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继续教育建设美丽中国答案86分
- 格式:docx
- 大小:124.09 KB
- 文档页数:7
截至7月17日22点30分所有满分作业(因更新的工作量很大,可能近17日的简答题个别没答案,请见谅)1.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D)。
(单选 )A日光B温度C土壤D植物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C)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单选 )A功能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3. (D)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A工业废弃物B矿业废弃物C放射性废弃物D生活垃圾4. (A)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
(单选 )A专业监督部门B综合协调部门C资源管理部门D科技创新部门5.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BCD)。
(多选 )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C实现绿色增长D用创新驱动增长6. 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ABD)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 )A利用上的广泛性B不可分割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7. (ABCD)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当20世纪中期的行政官僚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到了不得不立即采用“严刑峻法”来全面遏制环境恶化的紧迫时期。
(多选 )A雾霾B土地荒漠化C水体污染D森林减少8.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一切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
(判断 ) 错误10. 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政府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
(判断 )正确11. 虽然农业社会的统治者普遍实施“重农”政策,但均秉承耕种的“农时”,并未在“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求农业增收”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
1.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B),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
(单选 ) 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2.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C)。
(单选 ) A优质性B高效性C持续性D先进性3.(B)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单选 ) A有机食品B绿色食品C无公害农产品D传统农产品4.(C)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
(单选 ) A专业监督部门B 综合协调部门C资源管理部门D科技创新部门5.健全(ABD)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多选 ) A国家监察B地方监管C地方负责D单位负责6.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
(多选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7.地热能属于(AB)。
(多选 ) A新能源B可再生能源C传统生物能D现代生物质能8.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判断 ) R9.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
(判断 ) W10.人口问题本质上是计划生育问题。
(判断 ) W11.燃煤电厂脱硫是大气污染治理重中之重。
(判断 ) R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简答 )(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要树立国土开发主体功能理念,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推进国土整治。
(单选 )A功能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2.宏观调控应以()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单选 )A财税B金融C产业D以上都是3.碳水化合物属于()。
(单选 )A无机无毒物B无机有毒物C有机无毒物D有机有毒物4.()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单选 )A2000B2002C2004D20085.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
(多选 )A人类的审美感情B人类的创造活力C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D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6.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的转变。
(多选 )A发展方式B消费方式C管理方式D创新方式7.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
(多选 )A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C激励和约束并举D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8.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
(判断 )正确错误9.雾和云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故雾降低至地面则称云,云升高离开地面即称雾。
(判断 )正确错误10.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正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反比。
(判断 )正确错误11.系统机制的健康是生态和谐的基础。
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
(判断 )正确错误12.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简答 )13.体”。
(填空 )14.(填空 )15.(填空 )。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1.2018 年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A.美丽中国)。
2.使用绿色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比使用传统产品所没有的效用,如( B.心理上自豪感以及由于降低对环境的负影响而得到社会认可)3. 生态系统保持( A.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4 .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受污染土地面积达到( 亿亩)。
5 .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生产方式层次)6 . ( A.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7 .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8 .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的是( D.有机农业)。
9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 B.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10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C.终身追究制)。
”11 .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以协调( )而采取的各种保护行动总称。
A.人类与环境关系 B.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C.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D12 .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A.可持续发展经济)。
13 .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A.有机食品)。
14 . 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经济模式,其物质流程是(C.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
15 . ( A.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16 .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17 . ( D.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展览之后,第一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
(单选 )A《复兴之路》B《强国之路》C《新丝路》D《一带一路》2.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单选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3.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 )A2010年B2018年C2020年D2028年4.具体道路包括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单选 )A生态文明建设道路B社会建设道路C经济建设道路D政治发展道路5.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
(单选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6.党的()报告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单选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六大D十五大7.()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
(单选 )A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C爱国主义D改革创新8.()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合思想,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崇尚和平的理念,培育了热爱和平、宽厚包容、不尚暴力的民族性格。
(单选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9.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首要前提。
(单选 )A坚持解放思想B推进改革开放C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弘扬时代精神的目标和任务。
(单选 )A坚持解放思想B推进改革开放C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从现实性和必然性上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科学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
1.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单选 )A不大;接近饱和2.PM2.5是直径()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单选)D小于等于2.5微米3.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
(单选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4.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危机,政府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政府的政策也逐渐向()倾斜。
(单选)D全面规制5.生态文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多选 )A文化价值观B社会结构C生活方式D生产方式6.坚持以人为本要()。
(多选 )A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既要见物也要见人C见物不见人D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7.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8.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判断 )正确错误9.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轻污染防治、重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判断 )正确错误10.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正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反比。
(判断 )正确错误11.奥尔森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集团中理性的个人总会权衡自己做出行动时所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但是由于“搭便车”的现象,少数人总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去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却会无条件地被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享用,因此,当一个行动者发觉自己的付出总会被集团中? (判断 )正确错误12.简述低碳经济的概念。
1、()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 (单选) B马克思2、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km、小于()km的天气现象定义为轻雾,记为“=” (单选) C1;103. 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单选) C0.3~10倍4.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
(单选)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5.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
(多选) A实行循环经济B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D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6.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
(多选)A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C激励和约束并举D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7. 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存在着机构()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主动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
(多选) A职能交叉B条块分割D权责不清8.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主要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
(判断)正确9. 下垫面是指大气层下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
(判断)正确10.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
(判断)正确11. 奥尔森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selective incentives)这一动力机制,要求对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具体包括正面激励和反面惩罚,其中,激励又包括了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
(判断)正确1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B)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
(单选 )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2.(B)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
(单选 ) A十六大B十七大C 十八大D十八届四中全会3.(A)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
(单选 ) A专业监督部门B综合协调部门C资源管理部门D科技创新部门4.坚持(C),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单选 ) A协调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发展D可持续发展5.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ABC)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多选 ) A环境税费B生态补偿C排污权交易D法律手段6.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
(ABD)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多选 ) A电力B冶炼C石油D水泥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ABCD)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多选 )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8.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判断 )R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
(判断 ) R10.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判断 ) R11.虽然农业社会的统治者普遍实施“重农”政策,但均秉承耕种的“农时”,并未在“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求农业增收”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
(判断 ) R12.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 (简答 )(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
2016年建设领域现场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考核结果得分39.0。
一、单选1. 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 V三相四线制用电工程中,必须采用的接地保护型式是( )A:TTB:TN-CC:TN-SD:TN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 1 分】2. 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
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易过大,距地面高度应为( )A: 1~2 mB:1.5~2 mC:1~1.2 mD:1~1.8 m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考察知识点:【本题1 分】3. 下列选项中,关于临时消火栓的布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火栓口径应为55 mm,配备的水带每节长度不宜超过25 mB:室外消火栓应沿消防车道或堆料场内交通道路的边缘设置,消火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C:水枪喷嘴口径不小于19 mmD:每个消火栓处宜设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A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4.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 应配备10L灭火器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 4个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5. 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中的汽油、沥青、石蜡火灾等属于()A:D类火灾B:B类火灾C:C类火灾D:A类火灾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6. 甲单位停薪留职的职工,到乙单位工作并在乙单位发生工伤事故,这种情况下,应()统计报告A:双方协商做B:由甲单位做C:不做D:由乙单位做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7.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孔口周边()范围内不得有堆土和其他堆积物A:1mB:4mC:3mD:2m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A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8. 操作间可以存放的材料为()A:半成品B:当班的用料C:废弃用料D:成品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9. 适应于扑救比较密闭的房间、地下室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火灾的灭火方法为()A:冷却灭火法B:抑制灭火法C:隔离灭火法D:窒息灭火法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0. 电击可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进行分类,以下不属于此种分类的是()A:跨步电压电击B:直接电击C:单相电击D:两相电击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1. 触电部位的压力越大,触电的危险性()A:越小B:不变C:相同D:越大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2. 施工现场用电系统中,N线的绝缘芯线的颜色应是()A:绿/黄双色B:黄色C: 绿/蓝双色D:淡蓝色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3. 电动势的单位是()A:千伏(kV)B:毫伏(mV)C:兆伏(MV)D:伏特(V)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4. 关于试验报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试验报告不得涂改和抽撤B:各种试验报告,均应分类连续编号,认真填写,不得潦草C:试验报告中签字手续必须齐全,无公章的报告无效D:由试验站试验人员填写的报告,必须先登记台账,然后才能签发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5. 在生产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是为了()A:防止水泥石发生腐蚀B:提高水泥强度C:延缓水泥凝结时间D:提高水泥掺量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6. 钢材中的化学元素会引起热脆性的是()A:PB:CC:SiD:S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7.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多选用()A:湖砂B:河砂C:山砂D:海砂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8. 烧结普通砖进行冻融试验后,每块砖样不允许出现裂纹、分层、掉皮、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其质量损失不得()A:大于2%B:大于4%C:大于1%D:大于3%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19. 混凝土模板的拆模顺序是( )A:先拆底模,后拆侧模B:先拆承重模,后拆非承重模C:后支后拆,先支先拆D: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20. 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A:质量吸水率为25%B:体积吸水率为20%C:体积吸水率为25%D:质量吸水率为20%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1 分】21. 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应由()主持编制。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B)。
(单选 ) A实现美丽中国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五位一体”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在生态系统中,通过(B),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单选 )A营养物质B食物链C环境资源D生命元素3.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B),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
(单选 ) 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4.(B)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
(单选 ) A十六大B十七大C 十八大D十八届四中全会5.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ABCD)。
(多选 ) A实行循环经济B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D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6.要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ABCD)的现象。
(多选 ) A先污染后治理B先破坏后恢复C边治理边污染D边恢复边破坏7.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
(ABD)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多选 ) A电力B冶炼C石油D水泥8.目前,人们正在倡导“四倍跃进”,即资源使用减半,人民福祉加倍,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
(判断 ) R9.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判断 ) W10.在追求控制或崇尚竞争的治理环境中,社会组织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但在追求合作的治理环境中却能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判断 ) R11.系统机制的健康是生态和谐的基础。
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
(判断 )R12.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具体包括哪些措施? (简答 )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1.2018 年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A.美丽中国)。
2.使用绿色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比使用传统产品所没有的效用,如( B.心理上自豪感以及由于降低对环境的负影响而得到社会认可)3. 生态系统保持( A.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围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4 .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受污染土地面积达到( B.1.5 亿亩)。
5 .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A.生产方式层次)6 . ( A.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7 .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8 .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的是( D.有机农业)。
9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 B.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10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C.终身追究制)。
”11 .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以协调( )而采取的各种保护行动总称。
A.人类与环境关系 B.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C.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D12 .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A.可持续发展经济)。
13 .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A.有机食品)。
14 . 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经济模式,其物质流程是(C.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
15 . ( A.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16 .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17 . ( D.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继续教育题第一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继续教育题1.()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单选)A毛泽东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2.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问题。
(单选)A发展方式B经济结构C消费模式D以上都对3.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
(单选)A生产方式B消费方式C生活方式D学习方式4.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
(单选)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 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5.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多选)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6.水体污染物从化学角度分为()。
(多选)A无机无毒物B无机有毒物C有机无毒物D有机有毒物7.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多选)A法律B经济C技术D必要的行政办法8.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判断)正确错误9.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判断)正确错误10.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采取“个别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
(判断)正确错误11.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
(判断)正确错误12.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简答):(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
“美丽中国”参考答案(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7,对全国大范围内的雾霾事件进行简要概括。
(2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明。
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
此次雾霾事件呈现出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持续时间长、浓度水平高等特点。
出现此次雾霾的原因主要有:一、秋冬时节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形成雾霾天气;二、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放量大且不易扩散;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相叠加。
此次雾霾导致呼吸道疾病者增多(老人和孩子问题极为严重),影响了民众身体健康,同时致使空气能见度低,航班、高速公路、航线停运,对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
(计空格223字)(二)给定资料中提到了美英两国案例,请你根据给定资料,谈谈我国如何做好空气污染治理工作?(15分)要求:对策具体可行,有针对性。
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治理大气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完善空气污染防治法,推进污染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并确保贯彻实施;二、加大空气质量监测力度,监测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并进行信息公开;三、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进行规范和指导,促进节能减排;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问题;五、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推进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工作,推行限期达标等政策。
(计空格205字)(三)给定资料10中提到“有人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环境保护”,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语言流畅,350字以内。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认为环境保护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才大规模地实施,它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环境保护只能是一纸空谈,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环境保护的。
这种观点没有正确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错误的。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
1.目前,北京市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扬尘
o
B.工业排放
o
C.燃煤
o
D.机动车尾气
•
2.在生态文明的概念中,生态文明建设以( )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
致力于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国家的经济总量
o
B.和平的国际社会环境
o
C.资源环境承载力
o
D.国民生产总值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可持续交通
o
B.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o
C.废物管理
o
D.钢铁冶金
•
4.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o
B.排污收费
o
C.先发展、后治理
o
D.谁污染谁治理
•
5.我国城市中,其车用柴油含硫率与国际接轨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洛阳
o
B.哈尔滨
o
C.北京
o
D.秦皇岛
•
6.近年来,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降低,其原因是( )。(单选题3分)得分:3
分
o
A.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o
B.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提高
o
C.大规模利用核能
o
D.页岩气产量的提高
•
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几个层次,其中在我国还没有大量实施的是( )。(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区域战略环评
o
B.政策环评
o
C.规划环评
o
D.项目环评
•
8.在我国,大气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水
o
B.天然气
o
C.石油
o
D.煤
•
9.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源性污染的是( )。(单
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
o
B.秸秆燃烧造成的污染
o
C.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
o
D.工矿企业造成的污染
•
10.在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中,应放在首位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无害化
o
B.资源化
o
C.减量化
o
D.无害化
•
11.关于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建设美丽中国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学科领域
o
B.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防治好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源头去解决
o
C.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充分认识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o
D.建设美丽中国要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环境保护道路
•
12.根据全国农业区域布局,下列省市中,处在优化发展区的有( )。(多选题4分)
得分:0分
o
A.青海省
o
B.辽宁省
o
C.黑龙江省
o
D.吉林省
•
13.环境保护应包含的内容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o
B.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自然的气候条件
o
C.生态建设与保护
o
D.污染防治
•
14.我国已经提出的生态安全屏障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大小兴安岭生态安全屏障
o
B.黄土高原和川滇生态安全屏障
o
C.内蒙古草原生态安全屏障
o
D.青臧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
15.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关系到(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实现
o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o
C.民族的未来
o
D.人民的福祉
•
16.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循环发展
o
B.高速发展
o
C.低碳发展
o
D.绿色发展
•
17.环境的基本特征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区域性
o
B.整体性
o
C.变动性
o
D.季节性
•
18.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o
B.科技创新,主要是碳封存、碳收集的技术
o
C.增加碳汇特别是林业碳汇
o
D.生活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
19.在污染减排方面,我国实施的措施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结构减排
o
B.工程减排
o
C.政策减排
o
D.临时减排
•
20.全球环境问题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全球气候变暖
o
B.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o
C.矿产资源短缺
o
D.臭氧层损耗
•
21.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而非潜在的环境问题。(判断题3分)得分:
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2.可持续发展时代不同,在传统现代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在逐
渐降低。(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3.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宜居、宜业
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4.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的一种治国理念和政策导向。(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5.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之一。(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6.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特征是水中藻类和水中植物过度生长,引起水体及其生态的变化。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7.“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指天然的自然因素,不包括人工改造过的
自然因素。(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29.2011-2015年中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包括五河、三湖、两库,其中三湖指太湖、
巢湖、滇池。(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
30.我国现在还没有签署和批准任何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判断题3分)得分:3
分
o
正确
o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