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共55页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55
煤矿安全基础常识汇总一、入井须知1.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
2.明火和静电可导致瓦斯爆炸及火灾,不能穿化纤衣服和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下井。
3.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配备不齐或设备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
4.携带锋利工具时,要套好护套,防止伤人。
5.通过班前会可了解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掌握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因此要按时参加班前会。
6.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听从指挥,排队入井,接受检身。
二、安全乘车与行走7.上下井乘罐、乘车、乘皮带要听从指挥,不能嬉戏打闹、抢上抢下。
8.要按照定员乘罐、乘车,并关好罐笼门、车门,挂好防护链。
不能在机车上或两车厢之间搭乘。
9.人货混装十分危险,不要乘坐已装物料的罐笼、矿车和皮带。
10.开车信号已发出和罐笼、人车没有停稳时,严禁上下。
11.运送火工品时,要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千万不能与上、下班人员同时乘罐、乘车。
12.乘罐、乘车、乘皮带行驶途中,不能在罐内、车内躺卧和打瞌睡,不能将头、手脚和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和车辆外面;不能在皮带上仰卧、打瞌睡和站立、行走,不能用手扶皮带侧帮。
13.乘坐"猴车"(无级绳绞车)时,不触摸绳轮,做到稳上、稳下。
14.在巷道中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在轨道中间行走,不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携带长件工具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他人和触及架空线,当车辆接近时要立即进入躲避硐室暂避。
15、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任何人都不能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内行走时,按照"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不要与车辆同行。
16.钉有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地点十分危险, 不能擅自进入;爆破作业经常伤人,不可强行通过爆破警戒线、进入爆破警戒区。
17.严禁扒车、跳车和乘坐矿车,严禁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不能钻过或跨越输送带。
第二节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上)煤矿生产的特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机、环境三方面,人是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
有资料报道,当今世界上所有系统失效中,约有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失误。
我国淮北矿务局历年死亡事故中90%以上由人的失误引起。
根据开滦集团公司对1990—2000年间所发生的181起死亡事故原因分析,因个人违章造成90多起,占50%以上,严格地讲在181起事故中,都有人的因素。
一、物的要素的特点1、环境的恶劣性: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总是一个动态过程,虽然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
在没矿生产环境中,不仅如此,它还有其相对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煤矿工作环境大都在井下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特点我国95%以上的煤矿是井下作业,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上,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狭小,光线阴暗,环境潮湿,矿井内空气紧靠地面通风设备供给。
工人劳动强度大,一般矿井采掘工人每班下井到升井约10小时左右,部分条件艰苦的甚至达到12小时左右。
即使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标注化矿井的采掘面,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2)煤层赋存差、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我国煤矿生产煤层赋存差、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空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
二是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程度以及水害生成的机理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给对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的分析造成很大难度,从而增加了水害治理的难度。
煤矿安全基础知识煤矿安全基础知识汇总煤矿安全基础知识汇总如下:1.什么是瓦斯爆炸?2.什么是矿井火灾?3.矿井水的****及危害?4.矿井气候对生产及安全有哪些影响?5.什么是矿井瓦斯?6.什么是矿尘?7.什么是矿井自然发火?8.什么是矿井水灾?9.发生透水事故的原因及条件是什么?10.什么是矿井风速?11.什么是风流逆转?12.瓦斯和矿尘的爆炸条件及预防措施有哪些?13.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哪些?14.矿井灾害事故有哪些?15.如何处理采煤中的冒顶事故?请注意,煤矿安全对于确保煤矿生产及员工安全至关重要,需要煤矿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归纳煤矿安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2.法律法规:了解煤矿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煤矿安全规定》等。
3.灾害预防:了解煤矿常见的灾害类型,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灾、火灾等,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
4.应急救援:了解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掌握应急救援的流程和基本操作。
5.灾害处理:了解煤矿常见的灾害类型,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灾、火灾等,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措施。
6.煤矿开采技术:了解煤矿开采的基本技术,如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等,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
7.矿井安全装备:了解矿井安全装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如监测设备、控制设备、救生设备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8.矿井安全检查:了解矿井安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现场检查等,并掌握相应的检查要点和标准。
9.矿井安全评价:了解矿井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风险评估、安全检查、现场检查等,并掌握相应的评价要点和标准。
10.矿井安全文化建设:了解矿井安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内涵,如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氛围等,并掌握相应的建设方法和措施。
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大全煤矿安全基础知识一、煤矿生产安全方针煤矿生产安全方针是指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生产安全而确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1、煤矿安全管理概念煤矿安全管理是指煤炭工业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综合活动。
通过有效的管理,及时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2、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为了提高煤矿灾害防治科学技术,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防止发生伤亡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人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3、煤矿安全管理的任务主要任务是在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分析、研究、评价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从组织、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或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及程度,保证生产过程中人、物和环境处于最优化安全状态,实现安全生产,为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具体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规章制度;采取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措施,推广使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减少和杜绝各类灾害事故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防治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对职工伤亡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深化企业安全管理。
(1)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煤炭生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人的系统、物质系统(机械设备、设施、工具、器件、构筑物、原材料、产品等一切物质实体和能量信息的载体)、能量系统(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和辐射能)、信息系统(获取、传输、存储、分析、反馈)以及这些系统的协调组合。
煤矿基础管理知识学习1、三非:非法生产、非法建设、非法经营。
2、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
3、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6、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7、煤矿五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
8、矿山四大件:主提升绞车、主排水泵、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
9、三条线:通讯、压风、防尘供水。
三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
10、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1、事故追究“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2、三不生产原则: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13、“三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14、三专两闭锁:三专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15、两证一标志:防爆合格证、安全检测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16、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17、职工培训:新职工培训不少于72学时,老职工复训不少于20学时。
18、探放水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防治水的五项综合措施:防、堵、疏、排、截。
19、隐患“五定”处理原则:定时间、定资金、定责任、定措施、定预案。
20、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
21、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要进行瓦斯检查。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煤矿安全基本知识汇总煤矿安全基本知识汇总如下:1.什么是瓦斯爆炸?答:当矿井中瓦斯(沼气)的含量达到一定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2.什么是矿井火灾?答:矿井起火后,失去控制燃烧,称为矿井火灾。
3.矿井水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主要是由于煤炭生产过程中,因放炮、电器失爆、设备损坏、密封不良等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使局部产生高温、高压,产生水汽,遇采掘不良断面,急剧冷却,体积迅速膨胀,瞬间产生巨大压力,就会发生水灾。
4.什么是矿井五大灾害?答:矿井五大灾害是: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矿尘、顶板冒落。
5.什么叫一通三防?答:一通三防是指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自然发火。
6.矿井有哪些火灾类型?答:矿井有哪些火灾类型:外因火灾,由于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由于煤炭自燃和放炮引起的火灾;外内混合火灾,由于上述两种火灾同时发生。
7.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答: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地面上有喷气、喷孔、顶板淋水加大、空气中有浓烈的瓦斯味,煤块在装卸时自动蹦出,煤岩破坏和产生裂隙,支架破坏和产生裂隙,底板被破坏,有时有底鼓现象。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归纳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归纳如下:1.我国法定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发展。
2.煤矿三大自然灾害是指瓦斯,水,火。
3.煤矿从业人员有权利和义务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内涵是:安全第一,是指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要时刻牢记安全,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不能发生事故。
预防为主,就是要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离心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2。
6.离心加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在指向圆心方向产生的加速度。
7.离心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线速度的大小,而方向则与线速度的方向有关。
8.离心加速度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的线速度大小。
9.开滦,大同,神华,山西晋城四大矿务局年生产能力超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