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知晓率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46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早期健康指导乳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 但手术给女性病人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障碍, 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
而患肢功能下降将导致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因而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已成为患者关注并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通过早期的健康指导,使乳腺癌术后患者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患肢功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本组乳腺癌患者135 例,年龄30-68 岁。
均采用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结缔组织。
2结果患者通过规范的功能锻炼,患侧上肢在上举、外展、负重等方面达到了与术前相同的效果。
3功能锻炼3.1患侧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首先向患者讲解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加其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根据患者的年龄、接受能力及身体状况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并以讲解、示范、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随机个体化指导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3.2功能锻炼步骤1) 术后24h 内,肩关节内收,活动手指及腕部,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每次1-2min ,每日4-5次。
2)术后第1-3 天,肩关节内收,练习伸指、握拳、屈腕、屈肘、前臂伸屈运动,每次3min,每日4-5次。
3)术后第4-7天,练习用患侧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每次3min,每日4-5次。
并鼓励患者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注意肩关节不外展。
4)术后第1-2 周,开始做肩关节运动,以肩为中心前后摆臂,术后10d 左右练习抬高上肢,可做手指爬墙运动,患者面对(或侧身)墙壁站立,患侧肘关节微屈,五指分开扶在墙上,患侧手部用力缓缓向上爬,使上肢尽量抬举或外展,然后再缓缓爬回原处,每次3-5min ,每日4-5 次。
鼓励患者梳头,达到以患侧手越过头顶梳对侧头发,扪对侧耳。
术后7-10d 内不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乳腺癌手术后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包括肢体功能障碍。
乳腺癌术后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的病变和术后放疗等因素,往往导致受侵的肢体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锻炼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研究目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受手术影响的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手臂活动范围受限、手部功能减退、力量下降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通过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术后康复。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参与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乳腺癌术后患肢体功能锻炼中,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患者参与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肢体动作练习,增加活动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情景模拟教学法注重模拟真实情景,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和参与性。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可以让患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情景模拟活动,如患者模拟搬运重物、做家务等日常生活动作,辅以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估: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训练方案,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进一步的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