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春意第四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56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并理解《春意》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学会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春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歌曲《春意》的音准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春意》。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转换。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或乐谱。
2.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春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谱,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正确演唱。
三、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2.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转换,并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四、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音准和节奏的难点。
2.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演唱歌曲,表达春天的美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春意》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自选一首春天的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并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音准和节奏,以及是否能够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春意》。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六、歌曲演唱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要求音准准确、节奏稳定。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学生可自主选择一种形式的展示,如舞蹈、朗诵等,将歌曲《春意》融入到展示中。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春意教学目标:一、“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告“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锄头的赞美。
三、在学唱歌曲的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四、聆听《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内容:表演《小鸟小鸟》《春鱼蒙蒙地下》欣赏《春水》《致春天》学习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切分音2、了解挪威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雨蒙蒙地下》里对春天的赞美,及唱好全曲。
4、学习儿歌与打击乐的配合教学过程:表演《小鸟小鸟》1、以生态环保导入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等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八六拍,该拍号)(2)画出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3)按曲调的欺负,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4)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的知道下,两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视辅导二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3、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心情,注意没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换卡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情绪。
4、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春意》的美妙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2. 理解歌曲描绘的春天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学会歌曲中的歌词,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春意》,能够流畅地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准,以及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春意》的旋律、歌词。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素材: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歌曲学唱:(1)教师范唱歌曲《春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3)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4)全体学生合唱,加强歌曲的熟练度。
3. 歌曲解析:(1)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曲式。
(2)解析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速度、音高等。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歌曲描绘的春天景象。
4. 歌曲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春意》伴奏。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添加创意性的编排。
(3)全体学生合唱,展示实践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能力的评价:歌曲《春意》的演唱流利程度、音准准确性。
2. 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为歌曲添加的创意性编排。
3. 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价:小组伴奏的协调性、合作程度。
4.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对歌曲《春意》所描绘的春天景象的描述。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主题创作,如编写关于春天的故事、绘画春天的景象等。
2. 邀请家长参与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开展春天的户外活动,如春游、植树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
1.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1.3 通过学习《春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春意》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2 歌曲《春意》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2.3 春天的相关知识和文化。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春意》,能够独立演唱。
3.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春意》的情感,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来。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引入:通过讲解春天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让学生对春天有更深入的了解。
4.2 教授:教唱歌曲《春意》,让学生熟悉旋律、节奏和歌词。
4.3 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4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4.5 总结: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春意》。
5.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春意》的情感,并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来。
5.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主题创作,如编写关于春天的诗歌、绘画春天的画面等。
6.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所学成果。
6.3 开展春天的户外活动,如春游、植树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的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7.2 收集春天的图片、诗歌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7.3 准备musical instruments,如钢琴、吉他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八章:教学反馈8.1 定期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8.2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8.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第九章:教学改进9.1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春意》这首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春意》。
学生能够运用音乐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春意》这首歌曲。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音乐的高音和低音部分。
学生能够运用音乐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乐谱和音响设备。
3.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春意》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4.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4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学生的音准、节奏、合唱和表演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5.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演唱和表演。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歌曲学习:推荐学生学习其他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以增加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6.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春天的交响乐或民谣,让学生欣赏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音乐游戏: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节奏接龙、猜歌名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和乐感。
7.2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春天的歌词或创作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歌曲练习: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春意》这首歌曲,加强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五年级音乐下册春意 4教案人音版
1、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音乐1)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1=D1=E4\413565653 ︱13565653 ︱1 ‖ma ha ha hahou ha ha hou ha ha hou ha ha ha13 ︱53 ︱52 ︱215 ︱1 - 0‖步骤:
1、听琴击拍;
2、附点四分音符练习;
3、全曲练习:用“鲁”音唱,注意根据旋律的走向进行力度变化。
4、分组练习。
四、复习歌曲《春雨蒙蒙下》要求:声音轻快,吐字清晰干净,感情投入。
五、欣赏:
1、欣赏几首外国歌曲,让学生说出歌名。
(播放录音)播放歌曲《樱花》、〈秸梗谣〉、〈铃儿响叮当〉
2、介绍外国民歌基本知识。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歌,反映着各自的历史、文化、风俗、生活和自然环境。
因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使民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体裁、形式。
对于民歌的概念,各民族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有些国家,也和我国一样,民歌是指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歌曲,而欧美一些国家中,个人创作的具有民间音调的歌曲,或个人创作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歌曲也叫民歌。
3、轻声随录音唱歌。
六、小结下课。
1、小结本节课的情况。
2、回家后收集外国民歌。
课题:第一课《春意》教学内容:1、聆听《春水》《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3、创编活动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致春天》第二课时::《小鸟小鸟》第三课时:《春水》第四课时:《春雨蒙蒙地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致春天》教学目标: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准备:电子琴、计算机、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新学期师生对话:师:新教材的丰富多彩,浏览课本。
生:对教材的了解,对老师的要求及希望。
意图:了解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提示学习要求。
二、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3、(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方案:(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注意: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春意《小鸟小鸟》主备人: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让他们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型易出错,较难学唱。
2、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教具准备钢琴、各种小鸟头饰、歌词大卡片、录音机、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今天是鸟的聚会,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吧!(生介绍)我们再次用掌声欢迎伙伴们的到来。
2、今天,老师想考大家一个小问题,有很多词曲作家为你们小鸟创作了很多的歌曲和乐曲,你们都知道哪些?(生答)2、寓教于乐,研究歌曲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将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是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
小鸟小鸟伴奏.ppt(课件一,师示唱)你们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来共同分享分享吧!(生答)你们喜欢这儿吗?(生答),那好吧,就让我们用歌声呼唤其他的伙伴们,一起来到这个“鸟的天堂”生活吧!2、歌曲聆听,感受歌曲..\小鸟小鸟原唱.ppt3、学唱歌曲(1)、随琴轻声唱歌词,我们现在试着填入歌词演唱一下。
(随琴伴奏演唱)(2)、分析研究:接下去我们做一个小侦察的游戏,小鸟侦察员们有没有准备好,搜索范围《小鸟小鸟》的歌词卡片,侦察任务:歌曲旋律哪些是相同的?比一比,哪组小鸟任务完成的既快又准确,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答)小鸟小鸟原唱.ppt4、完整演唱歌曲时间:课型:综合小鸟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你们开心吗?快乐吗?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可以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生答:愉快、活泼)5、让我们一齐用歌声表达此刻的心境跟录音完整演唱。
小鸟小鸟原唱.ppt三、表现发明,开拓视野课堂拓展,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1、看环境污染片环境污染.mpg小鸟们多么向往那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课件),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愿意在那儿生活吗?2、对人类说几句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音乐《春意》教学设计课题春意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三节知识 1、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春天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通过表演歌曲《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三、聆听《致春天》四、表演《小鸟小鸟》五、小结师播放轻松地音乐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2.播放《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第一课春意(第一二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第一课春意(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表演《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情感目标:“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材分析歌曲《小鸟小鸟》《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
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
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
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
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表演《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对6/8拍子的复习,巩固6/8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旋律的表现力,以三拍子为基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通过图形谱的练习,熟悉旋律的走向,将乐理知识和听觉结合,培养乐感。
合唱的练习中也是注重听力的训练。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小鸟小鸟》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第一春意(第四时)(新人教五下音乐
教案)
第一春意(第四时)
教学内容
聆听钢琴曲《致春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情感目标:“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
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
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
《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
一旦大地回春,
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啊!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
由主三和弦构成,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在这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情。
中段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
它在低音声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心情。
此时,高音声部以八度奏出强而有力的长音,中、低音声部则以四分音符的和弦为之伴奏。
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
在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后,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
但音区移高,并且八度演奏,加上流丽、晶莹的分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也更为欢畅热烈。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
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无论是借助图形谱还是动作表示等等,都是为了让学生区分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知道音乐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所以重点是对乐曲伴奏及旋律的表现手段的听辨和区分。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如何?
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
品的段落吗?
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三度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三、下
教后记:通过对三个乐段伴奏及不同旋律的分析,学生基本上能听辨出不同的情绪。
然后再通过图形谱的练习,巩固对旋律的不同走向的认识,将各种感官融合贯通,体会乐曲的情绪,学生独立完成加上相互交流讨论,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也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想象的习惯和能力。
最后通过表演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