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物学复习提纲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10
植物学复习提纲植物学⼀、形态术语部分1、茎的⽣长习性:类型;平卧茎与匍匐茎,缠绕茎与攀援茎的区别(1)直⽴茎(erect stem):茎垂直地⾯直⽴⽣长,如各种树⽊及⽟⽶、⽢蔗等。
(2)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长,节上不产⽣根,如蒺藜、地锦草等。
(3)匍匐茎(repent stem)茎平卧地⾯⽣长,但节上⽣根,如⽢薯、狗⽛根、草莓等。
(4)攀缘茎(scandent stem)茎不能直⽴,由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借助攀援器官使植物攀附于他物上,如葡萄、爬⼭虎、凌霄等。
(5)缠绕茎(voluble stem)茎不能直⽴,以茎本⾝缠绕于他物上,如牵⽜、菟丝⼦、⾦银花等。
2、叶序的类型:单叶与复叶,复叶与枝条的区别叶序:互⽣、对⽣、轮⽣、丛⽣、基⽣单叶:⼀个叶柄上只⽣⼀个叶⽚。
复叶:⼀个总叶柄上⽣有2⾄多数叶⽚。
3、雄蕊的类型:定义和植物举例(1)离⽣雄蕊:雄蕊的花药和花丝全部分离。
桃,梨(2)单体雄蕊:花丝基部连合成⼀体,形成⼀管状结构包在花柱外侧,花丝上部及花药则彼此分离。
⽊槿(3)⼆体雄蕊:花丝连合成两组(数⽬相等或不等)。
刺槐(3)多体雄蕊:花丝连合成多束。
蓖⿇⾦丝桃(4)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花药合⽣。
菊科植物(5)⼆强雄蕊:花中雄蕊四枚,⼆长⼆短。
益母草(6)四强雄蕊:雄蕊六枚,四长⼆短⼗字花科植物(7)冠⽣雄蕊:4、雌蕊的类型:定义和植物举例雌蕊的类型单雌蕊:花中具⼀个由⼀⼼⽪构成的雌蕊。
桃刺槐复雌蕊:花中具⼀个由⼆个以上⼼⽪构成的雌蕊。
丁⾹梨离⼼⽪雌蕊:⼀朵花中具有多数离⽣的单雌蕊。
芍药黄刺玫5、胎座的类型:定义和⽰意图(1)边缘胎座:雌蕊由单⼼⽪构成,⼦房⼀室,胚珠着⽣于⼼⽪的腹缝线上。
(2)侧膜胎座:雌蕊由两枚以上的⼼⽪构成,各⼼⽪边缘互相合⽣,形成⼦房⼀室的复雌蕊胚珠沿腹缝线着⽣。
(3)中轴胎座:雌蕊由两枚⾄多枚⼼⽪构成,各⼼⽪在⼦房中间互相结合,形成中轴,⼦房室数与⼼⽪数相等,胚珠着⽣于中轴上。
植物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有一为水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
A、变小B、变大C、不变正确答案:A2.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吸水靠()A、代谢作用B、渗透作用C、吸涨作用正确答案:C3.表皮上,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A、皮孔B、筛孔C、穿孔D、气孔正确答案:D4.以下植物中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是()A、银杏B、葫芦藓C、雪松D、玉米正确答案:B5.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靠()A、代谢作用B、渗透作用C、吸涨作用正确答案:C6.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与纯水相比()A、要低一些B、要高一些C、二者相等正确答案:A7.茎的初生结构中,靠()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A、短细胞B、气孔C、皮孔D、长细胞正确答案:B8.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A、茎卷须和叶卷须B、茎刺和茎卷须C、叶刺和茎刺D、根状茎和叶刺正确答案:B9.蛋白质合成是在()上进行的。
A、溶酶体B、高尔基体C、核糖体D、线粒体正确答案:C10.蒸腾作用快慢,主要决定于()A、叶面积大小B、叶内外蒸汽压差大小C、叶片的气孔大小正确答案:C11.下列哪一个纲不属于裸子植物纲()A、买麻藤纲B、苏铁纲C、木兰纲D、银杏纲正确答案:C12.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A、蛋白质B、原生质C、质膜正确答案:C13.成熟胚囊中有()个助细胞A、2B、1C、4D、3正确答案:A14.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为()A、异配生殖B、卵式生殖C、同配生殖D、接合生殖正确答案:B15.根据花器官发育控制的 ABC 模型理论, A 类基因突变后,花器官从外向内依次为()A、萼片一花瓣一雄蕊一心皮B、尊片一尊片一心皮一心皮C、心皮一雄蕊一雄蕊一心皮D、尊片一花瓣一花瓣一尊片正确答案:C16.水稻小麦的抽穗.拔节是)由于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正确答案:D17.苔藓植物具()A、假根B、既有真根又有鳞片C、既有真根又有假D、真根正确答案:A18.与根的向地性生长有关的是根尖的()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根毛区正确答案:A19.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丝由什么组成:()A、微管B、微丝C、中间纤D、微纤丝正确答案:A20.下列组织中,细胞不具有原生质体的是()A、厚壁组织B、薄壁组织C、分生组织D、厚角组织正确答案:A21.侧生分生组织一般讲是属于()类型A、初生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正确答案:C22.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因是:()A、衬质势很低B、衬质势很高,绝对值很小C、衬质势不存在正确答案:B23.草莓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发育而来。
复习提纲三、藻类植物(一)藻类概述1.藻类的概念及主要特征2.藻类的繁殖和生活史有几种繁殖方式,几种生活史类型,世代交替的定义3.藻类分门的主要依据(二)蓝藻门1.蓝藻的形态结构特征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征;藻胆体及其组成;异形胞2.蓝藻的繁殖:藻殖段;外生孢子;内生孢子3.代表种类色球藻;颤藻;念珠藻4.蓝藻原始性的依据(三)裸藻门1.多数无细胞壁(柄裸藻除外),具周质体2.构造:胞口,胞咽,储蓄泡(行动物性吞咽);茸鞭型鞭毛,眼点,细胞核(中核),色素,同化产物3.主要类型:裸藻属,囊裸藻属,扁裸藻属柄裸藻属(具细胞壁及胶质柄)(四)甲藻门1.主要特征细胞壁(纤维素);色素及同化产物;鞭毛的类型及着生位置;细胞核(中核)2.主要类群:多甲藻属角甲藻属(五)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1.三个门的载色体、色素比较,光合产物的比较,鞭毛情况2.金藻门代表类群:合尾藻属,锥囊藻属3.黄藻门的代表类群:黄丝藻属,无隔藻属(重点: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4.硅藻门的主要特征:细胞壁的成分;形态特征(各种名词及其意义);鞭毛“9+0”,无中央轴丝;具壳缝(自发运动)5.硅藻的繁殖:营养细胞分裂;复大孢子1.硅藻的代表类群:小环藻属,羽纹硅藻属(六)绿藻门1. 细胞壁,载色体,色素,同化产物,鞭毛2.繁殖:游动孢子,静孢子(似亲孢子),接合生殖3.代表类群:重点:衣藻、团藻(团藻目总体特征及进化路线)、水绵(接合生殖)、石莼生活史,轮藻的有性生殖及生活史其它:鞘藻特征,丝藻特征4. 绿藻门的演化地位(七)红藻门1.红藻门植物体生长方式,细胞壁特征,载色体结构,贮藏物2.生活史特征:紫菜亚纲;真红藻亚纲3.紫菜生活史;多管藻生活史(八)褐藻门1.褐藻门的体型,细胞结构特征2. 孢子囊、配子囊的类型4.褐藻门的代表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九)藻类的起源和演化1.藻类色素进化的三条路线2.藻类繁殖、生活史演化四菌物(一)菌物概论主要了解菌物的概念、营养方式及其分类(二)粘菌门1.了解粘菌门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个类群2.发网菌的主要特征(三)卵菌门1.卵菌门与真菌门的区别2.水霉属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史;白锈菌属与霜霉属的主要特征,卵菌门的演化(四)真菌门1.真菌门的通性:营养方式,菌丝体特征(有隔菌丝、无隔菌丝;穿孔情况;细胞壁成分;菌丝组织体的类型及主要特征)2.真菌门的繁殖方式及各种孢子类型(五)鞭毛菌亚门1.鞭毛菌主要特征:无隔菌丝,纤维素细胞壁,单鞭毛游动孢子(两种类型)2.简要了解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的生活史过程。
一、名词解释1、不完全花:不全具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花。
2、完全花: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花。
3、花芽分化:由花原基或花序原基逐渐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4、2-细胞花粉:传粉时,仅有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花粉,称2-花粉5、3-细胞花粉:经一段贴合期,生殖细胞从内壁游离出来,不形成细胞壁,而成为裸细胞。
它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精子也是无壁的裸细胞,核大、质少。
这一类花粉在传粉时包含3个核,称3-细胞花粉6、卵器:卵和助细胞的合称。
7、配子体: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具有单倍核相、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8、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受精。
9、雄性生殖单位:雄配子体中的营养核与一对姊妹精细胞存在物理上的连接或结构上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单位。
10、精子异型性:来源于一个生殖细胞的两个姊妹精细胞之间存在形态结构上和遗传上的差异。
11、双受精:花粉管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现象12、无融合生殖:将由配子体产生孢子体的不经过配子融合的生殖过程,称无融合生殖。
13、多胚现象:种子内出现多个胚的现象。
可由受精卵形成、胚囊内细胞参与形成、珠心或珠被形成。
14、合点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沿子房壁内表皮经合点进入胚囊,叫合点受精。
15、珠孔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直趋珠孔,通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叫珠孔受精。
16、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形成胚乳核,以后或形成胚乳细胞或以游离核形态存在,这类型胚乳称核型胚乳17、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就形成两个胚乳细胞,并以胚乳细胞形态存在,这类型胚乳称细胞型胚乳18、沼生目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游离核,在细胞化过程中,近珠孔端细胞化,合点端保持游离核状态,这类型胚乳称沼生目型胚乳。
19、真果:植物的果实纯由子房发育而来。
20、假果:植物的果实除了子房外,还有花的其它部分参加发育,和子房一起形成果实。
植物学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周期,.胞间连丝,组织,分化,初生壁与次生壁,纹孔,初生分生组织与初生结构,次生分生组织与次生结构,初生生长与次生生长,内始式,凯氏带,根瘤与菌根,分生组织,心皮,同源器官(举例说明),同功器官,器官变态,皮孔,胎座,离层,不定根,繁殖与生殖,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双受精,生活史与世代交替,叶隙与枝隙,叶迹与枝迹,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于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生物钟,光敏素光形态建成,光周期现象二、填空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真核和原核两大基本类型。
2.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3.原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初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次生结构。
4. 一片完全叶包括叶片、叶柄和叶托三部分。
一朵完整的花由雄蕊群、雌蕊群、花冠、花萼、花托、花柄六部分组成。
5. 根尖由下往上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个区,植物茎尖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三个区。
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周皮-部分皮层薄壁细胞、-韧皮部、-微管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
7.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群。
8.马玲薯食用的部分是块茎,甘薯食用的部分是块根,荔枝食用的部分是假种皮。
9.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不同形状的细胞构成。
10.叶根据其叶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可分为掌状叶和针形叶。
11. 根据导管次生壁增厚方式不同,分为环、螺、梯、网和孔-五种类型。
12.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细胞组织培养等几种。
13.根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成熟方式是外始式,而茎却是-内始式14.侧根起源于中枢鞘,称内起源。
维管形成层活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而向内分裂则产生次生木质部;木栓形成层活动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 ,向内分裂则产生栓内层。
植物学复习题答案植物学复习题答案【篇一:植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1)】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 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 9.后含物10.细胞周期 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 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 17.质体 18.侵填体19.胼质体 20.细胞骨架三、填空1.质膜具有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原生质体后者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液泡。
4.成熟质体分为、。
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
7.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之故。
8.纺锤体由构成。
9.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前期1的偶线期,片断互换发生在粗线期。
10.导管是由许多孔,侧壁有纹、螺纹、孔纹、梯纹和网纹五种加厚式样。
11.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1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13.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14.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5.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6.周皮是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17.管胞除具18.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
19.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表皮毛保护组织;形成层分生;传递细胞薄壁;树脂道分泌;叶肉细胞同化;石细胞机械;纤维机械20.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21.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
2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
23.原生质是以24.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25.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四、选择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专题一检测:植物1、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2、细胞核的作用是什么?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生物遗传中有重要作用。
3、请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分成两份→中央直接形成细胞膜、细胞壁4、叶表皮属于什么组织?保护组织 叶肉属于什么组织?营养组织5、种子萌发时,胚的哪部分最先突破种皮?胚根6、根尖成熟区(根毛区)有什么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7、请判断下列食物属于植物的根还是茎? 萝卜是根;马铃薯是茎;莲藕是茎;番薯是根。
8、请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作用。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9、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其中雌蕊更重要10、什么是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1、我们常吃的西瓜是什么发育来的?子房 里面的西瓜籽是什么发育来的?胚珠12、面粉的营养主要来自在小麦种子的哪部分结构?胚乳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哪部分结构?子叶1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14、水污染的指示植物是什么?藻类 可监测空气污染的植物是什么?苔藓1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花,无果实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着,有花,有果实16、“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① 实验前为什么要暗处理?消耗原有淀粉② 叶片为什么遮光处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③ 为什么要酒精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隔水能保证安全④ 结果:见光部分变蓝还是不变蓝?变蓝17、一片叶子中含叶绿体的部位有哪些?保卫细胞,叶肉中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18、能量、氧气。
19、呼吸作用意义:能量可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20对植物的意义:① 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② 促使水的吸收;③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对自然界的意义:促进整个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在其特定部位产生的侧根也属于定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石细胞一般是由薄壁细胞经过细胞壁的强烈增厚分化而来,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通常消失,只留下小的细胞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根的木栓形成层只能来源于中柱鞘细胞。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油菜花为双被花,而玉兰的花为单被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水稻根内皮层的绝大部分细胞径向壁、横壁和内切向壁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未加厚,在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U”字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它只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等面叶叶内通常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均为异面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毛茛根的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化程度较低或不发生角质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被子植物的胚珠多为倒生胚珠。
B、错误正确答案:A12.在一定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转化为白色体,但叶绿体不能转化为有质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根尖分生区中的不活动中心是指这类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囊壁的发育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棉花的花在花萼外还有一轮副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茎的形成层环来源上都属于次生分生组织。
A、正确正确答案:B17.水稻老根属于次生结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花生入土结实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根尖是根伸长生长、分支和吸收活动的最重要部位。
植物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纤维素B. 木质素C. 淀粉D. 蛋白质答案:A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类?A.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C.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D. 有形生殖和无形生殖答案:A二、填空题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________。
答案:光合色素2.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__。
答案:营养器官3.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被称为________。
答案:生殖器官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在光的条件下进行,产生能量和还原力;暗反应则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利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力将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机物质。
2.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答案:有性生殖是指通过雌雄配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种子的发育。
无性生殖则是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扦插、分株等。
四、论述题1. 论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食物来源。
此外,植物还参与水循环,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调节气候。
植物的根系有助于土壤的稳定和养分的循环,同时植物还能提供栖息地,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空间。
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答案:首先,将植物叶片或茎切片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
然后,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的大致位置,再切换到高倍镜进行细致观察。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以上是植物学复习题答案的示例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复习提纲一、形态术语部分1.茎的生长习性类型(根据生长习性分类):直立茎;平卧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平卧茎与匍匐茎的区别:二者都是平卧地面生长,但是平卧茎节上不产生根,匍匐茎节上生根。
缠绕茎与攀缘茎的区别:二者均不能直立,攀缘茎是由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攀附于他物上,而缠绕茎是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
2.叶叶序的类型(叶序指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互生;对生;轮生;丛生(簇生);基生。
单叶与复叶的区别: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叫单叶;一个叶柄上生有2至多个叶片的叫复叶。
单叶的小叶与叶轴之间无芽;单叶一个叶子在一个平面;全裂叶大小不一复叶有对称性且整齐,全裂的叶柄小。
复叶与枝条的区别:3.雄蕊的类型离生雄蕊:一朵花中雄蕊的花丝花药全部分离——桃、李单体雄蕊:………………………相互连合成一体——木槿、棉花二体雄蕊:………………………连和并分为两组(两组数目可同可不同)——刺槐、大豆多体雄蕊:………………………连和成多束——蓖麻、金丝桃聚药雄蕊:………………………分离花药合生——菊科植物二强雄蕊:………………4枚,二长二短——一些唇形科植物四强雄蕊:………………6枚,四长二短——十字花科植物冠生雄蕊:………………着生于花冠上——附地菜4.雌蕊的类型单雌蕊:一朵花中具由1个心皮构成的雌蕊——桃、刺槐、大豆复雌蕊:一朵花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构成的雌蕊——丁香、苹果、黄瓜、报春花离心皮雌蕊:一朵花中具2至多数心皮,每个心皮分离形成2至多数离生的单雌蕊——白玉兰、八角、牡丹、草莓5.胎座的类型边缘胎座:由单心皮构成的1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腹缝线上侧膜胎座:由2个或2个以上心皮合生的一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中轴胎座:多心皮构成的多室子房,心皮边缘在中央处连合形成中轴,胚珠着生于中轴特立中央胎座:多心皮构成,子房室间的隔膜消失,形成一室子房,但中轴依然存在。
胚珠着生在中轴周围顶生胎座:子房一室,胚珠着生于子房室的顶部基生胎座:子房一室,胚珠着生于子房室的基部6.子房位置的类型子房上位:子房仅底部与花托相连。
1.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是一般没有,是肯定没有),植物细胞一般都有细胞壁.(主要区别)2)动物细胞都没有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可能有叶绿体(比如叶子的细胞有,根的细胞就没有).3)动物细胞一般没有大液泡,而植物细胞大多有大液泡.4)动物细胞都有中心体,而植物细胞大多数没有(低等植物的可能有,高等的就没有了)2.了解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生长概念。
由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成熟的根。
这种植物体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3.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可分为哪三部分?1)根:表皮、皮层、维管柱2)茎:表皮、皮层、维管柱4.双子叶植物茎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及起源。
维管形成层,岀现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在以后茎的生长,特别是木质茎的增粗中,将起主要作用。
5.凯氏带的概念和作用?1)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被木质和栓质沉积的细胞壁部分2)凯氏带在根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的结构,凯氏带形成后,皮层的质膜与凯氏带之间有极强的联系,水分和离子必须通过这个质膜,才能进入维管柱,这里也就有着选择。
另夕卜,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结构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6.根毛的形成及利于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特征。
1)根毛是由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是根的特有结构,一般呈管状,角质层极薄,不分枝,长约0.08〜1.5mm,数目多少不等,因植物种类而异2)(植物学)根毛生长速度较快,但寿命较短,一般只有几天,多的在10~20天左右,即行死亡,随着分生区衍生细胞的不断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长区细胞不断向前延伸,新的根毛也就连续的出现替代枯死的根毛,不断更新的结果,使新的根毛区就随着根的生长向前推移,进入新的土壤区域,这对于丰富根的吸收是极为有利的。
植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概念1.细胞学说: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2.原生质体: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果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4.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
5.具缘纹孔:次生壁穹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起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变小。
6.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7.胞质流动:胞基质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运动。
8.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9.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
10.初生纹孔场: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
11.纹孔对:细胞壁上的纹孔通常与相邻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相对,二个相对的纹孔合成纹孔对。
12.后含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西部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13.有丝分裂:细胞的形态,尤其是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染色体和纺锤丝。
14.染色单体:染色体都是双股的,有二根链各自旋转相互靠在一起,其中每一条链称为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染色单体。
15.子染色体:当所有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以后,构成每一条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变在着丝点出裂开,分成独立的单位,称子染色体。
16.同源染色体: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二条相似形态的染色体。
17.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
18.筛板:具有筛孔的端壁特称为筛板。
19.补充组织:在周皮的某些限定部位,其木栓形成层细胞壁其他部分更为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细胞不同,并具有发达细胞间隙的组织。
植物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和叶鞘相连处的背面有不同色泽的环状结构,称为叶环、叶颈或叶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莲的果实是聚合坚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根的次生生长开始时,在成熟区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一部分维管形成层片层;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生能力,成为维管形成层的另一部分,二者相互衔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胚轴可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其中,连接子叶节和胚芽的部分为下胚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水稻物的拔节抽穗主要是居间分生组织分裂生长的结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由于水中缺少氧气和二氧化碳,沉水植物叶表皮常具发达的气孔,以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植物次生壁上未加厚的部分即为纹孔,有些特化细胞的纹孔很深,形成分支或不分支的纹孔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花萼的颜色都是绿色的,萼片的结构与叶片相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通常植物细胞的初生壁是均匀增厚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大部分植物的成熟种子不具外胚乳,其珠心组织被发育中的胚和胚乳所吸收而消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百合的花药着生方式为丁字形着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双子叶植物根的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韧皮部位在内,为外始式发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番茄和烟草的胚乳发育过程中不存在游离核时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都能被保留下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离层不仅产生在叶柄上,导致叶片脱落,离层也可以产生在花柄和果柄上,导致花和果实脱落。
绪论一、什么是植物一般认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多行自养生活及有无限生长的特性。
根据以上特征,可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依"二界分类系统〞,藻类、菌类、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都属于植物。
二、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1.从个体大小看;2.从构造方面看;3.从营养方式看;4.从寿命方面看;5.从生长环境看植物的多样性是来自连续不断的种的形成过程,这是植物有机体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过长期不断的遗传、变异、适应和选择等一系列的矛盾运动,有规律地演化而成的。
三、植物的重要性1.参与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开展;2.合成有机物,贮藏能源;3.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4.是天然基因库和开展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源。
我国的银杏、水杉和水松素有三大活化石之称。
四、植物学的开展简史和分支学科概述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及其器官在个体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构造的规律和形态形成过程,并以控制这些过程和创造新类型为目的的科学。
植物解剖学:研究植物组织和器官显微构造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种类,探索植物间亲缘关系,按照植物进化对植物进展分类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相互间及植物与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五、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概述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细胞的遗传、生理上所担负的功能及对环境的适应。
而且伴随着细胞的长大和分化,往往也发生着形状上的相应改变。
根据细胞核的有无,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P13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原生质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
原生质体:细胞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构造的统称。
一、原生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是原生质的构造物质,也是调节各种代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核酸是遗传物质〔DNA〕,并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RNA〕;➢脂类参与膜构造和细胞壁的形成;➢糖类是原生质的构造物质并提供原生质生命活动的能源。
植物生物学(植物分类部分)复习提纲第七章: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主要层次?植物的分类的基本单元和阶层系统?植物命名法:双名法,三名法的书写方法?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有胚、无胚植物?第八章:原核藻类原核蓝藻的主要特征,鞭毛、细胞壁的组成?第九章:真核藻类真核藻类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的类型?真核藻类生活史的类型?真核藻类分门的情况,代表门的代表种类?真核藻类与“赤潮”和“水华”的关系?第十章:苔藓植物苔藓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孢子体的组成?苔藓植物的生活史?苔藓植物分类情况?葫芦藓孢子体的孢蒴的组成情况?第十一章: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生活的情况?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受精过程的条件?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特点?蕨类植物亚门分类的一般情况,各亚门的代表种?第十二章: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分纲的情况,各纲的代表种类?第十三章: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花图式?检索表?花程式表示的意义,譬如:苹果,大豆等的花程式?被子植物分类的情况,各代表科的代表种,譬如:十字花科,禾本科、兰科植物的代表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被子植物流行的分类系统?第十四章: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进化的主要方式?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性学说,综合进化论?植物进化发展历史的主要阶段?第十五章:黏菌、真菌和地衣真菌的繁殖方式?异层地衣,同层地衣的概念?第十六章:植物与环境生态因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概念第十七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外来种的概念?植物利用开发的一般规则和思路?植物学自学指导形态解剖部分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种子结构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珠经过受精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其基本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
种皮:一般坚韧,为种子的保护层;其上常可见到种脐和种孔。
禾本科植物的种皮与果皮愈合,不易分开。
植物学复习题答案1. 植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人类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什么?A. 细胞壁B. 线粒体C. 内质网D. 核糖体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A. 种子B. 孢子C. 扦插D. 所有以上5.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蕨类B. 苔藓C. 裸子植物D. 单子叶植物6.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种子萌发B. 幼苗生长C. 成熟开花D. 所有以上7. 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和水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A. 无光B. 有光C. 无氧D. 缺氧8. 植物的根有哪些主要功能?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支撑植物体C. 进行光合作用D. 繁殖9. 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A. 光反应和暗反应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D. 暗反应和呼吸作用10. 植物的花结构中,哪部分负责产生花粉?A. 花瓣B. 花托D. 花萼11. 植物的果实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来的?A. 花瓣B. 花托C. 子房D. 花蕊12. 植物的种子结构中,哪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A. 胚乳B. 种皮C. 胚D. 子叶13. 植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形态特征B. 生长环境C. 用途D. 所有以上14. 植物的组织有哪些类型?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C. 机械组织D. 所有以上15. 植物的水分运输主要依靠哪个组织?A. 导管B. 筛管C. 韧皮部正确答案:1. B2. A3. C4. D5. D6. D7. B8. A9. A10. C11. C12. C13. D14. D15. A。
1、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细胞壁,液泡。
动物细胞: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2、了解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生长概念。
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的根,这种植物体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根的结构,称为根的初生结构。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形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3、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哪三部分?表皮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凯氏带)维管柱中柱鞘原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初生维管组织后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后生韧皮部薄壁组织或厚壁组织表皮皮层初生木质部维管柱维管束初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髓和髓射线4、双子叶植物茎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及起源。
出现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在以后茎的生长,特别是木质茎的增粗中将其主要作用。
5、凯氏带的概念和作用?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
6、根毛的形成及利于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特征。
根毛是由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是根的特有结构。
外壁上存在着粘液和果胶质,加强了与土壤的接触,有利于根毛的吸收和固着作用,使根毛对控制土壤侵蚀比根的其他部分可能更为重要和有效。
根毛生长速度较快,但寿命较短,随着分生区衍生细胞的不断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长区细胞不断地向前衍伸,新的根毛也就连续地出现替代枯死的根毛,随着根毛的生长,向前推移,进入新的土壤区域。
7、典型的细胞水势包括哪四个部分?ψw =ψs +ψp+ψg+ψmψw 为细胞水势,ψs 为溶质势(渗透式),ψp为压力势,ψg为重力势,ψm为衬托势。
8、植物的吐水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吐水由根压所引起。
在自然条件下,当植物吸水大于蒸腾时,或夜晚气孔关闭,水从叶片上散发量减少,即土壤湿度大,根系仍强烈吸水使得植物吸水大于蒸腾,往往可以看到吐水现象。
9、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部位?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10、聚光色素和反应中心色素的区别?反应中心色素又称为反应中心色素,是指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具有光化学活性,将获得的光能进行电荷分离,直接参与光化学反应的色素。
聚光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全部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分子。
区别:反应中心色素具有光化学活泼,能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作用;聚光色素具有收集和传递光能的作用。
11、高等植物固定CO2 的生化途径?卡尔文循环(P92)四碳二羧酸途径(P96)景天酸代谢途径(P100)12、1839 年首次提出“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3、各种后含物的特点?(P34)14、外部的分泌结构由哪些?腺表皮:即植物体某些部位的表皮细胞为腺性,具有分泌的功能。
腺毛:是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表皮毛状附属物。
排水器:是植物将体内过剩的水分排出到体表的结构。
蜜腺:一种分泌糖液的外部分泌结构。
15、子叶出土幼苗是由哪部分加速伸长所致?由胚轴的细胞生长和伸长。
16、定根和不定根的概念?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
17、根次生结构的特点?次生木质部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维管射线周皮18、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1、缠绕茎:虽然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它们的茎却有沿着其它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
茎幼小时期较为柔软,不能直立,用茎干缠绕于支持物上升,方能使枝叶生长良好;如离开支持物则倒伏地面。
2、攀援茎: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
①以卷须攀援②以气生根攀援③以叶柄攀援④以钩刺攀援⑤以吸盘攀援19、当把蚕豆叶表皮细胞自K+浓度高的溶液移至低的溶液中,气孔将发生什么变化?气孔张开。
气孔是表皮细胞间成对存在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保卫细胞内壁厚、外壁薄。
当细胞自浓度高溶液移至低的溶液中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外壁向外弯曲程度大,所以气孔张开。
20、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横切面)(P117~121)21、掌握双子叶植物叶横切面结构22、C3 植物和C4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区别?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无“花环型”结构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有“花环型”结构23、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组成?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韧皮部:筛分子、厚壁组织细胞和薄壁组织细胞24、掌握细胞后含物的概念及类型后含物是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一般有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有关的物质(角质、栓质、蜡质、磷脂等),还有成结晶的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
25、掌握裸子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异同。
裸子植物是木本植物,其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和双子叶植物基本相似,只是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成分有所不同。
1、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一般没有筛管和伴胞,而以筛胞执行输导作用。
2、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一般没有导管,只有管胞,无典型的木纤维,管胞兼输导水分和支持的双重作用3、由于次生生长形成的木材主要有管胞组成,因而木材结构均匀细致,易与双子叶植物木材区分26、掌握一个含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水势组成以及溶液的水势组成?(P14)27、解释叶绿素溶液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的原理。
透射光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色素溶液之后的光,和入射光的方向是一致的。
反射光是指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色素溶液以后,反射向光源方向的光。
叶绿素分子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后,电子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成为激发态叶绿素。
激发态不稳定,迅速向低能级态转变,有一部分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
由于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部分消耗在分子振动上,发射出的光比吸收的光波长要长些。
所以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
28、掌握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光合磷酸化、二氧化碳补偿点的概念。
光能利用率(P115):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光合磷酸化(P90)二氧化碳补偿点:指在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叶片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9、掌握水势(P14)、蒸腾作用的概念。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30、掌握细胞分化(P46、247)、组织系统(P65)、胞间连丝(P29)、代谢、叶脉(P149)的概念。
31、请从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②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③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④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
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2、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其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和体积如何变化?(1)如果该细胞处在初始质壁分离状态下,因其压力势为零,其水势等于渗透势,将该细胞放入纯水,由于二者存在有水势差,水分就会不断地内渗,使原生质体不断膨胀,质壁分离逐渐复原。
由于细胞壁有一定的弹性,整个细胞的体积会随之增大。
(2)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随着水分的内渗,原生质体对细胞壁产生膨压,即细胞产生了压力势。
压力势的出现提高了细胞水势,但只要细胞水势仍低于外液水势,水分继续进入细胞,压力势和渗透势就会继续增大,水势也随之增大,当增大到使细胞水势等于外液水势(ψw = 0)时,细胞停止吸水,此时细胞水势则为零,压力势与渗透势彼此抵消(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细胞吸水时,由于稀释作用,细胞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渗透势增大。
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时,渗透势已大于原来的数值。
总之,细胞在吸水过程中,体积、水势、压力势、渗透势是同时增大的,至吸水饱和时,细胞体积达最大,各组分不再变化。
33、常言道:“水往低处流”,而水分却可以从土壤经根、茎干和叶到达高大树木的顶部, 二者是否矛盾?蒸腾作用产生一种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协力3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水分从土壤进入根部导管以及进一步运输到叶片的全过程为:土壤水分→根毛→根皮层→根中柱鞘→中柱鞘薄壁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水在这个体系中的运输基本上是依从高水势到低水势而进行。
(1)水分进入根部导管及运输到枝叶,包括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
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根系的生理代谢活动(如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等)导致根内部溶质浓度增大,使细胞水势降低,从而低于土壤水势,土壤水分会顺着水势梯度进入根内。
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枝叶的蒸腾作用丢失大量水分所产生的低水势把水分传到到根部,导致根部水势降低,引起根系的吸水。
植物体内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下有根压,上有蒸腾拉力,一般后者是主要动力。
(2)水分进入根部再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可分为3条途径:A、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B、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C、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