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与业务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8.24 KB
- 文档页数:8
ICT业务介绍
1、ICT的业务定义
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即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主要是指依托现有的客户关系和传统电信服务优势,进一步向客户端的IT系统延伸,为客户提供集传统电信服务、用户端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服务、维护及咨询服务、租赁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是面向客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2、ICT的业务类型
1)CT业务类型:CT业务主要指目前公司经营的传统电信类
业务,包括固定电话、无线市话、数据通信、网元出租、互
联网业务等。
2) IT业务类型:主要包括系统集成、第三方产品销售、租赁服
务、代维服务、软件开发、代理服务、咨询服务等,
3、ICT 业务类型描述:。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通信的网络。
它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数据终端等。
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语音、短信、数据传输等功能。
2.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向移动终端提供信号覆盖和通信服务。
基站通常包括天线、无线传输设备和控制单元等组件,可以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
3.移动核心网:移动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它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位置注册中心(HLR)、移动管理实体(MM)等功能节点,用于实现移动终端的接入、漫游、位置跟踪等功能。
4.无线接入网络:无线接入网络是基站和移动核心网之间的连接网络,用于传输移动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数据。
无线接入网络通常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CDMA、LTE等技术实现。
5.业务支撑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包括计费系统、用户认证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用于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和管理。
移动通信网络根据技术标准和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制式和网络类型,如GSM、CDMA、LTE、5G等。
这些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演进,为用户提供了更快速、更稳定的移动通信服务。
介绍国内六大通讯网络运营商及其业务我们平时看到新闻所说的国内六大运营商指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不管是从通讯或者是地面网络角度去看这六家都是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当然他们彼此的侧重点不同,例如:·中国移动主要运营GSM网络;·中国联通是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同时运营GSM、CDMA、固网;·中国电信和网通运营固定网络,以及无线本地接入PHS小灵通,电信和网通是由原电信拆分的,南北分家,常被称为南电信,北网通;·铁通主要运营全国铁路网沿线的通信;·卫通主要经营通信、广播及其他领域的卫星空间段业务;在IDC领域,中国电信无疑是业务规模最大网络资源最多的,华东沿海、华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区都是电信的主要覆盖范围;中国网通名列第二,网通的机房网络与电信“隔长江而治”,主要分布于华北以及周边地区;中国铁通位则列第三,主要资源集中在华北、东北;移动、联通这些也有少部分机房资源,不过一般是合作方式,机房规模也不大,拿电信少量的带宽。
另外,上面没有提到的长宽其实是有自己的线路,但是却缺少机房资源,只是在一些多线机房有长宽的线路接入;而号称要做国内第七大网络运营商的中电华通,有各地的不少机房资源,不过也是合作形式,主要用的是电信带宽,也有自己的双线机房。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于2002年5月重组挂牌成立。
原中国电信划分南、北两个部分后,中国电信下辖21个省级电信公司,拥有全国长途传输电信网70%的资产,允许在北方十省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
重组后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的试点。
资产和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实行单列。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设施,包括本地无线环路;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象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进行国际电信业务对外结算,开拓海外通讯市场;经营与通讯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广告、出版、设备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设计施工等业务;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经营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
一:4G(TD-LTE)关键技术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
物理网络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它们由无线和核心网的结合格式完成。
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和完全性管理等。
物理网络层与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它使发展和提供新的应用及服务变得更为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
1OFDM技术OFDM由多载波调制(MCM)发展而来,OFDM技术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它的调制和解调是分别基于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实现的,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
在传统的频分复用系统中,各载波上的信号频谱是没有重叠的,以便接收端利用传统的滤波器分离和提取不同载波上的信号。
OFDM 系统是将数据符号调制在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相互之间具有正交性的多个并行子载波上进行传输。
它允许子载波频谱部分重叠,接收端利用各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恢复发送的数据。
因此,OFDM系统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同时,在OFDM符号之间插入循环前缀,可以消除由于多径效应而引起的符号间干扰,能避免在多径信道环境下因保护间隔的插入而影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这使得OFDM系统非常适用于多径无线信道环境。
OFDM的优点在于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频谱效率高,OFDM将信道划分为若干子信道,而每个子信道内部都可以认为是平坦衰落的,可采用基于IFFT/FFT的OFDM快速实现方法,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OFDM接收机的复杂度比带均衡器的单载波系统简单。
与其它宽带接入技术不同,OFDM可运行在不连续的频带上,这将有利于多用户的分配和分集效果的应用等。
但OFDM技术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而且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大。
2MIMO技术要达到LTE-A提出的目标数据传输速率,需要通过增加天线数量以提高峰值频谱效率,即多天线技术,包括Beam-forming和空间复用。
中国移动业务介绍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众多业务和丰富的产品线。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进行介绍,包括基础通信服务、增值业务、移动支付等方面。
一、基础通信服务中国移动提供的基础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信、短信和彩信等。
作为移动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通信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彩信,满足日常的沟通需求。
二、增值业务中国移动还提供各种增值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增值业务:1. 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国移动提供多种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移动上网、手机流量套餐等。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上网冲浪、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应用、观看在线视频等。
移动互联网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和娱乐空间。
2. 移动支付中国移动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平台——和包支付。
用户可以通过和包支付进行手机支付、充值、转账等操作。
和包支付已经与各大银行、电商平台和服务商合作,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
3. 云服务中国移动提供云存储、云计算等云服务,方便用户存储和共享文件、进行数据备份、运行云应用等。
云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现了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共享。
4. 物联网中国移动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联网应用及相关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平台连接和管理各种设备,实现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应用。
5. 健康医疗中国移动致力于推动移动健康医疗服务,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平台方便地获取医疗信息,管理个人健康状况。
三、企业服务除了为个人用户提供各类业务,中国移动还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无论是企业通信、数据传输还是移动办公等,中国移动都能够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客户在通信和信息化方面的需求。
四、国际业务中国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海外开展业务。
中国电信网络介绍中国电信是中国的一家国有电信运营商,成立于2000年。
作为中国最大的固定电话、宽带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以满足中国广大用户的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一、固定电话网络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网络是其最早建立的网络之一,起初用于传输语音信号,如今它已经更新换代,成为支持数字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的基础设施。
该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话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拨号方式与全球各地进行通信,实现语音通话、传真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网络是中国大众通信的重要基石。
二、宽带网络中国电信的宽带网络是中国最大的宽带服务提供商之一。
它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通过该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到高速的网页浏览、在线视频、在线游戏等多种服务。
同时,中国电信也不断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使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宽带网络带来的便利。
三、移动通信网络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其业务范围中最为广泛的部分。
中国电信拥有完善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覆盖全国的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快速的移动通信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移动电话、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
此外,移动通信网络还支持多种增值服务,如短信、彩信、移动支付等。
四、融合通信服务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通信需求,中国电信不断创新,推出了融合通信服务。
该服务将固定电话、宽带和移动通信等多种技术和服务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利的通信体验。
通过融合通信服务,用户可以实现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网络电视、云存储等多种功能。
这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信息。
总结:中国电信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通过其先进的固定电话网络、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以及融合通信服务,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中国电信不仅在国内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还与世界各国的运营商合作,提供国际通信服务。
通信网络与业务
一. 邮政通信网概述
邮政通信网由实物传递网和综合计算机网两部分组成。
从功能层次上来说,邮政通信网包括物理网络、业务规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大部分。
二.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概念及构成
(一).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概念及构成
1. 收寄端邮件处理中心投递端邮路
(二).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结构
1. 邮区中心局体制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结构形态
以邮区中心局为基础,三级制的,以直连为主、辅以辐射转口的复合网形式。
(三). 邮政实物传递网分级分类
1. 全国干线邮政实物传递网,省邮政实物传递网,邮区运递网三级,其中邮区运递网还包含城市邮政网和农村邮政网。
邮政网的分类,从运行方式来看,分为普件综合网和快件网。
(四). 各级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
1. 全国干线邮政实物传递网
它以首都为中心,由全国一级干线邮路连接一、二级中心局组成的邮政网路体系;
全国干线网是以一级干线邮路连接各干线邮路通达局、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组成。
省内邮政实物传递网:省内网上连干线、下接邮区网,在整个邮政实物传递网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干线网和邮区网的结合部。
邮区邮政实物传递网城市邮政网农村邮政网
(五).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网络管理
一.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及网络管理
(一). 邮政计算机网概述
1. 物理网络软件系统
(二).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组网原则及步骤
1. 组网原则组网步骤
(三).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广域结构
1. 各级节点的构成各层网络的构成
(四).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应用系统
1. 邮务类; 金融类; 电子商务类; 基础类;
(五).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网络管理
1. 故障管理; 配置管理; 性能管理; 安全管理; 计费管理;
6. 资源管理;
7. 统计分析管理;
二.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
(一).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概念
(二).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网络结构
(三).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主要业务功能
邮政通信网概述
一. 邮政通信网概述
邮政通信网由实物传递网和综合计算机网两部分组成。
从功能层次上来说,邮政通信网包括物理网络、业务规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大部分。
二.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概念及构成
(一).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概念及构成
1. 收寄端邮件处理中心投递端邮路
(二).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结构
1. 邮区中心局体制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结构形态
以邮区中心局为基础,三级制的,以直连为主、辅以辐射转口的复合网形式。
(三). 邮政实物传递网分级分类
1. 全国干线邮政实物传递网,省邮政实物传递网,邮区运递网三级,其中邮区运递网还包含城市邮政网和农村邮政网。
邮政网的分类,从运行方式来看,分为普件综合网和快件网。
(四). 各级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
1. 全国干线邮政实物传递网
它以首都为中心,由全国一级干线邮路连接一、二级中心局组成的邮政网路体系;
全国干线网是以一级干线邮路连接各干线邮路通达局、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组成。
省内邮政实物传递网:省内网上连干线、下接邮区网,在整个邮政实物传递网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干线网和邮区网的结合部。
邮区邮政实物传递网城市邮政网农村邮政网
(五). 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网络管理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及网络管理
一.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及网络管理
(一). 邮政计算机网概述
1. 物理网络软件系统
(二).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组网原则及步骤
1. 组网原则组网步骤
(三).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广域结构
1. 各级节点的构成各层网络的构成
(四).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应用系统
1. 邮务类; 金融类; 电子商务类; 基础类;
(五).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网络管理
1. 故障管理; 配置管理; 性能管理; 安全管理; 计费管理;
6. 资源管理;
7. 统计分析管理;
二.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
(一).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概念
(二).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网络结构
(三).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主要业务功能
邮政通信三流合一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内涵;
二. 三流合一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邮政通信业务管理
一. 邮政业务体系
(一). 邮务类业务
(二). 速递物流类业务
(三). 邮政金融类业务
(四). 代理信息类业务
二. 邮政物流
(一). 邮政发展物流的优势和劣势
(二). 邮政在物流市场中定位
(三). 邮政物流的业务流程
(四). 物流业务的发展
三. 电子邮政
(一). 电子邮政的含义
(二). 电子邮政的物质基础
(三). 电子邮政的业务功能
四. 邮政业务管理
(一). 邮政业务管理的内容
(二). 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的管理
1、下列不属于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物理结构的是( )。
a、收寄端
b、投递端
c、生产人员
d、邮件处理中心
答案:c
解析:从物理结构上讲,邮政实物传递网由收寄端、邮件处理中心、邮路和投递端四个部分组成。
2、下列各项不属于服务网点内容的是( )。
a、服务人口
b、服务面积
c、服务方式
d、服务设施
答案:c
解析:服务网点是指经办邮政业务的机构及其服务设施。
包括服务面积、服务人口、服务设施等具体内容。
3、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以( )为通信网络组织的基本封发单位和网络的基本节点。
a、支局
b、县市局
c、省会局
d、邮区中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