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34.9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包括前期准备、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强度检测等环节。
二、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 制定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
- 编制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组织和管理措施。
- 选派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施工人员,制定岗位职责和权限。
- 确定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商和检测机构。
2.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检验是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 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格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供应商。
- 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 对水泥进行初凝时间、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 对骨料进行粒径分析、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
- 对粉煤灰进行活性指数、水化热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3. 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 进行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
- 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实度、分层现象进行检查和控制。
-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控。
- 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养护质量。
4.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是评估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具体流程如下:-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选择合适的取样点。
- 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 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 如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总结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涵盖了前期准备、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强度检测等环节。
通过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混凝土现场验收流程图(共1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流程一、现场验收1、交货检验。
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生产单位对进场的每一车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
2、施工单位查验预拌混凝土的《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及预拌混凝土合格证,出厂时间,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进场时间。
3、施工单位测定每车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
4、坍落度测试方法(1)用湿布将拌板及坍落度筒外擦净、润滑,并将筒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板上。
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置固定。
(2)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代表性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
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
每装一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渐向中心。
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
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表面为止。
(3)插捣完毕后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和物用镘刀刮去,使之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板上的杂物必须刮净、清除。
(4)将坍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离过程约5~10s 完成,将筒放在拌和物试体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试体最高点与筒的高度差(以mm为单位,读数精确至5mm),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
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在150s完成。
(5)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试件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如第二次仍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案。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 的条件下,用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测定坍落度后,观察拌和物的下述性质,并记录。
①、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合物时难易程度评定。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包括前期准备、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制、浇筑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二、1. 前期准备阶段- 制定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比例等。
- 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浇筑方式、施工工艺等。
- 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和工序。
2. 原材料检验阶段- 对水泥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外观、强度、凝结时间等指标。
- 对骨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粒径分布、含水率等指标。
- 对混凝土添加剂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掺入量、化学成分等指标。
3. 混凝土配制阶段-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配制,包括水泥、骨料、水和添加剂的掺入量。
- 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塑性度、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4. 浇筑施工阶段- 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现场监测,包括浇筑速度、浇筑厚度等参数。
- 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和充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震性能。
5. 养护管理阶段-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防止强风日晒等。
- 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评估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 对养护期内的混凝土进行质量评估,检测其裂缝、空鼓等缺陷。
6. 结束阶段- 编制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总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
- 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最终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 归档混凝土工程相关文件和资料,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三、结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稳定和可靠的重要工具。
通过前期准备、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制、浇筑施工和养护管理等环节的严格控制,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管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并对每一个流程进行详细解析。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 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材料比例。
2. 材料验收-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验收,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 根据相关标准,检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保符合要求。
3. 砼试块制作- 根据设计配合比,制作混凝土试块。
-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块的浇筑、养护和试验。
4. 砼浇筑前准备- 准备好混凝土浇筑前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人员。
-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5. 砼浇筑-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 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厚度,确保浇筑质量。
6. 砼养护-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
7. 砼强度检测- 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
-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8. 砼缺陷检测-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缺陷检测,如裂缝、空鼓等。
- 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等。
9. 砼质量评定-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检测结果,评定混凝土的质量。
-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判断混凝土是否合格。
10. 砼工程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工程的验收。
- 检查施工质量和施工记录,确认混凝土工程是否符合要求。
三、流程解析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步骤。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因素,并确定合适的材料比例。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包括质量控制的各个阶段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1. 设计阶段- 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 编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纸,并标明混凝土浇筑的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2. 材料准备阶段- 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
-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水泥的标号、砂的粒径分布和骨料的强度等。
- 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合格后,进行储存和保管。
3. 施工准备阶段- 准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并进行检查和调试。
- 准备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模板、钢筋、支撑等辅助材料。
- 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浇筑顺序、浇筑层次和浇筑厚度等。
4. 浇筑过程控制阶段- 在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浇筑层的均匀性。
- 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动器进行混凝土的密实,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 控制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使用刮板等工具进行修整。
5. 养护阶段-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措施,包括喷水养护、覆盖养护等。
- 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定期检查养护效果,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6. 质量检验阶段- 对已养护完成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强度检测、抗渗性能检测等。
- 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进行质量检验。
7. 质量记录和报告阶段- 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各个阶段进行记录,包括材料检验记录、施工过程记录等。
- 编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报告,总结工程质量控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结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包括设计阶段、材料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浇筑过程控制阶段、养护阶段、质量检验阶段以及质量记录和报告阶段。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描述。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1. 设计要求确认在混凝土工程开始前,需要确认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设计要求的确认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
2. 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化学成份、物理性质等。
3. 配合比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检验结果,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因素。
4. 施工前检查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包括施工设备、模板、钢筋等的检查,以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5.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核心环节。
在搅拌和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浇筑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抗渗性、坍落度等检测。
6.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湿润养护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7.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养护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强度检测可以通过试块试验或者无损检测等方法进行。
8. 质量验收混凝土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外观、尺寸等。
三、总结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包括设计要求确认、原材料检验、配合比确定、施工前检查、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养护措施、强度检测和质量验收等环节。
通过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及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包括八个主要环节:原材料采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与浇筑、养护管理、强度检测、外观质量检验、试块制备与试验、记录与报告。
1. 原材料采购-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
- 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交货时间。
-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设计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 考虑到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等因素,进行配合比的优化。
- 编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配合比比例、原材料种类和用量等。
3.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按照配合比要求,准确称量原材料,并进行搅拌。
-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要符合规定,确保混凝土均匀。
- 在浇筑前,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检测其流动性和坍落度。
4. 养护管理- 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 使用覆盖物或喷水等方式,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定,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 强度检测- 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强度检测。
- 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试块进行压力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强度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在检测报告中。
6. 外观质量检验-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外观检验,检查有无裂缝、气孔、剥落等缺陷。
- 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平整度、垂直度等进行检测。
- 外观质量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7. 试块制备与试验- 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制备混凝土试块。
- 经过一定养护期后,对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 试块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2.1 商砼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进厂、检验、上料、配合比、搅拌、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六大环节共 14 个质量控制点。
2.2 为确保质量全过程控制,设置监控录相加强质量管控,设置位置及监控范围、内容如下:1 )混凝土搅拌站前侧及混凝土成型室监控点。
监控范围及内容:监控混凝土取样员取样工作。
2 )混凝土搅拌站两侧及后侧监控点。
监控范围及内容:监控水泥、粉煤灰、矿粉取样。
3 )砂、石料仓顶端及砂、石取样地点监控点。
监控范围及内容:监控砂、石入场外观质量验收及收料员取样工作。
4 )中控室监控点。
监控范围及内容:监控中控员配合比输入过程。
5 )混凝土出口监控点。
监控范围及内容:监控混凝土出口质量。
质量控制部门:各搅拌站质量控制岗位:收料员、检斤员质量监督考核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各搅拌站质量监督考核岗位: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1 )检斤员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斤,对每车货物检完毛重后,应先开据调配单,待收料员签字后将调配单收回,进行回皮检斤,打印检斤单。
2 )收料员对照标准样品,对每车进场原材料外观质量进行检验,中砂运输车有大量水从箱体流出,含有较多杂物的,予以拒收;碎石含有杂物、视针片状、粒径大小情况之一的,予以拒收。
3 )粉煤灰进场时先取样检测细度,矿粉进场时先取样检测比表面积和外加剂适应性,必须待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入罐。
4)收料员根据场地情况进行料场管理,坚守岗位,不漏检、不误验。
调配单本人亲笔签名,来料及时指挥铲车攒料。
5 )原材料堆场必须堆放整齐、标识清晰、界限分明、取送方便,杜绝混料,已检验合格品必须与待检区分存放,确保先检验、合格后使用。
6)对外观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收料员第一时间向技术主管(质检工段长)汇报,赋予让步接收或者返厂处理,并要求送货司机在不合格品拒收单上签字确认,上报物资管理部门经理。
1 )工艺技术员每日对入场原材料外观质量验收进行日常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接授检查人签字确认。
2 )监督检查内容①每日对检斤调配单及时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即将落实整改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及其详细内容。
二、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1. 准备阶段1.1 确定混凝土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1.2 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验验证;1.3 确定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1.4 采购混凝土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2. 施工准备阶段2.1 准备施工现场,包括清理、平整和围护;2.2 安装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模板和支撑;2.3 检查施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2.4 确保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环境符合要求。
3. 混凝土浇筑阶段3.1 按照设计要求和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3.2 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和方式,避免过快或者过慢;3.3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一致性;3.4 监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4. 养护阶段4.1 进行混凝土的初期养护,包括喷水养护和覆盖养护;4.2 监测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4.3 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的保湿和保温;4.4 控制养护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
5. 混凝土强度检验阶段5.1 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验;5.2 采取合适的取样方法,并进行试验;5.3 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6. 工程验收阶段6.1 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6.2 检查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6.3 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6.4 编制混凝土工程的验收报告。
三、详细内容描述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需要确定混凝土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验验证,确保配合比的合理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同时,需要制定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标题: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制定一份清晰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的内容和步骤。
一、材料采购及检验1.1 选择优质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采购混凝土原材料时应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
1.2 进行严格检验:对采购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如水泥的标号、骨料的粒径分布等。
1.3 记录检验结果:将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以备工程验收和日后追溯。
二、搅拌和浇筑2.1 混凝土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应按照配合比严格执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2 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浇筑不密实或堆积现象。
2.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适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检验和验收3.1 抽检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进行抽检,进行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2 检查混凝土外观: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如裂缝、蜂窝等缺陷,及时进行修复。
3.3 进行质量验收:在混凝土工程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记录与整理4.1 混凝土工程记录:对混凝土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采购、搅拌浇筑、质量检验等。
4.2 整理质量资料:将混凝土工程的各项质量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档案,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4.3 完善流程图: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五、持续改进和提升5.1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2 培训和提升: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提高其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可以有效地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
1. 准备阶段在混凝土工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项目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等。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原材料采购与检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这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原材料的采购和送检。
质量控制流程图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送检、检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等步骤。
3. 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配制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并控制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流程图中包括配制混凝土的步骤、配合比的检查和调整等。
4.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工作。
质量控制流程图中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浇筑过程中的监控和养护的措施等。
5. 质量检验与验收质量检验与验收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步。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验收。
质量控制流程图中包括质量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检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等。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流程图,可以清晰地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合理地执行这些控制措施,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一、引言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工程类型,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图,包括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a. 完成混凝土工程设计,并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b. 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c. 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关,如水泥、砂、石等。
d. 编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措施。
2. 混凝土搅拌与浇注阶段a. 搅拌设备的选择与检查:确保搅拌设备的性能良好,无损坏和漏水等现象。
b. 原材料配比的准确性检查:对于每一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称量和检验,确保配比准确。
c.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监控:监测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质量。
d. 浇注过程的控制:控制浇注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均匀性,防止产生空洞和偏差。
e. 浇注后的养护: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3. 混凝土强度检测与评估阶段a. 取样与试块制备:按照规定的取样点和数量,采集混凝土样品,并制备试块进行强度检测。
b. 试块养护与试验:对试块进行适当的养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c. 强度评估与控制:根据试块的强度结果,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4. 混凝土表面处理阶段a. 表面平整度的检查:使用平板仪或其他工具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b. 表面缺陷修补:对于出现的表面缺陷,如裂缝、麻面等进行及时修补,保证表面质量。
c. 表面保护与防护:根据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处理,如防水、防腐等。
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流程图
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准备工作
材料准确,出具合格证申请混凝土配合比准备试模和塌落度筒检查脚手架及道路
垂直水平运输机械设备技术交底
申请浇灌命令
浇灌混凝土
养 护
质量评定
克服上道工序弊病的补救措施
按时覆盖
浇水养护(夏天)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制定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
1.每个工作班不少于1组
2.每拌制100m混凝土不少于1组
3.现浇钢筋混凝土每层不少于1组
标准养护试块
执行验评标准按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板每30~50m各抽查1次,但均不少于3处。
书面交底操作人员参加专业会签
不合格品的处理(返工)
资料整理
3
3
岗位分工,操作挂牌木工、钢筋工跟班查质量
执行重量比
根据情况调整配合比
材料合格证试块报告单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混凝土浇灌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