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测温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55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温度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许多工业生产环境来说,温度的控制和精确测量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温度测量技术包括热电偶、温度计等,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却显得不够稳定和准确。
而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是免受其他传感器形式所受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次课题将会探究光纤传感器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二、选题意义光纤传感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对环境干扰小、可长距离传输信号等优势。
利用这一优势,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得以实现。
在现代化工业中,许多环境需要温度测量,比如钢铁生产,铸造、化学工业等。
因此,研制一种能在不同环境中稳定、准确地测量温度的光纤测温系统至关重要。
三、主要研究内容本次课题将研究使用光纤传感技术设计和制作一种高效、准确、稳定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2. 光纤传感器的制作和安装方式。
3.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4. 光纤温度传感器及系统实验验证。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将会设计制作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高效、准确、稳定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系统,实现对不同环境中温度变化的快速准确测量。
同时,本研究将为光纤传感器在未来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本研究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在温度测量中的优点和特点。
2. 研究光纤传感器的制作和安装方式。
3. 设计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结构,并完成相关电路设计。
4. 对设计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系统进行实验测试。
5. 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六、进度安排第一周:调研光纤传感技术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第二周:光纤传感器的制作和安装方式的研究。
第三周: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第四周:完成光纤温度传感器及系统实验测试。
第五周: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七、参考文献1. Boxiao Li, Chuanbiao Zhang. Intelli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fiber-optic sensor technology [J]. Journal of Sensors, 2016.2. Haiyan An. Study 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fiber optic temperature sensor [J].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14.3. Lei Wang, Weiwei Gao. Design and research of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7.。
测温光纤原理测温光纤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进行温度测量的装置。
它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测温光纤原理的核心在于光纤的光学特性和温度与光纤性能的关系。
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通常由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组成。
光源发出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被测物体处,被测物体的特性会影响光信号,然后光信号再经过光纤传输回光检测器,最终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来获取被测物体的相关信息。
而测温光纤则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光纤的光学特性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纤传感技术来实时监测和测量。
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远程监测和多点测量,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和场合。
测温光纤原理的关键在于光纤的光学特性和温度与光纤性能的关系。
光纤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折射率、色散特性、损耗特性等。
而温度对光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纤的折射率、色散特性和损耗特性上。
当光纤受到温度变化时,其折射率、色散特性和损耗特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和特性。
基于以上原理,测温光纤可以通过对光信号的变化进行分析,实现对温度的准确测量。
通过合理设计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选用合适的光纤材料,可以实现对不同温度范围的测量,并且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总之,测温光纤原理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其核心在于光纤的光学特性和温度与光纤性能的关系。
通过对光信号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测量,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和场合。
测温光纤技术在工业、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实现对温度的远程监测和多点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书一、项目简介供热管网主干为φ630×12无缝钢管,供热运行参数2.1Mpa , 280℃,设计参数2.3Mpa , 280℃。
共有3个分支:雪榕支线(∅273x7)、伊利支线(∅325x8)和华美特支线(∅108x5)。
供热管网长度约6.3公里。
管道主要采取直埋敷设,部分区域架空。
本次配置一套分布式光纤测温泄漏监测系统,利用感温光纤对供热管线进行实时温度监测,通过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来对供热管道渗漏状况提供预警和报警信息。
共设1台10km/2通道测温主机和1根感温光纤(共计约10km,其中考虑了机柜放置与厂内的长度余量及主机与热网平台的通讯长度)。
光纤测温主机柜考虑放置于制冷站电子设备间,从制冷站引一路UPS电源为主机柜供电。
二、技术条件(一)本技术规范书规定了本系统实施的工作范围,投标方需负责提供所需的设备、安装、调试、开通验收直至交付业主。
(二)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上述范围不仅应包括说明及图纸所示的主要设备及项目,而且只要是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用的所有设备、配件均应包括在本次投标范围之内。
(三)投标方需负责系统的开通调试,培训业主的操作及维护人员,并负责一年的免费维修保养。
(免费维修保用期由系统交付业主使用开始,设备生产商对本工程提供最终技术服务的承诺)三、技术参数(一)GIS光纤测温防泄漏报警系统基于业界先进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将温度传感光缆沿热力管道直线敷设,实时监测传感光缆中光纤的温度分布情况,当热力管道局部出现温度异常时,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能及时捕获这些异常,并定位出异常点的位置信息,同时联动实景视频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准确地找到管线异常位置对应的实际地理位置,便于管道维护人员及时检修与处理,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光纤检漏系统主要由感温光缆、测温主机、监测软件组成。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是基于光纤的光学传感技术,利用光纤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温度的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
1. 光纤传感器:在光纤的传感区域内掺入有吸收光谱特性的材料,使得光纤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
这样,在光纤纵向的位置上就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光谱变化来获得温度信息。
2. 光纤光谱分析:使用光谱分析仪测量经过传感区域的光纤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会将光纤透过的光信号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分量,并测量相应的光强度。
3. 温度计算:根据光纤传感区域的光谱响应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光谱分析仪测得的光强度数据可以反推出对应的温度数值。
这一过程一般通过光谱分析仪内置的算法来完成。
4. 空间分辨率:在分布式光纤测温中,整根光纤就是传感器,因此可以实现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通过测量光纤上不同位置的光谱,可以实时、连续地获得区域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
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大范围的温度测量能力。
同时,由于光纤本身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因此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火灾预警、油井温度监测等。
光纤测温系统在电解铝行业的应用摘要:我国内电解铝行业规模在最近十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
槽型和系列规模不断增大,配套装备制造业也紧随其发展逐步跟进,但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仍不能满足现阶段电解铝企业对设备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需求。
在电解槽日常管理中,槽壳温度监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电解槽测温主要靠人工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电解槽壳的某些点进行间断性的测量。
这种测温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电解槽数量多、测温区域庞大,采用这种方法,电解槽的连续多点测量无法实现,不利于测温数据的保存、分析等。
如果能够对电解槽壳温度进行连续、多点在线监测,自动生成每台电解槽壳多点温度曲线,实现槽壳温度阈值报警功能,将会对电解槽工艺参数分析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将可能满足这个需求。
关键词:光纤测温;电解槽;在线监测一、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以光纤通信、光谱分析等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测温系统本身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的异常变化可能增大测量误差。
因此,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主机和控制计算机应安装在环境比较稳定的监控室或中心机房中,其中主机的最佳工作温度为10~35 ℃、湿度≤70%。
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满足以上环境要求。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纤传感器之一,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干扰、结构紧凑、精度高、适合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可以满足温度的实时监测要求。
1、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采用若干光纤温度传感器,根据一定的布点规律进行安装测温,得到特定空间区域内的温度分布情况的一种测温技术。
该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光波在光纤介质内传输时可以产生后向散射,而散射能量与介质温度有关,通过检测散射光的特性即可算出环境温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光源通常采用高能量的激光脉冲,注入光纤后,激光会不断产生后向散射,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散射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散射光,并经过波分复用、检测解调等处理,由信号处理单元计算出实际的温度值。
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方案(电厂) V:1.0 管理制度精选整理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方案(电厂)电厂火灾监测系统技术建议书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深圳市迅捷光通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方案(电厂)目录一、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光纤测温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感温光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温主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位机监控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报警和报警控制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程通信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矿井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开采产业,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在矿井温度监测中,传统的测温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准确度低、易受干扰等。
而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的出现,为矿井温度监测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的原理、特点、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井光纤测温技术原理矿井光纤测温技术是指利用光纤传感器对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的技术。
在矿井中,将光纤传感器布设在矿井内部,通过传感器的感应功能,对矿井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纤温度传感原理的。
在传递过程中,光信号的强度和波长会因光纤材料的热膨胀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位移,进而形成光纤中的热分布。
通过测量光纤中不同位置处的光信号强度和波长变化,可反推出光纤所在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
二、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特点1.高精度: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的温度测量能力,在矿井中常用的精度为0.1℃。
2.环境适应性强:光纤传感器在矿井环境下拥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适应多种复杂环境下的温度监测需求。
3.容易布设:光纤传感器的布设非常方便和灵活,可以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布设,并可以直接与现有的光纤通信网络集成。
4.能耗低:相比于传统温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功耗更低,不会对矿井供电带来额外压力。
三、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研究现状目前,矿井光纤测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光纤传感器材料研究:目前矿井光纤传感器材料主要有两类,即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为了满足矿井中不同位置的温度监测需求,研究人员正在试图研制出更加专业化的光纤材料。
2.光纤传感器性能分析:研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矿井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包括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指标的优化和测试。
3.光纤传感器系统集成:设计和验证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矿井温度监测系统的集成方案,并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一、综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集光、电、机械、计算机和微弱信号检测等技术为一体,可实现大范围空间温度分布式实时测量,具有测量距离长、覆盖探测区域、实时监测、可精确定位等优点,在交通隧道、地铁、电力、石化、水利等等领域均有应用。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同时实现温度测量和空间定位功能,其中温度测量利用光纤自发拉曼(Raman)散射效应,空间定位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
光纤既是传输介质,又是传感器。
高速驱动电路驱动激光器发出一窄脉宽激光脉冲,激光脉冲经波分复用器后沿传感光纤向前传输,激光脉冲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多种微弱的背向散射,包括瑞利(Rayleigh)散射、布里渊(Brillouin)散射和拉曼(Raman)散射等,其中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分子的热振动,产生温度不敏感的斯托克斯(Stokes)光和温度敏感的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光,两者的波长不一样,经波分复用器分离后由高灵敏的探测器所探测。
光纤中的Anti-Stokes光强受外界温度调制,Anti-Stokes与Stokes 的光强比值准确反映了温度信息;不同位置的拉曼散射信号返回探测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通过测量该回波时间即可确定散射信号所对应的光纤位置;结合高速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可准确、快速地获得整根传感光纤上任一点的温度分布信息。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原理二、系统组成2.1系统组成概述系统主要包括测量主机、传感光缆、用户软件和相关配件。
2.1.1 测量主机测温主机采用多项光电测量和光纤技术以及性能高的光电器件,测量距离(16km)可定制、响应速度(2s)、测温精度(0.5℃)。
客户可以针对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型号。
测量主机外观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指标如下:2.1.2感温探测光缆传感光缆采用特殊设计的快速导热型光缆,纤芯采用进口GI 62.5/ 125多模光纤,光纤保护层选用高强度聚合物及不锈钢螺旋管铠装护套,外护套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抗拉强度、耐弯、耐压性能好,防水、抗腐蚀性,稳定可靠,工作寿命长。
光纤温度传感器摘要:本文分析了光纤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探测中的优势,分别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综述了光纤温度感器在现代工业及生活的应用。
关键字:光纤传感温度应用1引言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很多温度测量问题,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等。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
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不产生电磁干扰,不受电磁干扰,抗腐蚀性好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空间狭窄和具有腐蚀性强的气体,液体以及射线污染等苛刻环境下的温度检测。
2光纤温度传感器分类光纤温度传感器按照调制机理可分为相位调制,振幅调制,偏振态调制;按工作原理分,光纤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功能性和传输型两种。
功能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作为传感器的同时也是光信号的载体,而传输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则只传输光信号。
传光型与传感型相比,虽然灵敏度稍差,但可靠性高,实用的传感器大多是这种类型。
目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包括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2.1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在光纤纤芯形成的空间相位光栅来进行测温的。
光纤光栅以波长为编码,具有传统传感器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光纤光栅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代表性的光纤无源器件之一,已广泛用于建筑、航天、石油化工、电力行业等。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主要有Bragg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
Bragg光纤光栅是指单模掺锗光纤经紫外光照射成栅技术而形成的全新光纤型Bragg光栅,成栅后的光纤纤芯折射率呈现周期性分布条纹并产生Bragg 光栅效应,其基本光学特性就是以共振波长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滤波器,满足如下光学方程:=2nA式中:为Bragg波长,A为光栅周期,n为光纤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1.引言1.1 概述概述光纤测温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
借助光纤传感器对温度的敏感性,可以实现对多个点位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光纤测温技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测温的原理是利用光纤传感器对温度的敏感性,通过测量光纤的光学特性变化来间接获取温度信息。
光纤传感器一般由光纤的核心和包层构成,核心材料与环境温度变化相关联,当光纤受到温度影响时,其光学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光学信号来获取温度值。
光纤测温的空间分辨率是指能够同时测量的温度点的数量,也可以理解成对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的能力。
空间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光纤测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范围和精度。
因此,提高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光纤测温技术不断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原理、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可以为光纤测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提高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对温度监测和测量的需求。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将给出对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总结和展望,展示光纤测温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第2部分:正文2.1 光纤测温原理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光纤测温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会解释光纤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将温度转化为光信号的。
然后,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光纤测温技术:拉曼散射光纤温度传感和布里渊散射光纤温度传感。
我们将探讨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情况。
2.2 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重要性本节将探讨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什么是空间分辨率以及它的定义。
然后,我们将讨论光纤测温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如光纤传感器的长度、光源的参数以及光纤布线的方式等。
电缆光纤测温标准:光纤(Optic Fiber)全称为光导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圆柱形介质波导材料。
光纤传感技术实质是通过光纤通讯将光作为被测量的载体对目标进行检测。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与所测对象非接触性、测量的精度高和灵敏度高,而且反应速度快等特点。
1.荧光光纤测温系统的温度范围通常在-20℃~+55℃。
2.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40℃~+200.0℃,另外可以定制更高温度感应的测温传感器。
3.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10℃~+50℃,测温范围常规温度:-40℃~+120℃;高温光缆:-40℃~+400℃。
4.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的测量温度范围-40℃~+300℃。
光纤探温的特点:1.可以实现单点、多点和连续区域的测温;2.可以同时作为测温和传输的介质;3.拥有抗电磁干扰能力、抗腐蚀、绝缘性能好,安装方式灵活;4.可以与消防、报警系统等联动;5.可以远程传输数据,远程查看和操控;6.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故障点排查光纤测温技术的分类: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以分为1.点式温度测量:在系统某些重点关注的地方部署单个温度探头进行测量。
2.准分布式测量:电力系统生产中,需要对空域的温度梯度场分布进行测量,分布式温度测量的概念由此被提出。
将单点式温度测量沿光纤传播方向串联,可形成覆盖多点温度探测的准分布式测量。
3.完全分布式测量:光纤本身既可以作为光信号传输的通道,也可以作为温度敏感材料传导温度变化。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通过部署一台监控设备加上一根传感光纤实现。
单位光纤长度的监控成本随着传感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工程测温方案。
摘要摘要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是一种空间温度场实时测量的传感系统,已经在煤矿开采、石油化工、地铁交通和电缆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合实际的煤矿温度监测项目,本文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工程要求:一是系统的测温精度在1±⁰C以内;二是温度数据的直观软件表现。
解决这些要求对于完成煤矿温度监测项目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本文基于此,完成了如下工作:(1) 根据光纤拉曼测温理论,构建了一套双通道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并对系统硬件参数进行了优化。
同时为了获取参考温度信息,设计电子温度传感器接收电路,实现了对系统温度数据的实时校准;设计控制光开关切换电路,实现了对系统双通道的快速切换。
(2) 由于光纤自发拉曼散射的强度很低,导致拉曼散射信号极其微弱,而这微弱的传感信号易受到系统噪声的影响,从而限制了系统的测温精度。
本文在LabVIEW平台下实现了原始信号的实时解调,同时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累加平均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实时降噪,进一步采用卡尔曼滤波去噪算法对温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最终实现了0.6±⁰C的系统测温精度。
(3) 在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平台下,本文结合实际煤矿开采测温场景设计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工业化图形界面,实现了将温度信号直观的显示在与实际监测地理位置对应的监测界面上。
进一步在设计的分布式测温软件系统中开发异常温度报警功能,从而使得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更加适用于煤矿的温度监测。
同时为了方便管理人员掌握煤矿开采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了温度数据长期存储功能和生成温度报表功能,进一步完善了分布式测温软件系统。
关键词:分布式测温,拉曼散射,温度解调,软件表现ABSTRACT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is a kind of sensing system for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space temperature fiel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al mining, petrochemical, subway transportation and cable inspection. Combining with actual items about the coal min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is thesis need to solve two aspects: one is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system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within1±⁰C; two is the intuitive software 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 data.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al min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project. Based on this, this thesis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work:(1) According to the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ory, a two channel distributed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ystem hardware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of the reference fiber, the electronic temperature sensor receiving circuit design, which can realize real-time calibration system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ata; design of optical switch circuit and realizes the fast switching of the measuring channel system.(2) Because the intensity of spontaneous Raman scattering of fiber is very low, the Raman scattering signal is very weak, and the weak sensing signal is easily affected by the system noise, thus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This paper realizes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ignal demodulation in the LabVIEW platform, and the cumulative average denoising algorithm in real-time to reduce the noise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stage, further denoising algorithm of temperature signal is filtered by Calman filter, the system finally realize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0.6±⁰C.(3) In the VISUAL STUDIO 2010 software platform,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temperature scenarios designed DTS industrialization graphical interface, to achieve real-time display of temperature signal in the corresponding actual monitoring sites,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distan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difficult to quickly locate and display real-time temperature. Further addition of abnormal temperature alarm function in the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oftware system design,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of the system interface more friendl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regional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dding temperature data storage function and generating temperature report func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oftware system.Keywords: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Raman scattering, temperature demodulate, software performanc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发展 (1)1.3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典型应用 (2)1.4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3)1.4.1研究意义 (3)1.4.2 主要内容 (4)第二章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理论基础 (5)2.1光纤中的光散射现象 (5)2.2 光时域反射技术 (6)2.3光纤拉曼散射理论 (7)2.3.1自发拉曼散射 (7)2.3.2 受激拉曼散射 (9)2.4 光纤拉曼散射测温原理 (10)2.5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解调方法 (11)2.5.1 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单路解调方法 (11)2.5.2 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双路解调方法 (12)2.6 本章小结 (13)第三章基于双路解调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硬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14)3.1 分布式光纤测温硬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14)3.2 分布式测温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5)3.2.1 空间分辨率 (15)3.2.2 温度分辨率 (16)3.2.3 测温精度 (17)3.2.4 测量时间 (16)3.3 分布式光纤测温硬件系统模块的选型 (17)3.3.1 光源模块的选型 (17)3.3.2 波分复用器的选型 (18)3.3.3光电探测器的选型 (19)3.3.4 采集卡模块的选型 (20)3.3.4.1 高速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20)3.3.4.2 高速数据采集卡工作原理 (20)3.3.5 系统通道数的扩充 (21)3.4温度接收电路与控制光开关切换电路的设计 (22)3.5本章小结 (25)第四章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信号解调系统设计及信号处理 (26)4.1基于LABVIEW平台实现温度信号解调系统的设计 (26)4.1.1信号解调系统需求分析 (26)4.1.2 原始信号采集LABVIEW程序的实现 (26)4.1.3 参考温度信号接收LABVIEW程序的实现 (28)4.1.4 测温光纤温度信号解调LABVIEW程序的实现 (29)4.2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噪声分析 (31)4.3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信号去噪处理 (32)4.3.1 累加平均算法 (32)4.3.2 卡尔曼滤波算法 (36)4.4 本章小结 (40)第五章工程应用中温度数据的软件表现 (41)5.1温度数据软件表现的需求分析 (41)5.2 温度数据的显示界面的实现 (41)5.3 利用SQL数据库实现对温度信息的长期存储 (45)5.4温度数据报表界面的实现 (46)5.5 本章小结 (48)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49)6.1全文总结 (49)6.2工作展望 (49)致谢 (51)参考文献 (5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6)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温度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和火灾安全监测等领域所需的一种基础传感元件,但是传统温度传感器需要带电工作,因而在强电磁干扰或易燃易爆环境下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