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0
目录1、验槽流程 (1)1.1验槽准备工作完毕,具备验槽条件 (1)1.1.1基槽条件 (1)1.1.2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1.1.3无法验槽的情况: (1)1.1.4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1)1.2组织勘察、设计、质检、监理、施工单位 (2)1.3查看相关图纸和资料 (2)1.4验槽 (2)1.5出具验槽意见 (2)1.6根据意见修改 (2)1.7复验 (2)2、地基验槽记录 (2)3、工程管理专业在验槽过程中注意事项 (3)3.1浅基础的验槽 (3)3.2深基础的验槽 (3)3.3复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验槽 (3)3.4桩基的验槽 (4)1、验槽流程1.1验槽准备工作完毕,具备验槽条件1.1.1基槽条件基槽(基坑)已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施工单位已进行自检完毕,并经过工程管理专业和监理单位初检完毕。
1.1.2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2.1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局、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1.2.2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1.2.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1.2.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条件良好的基槽。
1.1.2.5桩基的承载力试验和桩完整性试验报告。
1.1.3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1.1.3.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1.1.3.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1.1.3.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1.1.3.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1.1.3.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1.1.4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1.4.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1.1.4.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1.1.4.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1.1.4.4查看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资料;1.2组织勘察、设计、质检、监理、施工单位由规划设计专业提前预约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由工程管理专业确定验收时间、地点,组织勘察、设计、质检有关人员,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技术总工参加。
验槽需要哪些资料?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展施工验槽。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立(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展验槽,合格前方能进展根底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建立(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2)根底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假设分段开挖,那么每段条件一样),条件良好的基槽。
二、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去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根底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三、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观察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比照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一样;(2)询问、观察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围相符;(3)观察场地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展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展处理;(5)要求建立方提供场地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四、推迟验槽的情况(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展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展处理。
五、验槽的主要容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根底形式不同,验槽的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根底、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展复核检查。
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
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作者: ————————————————————————————————日期:ﻩ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流程名称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编 号任务概要 基础验槽执行单位工程技术部管理 主体 项目管理经理项目管理专员项目经理相关部门或岗位工 作 程 序相关制度工程验收业务管理制度开沟通协助审批审批沟通配合沟通协助自检验槽沟通协助沟通协助结沟通协助整改初验基槽初验 结果评定 沟通配合沟通协助自验合格初验 结果评定沟通配合提出项目 部自检申请审批审批审批审批审批《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应用指南第一条项目管理专员提出项目部自检申请,等待批复。
第二条项目管理经理对自检申请进行审批。
第三条自检申请经上级领导批复后,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专员配合一起按照图纸要求,观察槽壁,查看有无裂缝等异常情况,对基槽进行自检。
然后,填写自检记录表(附件1),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四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对基槽进行初验,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检查标高;检测轴线;观看土质等。
并将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3,4),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五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列出条项详细记录初检存在的问题,对初检结果进行评定,并填写整改通知单(附件5),提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六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并按记录把存在的问题对号消项,如有需要甲方协调的问题,以书面文字形式提出通知,并限定整改时间。
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项目管理经理对整改结果分析评定,批复再次自检。
第七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验槽,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表面提交项目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确认自检情况无误后,批准验槽。
此时,项目经理填写书面基础验槽自检报验申请表(附件6),申请验槽。
第八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进行验槽,过程中注意言辞,不说对项目不利的话,并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提交项目管理经理。
验槽的程序与方法一验槽的程序1 验槽主要就是根据现有资料检查基槽是否符合设计及地勘报告的要求,所以在验收之前相关资料需要准备完成。
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地勘报告、钎探记录、地基验槽记录、会议签到表等。
2 地基验槽一般由总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会议室,各参建单位先召开一个会议,介绍各参建单位以及参加会议的人员,介绍验收流程等。
然后各参建单位重点查看一下钎探记录与地勘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
3 然后就该去现场查看基槽了,去现场时需要携带测量工具,因为需要测量开挖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资料员需携带钎探记录跟随设计、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对基槽开展验收。
4 现场验收完成之后回到会议室,这次主要是对基槽的验收情况开展说明,如果需要开展处理的地基还需要出具地基处理意见。
5 最后就是要在地基验槽记录上签字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验槽的方法(一)观察法1、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构造是否受到人为破坏;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开展处理;2、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下地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____铲等手段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开展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4、在开展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二)钎探法1、钎探是用锤将钢钎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层内一定深度,根据锤击次数和入土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2、钢钎的打入分人工和机械两种;3、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成钎探点平面布置图;4、按照钎探点顺序号开展钎探施工;5、打钎时,同一程应钎径一致,锤重一致、用力(落距)一致。
验槽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二、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三、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四、推迟验槽的情况(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五、验槽的主要内容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建筑施工程序报验流程图建筑施工程序报验流程1、地基与基础地基大开挖放线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C1201:规划部门的定位坐标高程控制摘录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C1202:施工放线控制网记录12、基槽开挖:报验申请表A1001: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灰土桩:报验申请表A1020: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A1011:灰土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C1101:土及灰土地基(垫层)灰土现场试验记录C1112:土和土挤密桩孔分填施工记录表3、基础验槽:报验申请表C1106:地基验槽记录B1060:工程质量责任单位地基验槽记录B1027: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通过验收各方会签表C1105:地基验槽记录竣工前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会议签到表4、问题坑素土回填:报验申请表A1002:土方回填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C1104:分层回填现场抽样试验点位示意图C1107:问题坑及局部软弱填土地基处理记录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C1225:基础结构工程检查记录5、3:7灰土基础回填:报验申请表A1011:灰土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101:土及灰土地基(垫层)回填现场试验记录C1104:分层回填现场抽样试验点位示意图。
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基础垫层放线: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C1202:施工放线控制网记录C1203:施工放线验收记录7、基础垫层模板安装:报验申请表A2001: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8、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报审表C1210:混凝土浇筑申请表C1211: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调整及开盘鉴定记录混凝土(浇筑后):报验申请表A2006: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07: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2: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施工记录C1213:现浇混凝土全过程施工记录C1217: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9、混凝土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A2003: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11: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用地基与基础)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10、基础条基放线: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C1202:施工放线控制网记录C1203:施工放线验收记录11、基础条基模板安装:报验申请表A2001: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12、基础条基钢筋绑扎:报验申请表A2004: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A2005: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B102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13、基础防雷接地:报验申请表A6024: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3024:建筑电气隐蔽工程验收测量记录14、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报审表C1210:混凝土浇筑申请表C1211: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调整及开盘鉴定记录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后):报验申请表A2006: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07: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2: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施工记录C1213:现浇混凝土全过程施工记录C1217: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5、基础砌体放线:施工测量放线报审表C1202:施工放线控制网记录C1203:施工放线验收记录16、条形基础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A2003: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11: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17、基础构造柱钢筋绑扎:报验申请表A2004: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A2005: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B102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18:基础砌体:报验申请表A2017: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27:砌体质量控制施工记录A2021: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9、基础避雷引下线(在构造柱上):报验申请表A6025: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防雷引下线)C3024:建筑电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0、基础构造柱模板安装:报验申请表A2001: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102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21、基础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报审表C1210:混凝土浇筑申请表C1211: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调整及开盘鉴定记录基础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后):报验申请表A2006: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07: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2: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施工记录C1213:现浇混凝土全过程施工记录C1217: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2、基础构造柱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A2003: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2011: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121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23、基础钢筋预埋:报验申请表A6013: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分项工程验收记录C3024:建筑电气隐蔽工程验收测量记录24、基础室内外回填:报验申请表A1002:土方回填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C1101:土及灰土地基(垫层)回填现场试验记录C1104:分层回填现场抽样试验点位示意图B10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5、地基与基础验收与报验。
验槽、基础、主体验收程序及解析验槽需要哪些资料?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二、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三、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四、推迟验槽的情况(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五、验槽的主要内容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然后,第五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列出条项详细记录初检存在的问题,对初检结果进行评定,并填写整改通知单(附件5),提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六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并按记录把存在的问题对号消项,如有需要甲方协调的问题,以书面文字形式提出通知,并限定整改时间。
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项目管理经理对整改结果分析评定,批复再次自检。
第七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验槽,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表面提交项目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确认自检情况无误后,批准验槽。
此时,项目经理填写书面基础验槽自检报验申请表(附件6),申请验槽。
第八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进行验槽,过程中注意言辞,不说对项目不利的话,并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提交项目管理经理。
第九条项目管理经理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审批,指示开展现场会议。
第十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记录会议中各单位人的发言。
附件1:自检记录表=附件2:基础验槽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编号:施工单位:验收日期:年月日附件3:轴线检查记录本表适用于放线后的轴线复核检查,每次放线后都应做检查记录。
与验收表格中抽查点不同,应有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轴线偏差测量值。
1、按每次实际检查情况来形成表格的数量;2、“楼层部位”:指所检查部位的设计标高(也可以填楼层)和轴线段;3、“抄测依据”:指为施工测量而设定的定位点(线)部位;4、“示意图及偏移值”:应画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轴线单线图,标明轴线,并在其上填入检查结果偏差值,用箭头指向来表示向某个方向的偏差;偏差值一般精确到毫米;5、“检查结论”:应明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超出规范值的应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附件4:标高检查记录本表适用于标高的检查记录,与验收表格中抽查点不同,应有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标高偏差测量值。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应用指南第一条项目管理专员提出项目部自检申请,等待批复。
第二条项目管理经理对自检申请进行审批。
第三条自检申请经上级领导批复后,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专员配合一起按照图纸要求,观察槽壁,查看有无裂缝等异常情况,对基槽进行自检。
然后,填写自检记录表(附件1),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四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对基槽进行初验,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检查标高;检测轴线;观看土质等。
并将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3,4),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五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列出条项详细记录初检存在的问题,对初检结果进行评定,并填写整改通知单(附件5),提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第六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并按记录把存在的问题对号消项,如有需要甲方协调的问题,以书面文字形式提出通知,并限定整改时间。
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项目管理经理对整改结果分析评定,批复再次自检。
第七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验槽,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表面提交项目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确认自检情况无误后,批准验槽.此时,项目经理填写书面基础验槽自检报验申请表(附件6),申请验槽。
第八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进行验槽,过程中注意言辞,不说对项目不利的话,并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提交项目管理经理.第九条项目管理经理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审批,指示开展现场会议。
第十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记录会议中各单位人的发言。
自检记录表基础验槽记录表工程名称: 合同编号:施工单位:验收日期: 年月日轴线检查记录本表适用于放线后的轴线复核检查,每次放线后都应做检查记录。
与验收表格中抽查点不同,应有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轴线偏差测量值。
建筑工程基础验槽程序基础验槽由业主组织就可以了,监理单位也可以;参加单位:勘察、设计、质监(住建)、发改、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1.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一般情况下,除质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
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填土的识别:土内无杂物,但也无节理面、层理、孔隙等原状结构;局部土体颜色与槽内其它部位不同,有可能是在颜色较浅部位的填土颜色较深,也可能是深色部位填土的颜色较浅;包含物与其它部位不同,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主要表现在钙质结核的含量与其它部位的明显差异上;土内含有木炭屑、煤渣、砖瓦陶瓷碎片、碎石屑等人类活动遗迹(尤其是木炭屑应仔细辫认);土内含有孔隙、白色菌丝体等原生产物,仿佛是原状土,但孔隙大而乱,排列无规则,土质松散以粗粒土为主要场地,主要表现在矿物成分与其它部位有所差异,粒径差异明显,充填物的不同等;所含钙质结核是否光洁,是否为次生或再搬运所致。
验槽需要哪些资料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二、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三、验槽前的准备工作(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四、推迟验槽的情况(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五、验槽的主要内容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地基验槽程序施工单位在挖掘基坑后必须进行施工验槽,以确保基坑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满足安全要求。
验槽需要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并且需要满足一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验槽时需要准备的资料和条件包括: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和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的基槽。
如果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土扰动、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或铲齿痕迹,或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都无法进行验槽。
在进行验槽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以及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如果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或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都需要推迟验槽。
验槽的主要内容因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而不同,包括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以及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观察基坑槽壁和槽底的土质情况,以验证开挖深度和土质是否符合勘察报告。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
《基础验槽业务流程图》应用指南
第一条项目管理专员提出项目部自检申请,等待批复。
第二条项目管理经理对自检申请进行审批。
第三条自检申请经上级领导批复后,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专员配合一起按照图纸要求,观察槽壁,查看有无裂缝等异常情况,对基槽进行自检。
然后,填写自检记录表(附件1),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四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对基槽进行初验,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检查标高;检测轴线;观看土质等。
并将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3,4),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五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列出条项详细记录初检存在的问题,对初检结果进行评定,并填写整改通知单(附件5),提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
第六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并按记录把存在的问题对号消项,如有需要甲方协调的问题,以书面文字形式提出通知,并限定整改时间。
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项目管理经理审批,项目管理经理对整改结果分析评定,批复再次自检。
第七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验槽,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表面提交项目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确认自检情况无误后,批准验槽。
此时,项目经理填写书面基础验槽自检报验申请表(附件6),申请验槽。
第八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结合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
位进行验槽,过程中注意言辞,不说对项目不利的话,并填写验槽记录表(附件2),提交项目管理经理。
第九条项目管理经理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审批,指示开展现场会议。
第十条项目专员协助项目经理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对验槽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记录会议中各单位人的发言。
附件1:
自检记录表
=
附件2:
基础验槽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编号:
施工单位:验收日期:年月日
附件3:
轴线检查记录
本表适用于放线后的轴线复核检查,每次放线后都应做检查记录。
与验收表格中抽查点不同,应有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轴线偏差测量值。
1、按每次实际检查情况来形成表格的数量;
2、“楼层部位”:指所检查部位的设计标高(也可以填楼层)和轴线段;
3、“抄测依据”:指为施工测量而设定的定位点(线)部位;
4、“示意图及偏移值”:应画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轴线单线图,标明轴线,并在其上填入检查结果偏差值,用箭头指向来表示向某个方向的偏差;偏差值一般精确到毫米;
5、“检查结论”:应明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超出规范值的应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附件4:
标高检查记录
本表适用于标高的检查记录,与验收表格中抽查点不同,应有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标高偏差测量值。
1、按每次实际检查情况来形成表格的数量,
2、“楼层部位”:指所检查部位的设计标高(也可以填楼层)和轴线段;
3、“抄测依据”:指为施工测量设定的定位点(线)部位;
4、“测点位置”:指所测量的轴线点,也可用编号表示,但在“附单线示意图”中,应标明编号位置;“设计标高”、“实测”、“误差”:精确至毫米;
5、“附单线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主要的轴线和主要受力构件的单线图,并标明轴线;
6、“检查结论”:应明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超出规范值的应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附件5:
整改通知单
工程名称:
本表由分包单位填报,一式三份,项目部复核后,分包单位、项目质检部、项目技术部各存一份。
附件6:
基础验槽自检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编号:
本表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