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监护人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86
安全监护人培训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安全监护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1.3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护人培训制度,定期对安全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监护人的安全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培训内容2.1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等。
2.2 特殊作业安全培训:包括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3 事故案例分析培训: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提高安全监护人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安全监护人职责培训:明确安全监护人的职责和权利,提高安全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
三、培训方式3.1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面授培训、在线培训、实操培训等。
3.2 企业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也可以组织内部讲师进行培训。
3.3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监护人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安全监护人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时间4.1 安全监护人每年应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安全培训。
4.2 特殊作业安全培训时间根据不同作业类型进行合理安排。
4.3 安全监护人职责培训应在安全监护人上岗前进行。
五、培训考核5.1 企业应建立安全监护人培训考核制度,对安全监护人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5.2 培训考核可以采取考试、实操考核、绩效评估等方式进行。
5.3 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安全监护人,企业应安排其重新参加培训,直至合格。
六、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6.1 企业应建立安全监护人培训档案,记录安全监护人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结果等信息。
6.2 企业应定期对培训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查阅。
七、奖惩措施7.1 对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成绩优秀的安全监护人,企业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7.2 对不参加培训、培训成绩不合格的安全监护人,企业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特殊作业监护人取证培训考试试题一、判断题(第1题~第30题,每题2分,满分60分)1.中国海油安全行为准则为“五想五不干”,海油特色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2.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依法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3.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4.当发现动火作业人未持证上岗、动火部位与安全作业票不相符或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监护人有权收回安全作业票,但无权停止作业。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5.临时用电作业应凭审批过“临时用电安全作业票”进行作业,使用电动工具作业人员须持有《电工作业操作证》,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6.动火作业前应进行爆炸气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底部取样。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7.施工作业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方案,明确作业内容、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措施等。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8.高处作业按照GB 30871分为四个区段级别,其中在距坠落基准面5m≤h<15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为三级高处作业。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9.同一作业区域应减少、控制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最大限度避免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应由施工单位双方协商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作业前要组织开展交叉作业风险辨识,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保持作业之间信息畅通,确保作业安全。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0.从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安排检测人员对作业区域或设备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合格后,将签字确认的检测数据交付审批人员,作为办理安全作业票的依据,当检测超过30min还没有办理的,应重新进行检测。
监护人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监护人的责任和职责2. 学习有效的监护技能和方法3. 提高监护人的沟通和危机处理能力二、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监护人的责任和职责1. 监护人的角色定位- 什么是监护人- 监护人的责任和职责- 监护人应当具备的素养和能力2. 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 监护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监护人的伦理与道德规范- 监护人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部分:有效的监护技能和方法1. 建立良好的关系- 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建设- 有效的沟通与倾听2. 照顾被监护人的基本需求- 日常生活照料- 健康和卫生管理- 安全和保护3. 培养被监护人的自理能力- 自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帮助被监护人建立自尊和自信4. 危机处理- 急救和危急状况处理- 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第三部分:监护人的基本心理疏导技巧1. 心理支持- 了解被监护人的心理需求- 鼓励、支持和帮助被监护人2. 情绪管理- 帮助被监护人正面应对情绪问题- 自我情绪管理3. 危机干预- 发现和应对被监护人的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三、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 专业老师现场讲解- 团队互动讨论2. 在线培训- 网络课程学习- 网上讨论与答疑3. 实践培训- 实际操作和案例学习- 体验练习和模拟情景演练四、培训评估1.考核方式- 知识测试- 实际操作考核2.评估标准- 知识掌握情况- 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达标情况五、培训周期1. 培训周期为6个月- 每周一次培训课程- 实践任务和作业2. 培训结业- 所有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安排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六、培训师资1. 专业监护人培训老师- 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能够与学员进行良好互动和沟通2. 监护人带教人员- 在实践中经验丰富的监护人员- 能够辅导和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七、培训总结通过培训,监护人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促进被监护人的全面发展。
监护人培训考试试卷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20分)1、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位置进行的作业。
2、监护过程中要发挥好(保证安全)、(保证质量)、(避免事故)的三个作用。
3、动火中断(30分钟)后重新动火时,需要重新进行可燃气体分析。
4、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安全带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不得使用(损坏的安全带)。
5、动火作业中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大于(5)米,且两者距离明火点间距(10)米。
6、进入受限空间氧浓度保持在(18%—21%)之间。
7、进入受限空间照明符合防爆要求,使用小于(24V)。
8、临时用电线路使用前检查外观合格,(无裸露和破损)等问题。
9、临时用电线路经过高温、振动、腐蚀、积水的部位时,(不得有接头),并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0、临时用电架空或地面走线有穿越保护措施;架空距地面大于(2.5)米,跨越道路大于(5)米。
11、吊装作业停工或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篮、吊具)和(吊索)悬在空中。
12、挖掘作业现场应设置(护栏、盖板、警示措施),夜间采用(红灯警示)。
二、选择题:(每题2.5分,计25分)1、风险消减措施是:预防事故、( B )、降低事故长期和短期的影响A.抢救人员 B.控制事故 C.抢救财产2、( B )及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气温大于40℃等恶劣条件下应禁止露天作业。
A.5级 B.6级C.7级3、进入受限空间温度不超过( B )A.25℃ B.40℃ C.55℃4、焊接作业二次线与焊口之间的距离小于( A )。
A.0.6米B.1.2米 C.2米5、临时用电配电箱等电气设备( C )范围内无危险品。
A.5米B.10米C.15米7、( A )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禁止露天用火作业。
A.5级B.6级 C.7级8、盲板抽加关注同一管道上是否同时进行( B )盲板抽加作业,做好沟通。
A.1处及以上B.2处及以上 C.3处及以上9、危险化学品汽槽车装车作业现场采取警示、禁止明火、使用( A )等措施。
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一)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高危作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成为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的实际意义等。
一、必要性随着高危作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危作业监护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是只有经过专业的实操技能培训,才能够有效的保障人身安全。
因此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必不可少。
二、培训内容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二是高危作业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三是安全应急预案的应急培训。
三、培训方式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的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式:1.线下实操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安排,进行专业的实操技能培训。
2.在线虚拟培训: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操技能的模拟培训,这种方式成本低廉、零距离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四、实际意义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效率:经过实操技能培训后,工作所需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提高效率。
2.降低人员受伤率:经过实操技能培训后,工作人员会更加熟练地操作,降低人员受伤率。
3.扩大市场:只有经过专业的实操技能培训,企业的能力才会更具有说服力,扩大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高危作业监护人实操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企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