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知应会知识库2.doc
- 格式:doc
- 大小:13.02 KB
- 文档页数:1
语言文字应知应会知识库12.儒岙镇于2017年6月通过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
3.澄潭镇、大市聚镇、双彩乡于2018年6月通过第二批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
4.我县第三批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创建要求在今年8月全部完成评估验收。
5.我县迎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的时间为2018年9月25日——28日。
6.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评估语言文字工作,综合评分85分以上且评估标准中二级指标无零分的为“合格”,其他为“不合格”。
7.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督导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
8.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语言文字工作,围绕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条件保障、宣传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展开。
9.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把语言文字事业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0.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语言文字工作中条件保障方面,要达到的三级指标是机构设置完善、人员配备到位、建立保障机制。
11.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融入行业管理、城乡管理、精神文明创建。
12.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有100%的县镇居民、95%的农村居民能听懂普通话,85%的县镇居民、80%的农村居民能用普通话顺畅交流。
13.根据《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要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示范岗、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
14.我县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范围重点为国家机关、文化传媒、教育机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行业。
15.我市检查评估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办法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办法,即以区及下属街道为块,各系统为条。
16.我国是从2001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
小学生应知应会的语言文字知识1.现行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2001年1月l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应以什么为拼写单位?答:应以“词”为拼写单位3.我国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答: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答: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
5.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答:《汉语拼音方案》它是经由国务院专业委员会审订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用于拼写我国汉语普通话的一套拼写字母和拼写规则。
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6.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答:①国际化原则: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
②音素化原则:用音素来描写音节。
③标准音原则: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7.《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拼音教学应在何时?答: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9.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答: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1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由哪个部门颁布?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11.姓氏中的异体字是否允许保留或使用?答:允许。
12.姓氏中是否允许使用繁体字?答:不允许。
13.姓名中的“名”是否允许使用异体字?答:不得使用14.播音员、主持人和演员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答:不得低于一级。
15.各级各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答:不得低于二级。
16.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哪三项?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7.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知应会一、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条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
2000年10月31日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共四章二十八条2.《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2005年9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共五章三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答: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6. 什么是不规范汉字呢?答: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7. 什么是普通话的四声?答: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8.2014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具体时间?答:2014年9月11日~9月17日9.2014年推普周的主题是?答: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10.2013年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是什么?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二、关于推普周情况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14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17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主要活动:1.通过升旗仪式、显示屏、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进行宣传,营造氛围。
2.出一块专题板报,宣传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和相关推普知识,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
巡查班级不规范用字,并一一做好记录,并向班主任反映,让他们及时进行纠正。
平时在生活中,发现不规范的用字,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
4.举行“传承经典”为主题的书写规范汉字比赛5.举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6.布置于艳伟文字规范化宣传栏。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知识应知应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知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流中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和文字。
这种语言文字的运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的知识,供参考。
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定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和接受的语言和文字。
它可以成为国家的官方语言,也可以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
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交流。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起到重要的统一作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通用语言文字也有助于加强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国家的语言文化遗产。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和发展选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国家的历史、地域、人口和文化背景等。
通常情况下,通用语言文字会基于统一的方言或地方语言发展而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规范和标准化来确保其统一性和稳定性。
4.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化为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需要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这涉及到语法、词汇、拼写、发音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语言文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规范和标准化的过程需要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协调。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保护国家文化和遗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包括对语言文字进行维护和改进,防止语言文字的退化和失传。
同时,还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来促进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使其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和推广为了提高人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推广工作。
这包括在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推动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应用,培养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和有效使用能力。
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统一国家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也要注意其多样性和包容性。
甘肃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哪一年颁布并施行的?其重要内容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方面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重在引导。
这部法律定位于“引导”法而不是惩戒法,该法定位于“引导”,顺应了语言文字自身发展和使用的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语言文字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简单地进行处分或处罚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收到实效。
语言文字立法的目的,是引导公民共同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
(2)实事求是。
这部法律的制定从我国现阶段语言生活的实际和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演变的特点、规律出发,正确处理了推行语言文字规范与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丰富、发展的关系问题,以及语言文字的主体化与多样化的关系等问题,因而科学、适用、可行。
(3)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体现在法律条款中,就是既坚持原则,又有一定的弹性。
在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基本政策上,这部法律原则性相当强。
我国实行“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语言文字基本政策。
这次立法,把“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上升为法律,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4)简明扼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虽然只有四章28条,但高度精炼,重点突出,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学术上留有余地。
选择题
1.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D. 十年
2. 哪种元素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A. 氢
B. 碳
C. 氮
D. 氧
3. 下列哪个器官不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A. 胃
B. 肺
C. 小肠
D. 肝脏
4. 哪项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A. 比特(bit)
B. 字节(byte)
C. 千字节(KB)
D. 兆字节(MB)
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项?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蒸汽机
6. 下列哪个不是物理学的基本量?
A. 长度
B. 质量
C. 电流
D. 颜色
简答题
1. 简述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2. 解释什么是重力,并举例说明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描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4. 简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及其历史意义。
5. 什么是细胞?并解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6. 描述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填空题
1. _______ 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 DNA 是生物体内存储_______ 的分子。
3.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主要由_______ 和控制器组成。
4.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其中第一定律又称_______ 定律。
5.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今天的_______ 省。
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答: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什么?答: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推广普通话是哪一年载入宪法的?答:1982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答:2001年1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什么作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答:普通话。
8.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9.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0.目前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思路是什么?答: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主要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
11.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2.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中,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用语?13.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电子屏幕、校刊(报)、试卷、教育教学用书等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用字?答: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1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哪些地方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答: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电子屏幕、校刊(报)、试卷、教育教学用书以及教师板书等。
15.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和测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知识应知应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一个国家内主要使用和官方认可的语言和文字体系。
这些语言和文字在政府、教育、商务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了解对于国民的沟通、学习和社交等方面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什么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是必要的。
首先,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对于国内外的沟通非常重要。
在一个国家内,通用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人们都需要使用这些语言和文字与他人进行交流。
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促进交流和合作。
其次,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教育和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育系统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主要的教学语言。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教材和讲义,参加课堂讨论和写作业。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此外,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时,掌握当地的语言文字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
另外,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有助于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在商务交流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人们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同事进行交流和谈判。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商务词汇和礼仪可以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合作关系。
此外,在求职过程中,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许多工作岗位要求候选人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在职场中更加流畅地与他人交流,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最后,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味着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一、选择题1、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C权利。
A.六项B.七项C.八项D.九项2、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最长为C。
A.一年B.一年半C.二年D.三年预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B。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委员会C.党组D.中央政治局4、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C年举行一次。
A.2年B.3年C.5年D.10年5、党员的党龄,从(C)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6、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B觉悟的先锋战士。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远大理想D.无私奉献精神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B。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8、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B.出现腐败C.民族分裂D.恐怖活动9、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同志,必须年满C岁。
10、按照党的思想建设的要求,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B上入党。
A.行动B.思想C.实践D.信念11、备党员的预备期,从C算起。
A.填写入党志愿B.入党宣誓C.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D.党组织找他谈话12、马克思主义具有C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持续稳定13、民主集中的基础是D。
A.集体领导B.分工领导C.调查研究D.群众路线1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D。
A.多党合作B.密切联系群众C.政治协商D.民主集中制15、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B。
A.辛亥革命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戊戌变法运动16、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民主党派代表大会D.各党派联席会议18、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发展社会生产力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制度本身19、B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理论教育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D)。
A.基础性作用B.保障性作用C.关键性作D.决定性作用2、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A)。
A.活力、控制力、影响力B.定力、控制力、创造力C.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D.品质、创造力、影响力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C)。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人民C.协商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B)。
A.创新发展上来B.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C.绿色发展上来D.和平发展上来5、指出,(A)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A、党章B、党建C、实事D、反腐倡廉6、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D)。
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7、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立足于我国的这个最大实际是(D)。
A.我国仍然是发展国B.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C.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D.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D)。
A.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9、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生用卷)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 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2005 年 9 月 11 日至 17 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A. “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B.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 现代汉语B.普通话C.汉语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6.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A. 三级三等B.三级六等C.三级九等8.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A 逗号(,) B.省略号() C.着重号( .)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C.权威词典1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1.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 年起,每年9 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 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四周12.2000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语言文字应知应会知识库1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之一。
以下是一些语言文字的应知应会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汉字基本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字原则。
3. 汉字的基本分类,如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
4. 汉字的基本读音规律,如四声、轻声等。
5. 汉字的基本书写规范,如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规律。
二、汉字常用字表1. 基本汉字表:掌握常见的5000个基本汉字。
2. 常用汉字表:掌握较为常用的2500个汉字。
3. 教育部推荐汉字表:掌握教育部推荐的3500个汉字。
三、汉字的拼音和注音符号1. 普通话拼音表:掌握普通话拼音的读音和使用方法。
2. 注音符号:掌握注音符号的音标和使用方法。
四、词汇和词义1. 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2. 学会使用词典查找词义和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词汇搭配和短语搭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语法知识1. 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2. 理解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基本句型。
3. 学会使用基本的词性和句法分析方法。
六、修辞和修辞手法1.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分析和应用比喻、夸张、反问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七、写作技巧1. 掌握写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会选取适当的词汇和短语,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3. 学会分析和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事、议论等。
八、修养和文化知识1. 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等。
2. 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语言文明和道德素养,避免使用粗俗和不文明的语言文字。
九、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规则1. 学会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规范,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 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和有效的沟通交流,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文字。
十、综合应用能力1. 将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写作和表达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通用)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一种政党,一种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
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处理好消极腐败问题,保证党一直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 B )A. 历史功绩B. 人心向背C. 理想信念D. 纪律规矩2. 中国共产党是旳先锋队,同步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旳先锋队。
( B )A.工人阶级B.中国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中国农民阶级3.《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感人民旳一般一员。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旳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旳共产党员都不得寻求任何。
( A )A.私利和特权B.政治权利C.经济利益D.物质享有4.党组织对违犯党旳纪律旳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旳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严重触犯旳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 D )A.党纪B.党规C.法律D.刑律5.《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规定,党必须在旳范围内活动。
( A ) A.宪法和法律B.党章和党规C.法律和法规D.党纪和法规6.《有关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旳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必须把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旳首要任务。
( A )A.坚定理想信念B.严明党旳纪律C.加强党内民主D.坚持民主集中制7.是党旳主线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旳重要制度保障。
(C)A.纪律严明B.组织生活C.民主集中制D.批评与自我批评8.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旳主线规定是。
( D )A.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严禁B.为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保障C.坚定理想信念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旳主线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旳血肉联络9.《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 B )A.廉洁用权B.廉洁从政C.廉洁修身D.廉洁齐家10.《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 B )。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我国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7.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后使用文字的民族各有多少种?答:解放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40种。
8.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9.哪些特定对象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姓名: 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国语和简化汉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普通话和汉字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B.权利C.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方言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 A 个。
A.3500B.4500C.5500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 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简化字和繁体字C.中文和英文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B.人名C.姓氏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
A.繁体字B.异体字C.大写形式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 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B.2C.3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 。
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电子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A. 显示器B. 键盘C. 鼠标D. 中央处理器(CPU)2. 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是:A. HTTPB. FTPC. TCP/IPD. SMTP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4.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5. 以下哪个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之一?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D. 欧姆定律6. 以下哪个不是维生素的类型?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DD. 维生素X7. 以下哪个是英语中最基本的时态?A. 现在完成时B. 过去完成时C. 现在进行时D. 一般现在时8. 以下哪个是化学元素的符号?A. AuB. AgC. CuD. 所有选项都是9.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铅10. 以下哪个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A. 有限资源B. 无限需求C. 完全信息D. 市场失灵11.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A. 确认偏误B. 过度自信C. 群体思维D. 所有选项都是12. 以下哪个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A. 界B. 门C. 纲D. 种13. 以下哪个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所有选项都是14. 以下哪个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15. 以下哪个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A. 经典力学B. 量子力学C. 相对论D. 热力学16. 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类型?A. 汇编语言B. 机器语言C. 高级语言D. 所有选项都是17. 以下哪个是法律中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以德治国C. 以权谋私D. 法律不溯及既往18. 以下哪个是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动量守恒定律C. 电荷守恒定律D. 所有选项都是19.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A. 旋律B. 和声C. 节奏D. 所有选项都是20. 以下哪个是文学中的基本体裁?A. 小说B. 诗歌C. 戏剧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选题(每题3分,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共30分)21. 以下哪些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类型?A. WindowsB. LinuxC. macOSD. Android22. 以下哪些是世界七大奇迹?A. 金字塔B. 巴比伦空中花园C. 亚历山大港的灯塔D. 长城23. 以下哪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24. 以下哪些是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世界卫生组织25. 以下哪些是经济学中的市场类型?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市场C. 寡头市场。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义务。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和规定。
10.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服务用字。
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外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经XXX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可以使用方言。
19.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20.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2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