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3章 戏曲声腔剧种)【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305.63 KB
- 文档页数:5
第2章中国戏曲史【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是戏曲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戏曲的产生、发展历史,其中戏曲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四代戏曲的名家名作中。
主要知识点如下:1.考生要了解戏曲的起源;2.重点掌握在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之间,产生的戏曲类型,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名词和相关知识点,重要的戏曲作品与人物;3.了解近代戏曲的发展,重点掌握京剧的产生,了解近代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新词。
4.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戏曲改革。
【考点归纳】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戏曲源头略说1.民间歌舞民间娱乐、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
2.说唱艺术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民间说唱艺术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3.滑稽表演自奴隶社会起,宫廷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
优的任务是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
春秋时代楚国优孟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
唐宫廷里出现“参军戏”。
4.傩舞与傩戏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
(二)词语释例1.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成为演戏的代称。
2.东海黄公这是汉代百戏节目,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3.踏摇娘这是唐代歌舞戏,最初的表演是男扮女装,有故事、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大面唐代歌舞戏又称“兰陵王”“代面”,唐代歌舞戏,北齐人将兰陵王的故事编为舞蹈,配以歌曲。
5.钵头又称“拔头”“拨头”,唐代歌舞戏,传自西域,以载歌载舞的表演来描绘情景。
6.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代表有黄幡绰、张野狐、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等。
7.梨园这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在梨园教习乐舞的乐工以及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戏曲界也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二、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中国戏曲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
1.戏曲称谓宋人称戏曲为“杂剧”,金人称之为“院本”。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填空题1.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
【答案】姜夔2.“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吴道子和()的绘画风格。
【答案】曹仲达3.记录元代杂剧作家与作品的文献有()的《录鬼簿》。
【答案】钟嗣成4.青花与釉里红于()代烧制成功,开辟了彩绘装饰的新领域。
【答案】元5.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______。
【答案】《舂米舞》6.《带绿色条纹的肖像》的作者是()。
【答案】亨利•马蒂斯7.新启蒙时代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主义话剧代表作有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高行健的《车站》和刘树纲的______。
【答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8.美国现代舞训练体系影响最大的是()体系,它大大提高了动作表现力,适于表现强烈的内心矛盾。
【答案】玛莎•格雷厄姆9.()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答案】德国10.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
【答案】孟欣二、名词解释1.正剧答: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
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
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
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2.皮黄腔答:皮黄腔是我国戏曲声腔的一种,以二黄、西皮为代表。
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
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
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
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3.郑正秋答: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阳县成田人,导演,编剧,中国电影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家庭伦理片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系统,主要介绍了广播与电视节目的类型,需要考生掌握广播文艺与电视文艺的节目类型与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节目。
另外具有标志性的时间与事件,例如中国电视剧的诞生等,此类知识常出现在真题中,需要考生特别注意识记。
【考点归纳】一、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一)文学广播文学广播主要传播和介绍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需要节目编辑精心筛选,需要人进行绘声绘色的再创造,有时还需适当加配音乐、音响,包括若干鲜明地体现广播艺术独立品格的节目和栏目形态,如小说连播(含评书连播)、戏剧和电影录音剪辑(含话剧、歌剧、电影)、广播剧。
(二)音乐广播广播中的音乐节目主要传播和介绍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作品,节目类型有:欣赏性音乐节目、专题性音乐节目、知识性音乐节目、报道性音乐节目、服务性节目。
(三)戏曲曲艺广播1.广播中的戏曲曲艺节目广播中的戏曲曲艺节目主要传播戏曲和曲艺,这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性的传统戏剧和讲唱艺术。
戏曲曲艺广播类型有欣赏性节目,专题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报道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广播戏曲唱段、广播戏歌、戏曲广播剧等。
2.戏曲曲艺的特点(1)曲艺属于通俗讲唱艺术,与广播艺术有天然的默契;(2)我国传统曲种数以百计,曲段丰富,与古典文学、民间音乐有密切的联系;(3)曲艺形式灵活,被称作“文艺尖兵”。
3.戏曲曲艺的发展1953年成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便以广播曲艺为特长,造就了若干曲艺大师,繁荣了广播曲艺事业。
曲艺节目多为欣赏和专题、晚会,犹以长篇评书和相声最受欢迎。
(四)广播综合文艺节目广播综合文艺节目,又称“广播综艺节目”,是兼容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并由各种文艺节目综合组成的节目,具有多样化的娱乐性、欣赏性、知识性、信息性等特点,分为综合性文艺晚会形式与栏目、节目形式两种。
(五)广播剧1.含义广播剧是以广播为媒介、以语言和声音为基本元素的“听的戏剧”。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篇(三)(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明传奇《目连救母劝善记》是______写的。
(分数:2.50)A.周朝俊B.高濂C.许自昌D.郑自珍2.“一人永占”是______撰写的四种传奇。
(分数:2.50)A.周朝俊B.高濂C.许自昌D.李玉3.李玉撰的明传奇______是戏曲史上不多见的反映当朝现实生活的剧作。
(分数:2.50)A.《清忠谱》B.《十五贯》C.《目连救母劝善记》D.《人兽关》4.《十五贯》又叫______。
(分数:2.50)A.《清忠谱》B.《双熊梦》C.《十五贯戏言成巧祸》D.《奈何天》5.______生平著述甚丰,有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剧作《怜香伴》、《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分数:2.50)A.李渔B.李玉C.周朝俊D.许自昌6.侯方域和李香君是______中的主人公。
(分数:2.50)A.《长生殿》B.《风筝误》C.《怜香伴》D.《桃花扇》7.清代乱弹剧目《龙虎斗》又名______。
(分数:2.50)A.《反五关》B.《红鬃烈马》C.《梵王宫》D.《下河东》8.铁镜公主是清代京剧剧目______中的人物。
(分数:2.50)A.《四郎探母》B.《反五关》C.《红鬃烈马》D.《玉堂春》9.苏三是清代乱弹剧目______中的人物。
(分数:2.50)A.《玉堂春》B.《庆顶珠》D.《张古董借妻》10.《打渔杀家》又叫______。
(分数:2.50)A.《玉堂春》B.《庆顶珠》C.《长生殿》D.《四进士》11.______的代表作有《三尽忠》、《闹齐庭》、《柴市节》等。
(分数:2.50)A.范紫东B.黄吉安C.樊粹庭D.罗瘿公12.______是近代川剧作家。
(分数:2.50)A.范紫东B.樊粹庭C.黄吉安D.罗瘿公13.秦腔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是______。
(分数:2.50)A.《三滴血》B.《三尽忠》C.《游西湖》D.《王佐断臂》14.《血泪仇》是______的代表作。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一节“戏曲”一词的基本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
到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把“戏曲”一词作为包含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第二节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综合性二,虚拟性三,程式性第三节戏曲的活动方式有史以来,戏曲艺术主要有三种活动方式。
一是庙会演出。
一是宴会演出。
一是剧场演出。
一是广大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
第二章中国戏曲史第一节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概述二,戏曲源头略说民间歌舞:《东海黄公》(秦汉时代),《大面》,《钵头》,《踏摇娘》(南北朝,隋唐)民间说唱:《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滑稽表演傩舞与傩戏三,词语释例优孟: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
东海黄公:汉代百戏节目。
踏摇娘:唐代歌舞戏。
大面:唐代歌舞戏。
也称“兰陵王”,“代面”。
钵头:唐代歌舞戏。
也称“拔头”,“拨头”。
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
梨园: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第二节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官本杂剧:宋代流行的戏曲。
院本:金朝流行的戏曲。
第三节宋元南戏一,概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
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
二,词语释例书会:宋元时代为艺人写作剧本,曲本的民间创作组织。
九山书会:温州的书会。
温州是南戏的原创地。
第四节元杂剧一,概述金末元初,在北方流行的诸宫调,唱赚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大套北曲来演唱故事的戏曲形式。
二,词语释例玉京书会:元杂剧作家在大都的创作组织。
玉京书会的重要成员有关汉卿,白朴,杨显之,赵公辅,岳伯川,赵子祥等。
四折一楔子: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体制。
旦本,末本:元代北曲杂剧的演出,只有正末和正旦两种脚色有唱曲的任务。
美术学考研常考知识点(3) 「速写」 以迅速⽽准确的观察⼒,运⽤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动作等特征的⼀种画法。
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的重要绘画⼿段,也是记录⽣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段。
六朝四家六朝指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皆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四家指东吴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
南宋四家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的合称。
元四家元代四位⼭⽔画家的合称。
主要有两说:⼀是指赵孟府、吴镇、黄公望、王蒙四⼈;⼆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
第⼆种说法流⾏较⼴。
明四家明代中叶沈周、⽂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的合称。
他们之间或师或友,关系密切,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颇有影响。
清四王"清六家"中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的合称。
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受董其昌影响,绘画讲究笔墨技法,功⼒较深,⼜崇尚古⼈,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画影响较深。
清四僧即弘仁(渐江)、髡残(⽯谿)、⼋⼤⼭⼈(朱耷)、⽯涛(原济)。
皆明末遗民,他们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
⼋⼤⼭⼈和⽯涛系明宗室,后出家为僧,髡残号⽯溪,与⽯涛并称"⼆⽯"。
⾦陵⼋家明末清初龚贤、樊圻、⾼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的合称。
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由于都居⾦陵(今南京),皆有⼀定时誉,故称⼋家。
当代⾦陵画家有:傅抱⽯、钱松喦、魏紫熙、宋⽂治、亚明等。
扬州⼋家清乾隆年间寓居江苏扬州的⼋位代表画家的总称。
他们是:汪⼠慎、黄慎、⾦农、⾼翔、李少堂、郑燮、李⽅膺、罗聘。
实际上不⽌⼋⼈,还有⾼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不⼀。
他们多以花卉为题,也画⼭⽔、⼈物,不拘前⼈的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实情感,能诗、擅书和篆刻,讲究诗书画结合。
此画派对近代中国画写意花卉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的影响。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一节“戏曲”一词的基本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
到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把“戏曲”一词作为包含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第二节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综合性二,虚拟性三,程式性第三节戏曲的活动方式有史以来,戏曲艺术主要有三种活动方式。
一是庙会演出。
一是宴会演出。
一是剧场演出。
一是广大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
第二章中国戏曲史第一节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概述二,戏曲源头略说民间歌舞:《东海黄公》(秦汉时代),《大面》,《钵头》,《踏摇娘》(南北朝,隋唐)民间说唱:《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滑稽表演傩舞与傩戏三,词语释例优孟: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
东海黄公:汉代百戏节目。
踏摇娘:唐代歌舞戏。
大面:唐代歌舞戏。
也称“兰陵王”,“代面”。
钵头:唐代歌舞戏。
也称“拔头”,“拨头”。
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
梨园: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第二节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官本杂剧:宋代流行的戏曲。
院本:金朝流行的戏曲。
第三节宋元南戏一,概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
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
二,词语释例书会:宋元时代为艺人写作剧本,曲本的民间创作组织。
九山书会:温州的书会。
温州是南戏的原创地。
第四节元杂剧一,概述金末元初,在北方流行的诸宫调,唱赚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大套北曲来演唱故事的戏曲形式。
二,词语释例玉京书会:元杂剧作家在大都的创作组织。
玉京书会的重要成员有关汉卿,白朴,杨显之,赵公辅,岳伯川,赵子祥等。
四折一楔子: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体制。
旦本,末本:元代北曲杂剧的演出,只有正末和正旦两种脚色有唱曲的任务。
第4章戏曲文学【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为重点,主要阐述了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主要的戏剧作家,以及主要的戏剧作品,要求考生要识记主要的戏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考点归纳】一、戏曲文学戏曲文学泛指中国戏曲的剧本创作。
戏曲剧本的结构大体上是说说唱唱、韵文与散文相间的体式,不仅要抒发感情,刻画人物,而且一切为场上的表演服务,是唱词、念白、科介等手段的合乎规律的有机结合。
二、戏曲作家与作品(一)宋元南戏作家与作品1.《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是由诸宫调《张协状元传》演变而成,九山书会撰,原是婚变悲剧。
2.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是指元代南戏的四大著名剧目,包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3.高则诚高则诚,元末明初剧作家,在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的基础上,整理写成《琵琶记》。
4.《琵琶记》《琵琶记》是由高则诚将婚变悲剧《赵贞女蔡二郎》改编成的正剧南戏。
(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如表4-1所示。
表4-1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人物介绍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白朴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岳阳楼》《荐福碑》《任风子》《陈抟高卧》等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
《西厢记》第一次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康进之元代杂剧作家,作杂剧《老收心》《李逵负荆》纪君祥元代杂剧作家,作杂剧《松阴梦》《驴皮记》《赵氏孤儿》《贩茶船》等(三)明清戏剧作家与作品明清传奇杂剧作家与作品如表4-2所示。
表4-2明清传奇杂剧作家与作品人物介绍朱有炖明代杂剧作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之子,代表作有《诚斋乐府》。
徐渭明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合称《四声猿》;另有《歌代啸》。
王济明传奇作家,代表作《连环记》,讲述曹操、吕布与貂蝉的故事。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导读大家好,我是穆清老师,今天我们来对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这本书进行一次导读。
如果手边有书的话,大家可以把书打开,因为今天这个导读课其实就是带着大家去把整本书过一遍,把重点和复习方法给你们讲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这本书的目录,主要是由八个艺术门类来构成:音乐编戏剧编(高频)戏曲编(难)电影编(高频)广播电视艺术编(中传特色)舞蹈编美术编艺术设计编(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这本书里面八大艺术门类,我们在复习考试的时候,尤其是826艺术综合这门课,在复习考试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去学习这本书?很多同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完全没有思路或者逻辑,不知道怎样去学这本书,因为它是一章又一章,一个门类又一个门类,所以同学们在看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乱。
那么根据826艺术综合的考纲,穆清老师在这里再给大家提醒一下,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以这七点为重点去复习、思考、总结。
穆清老师提示:不要认为这本书就是把名词解释背下来就可以了,No,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是在掌握(五)名家名作和流派之外,还要总结123467,不要忽视,这七点都很重要。
音乐编在音乐编里面,我们从目录当中可以看到,主要由这五章来构成。
在第一章里面同学们要重点地学习第一节和第三节,刚才说到的要总结归纳每个艺术门类它的特征、是不是?所以大家可以很快的锁定第一节第三节,作为重点学习。
第二节和第四节简单看一下。
大家要学会把目录给它拆分(如上图),比如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的题材,如果你在这个目录的基础之上,像我这样再往下细分,分为中国传统音乐体裁和西方音乐体裁。
中国音乐体裁又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和民间乐器这几种。
再例如西方音乐的题材可以用图表示来。
例如西方音乐史,从古代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像我这样把目录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然后再把重要的音乐家给它整理出来,这样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中国音乐史上的音乐家,西方音乐史上的音乐家,这样学习的时候就不会乱。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填空题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______。
【答案】尤金•奥尼尔2.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______。
【答案】《六代舞》3.门德尔松的《______》序曲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
【答案】仲夏夜之梦4.()是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品有《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答案】埃尔•格列柯5.宋瓷中______的造型最具时代特色,它小口短颈,丰肩细腰线条流畅,挺拔劲健,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典雅风度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答案】梅瓶6.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以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7.()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
【答案】弋阳腔8.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艺术家是()。
【答案】郑板桥9.《海盗》舞剧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同名叙事长诗。
【答案】拜伦10.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叫()。
【答案】传奇二、名词解释1.黄梅戏答: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它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原名“黄梅采茶调”,在安庆一带称为“怀调”。
辛亥革命时期,黄梅戏开始有了固定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发展迅速,代表性艺术家有严凤英、王少舫,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2.《长生殿》答:清传奇。
洪升撰。
康熙二十七年完稿。
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在此剧之前,已经有自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以及白朴《梧桐雨》杂剧、吴世美《惊鸿记》等。
洪升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
《长生殿》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写成千古情种,又写出帝妃的特殊爱情造成中央政权的腐化,引发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祸害。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音乐编第1章概述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音乐体裁第5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第二编戏剧编第1章概述第2章戏剧的特性第3章戏剧的审美特征第4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第5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三编戏曲编第1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2章中国戏曲史第3章戏曲声腔剧种第4章戏曲文学第5章戏曲音乐第6章戏曲表演第7章戏曲舞台美术第四编电影编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第2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第5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第五编广播电视艺术编第1章概说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第4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第六编舞蹈编第1章舞蹈的定义第2章舞蹈的起源第3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第4章舞蹈基础知识第七编美术编第1章概述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第3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第5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第八编艺术设计编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旋律[中传2014年研]答:旋律是一种音乐的曲调,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
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又称音高线)和节奏。
2现代派戏剧[中传2014年研]答:现代派戏剧又称现代主义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
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音乐篇1.音乐的定义、特性: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的特征。
音乐还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它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2.音乐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3.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乐音4.音乐的声音材料的主要来源:嗓音、器乐5.音乐的最基本要素:音高、节奏6.音乐中的曲式:二部曲式(AB)、三部曲式(ABA)、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7.中古时期(秦——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有:鼓吹乐、相和歌、歌舞百戏8.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
9.琵琶乐器在中古时期传入华夏。
10.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
11.燕乐大曲的代表作品是《霓裳羽衣》。
12.梨园——是唐朝建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是有艺术水平最高的音乐舞蹈家组成。
13.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14、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
15.宋元时期最主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诸宫调。
16.宋代诞生的古琴曲是:郭沔(mian)的《潇湘水云》17.元代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是《海青拿天鹅》18.18世纪末京剧诞生在“皮黄腔”基础上。
19.中国近代音乐作品及作者:沈心工、李叔同、曾志齐《送别》萧友梅、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问》黎锦晖《可怜的秋香》刘天华《光明行》聂耳《义勇军进行曲》黄自《旗正飘飘》贺绿汀《牧童短笛》(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文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20.中国现代《伤逝》揭开了新时期歌剧创作的新篇章。
21.古希腊罗马音乐最发达的是它的音乐理论。
22.中世纪西方音乐的的主要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赞美诗23.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发源地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偏北地区。
戏曲编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曲文化1戏曲:戏曲一词初见于宋元间江西南丰人刘壎《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
2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
(2)虚拟性。
(3)程式性。
3戏曲艺术包括:既包括时间艺术又包括空间艺术。
4戏曲艺术的综合性: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5戏曲艺术的活动方式:有三种:一是庙会演出。
一是宴会演出。
一是剧场演出。
一是广大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
6戏曲演出队伍的种类:一种是江湖班。
一种是家班。
一种是业余班社。
第二章、中国戏曲史1戏曲的起源:源头主要是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和滑稽表演。
2民间歌舞:民间娱乐和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等著名的歌舞戏。
3民间说唱:代表作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汉乐府诗。
宋代更产生了鼓子词和诸宫调等说说唱唱的艺术形式。
4滑稽表演:从奴隶社会起,宫廷与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
优的任务就是娱乐其主人。
史传春秋时代楚国优孟装扮孙叔敖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
唐代的宫廷里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色的“参军戏”。
2傩舞与傩戏: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一种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
傩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不同的种类。
傩戏一般是戴着假面表演人物和故事。
3优孟: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
“优孟衣冠”。
4东海黄公:汉代百戏节目。
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
论者认为它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5踏摇娘:唐代歌舞戏。
起于北齐河朔民间,后进入宫廷。
6大面:唐代歌舞戏。
也称“兰陵王”、“代面”。
7钵头:唐代歌舞戏。
也称“拨头”、“拔头”。
8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
9梨园: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10宋辽金杂剧:当时的戏曲艺术称呼并不统一,宋人称之为“杂剧”。
金人称之为“院本”。
其内容多为带有一定讽刺性的短小的滑稽戏,许多滑稽戏表演有往往与歌舞相结合。
11宋杂剧和金院本的脚色有5种: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称作“五花爨cuan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