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13
《声音的强与弱》说课一、教材分析《声音的强与弱》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中的第五课。
“声音”这部分内容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并独立组成一个单元。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听听声音》里,学生初步感受到自然界中声音的丰富与多样,体会到声音的音量变化和高低的不同。
在第二、三课中学生明确了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知识,第四课教学使学生懂得了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五、六课则是让学生探究影响声音变化的因素。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准备钢尺、固定好的皮筋、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实验记录表记录等。
二、说教学方法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还应用了情境引入法、启发式、讨论法等方法,配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活动一:钢尺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用尺子振动发声,观察尺子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活动二:皮筋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用皮筋振动发声,观察皮筋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活动三:鼓面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敲鼓,鼓面振动发声,观察鼓面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研讨小结: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体验并收集数据填写记录单,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振动幅度大音量就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就小)。
小学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声音的强弱与高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赛马》,问学生: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
揭示课题: 声音的变化
过渡句:我们在科学课中探究科学知识是怎样做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观察实验—交流分析)
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研究声音的变化。
探究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引起声音强弱的变化。
板书:强弱
2【讲授】探究新知
(一)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出示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指生说方法。
但是老师有新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6.声音的高与低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
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
敲击钢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
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教学目标: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钢尺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以及振动快慢的变化。
难点: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把尤克里里小组:一个钢片琴、一把口琴、一把螺丝刀、1把钢尺、1 本厚的硬皮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1分钟)[材料准备:一把尤克里里]1.在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的耳朵。
接下来我会弹2个音,请你听一听这2个音有什么变化?(拨弹尤克里里,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第2组。
(拨弹尤克里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接下来老师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听听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变化的。
(老师用尤克里里拨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有高低和强弱的变化,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强弱变化与振动幅度有关,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