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地面上的动物教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概述地面上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2)通过对家兔的结构观察,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利用对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关爱多种多样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探究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对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及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二、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体表被毛
2、体腔:体腔内有隔
3、呼吸:用肺呼吸
4、血液循环:心脏具四腔,体温恒定
5、生殖和发育:胎生、哺乳
三、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体腔内有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动物世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时,按照不同环境选取不同的动物,使学生理解地面上的动物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由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紧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家兔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视频、图片展示家兔的外形、内部结构来教学。
在观察完家兔的活动后,又安排了其他学生比较熟悉的哺乳动物的观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出哺乳动物的特征。
第 9 章地面上的生物第 2 节地面上的动物(第 2 课教课课题时)――察看家兔的形态特色1、知识目标(1)认识家兔的外形。
(2)知道家兔的内部构造。
(3)描绘家兔生殖、培育的特色。
(4)概括哺乳动物的特色。
2、能力目标:教课目标( 1)经过察看家兔的内部构造图示,培育学生剖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2)利用对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色的比较,培育学生从特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过察看动物,培育学生研究生命神秘的兴趣及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 2)认识动物与人类拥有的亲密关系,建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要点难点教课方法教具准备1.导入新课:值观教课要点:指引学生察看家兔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研究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课难点:对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研究法、活动法、讲解法课件、挂图教学过程师:我们在元宵节的时候经常进行猜谜的活动,不知道大家的猜谜水平怎样。
下边我给同学们出一个——我们常有的一种牲畜,属于植食性的哺乳动物,主假如以植物的茎、叶为食品。
其肉可食用,其毛是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一年可产仔4— 5 窝,每窝产仔6—7 只,最多可达10 只以上。
生:家兔。
师:很好。
那就再来一个难一点的试一试——人们没有想到,一直温顺可爱的我也能够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1859 年,我随第一艘殖民船落户澳大利亚,而后我和我的 11 位兄弟姐妹以每年100 多公里的速度向四周八方扩散,在很多地方我们几乎是铺天盖地,逐渐地我们的数目达到了 6 亿。
我们所过之处,像蝗虫同样,狼吞虎咽般地吃光了仅有的一点绿色。
这就给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带来了大麻烦。
一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开始了 ,,生: ,,师:谜底依旧是兔子。
可能好多同学不太相信这个答案,有图为证。
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来学习这个方面的知识。
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详尽全面地学习一下家兔的有关知识。
第一,对于家兔,你想认识什么?或许,把你累积的知识叙述给大家听听。
地面上的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5.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分析推理能力;6.在观察活动中培养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多种地面植物的图片。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 请同 学们判断幻灯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群。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 其实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 动物。
二、讲授新课(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教师】地面上的动物和植物一样种类繁多, 都有哪些特征。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教师】这些动物分别属于什么类群? 【学生】给上述动物分类。
(二)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1.观察家兔的外形【教师 】我们主要以家兔为代表来研究哺乳动物, 看看哺乳动物都有哪些特征。
指导学生观 察家兔的图片,总结家兔外形的特征。
家兔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总结。
【教师 】总结:家兔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头部有口、眼、鼻、耳等 器官。
家兔的也有多样的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面上的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 思考一下, 这些动物前肢短小,后肢强大,适于跳跃。
【教师】体表被毛对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家兔全身被毛,体表的毛有粗毛和绒毛两种。
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粗毛有利于散热。
粗毛和绒毛的多少可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到了夏季,绒毛脱落,粗毛增多,而到了冬季,绒毛增多,有利于保温。
2.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家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片,思考家兔的膈将体腔分为哪两部分?【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教学目的: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2.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准备:练习投影片相关内容的光盘VCD 电视动物纸片及磁铁投影仪教法:学生观察,师生交流为主教学过程:[投影1] 1.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2.请说出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侧柏水杉桃树贯众银杏葫芦藓花生番茄小麦卷柏3.果实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有一根豆角,它的里面有8粒种子,那么它由--------个子房-------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新授]引入:我们以上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引入课题)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过渡:地面上的动物种类繁多,请你举1 2例你最熟悉的动物,写到黑板上)一.多种多样的动物1.请学生挑选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给大家做介绍(要求从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加以介绍)2.如果让大家将以上的动物分类,大家如何划分?(引出地面上的动物大体的分类用投影2打出)[投影2]地面上的动物大概分类: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后代爬行动物――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家禽请将下面的动物归类:(用磁铁放到黑板上与相应的一类动物对齐)(纸片材料及磁铁)羊熊猫蜥蜴壁虎公鸡蚂蚁蝴蝶鹅猪龟老虎兔子蜜蜂蛇3.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将归类错误的动物加以改正强调:家禽和家畜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大概特点是全是哺乳的,爬行类动物的大概特点是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过渡:我们今天主要以家兔为例来探讨哺乳动物的特征)二.家兔——哺乳动物<一>外形(在黑板上贴上兔子的外部结构图)1.体表被毛兔毛的种类?有何作用?夏秋季的变化?(兔毛有粗毛和绒毛,绒毛有利于保温,粗毛有利于散热。
地面上的动物》◆教材分析本教材以“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充分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基本精神,又从“人—生物—环境”的角度突出了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和谐发展的密切关系。
而“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单元中,以生物生存的环境为主线;以人类熟悉的生物为主要探究对象;以各种环境中千姿百态的生物反映生物的多样性;以观察、实验、资料分析、探究、讨论等活动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展开教学。
“地面上的动物”这一节,主要活动为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以展示地面上各种类型动物—观察典型动物特征—讨论与典型动物相关的其他动物为思路,紧密与动物生存环境相联系,重点认识地面上的哺乳动物;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家兔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哺乳动物主要形态结构;通过与其他哺乳动物的比较,凸显哺乳动物的最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2.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部分有代表性的动物图片或视频;(2)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复习】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植物的分类有哪些?学生: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教师:很好!看幻灯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以上是我们学习了的地面上的植物,其实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
课时安排:2课时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地面上的动物》教案苏科版(第1课时: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使学生能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关爱多种多样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1、图片展示各种动物,并认识动物的名称.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已熟悉或喜欢的一种动物,说出它的特点、生活习性,关于动物的小故事等.3、观察课本P54的图片,认识各种地面环境中的动物,了解环境中动物的特点,并结合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对比两者的关系.4、通过观察、对比、概述地面上的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5、问题解答:解决生活中看到过,听说过的疑问.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答,合作、交流,学以致用.6、小结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第2课时: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兔的外形.(2)知道家兔的内部结构.(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初步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家兔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的介绍,帮助理解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用具: CAI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提问:举例说出你周围的哺乳动物.究竟什么样的动物才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呢?思考并举例.二、观察家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1、家兔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体表被毛对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家兔的膈将体腔分为哪两部分?每个体腔内分别有哪些器官?这些器官的作用与人体器官的作用相似吗?自主学习,观察图,结合信息库知识,积极思考,小组讨论探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 二、观察家兔 3、家兔的消化器官有哪些与它的食性有关?4、 家兔的生殖、哺育有何特点?对家兔的生存有何意义?组织学生交流,点评.1、播放视频:家兔的形态特征.家兔的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体表被毛可保温.2、CAI 、学生指出内脏器官的位置:比较家兔与人的内脏器官的异同.(1)位置功能相似: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2)不同:与食性有关家兔适应植食性的特征:盲肠粗大、小肠细长、(CAI 比较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牙齿)门齿、臼齿发达3、比较卵生与胎生,引导学生得出胎生和哺乳更有利于后代存活,更能适应环境.通过交流,在老师引导下学会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三、哺乳动物的特征 通过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出哺乳动物的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课外延伸 建立动物小档案 依据教材DIY ,开展课外活动.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课时教案第周星期200 年月日教学课题第9章地面上的生物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使学生能概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征。
(2)观察常见的哺乳动物,概述哺乳动物的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2)利用对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2)了解动物与人类具有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各种地面动物特征的资料教学过程[引入]师:在地面生态系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大家还记得“消费者”是什么吗?生:动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面上的动物。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正课]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组织学生查询信息库中有关“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知识。
查询信息库识记相关的内容。
师:提出问题:除“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以外,你知道地面上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吗?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生:得出——地面上还有家禽和昆虫等动物。
组织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几种动物图片资料,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2、请说出这些动物有哪些适应它们生活环境的特征?学生前后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一名组长,共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组长作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结合课前查阅的背景材料(见电子稿),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适当补充。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认真倾听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
(有可能需要的知识:地面上的动物主要有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等几类,其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如:猴、猿、鸭嘴兽、袋鼠、海豚、蝙蝠、家兔等],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体表长毛、恒温、胎生、哺乳。
苏科版生物七下《地面上的动物》教案教材分析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①认识地面上多种多样的动物;②说出地面上的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③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技能目标①练习互联网的搜索地面上的动物图片及相关资料的技能;②比较观察技能(家兔与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的观察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动物图片,增加对动物的关爱之情;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知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技能重点练习网络搜索技能;3、情感重点增加对动物的关爱之情;难点1、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特征的理解:2、通过观察,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学习小组的信息查找员查找地面上的动物的图文资料;课时分配2课时学习内容引言教师活动引言:地面上的植物大体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个类群: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可以说地面上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而地面上的动物更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观察图 9-14 多种多样的动物。
提出问题:图中的六种动物分别生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地面上的多种多样的动物描述图中的六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查找北极熊资料的小组汇报有关北极熊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资料。
查找长颈鹿资料的小组汇报有关长颈鹿的资料。
查找巨蜥资料的学习小组汇报巨蜥的资料。
查找陆龟的资料的小组汇报有关陆龟的资料。
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介绍: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 ℃~ -20℃之间。
在北极, 5、6 月为春季, 7、 8 月为夏季, 9、10 月为秋季,而剩下的 6 个月都属冬季。
最热的月份为 8 月,平均气温为 -8℃。
1 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 -20~ -40℃。
当然这还不是低的温度,在北冰洋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测到的最低气温是-59 ℃,在西伯利亚(维尔霍杨斯克)曾记录到 -70℃的最低温度。
引入汇报:北极熊就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那么北极熊在北极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呢?提出问题:北极熊是如何在北极地区天寒地冻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呢?介绍其它的熊科动物。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能概括地面上的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利用对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地面上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了解动物与人类具有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形成地面上常见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哺乳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始终做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四、教学工具: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生交流喂养过宠物或饲养过家畜吗?(二)、新课讲授: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1 、视频播放《动物世界》,认识视频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有什么突出的特征?2、总结地面上动物的种类,小结动物具有多样性,完成导学单一(学习爬行动物的特点)。
3、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六种动物图片,学生完成导学单(二)。
(三)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1、外形特点:(1)、学生通过观看课本70页“家兔”的外形和课件,了解家兔的外形特征。
完成导学单三(2)、师生小结:家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兔子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有利于他的跳跃式的奔跑。
2、内部结构:1、学生自学书本70页、71页和72页信息库“家兔”的内容想一想家兔的膈将体腔分为哪两个部分?每个腔内分别有哪些器官?完成导学单四2、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小组讨论,代表陈述。
3、家兔也分颅腔和体腔;打开体腔,我们看到它的体腔也是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4、讨论:家兔的盲肠有什么特点?5、家兔的盲肠粗有什么特点?与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
课时安排:2课时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地面上的动物》教案苏科
版
(第1课时: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使学生能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关爱多种多样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描述地面上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图片展示各种动物,并认识动物的名称。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已熟悉或喜欢的一种动物,说出它的特点、生活习性,关于动物的小故事等。
3、观察课本P54的图片,认识各种地面环境中的动物,了解环境中动物的特点,并结合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对比两者的关系。
4、通过观察、对比、概述地面上的动物适应地面环境的特点。
5、问题解答:解决生活中看到过,听说过的疑问。
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答,合作、交流,学以致用。
6、小结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第2课时: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兔的外形。
(2)知道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初步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家兔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的介绍,帮助理解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提问:举例说出你周围的哺乳动物。
究竟什么样的动物才是哺乳动物?哺乳动
物有哪些特征呢?
思考并举例。
二、观察家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
1、家兔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体表被毛对
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家兔的膈将体腔分为哪两部分?每个体
腔内分别有哪些器官?这些器官的作
用与人体器官的作用相似吗?
自主学习,观察图,结合信息库
知识,积极思考,小组讨论探究,
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二、观察家兔3、家兔的消化器官有哪些与它的食性有
关?
4、家兔的生殖、哺育有何特点?对家兔的
生存有何意义?
组织学生交流,点评。
1、播放视频:家兔的形态特征。
家兔的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尾
五部分,体表被毛可保温。
2、CAI、学生指出内脏器官的位置:比较
家兔与人的内脏器官的异同。
(1)位置功能相似:用肺呼吸、心脏
四腔,体温恒定。
(2)不同:与食性有关
家兔适应植食性的特征:盲肠粗大、小
肠细长、(CAI比较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
物牙齿)门齿、臼齿发达
3、比较卵生与胎生,引导学生得出胎生
和哺乳更有利于后代存活,更能适应环境。
通过交流,在老师引导下学会分
析、比较,得出结论。
三、哺乳动物的特征
通过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归
纳出哺乳动物的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哺乳动物
的主要特征。
四、课外延伸建立动物小档案依据教材DIY,开展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