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常见古曲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13
适合古诗词伴奏的古筝曲
适合古诗词伴奏的古筝曲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筝曲:
1.《阳关三叠》:这是一首古筝名曲,旋律优美悠扬,很适合伴奏古诗词。
2.《夜泊秦淮》:这是一首描绘江南夜景的古筝曲,非常适合伴奏古诗词。
3.《阳关》:这是一首有着激昂曲调的古筝曲,很适合伴奏古代战争题材的诗词。
4.《水边的月亮》:这是一首轻快欢快的古筝曲,适合伴奏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
5.《梁祝》:这是一首古筝名曲,旋律悲伤优美,适合伴奏描写爱情悲剧的诗词。
6.《柳浪闻莺》:这是一首以描绘柳树和莺鸟的曲调为主题的古筝曲,非常适合伴奏古代田园诗词。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古筝曲,根据具体古诗词的主题和氛围选择适合的古筝曲伴奏,可以更加突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配乐诗词配乐朗诵纯音乐1、林海的音乐,尤其是《琵琶语》、《长相忆》和“琵琶相”里的部分,如《欢沁》、《踏古》等等2、神思者,喜多郎、姬神(推荐《雪谱》、《千年静》的音乐,他们的音乐大多是电视剧背景音乐,除了动听还有血脉里的熟悉,还有久石让的音乐,他是宫崎骏的御用乐师,很不错的。
另外推荐曲子《王都炎上》和《百鬼夜行抄》。
3、李闰珉的钢琴曲4、一些古乐,如《蓬莱游》,《春山泉涌》等5、、《仙剑奇侠传》游戏音乐,每一部都有经典的,如《少年行》,《水柔声》,《苗乡清露》,《水龙吟》,《回梦游仙》,《织梦行云》等6、贾鹏芳的二胡,比如《杨柳》、《旅愁》、《十二幻梦曲》、《树影婆娑》、《睡莲》7、范宗沛的音乐,比如《奇遇》、《青石街道》8、大唐豪侠的游戏音乐,比如《明镜菩提》、《天上人间》、《纵横天下》9、赵聪、秦万民的琵琶,比如《琵琶吟》、《深情的吻》10、蜀山online的游戏音乐,比如《峨眉金顶》,《望月之城》11、轩辕剑的游戏音乐,比如《如忆玉儿曲》、《昔影》、《月河雪》12、最后推荐单曲,orchid的《兰》、陈悦的萧曲《乱红》等都是我喜欢的,你可以试试古诗词朗诵背景音乐推荐古诗词朗诵背景音乐推荐1.古诗朗诵背景音乐大全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诗歌了。
不同的诗歌配乐也是不一样的。
最好使用轻音乐。
暂且给你推荐几首吧。
雪千寻故乡的风景Forrest Gump爱的罗曼史再见警察tearswindancer神秘园之歌和兰花在一起安妮的仙境春野你的笑颜宋家王朝童年雪的梦幻琵琶声凤求凰和兰花在一起白日梦童年SONG FOR THE LORD 像卡农安妮的仙境天空之城仙境雪之梦雨的印记天空之城秋日私语春野星空水边的阿狄丽娜初雪月光清晨爱的纪念梁祝仙境追梦人蓝色多瑙河梦中的婚礼克罗地亚狂想曲断情殇蓝色的爱雨中漫步月光奏鸣曲爱的协奏曲思乡曲百度MP3上轻音乐都可以,但最重要的是适合你的朗诵题材,我的回答只能作为参考。
2.10大古诗词背景音乐适合古诗词朗诵的背景音乐很多;歌颂祖国类《共和国之恋》,《我像雪花天上来》,《红旗颂》,《长征交响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介绍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分别是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高山流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便能领会其意。
后人为纪念这一对知音,便将此曲命名为“高山流水”。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
据《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现存曲谱为七十余种。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古琴曲中最受欢迎的十大名曲之一。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这首曲子描绘了楚汉争霸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琵琶通过演奏模拟出紧张激烈的角逐画面。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春晓》。
此曲通过虚无缥缈的琴音,再现了夕阳箫鼓的动听音韵和江南水乡的纯美画景。
渔樵问答是一首中国古琴曲,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最有影响的包括今虞山派的李玉仙演奏谱及吴韬的演奏谱等。
胡笳十八拍又名《胡笳五拍》,是一首大曲,唐人根据汉乐府古题写的作品。
它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全曲为十八段,自第一拍至第十八拍,一章为一拍。
汉宫秋月是一首中国古典民乐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这首曲子表现了古代宫女哀婉幽怨的情绪,深刻地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古典名曲,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大地萌动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中国古曲名曲欣赏100首中国古曲名曲有很多,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100首古曲名曲,希望你会喜欢:1. 《广陵散》。
2. 《阳关三叠》。
3. 《平沙落雁》。
4. 《十面埋伏》。
5. 《渔舟唱晚》。
6. 《梅花三弄》。
7. 《秋思》。
8. 《广陵散》。
9. 《阳春白雪》。
10. 《阳春白雪》。
11. 《梁祝》。
12. 《高山流水》。
13. 《二泉映月》。
14. 《渔舟唱晚》。
15. 《广陵散》。
16. 《广陵散》。
17. 《阳春白雪》。
18. 《渔舟唱晚》。
19. 《秋思》。
20. 《梁祝》。
21. 《高山流水》。
22. 《二泉映月》。
23. 《渔舟唱晚》。
24. 《广陵散》。
25. 《阳春白雪》。
26. 《梁祝》。
27. 《高山流水》。
28. 《二泉映月》。
29. 《渔舟唱晚》。
30. 《广陵散》。
32. 《梁祝》。
33. 《高山流水》。
34. 《二泉映月》。
35. 《渔舟唱晚》。
36. 《广陵散》。
37. 《阳春白雪》。
38. 《梁祝》。
39. 《高山流水》。
40. 《二泉映月》。
41. 《渔舟唱晚》。
43. 《阳春白雪》。
44. 《梁祝》。
45. 《高山流水》。
46. 《二泉映月》。
47. 《渔舟唱晚》。
48. 《广陵散》。
49. 《阳春白雪》。
50. 《梁祝》。
51. 《高山流水》。
52. 《二泉映月》。
54. 《广陵散》。
55. 《阳春白雪》。
56. 《梁祝》。
57. 《高山流水》。
58. 《二泉映月》。
59. 《渔舟唱晚》。
60. 《广陵散》。
61. 《阳春白雪》。
62. 《梁祝》。
63. 《高山流水》。
65. 《渔舟唱晚》。
66. 《广陵散》。
67. 《阳春白雪》。
68. 《梁祝》。
69. 《高山流水》。
70. 《二泉映月》。
71. 《渔舟唱晚》。
72. 《广陵散》。
73. 《阳春白雪》。
74. 《梁祝》。
76. 《二泉映月》。
77. 《渔舟唱晚》。
78. 《广陵散》。
79. 《阳春白雪》。
盘点十大古曲十大古曲是指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经典的十首曲目,它们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些古曲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十大古曲。
1.《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琴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名琴师吕奇所创。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韵律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2.《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唐代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卷轴绘画作品,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著名的器乐曲之一。
它通过音乐来再现了宋朝时期繁华热闹、人物众多、生活场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
3.《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家阿炳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以其清新脱俗的旋律和深情浪漫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曲之一。
4.《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由明代琴师杨洪基所创作的一首琴曲,它以其简约明快的音乐风格和清新淡雅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品之一。
5.《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歌《登鹳雀楼》中提到的一首琴曲。
它以其优美动听、富有抒情气息的旋律和深邃含蓄、意境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经典和优美的古曲之一。
6.《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为流行的民歌之一。
它以其悠扬动听、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深沉等特点,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7.《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器乐曲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8.《大漠谣》《大漠谣》是中国古代民歌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以其深情浪漫、抒情激昂、节奏明快等特点,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9.《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声乐曲目之一。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歌曲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歌曲如下:
1.《阳关三叠》: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首经典古琴曲,也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其曲意深
长,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2.《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渔舟晚唱的美景,尽显中国江南水乡的
婉约与宁静。
3.《广陵散》:这是一首具有传奇色彩的古琴曲,讲述了一位义士聂政刺韩王的悲壮故
事,表达了曲中主人公对暴政的控诉与愤恨。
4.《高山流水》:此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描绘了高山的雄伟和流水的潺潺,寓意着
人生如高山流水,跌宕起伏,有起有落。
5.《梅花三弄》:这首古琴曲借物喻情,表达了君子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6.《胡笳十八拍》:这首古琴曲是根据蔡文姬的《悲愤诗》所作,表达了她在乱世中的沉
痛与哀怨。
7.《汉宫秋月》:此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在深宫中的孤寂与无奈,表达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
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8.《平沙落雁》:这首古琴曲以大自然的景色为依托,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
命的思考。
9.《忆故人》:这首古琴曲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与追忆,体现了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
对过去的怀念。
10.《潇湘水云》:此曲以湖南潇水为背景,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古筝的诗词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古筝不仅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视为一种贵族文化的象征。
在诗词中,古筝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经写过关于古筝的诗词。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古筝诗词: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月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诗人拿起古筝,弹奏起了这首著名的《静夜思》。
这首诗的意境与古筝的音色相得益彰,让人们感受到了古筝的美妙和深邃。
2.《广陵散》- 聂政
广陵何处,箫管咽年年。
花发东吴夜,灯明上国秋。
水流千里静,山色四周幽。
更听胡笳曲,离愁犯玉钩。
这首《广陵散》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聂政所创。
这首诗描绘了古筝的美妙和深邃,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3.《临安春雨初暖时》- 陆游
临安城头夜吹角,匹马嘶残月。
秋雨湿黄昏,重门掩寂寞。
琴声在何处,在洛阳东篱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南宋时期,抗击外敌的战争中匹马单枪,深夜在临安城头听到角声的情景。
这首诗也展现了古筝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古筝在诗词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展现了古筝的美妙和深邃,还描绘了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简要解说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1.《杨柳曲》:汉乐府古曲,有时也作《折杨柳》《怨杨柳》《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
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柳》曲勾起了征夫的离愁,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又因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而不能,离情更苦。
2.《关山月》:乐府曲调,也称《关山》,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之情。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诗中“关山”即《关山月》曲调,诗人借此表达了征戍者的离家思归的别情。
3.《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此句只用《行路难》一曲就表现了在“天山雪后海风寒”的恶劣环境中将士们行军的艰苦。
4.《霓裳》:唐代著名乐曲,是《霓裳羽衣曲》的省称。
本传自西凉,经唐玄宗润色修改而成,是演奏难度很大的大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里的“霓裳羽衣曲”即借代唐玄宗得到杨贵妃后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中的生活。
后多指美妙的乐曲。
如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0初为《霓裳》后《六幺》。
”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5.《六幺》:唐代著名乐曲,也称《灵要》《绿腰》,后泛指美妙的乐曲。
如欧阳修《浣溪纱》:“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觥筹交错的场面,词人沉醉其间的神态跃然纸上,其中也暗含了词人借嗜酒耽乐以排遣苦闷的感慨。
6.《梅花落》,简称《梅花》《落梅》,笛曲名,曲调悲凉,常表达怀乡的主题。
诗中运用时多作双关,既指梅花飘落,又指梅花落曲调。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元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标签咏史怀古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
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阿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
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
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
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涂炭:比喻受灾受难。
涂,泥涂;炭,炭火。
赏析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
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
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
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
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
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
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
“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
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
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