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编录与取样论述题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引言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
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
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
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
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
《地质编录与取样》课程考试卷(A )答案试卷说明:卷面总分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1 分,计10分)1、矿产勘查的三个阶段是( B ) A 、普查、初步勘探、详细勘探 B 、普查、详查、勘探 C 、普查、详查、精查2、1/5万地质图是(B )A 、大比例尺地质图B 、中比例尺地质图C 、小比例尺地质图 3、植物化石多富集于( C ) A 、千枚岩和片岩中 B 、砂砾岩和白云岩中 C 、页岩和炭质页岩中 4、地质填图的最终成果是(C ) A 、矿床类型和矿床规模 B 、储量报告和矿产储量 C 、地质图和地质报告 5、探槽的主要作用是( C ) A 、揭露基岩露头 B 、采样 C 、揭露浮土掩盖厚度在三米以内的地质界线 6、一般钻孔的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 C ) A 、50% B 、55% C 、65% 7、采样的基本程序是 ( C )。
A 、布样→采样→送样B 、刻取样品→收集样品→包装样品→采样编录C 、采样准备→样品采集→采样编录8、刻槽法采样规定样品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之间的误差是( B )。
A 、≤±5B 、 ±10%C 、 ≥5% 9、刻槽法样槽断面规格越大,样品的代表性( A )。
A 、越强 B 、越弱 C 无关 10、刻槽法采样常用的样槽断面形状有( C )两种。
A 、三角形和梯形 B 、矩形和梯形 C 、正方形和矩形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计 10分) 1、槽探工程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_米。
3 2、地质编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种。
原始地质编录 3、在素描图上,凡厚度(或宽度)大于______________的地质体均需表示。
1 毫米 4、野外地质观察点记录中应记录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号、点位、点性、描述 5、探槽底部控制在新鲜基岩面下_______以上,槽底宽不小于______。
地质事业单位面试题目近年来,随着对地球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地质事业单位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为了选拔最优秀的候选人,这些单位进行面试时会提出一系列考察候选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题目。
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的地质事业单位面试题目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一:请解释冰川的形成与变化原理,并分析其对环境和地貌的影响。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压实和冰晶重塑形成的大规模冰体。
其形成与变化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降水和气候因素。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积雪会经过压实形成冰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和融化,引起冰川的流动。
这种流动将对环境和地貌产生以下影响:首先,冰川的运动会切割地表,形成各种地形特征,如冰碛、冰垄和冰湖。
这些地貌既具有壮观的景观价值,也对地形的发育和演变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冰川融化水的输入会对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融雪水的滞留和释放将对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另外,冰川的融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融化冰川的水量向海洋的输入将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并引起海岸线的退缩。
问题二:请解释地震的发生机制,并分析地震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其发生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的断层带,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地震对环境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地震会导致地面的破坏和崩塌,给人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地区,地震可能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其次,地震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震引发的海啸、山体滑坡和火灾等。
这些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并给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另外,地震发生后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地震活动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引起水资源的变化。
地壳运动还可能改变地表地貌,形成新的地形特征。
问题三:请谈谈你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看法,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
试卷类别AB使用班级使用学期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试卷B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 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或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或推断。
)2. 矿化信息:矿化信息是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3. 勘探工程间距:勘探工程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积,也称“勘探网度”或工程密度。
4. 勘探线:勘探工程布置在一组地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所在铅垂勘探剖面内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称之为勘探线法5. 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对探矿工程所揭露的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观察、取样、记录素描、测量等,以取得有关实物和图件、表格和文字记录等第一性原始地质资料的过程二、填空(24×0.5分=12分)1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2 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人为因素等中任5个3 勘探基地的确定、勘探计划与设计的编制、勘探施工与管理、勘探报告的编写4据主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影响程度、按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主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5地质可靠程度、矿床技术经济(或可行性)研究程度、(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6 普查、勘探三、判断(8×1分=8分)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4×10分=40分,5个任选4个)1、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2)优化评价准则•3)综合预测评价准则•4)尺度对等准则•5)定量预测准则2 控矿因素的概念及具体内容?•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切有关因素。
《地质学基础》论述题(共5篇)第一篇:《地质学基础》论述题《地质学基础》论述题1、阐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和主要的思想理论。
(14分)2、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及其主要贡献。
(14分)3、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岩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5分)1、答:大洋中脊实地勘测,据,使大陆漂移说复活。
1967年,摩根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
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
(5’)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
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5)’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板块构造学说对各种地质现象,如:现代地槽、造山作用、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蛇绿套岩、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有合理的解释。
(4’)3、答:1.可以根据其地质产状进行识别,也就是根据其成因区别,一般认为火成岩是由于岩浆作用形成的,包括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火山岩以及界于两者之间的次火山岩。
而沉积岩是由于先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最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分)2.可以从其结构、构造上进行区分:火成岩可以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等,而沉积岩一般可以看到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地质题库一、填空题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
2、矿井水旳重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旳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旳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旳手段重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应井下旳采掘工程与(地表旳地形地物)关系旳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10、生产矿井中旳岩浆侵入体重要有两种产状:(脉状岩墙)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旳程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达。
13、岩层旳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旳岩石种类诸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阐明书、(掘进)地质阐明书和(回采)地质阐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运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平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重要旳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旳(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旳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多种岩石。
2晶质体:由于质点规则排列旳成果,就使晶体内部具有一定旳晶体构造,称为晶体格架。
具有良好几何外形旳晶质体,通称为晶质体。
3指相化石:但凡代表特殊旳地理环境,并且指示特殊岩相旳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4类质同像:所谓类质同像是指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旳离子可以互相顶替旳现象。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引言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
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
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
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陈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
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范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
地质类面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物质组成C. 地球的构造与演化D. 地球的化学成分答案:C2.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什么?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地质年代的分类?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寒武纪答案:D二、多选题1.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风化岩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岩石的变质作用?A. 温度B. 压力C. 化学作用D. 物理作用答案:A、B、C三、判断题1.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线被称为莫霍界面。
答案:正确2. 所有沉积岩都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的。
答案:正确3. 地球的内核是液态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
答案: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其特点是坚硬且相对稳定,是地球表层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2. 描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对流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答案:地质年代的划分是根据地球历史上生物演化和地质事件的顺序来确定的,它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的时期,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生物群落,地质年代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生物的发展历史。
五、论述题。
(每题15分)1. 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答题要点岩石(体)相刈地质年代的确定司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种方法:(1)地层层序律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而。
(2)生物演化律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
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檗合接触判断。
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而产状—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
2.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的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每一种影响因素对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应作进一步解释).3.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起边坡的形式;二是组成边坡岩石的岩性.构造;三是外部因素,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每—种影响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应作进一步解释)。
4.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答: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边坡的形式;二是组成边坡岩石的岩性、构造;三是外部因素,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岩性:滑坡主要发生在与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层中,当坚硬岩层或岩体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
容易产生滑坡的土层有胀缩黏土、黄土和黄土类土,以及黏性的山坡堆积层等。
它们有的与水作用容易膨胀和软化,有的结构疏松,透水性好,遇水易崩解,强度和稳定性容易受到破坏。
容易产生滑坡的软质岩层有页岩、泥岩、泥灰岩等遇水软化的岩层。
一、名词解释:1、煤炭地质勘查:是对煤矿床进行调查研究和获取地质信息的过程,是查明煤炭矿产资源和煤炭储量及生产所需的其他基础地质信息的过程。
2、勘查技术手段:是指为完成勘查任务所采用的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3、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学的方法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如波的速度、波的衰减和波的形状,以及在界面的反射、折射等来研究地层埋深、构造形态以及岩性组成等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4、含煤率:是指勘探区内见可采煤厚的钻孔数与见煤层位的钻孔数的比值,或者沿走向或倾向巷道内可采煤体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与巷道的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的比值。
5、瓦斯地质:是把瓦斯作为一个地质体,用地质学的方法研究煤体中瓦斯的形成、运移、赋存和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的科学。
6、岩溶塌陷: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塌陷现象。
7、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在煤矿建井和生产过程中随着井巷工程的不断揭露和矿井勘探,矿井地质工作者能够观测和描述煤系地层中许多地质现象,利用文字和图表把这些原始地质现象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下来的工作,叫做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二、填空:1、矿井地质编录的要求:经常、及时;真实、准确、全面;认真详细;系统统一;重点突出;宏观观测与微观观测相结合2、煤炭地质勘查工作,通常要经过立项、资料收集、编制和审查设计、勘查施工和“三边(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工作、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编制和审查地质报告、地质报告印制等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
3、煤炭地质勘查根据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和与煤矿设计、建设及开采的关系,一般可分为资源勘查和开发勘探两大阶段。
4、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影响井田划分2)影响井田开拓方式3)影响采区和工作面布置4)影响安全生产5)增加煤炭损失量6)增加巷道掘进量7)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5、根据温度状况,地壳上部可分为三个带。
地质编录和取样的首要问题
1、取样位置的选择:在进行地质编录和取样时,首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取样位置。
取样位置应该代表地质特征,并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
在选择取样位置时,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岩性、地层特征等因素,以确保取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取样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地质编录和取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
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目的需要不同的取样方法,如岩石取样、土壤取样、水样取样等。
取样方法应该能够获取所需的样品,并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取样工具和设备的准备:进行地质编录和取样时,需要准备合适的取样工具和设备。
取样工具和设备应该符合取样要求,并能够保证取样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取样工具和设备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样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4、取样记录和标识:在进行地质编录和取样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取样记录和标识。
取样记录应该包括取样位置、取样时间、取样深度或厚度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5、取样保存和运输:在进行地质编录和取样后,需要妥善保存和运输样品。
样品应该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并避免暴露在阳光、
高温、湿度和污染物等不良环境下。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包装和标识,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地质取样工培训考试试卷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姓名: 分数:一、填空(45分,每空1分)1.取样工作流程2.取样工作分为断面、 爆堆 、 炮孔 、刻槽 和 抛废石 取样。
3.每天的断面需带上的工具有 地质锤 、 皮尺 和 样袋 ,其中炮孔取样还需带上 取样勺 。
4.爆堆取样方法采用 网格捡块法,其采集样品的原始重量,与矿石的矿化均匀程度 和 取样点的个数 有关,可按公式 Q=q. n 进行确定,式中:Q 为采集样品的原始重量,kg ;q 为每点所取样品的重量,kg ;n 为取样点个数。
5.取样点个数、每点采集样品的重量及样品总重量关系,请填写下表:6.炮孔中的潜孔钻矿粉取样方法分为 掏沟法取样 和 管多线取样 ,一孔 1 个样,样重不小于 2 Kg 。
7.样品袋上的编号栏应注明矿点矿体名称、勘探线 和 采矿水平 。
8.上班后穿戴好劳保用品。
劳保用品必须按以下要求穿戴:工作服排扣、袖扣必须扣好。
安全帽必须戴好,帽带子要带在下额,松紧适中,帽带子要贴脸部。
劳保鞋必须将鞋带系紧。
9.10. 制样流程图示:二、简答(15分)1、爆堆取样的技术规程?(5分)参考答案:1在露天开采大型爆堆上,应布置多条取样线,线距为5-10米,沿线按点距0.5-1米,用锤敲打一小块矿石作为样品。
并根据矿石类型、品级决定按线或几条线组合为一个试样,线距与点距的大小应根据矿石变化程度大小确定。
每点敲打的矿石块度为(3-5)cm ×(3-5)cm ×(3-5)cm。
样品重量不少于上表。
4.4.1.2.2堆取样点的布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线距与点距采集,块度应均匀。
避免挑富或捡贫,保证试样的代表性。
2、炮孔取样操作规程?(5分)掏沟法:选择炮孔矿粉堆保持原状较好的部位,铲开贯通矿粉堆半径的槽沟,使其剖面完整暴露,然后在沟槽的一侧壁上,截取整个沟壁上厚度为2-3 cm,重量大于2kg的矿粉为试样,当矿石品位变化大时,可沿矿粉堆直径铲开相对的两条槽沟分别取样。
地质编录考试及答案1、槽探和坑探地质工程编录过程中,岩石地层产状是用罗盘实际测量,钻探地质工程编录过程中岩层产状测量方法是用量角器测量地层的中轴夹角。
2、槽探地质工程在编录前要检查槽探的施工质量,通常要求槽帮、槽底平、直地质界线和地层产状揭露清楚;槽底宽不小于 0.60 米,深度不大于 3.00 米,超过 3.00 米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槽壁需见基岩 0.30—0.60 米。
3、简述地质工程编录过程中,原始地质记录表或野外地质记录本记录岩性(分层)描述及记录内容。
答:在地质工程编录过程中,描述及记录内容一般包括:描述间隔、岩层(石)的分界线及其产状,各种构造现象及其产状,矿体与围岩分界线及矿体厚度、产状,矿体氧化带与原生带的分界线。
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及其变化、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及次生变化、岩(矿)层产状及其变化、样槽布设位置及采样间隔、样品长度、样槽方位、样槽坡度角、采集标本位置及编号等。
(回答时可不必按照该顺序。
)4、坑探地质工程编录过程中,坑道方向变化时,拐点应有坐标,并标明方位,如拐弯方位角小于15°时,坑道壁和顶连续素描,若大于 15°时,则坑道壁、顶相应地裂开表示。
如果后方位角大于前方位时裂口方向向下;如果后方位角小于前方位时裂口方向向上。
5、坑探地质工程中采样有刻槽法、刻线法、剥层法、全巷法和连续打块法,其中刻槽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假如某样槽断面规格为10×3,表示该样槽横断面宽 10cm 和深度 3cm 。
6、坑探素描图在绘制过程中,假如坑道方位为160°,某处见一断层,断层产状为200°∠70°,那么该断层与坑道方位夹角为 50°,该断层倾向方向与坑道方位相同。
7、常见坑道种类有水平巷道、垂直巷道、倾斜巷道。
8、钻孔施工过程中,要求对钻孔的孔深和钻孔的弯曲度(顶角、方位角)进行及时测量,孔深测量和钻孔弯曲度测量要求地质编录人员必须在现场,孔深如超出允许误差,必须重新测量,并找出原因,及时校正孔深。
地质专业考试题一、填空题部分:1,岩石根据其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岩层顶面到底面的垂直距离叫做岩层的真厚度。
3,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角闪质岩类、麻粒岩类、榴辉岩类、大理岩类。
4,断层的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和断盘。
5,根据断层两盘相对升降关系,可将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一盘称为上升盘,相对下将的一盘称为下降盘。
6,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
7,断层是成矿作用中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根据断层形成时期与成矿时期的先后关系,断层可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断层。
成矿期和成矿前的断层对矿产起控制作用,而成矿后的断层对矿产起改造作用。
8,地质编录工作按其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及研究程度不同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
9,山地工程的地质编录是指探槽、浅井、竖井、穿脉、沿脉等的编录工作。
10穿脉坑道扫描图的展开方法有两壁内倒,两壁外倒。
11,几种常用的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断面法。
12,根据样品分析的不同目的和要求化学分析样品可分为基本分析、光谱全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化学分析质量检查。
13、化学分析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部检查、内部检查及仲裁分析。
14、在资源储量估算时,面积测定要求至少测量两次,两次测量之差不应超过所测面积的2%。
15、矿石的贫化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在工业矿石中混入废石或非工业矿石,使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
一般工业矿石的贫化程度用百分率表示,称为矿石贫化率(亦称废石率)。
16、矿石的损失是指开采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将工业矿石全部采出,放出和运出,而使一部分工业矿石未能采出或混入废石,或在运输途中损失掉的现象。
一般工业矿石的损失程度,用百分数表示,称为损失率。
17、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
六、论述题
1.试述样品质量和重量的关系。
答:在采样方法合理的条件下,样品的重量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但样品的重量增大,不仅增加采样的消耗,而且还增加运输、保管、加工制备等费用,这就会增大整个采样的成本,从整体上说,这就不符合采样的质量概念。
因此,不能用盲目增大样品重量的方法来增强样品的代有性,必须在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样品的重量。
2.试述原始样品的最低重量标准。
答:样品的质量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对样品采集地的代表,必须要有充分的代表性,一定的数量是质量的心要保证。
其二,样品的作用是实验测试的物料,样品的重量必须满足实验测试对试料的需求,因此,样品要有一个最低原始重量的标,以充分保证样品的质量。
3.论述影响采样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采样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化均匀程度,有用矿物颗粒大小,有用组分的含量,矿体(或矿化带)的厚度及其内部构造等。
(2)样品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对样品的重量、块度等的要求。
(3)采样的设备条件和采样工的技术水平。
(4)采样的经济效益。
化学分析采样必须在充分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样品的测试目的和可能达到的采样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将各种采样方法进行对比,在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采样方法和规格。
4.比较样品合并的两种方法的优势。
答:合并方式分为原始样品合并和加工样品组合两种原始样品合并是将采下的原始样品直接合在一起,没有原来单样的资料,实际上是合并采样了。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如果发现合并后的样品结果有问题或将来又有新的信息要研究,就必须重新采样。
因此这种方法用得不多。
加工后合并是交原始重量比例合并。
合并样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组合样,这样既达到了合并的目的,又保留了原分段样的功能,所以加工后合并比原始样品合并优越。
5.试述影响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答:地质采样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一个样品的产生到送达分析测试的工作台,包括三大环节:布样、采样和制样,现在这三个环节的任务分别由地质、采样和制样三个部门来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对样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样品布置不符合矿体的客观规律,样品就失去总体代表性;采样布置不符合矿体的客观规律,样品就失去总体代表性;采样质量不合格,将会失去样品的作用,变成普通的矿石或岩石;制样不合格,造成污染、丢失、混乱等,样品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用它来测试,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三个环节都是影响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影响本环节质量的因素。
因此必须加强样品的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样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