、快慢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情的轻重,从而指导治疗。
不同的脉象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脏器和疾病,医生根据脉象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口诀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十八脉象歌诀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裏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裏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裏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脉诊趣味歌诀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以下是一首关于脉诊的趣味歌诀,帮助你记忆脉诊的知识:浮沉迟数四脉象,洪微弱涩紧弦长。
濡革洪散微细弱,长短涩弦紧洪强。
浮脉轻取如木浮,沉脉重按似石投。
迟脉一息三至缓,数脉息六疾如风。
虚脉无力大而软,实脉长强大三候。
滑脉如珠走盘状,涩脉滞涩似刮竹。
洪脉满指波浪状,微脉如丝按无踪。
紧脉如索拘急痛,缓脉从容四至平。
濡脉浮柔水浮棉,弱脉沉柔力气虚。
长脉迢迢过本位,短脉缩缩如龟藏。
芤脉中间有空洞,弦脉挺然似琴弦。
散脉浮乱无规律,细脉如线沉取细。
伏脉推筋着骨头,动脉数在关中跳。
革脉绷急如鼓皮,牢脉沉取实大长。
促脉数止如马急,结脉缓止如结聚。
代脉缓止不即还,疾脉躁而有力猛。
通过这首趣味歌诀,你可以轻松地掌握各种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断的水平。
中医把脉歌诀,郎朗上口,太好记了!赶紧收好!一、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五、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六、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长主有余,气逆火盛。
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
左关见长,木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
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十、短脉【体象歌】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主病歌】短主不及,为气虚证。
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
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
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十一、洪脉【体象歌】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表,滔滔满指。
【主病歌】洪为盛满,气壅火亢。
左寸洪大。
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
左关见洪,肝木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
左尺洪兮,水枯便难;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十二、微脉【体象歌】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体象歌】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主病歌】紧主寒邪,又主诸痛。
左寸逢紧,心满急痛;右寸逢紧,伤寒喘嗽。
脉诊歌诀
浮芤滑实弦紧洪,名为七表属阳宫。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为阴八里同。
长短虚细促动结,代革同归九道中。
更有数牢散三脉,二十七脉名须穷。
***
细脉本属气血衰,细细如丝永不绝。
须知血少为涩脉,如雨沾沙容易散。
虚主自汗惊悸多,举之迟大按之松。
两头缩缩名为短,关不诊短曾奈何。
微脉轻微有如无,气血微兮主虚候。
濡脉浮细须轻按,乃为亡血阴虚病。
要知弱脉沉无力,体弱阴虚阳气衰。
莫把散脉认等闻,散似杨花统记难。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风邪崇。
芤脉浮大软如葱,火犯热侵诸虚候。
革脉形如按鼓皮,半产崩漏主诸虚。
浮如风吹乌背羽,浮脉为阳表病居。
沉潜水蓄阴经病,如石投水极其底。
伏脉推筋着骨寻,或为霍乱或腹痛。
数脉为阳热可知,君相二火争虚实。
实脉浮沉有力弦,阳火郁成或发狂。
滑脉如珠流利匀,痰生百病或孕成。
长脉为病主有余,或是阳明热势深。
洪脉来盛去还衰,病主阳盛血应虚。
紧主诸痛主于寒,往来有力似切绳。
弦脉端直似弓弦,或为腹痛症瘕看。
弦实为牢人罕知,腹心疼痛木乘脾。
动脉专司痛与惊,无头无尾切豆形。
数而时止名曰结,血凝气滞或痰侵。
动而时止代脉呼,脏气已衰下元亏。
脉来三至号为迟,沉痼症瘕仔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