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栽培种植上,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景观。
园林植物的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水平,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1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作用。
1.1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1.1.1 “空气净化器”(1)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
(2)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
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l2等有害气体,同时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
(3)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
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能有效减弱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声。
1.1.2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活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道路绿化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
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标签: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措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交通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作为交通依托,不能只考虑运输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增添交通景观艺术性的同时,改善了交通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1、以人为本,功能优先。
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兼顾考虑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感及舒适性。
针对驾驶员的需求,主要是保证安全,既要考虑快速行车时的视距要求,又要确保道路路口视线的通透性。
行人主要考虑道路遮荫和降噪除尘所带来舒适性的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易产生污染物或对人体有害的植物品种。
2、丰富层次,加大绿量过分强调形式和美感而不注重绿地质量的设计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对生态和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应多运用乔、灌、草、地被复层种植形式,增加道路绿量,注重配置比例和品种的选择,以增加绿地的生态效益。
一些绿地面积较为局促的道路或是立交桥要做到见缝插绿、垂直增绿。
3、突出地域,表现特色要突出地域特征以及立地特点,多种植可以体现当地环境、历史的特色树种。
4、强调节点,精细配置在一些重要的路口节点可以采用软硬结合的手法进行植物配置,体现绿化效果,形成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增强路口的标示性。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道路绿地依附于道路结构,因此植物在栽植时应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上、地下物,将原有建筑,市政管线、地形地貌、植物等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二、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1、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作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空间营造、景观美化、生态平衡、心理效应、历史文化、环保节能、气候调节以及教育科普等。
1. 空间营造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很强的空间营造能力。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开放、封闭、半开放等。
植物的枝叶能够遮挡视线,改变气流方向,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利用植物的高度和形态,还可以营造出垂直空间、水平空间和空中空间等。
2. 景观美化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香味为园林增添了美感和魅力。
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如春天的嫩芽,夏天的浓叶,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枝干,都为园林增添了不同的景色。
3. 生态平衡植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等。
4. 心理效应植物对人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形态和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放松、安静、兴奋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缓解人的压力,提高心情愉悦程度。
5. 历史文化植物在历史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往往与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说相关联,如中国的梅花文化、竹文化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运用植物,可以增强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6. 环保节能植物在环保节能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发挥植物的环保节能作用。
7. 气候调节植物能够调节局部气候。
大型植物能够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而植物的蒸腾作用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气候调节作用,可以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8. 教育科普植物在教育科普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胡斯武(武汉大花山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城市建设中景观园林工程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需要经过合理的配置,使不同类型植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能够将自身的观赏性和美学性充分发挥出来,使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更加明确,进一步提升景观园林设计水平。
本文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加强绿化植物选择及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6-0077-0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水平是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水平。
对此,加强景观园林设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需要加强对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保证景园园林的整体质量。
同时,对于景观园林的设计,还需要从城市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充分展现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1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是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自然的核心象征,设计人员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植物元素与时代要素、文化要素等紧密结合,将城市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出来。
植物造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观赏功效,全面利用植物形态设计增加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同时,植物造景能够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滋养水源等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1]。
因此,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功效,将其灵活科学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将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和生态性价值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2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基本原则2.1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景观园林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共同搭配组成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植物类型从形态和功能上能够加以组合搭配。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园林植物配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充满艺术气息的花境,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的环境,具有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审美需要。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将花境植物充分运用起来,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魅力,营造出一种自然式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花镜设计;要点1花境的概念与类型花境是一种以球根花卉、低矮花灌木、露地宿根花卉、一年生花卉和两年生花卉等植物种类为依据,通过模仿天然生态林区边界区域中的各种花卉,交织成长的一种景观。
花界能够生动地重现各种花卉的混杂状况,反映出花卉花园的艺术特征。
花境的种类很多,按照观赏的视角可以划分成单一的花境、双面花境和对应型花境;根据所选择的材料,可将花境划分为“宿根花境”、“混合式花境”和“专类花境”。
中国的花卉园林景观还处于初级状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1.1按观赏角度分类根据观景角度的不同,可将花境划分为单侧观景、双面观景和对应型观景。
一般情况下,单向的观赏花境都是依靠绿篱、房屋、树丛或矮墙等,以此为背景,将其种植在前面,从而形成一道前低后高的带状花墙。
两个方向都能欣赏,没有背景,大部分都是在灌木丛和草地上,形成一个高低不一的格局。
对应式花境,一般出现在高速公路、花园、路边等场所,采用对称的手法,在建筑周围或高速公路两边,栽种两个花境,使花境形成一左一右两排的形态。
1.2按植物选材分类从选择的材料上可以把花境划分为宿根型花境、杂交型花境和专门型花境。
宿根型花圃,选用的植株均为宿根型花圃,可在冬季赤裸越冬;复合型花境,以培育抗寒性强的宿根型花卉为主,并与少数一二年生花卉、球根型花卉或花灌木等花卉相结合,构成一条色彩斑斓的花带;对于专类花卉花境,花境材料需要选择相对丰富的花卉,因此,花卉的花色、花期和株形都要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2园林景观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2.1根据花境立地环境配置按照花境的立地环境来配置,主要有:路缘花境、林缘花境、草坪中央花境、临水花境等。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
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
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01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植物大小是一个具有变化特性的要素。
植物形状与形态植物形状具有更多美化效果。
植物可以带给园林景观丰富自然的形态,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比如说垂柳,这与垂柳比较特殊的形态有关;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别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数松树,草类等。
植物在形态要素上不仅要协调,还要有变化,但变化最好是采用渐变方式,剧烈的变化,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否则会导致不协调。
线条关于几何线条的形状,与其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特征来解释,还不如说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城市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提升居住环境的美观度和人们的舒适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配置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体现小区的整体风格和特点,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应该首先考虑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根据小区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分布和种类,使之与小区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相协调。
对于高层的小区来说,应该选择一些较为耐寒、坚固的植物,以免给居民带来困扰。
而对于低层的小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树木较为繁茂的植物,以增加小区的绿化覆盖率。
在植物配置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功能进行选择。
对于冬季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落叶乔木来提供足够的日照和空气流通。
而对于夏季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常绿乔木或者阴凉草坪来提供遮荫和凉爽的空间。
在功能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净化空气和吸附有害物质的植物,如常见的龙胆、雪松、虎耳草等。
要注意的是,在植物配置的选择上要注意植物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植物对于阳光、空气、土壤等因素的要求。
在小区内部的不同区域,由于光照、风向等条件的不同,植物的选取也有所变化。
对于较为阴暗的地方,可以选择一些喜阴植物,如铁线蕨、长春花等。
在植物配置的布局上,可以根据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庭院等区域的不同,合理设计植物的种植方式和布局。
在小区的主要道路上可以选择一些大型乔木或观赏花草来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象。
而在小区内的庭院和绿地上,可以选择一些低矮、灌木状的植物来增加绿化面积。
还可以根据小区的布局设计一些景观花坛和草坪,增加小区的观赏性和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在城市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根据小区的规划和布局、季节和功能等因素进行选择,并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效地组合起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和休闲的环境。
这涉及到对场地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材料,考虑到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述设计与规划的过程、评估场地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材料、考虑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别介绍。
1. 设计与规划的过程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环境、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植物和材料的选择、景观效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设计与规划的流程:1.1 确定目标和需求设计前首先要与客户或相关方进行沟通,确定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如果设计对象是景观,那么就要考虑最终的景观效果,比如美化、舒适度、设计等方面。
如果设计对象是一个公园或者一个花园,那么除了要考虑景观效果,就还要考虑到用户使用的需求,比如活动区、户外用餐区、烧烤区、玩耍区等等。
1.2 场地评估接下来,就要对可用的场地进行评估。
场地评估主要包括审查土地状况、判断土壤类型、考虑可用的阳光照射、评估水源、注意可利用的土地和业主提出的要求等等。
根据场地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能够使用的区域,并且考虑到有效地使用场地。
1.3 植物和材料选择在设计与规划之前,要考虑通过合适的植物和材料来创造一个和地区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选择植物和材料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实用性的因素,比如它们在该区域的生长特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代价的方面。
还要小心谨慎地考虑到各个景观元素之间的成本和完整性,以确保整个景观设计的一致性。
1.4 考虑景观效果在设计一个成功的景观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到它美化了周边环境,创造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用地。
这种美学效果也必须经过实际的条约,使之成为用户用地中的固定成分。
同时也要依据实际的使用性考虑每个单独的场地以便最大化空间。
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according to the plant ecological habits and landscape layout,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garden plants ( trees,shrubs, flowers, turf and ground cover plants ), to play their landscape function 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garden plant arrange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garden plants configura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a variety of plants between configuration, consider the choice of plant species, the combination of plane and elevation, composition, color,seasonal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garden plants and other landscape elements such as stone, water, building, garden road,between configuration.传统的中国园林营造技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从“造园艺术,施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等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上明显地体现道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
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
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正文: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多样统一的原则 (5)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4、均衡的原则 (6)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3 美学原则 (10)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1、功能分区 (15)2、环境气氛 (15)3、文化内涵 (16)4、历史文化主题 (16)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3、主体植物利用 (17)4、深化主题 (18)1、园林空间功能 (18)2、园林空间特点 (18)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3 结语 (24)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浅论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
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
将园林植物作为街道景观的生命要素,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崭新
的课题。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街道;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 abstract 】 the city street landscape as the main
factors of urban landscape,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il urban
architecture art i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and will garden
plants as the life of the street landscape element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 brand-new topic.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street in the city botanical garde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 keywords 】 the city street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角度说,街道植物景观就是街道和与街道
接触的活动场所的周围植物。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景观设计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热点,逐渐被人们
接受和重视。街道景观作为街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
个城市景观的框架,它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自身形象、文
化内涵等各个方面,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植物景观,会使整个
城市景观随之增色。
一、 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
即植物景观设计的前提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生理和心里
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美观和实用相结合。例如,在人流量大的
地方,不宜布置大面积绿地,以免影响行人通行,可设置方形、条
形花坛或树坛以分隔人流。
2、 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街道植物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
的原则体现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即多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因为这
些植物在长久的生长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它不仅能达到
适地适树的要求,也是当地域风情和植被文化的体现。
3、 空间的秩序原则
街道设施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
物的空间秩序,强调空间的秩序原则才能保证街道的整体性和协调
性。体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本身充分以街道整体性为根
本,植物的设计必须与周围各种设施和环境相互协调,即不显得单
调,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4、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
正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提出的:不是所有
的关系都是美的,只有称得上和谐的关系才是美的关系。景观构成
各要素,在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植物
间不同搭配及植物间高低大小的组合要有统一变化的景观构图。
二、 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1、 地形
地形是街道景观的骨架,植物、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
都依附于地形而存在。地形直接影响中心花园的外在特征,影响空
间效果和人们感受,还影响到小气候和地面排水。在街道景观设计
过程中,设计原则应该本着对原有地形进行利用或重新塑造,达到
利于地表排水、改善植物种植条件、达到加强景观艺术性和改善生
态环境的目的。
2、 植物
植物是街道植物景观的主体,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它的作用不
仅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引人入胜的意境,还能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
气候。园林设计可选用的植物种类繁多,每一种植物在环境设计中
所担当的角色各有不同,叶、花、色彩及树干姿态等都是具有显著
艺术效果的“点景’,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作用:乔木是植物景观
的骨干,以遮荫、观赏为主,树冠下的地面可构成平面覆盖的空间;
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是丰富树冠层次的元素;花卉是植物景观中
色彩与造型的活跃因素;以草坪为底色来联系各种景色。这样利用
多种植物外观形态,就达到植物的景观作用。
3、 道路
道路的植物配置及路面的质地色彩,能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
道路也是景观构成元素之一,所以对于道路沿线各种潜在的景观点
也要纳入设计之中,绿化尽可能使行人感到舒适,注意处理好植物
景观与道路的各种比例、视距等问题。
(1)井盖也是城市街道景观构成的组成部分,虽然所占比例不
大,但却可影响街道的协调,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排水等一般功
能,井盖的出现较无规律,因此也成为打破街道景观的元素,为此
我们一定要要结合街道的景观来设计井盖。
(2)台阶作为向上运动的水平变化方式,在设计中要体现其规
则、整齐的特点。也可以为增加其丰富的层次感而适当的加入缓步
台阶。
(3)铺路材料铺路材料的选择要在满足材料本身的质感、组织
的肌理外,满足其尺度、色彩能配合街道景观和特色。
4、景观小品
景观类小品是赋予街道景观生气的重要工具。其设计原则为既
要考虑艺术效果,也要考虑视觉感受。应在整体把握景观文化氛围
和文化主题的前提下进行,宜多采用小尺度的小品装饰环境,考虑
其造型、体量、质感、风格、色彩、尺度等因素,以及居民的爱好
与民俗习惯等设置,从而在文化与居民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其
与街道环境协调统一,使环境更具有亲切感。以最常用的景观小品
雕塑为例,在设置雕塑时,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周
边环境的特征,选择与之适宜的色彩、尺度、材质,创造独具力的
街头环境。而对于可供儿童攀爬的雕塑,则应尽量避免尖锐的折线
或尖角,且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雕塑周边尽量不采用硬质铺装。
5、 街道照明
作为城市空间的主体,照明在街道植物景观中己不仅仅是单纯
的照明工具,也是一种装饰工具,它的特色直接影响着城市街道的
总体特色。城市街道照明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l)以满足夜景的角度设计,照明就不仅仅是单体,应该凸现其
连续性和规模型,以达到在夜晚勾勒出城市街道的线条美的作用。
(2)同样的,以满足白天城市街道景观角度设计,照明的色彩和
构思、形状设计就要与整个街道的格调相一致。
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街道植物景观设计,随着未来城市政治、
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街道景观一定是向
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国良.城市道路及周边绿地植物配植研究[j].中国市政工
程,2006,(5)
[2]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1
[3]陈相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