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实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18.23 KB
- 文档页数:5
调色作业指导书标题:调色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调色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氛围、情感和主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调色作业指导书,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
一、认识色彩1.1 理解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基本颜色。
1.2 认识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通过调整明度可以使颜色更加鲜明或柔和。
1.3 了解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加鲜艳,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灰暗。
二、基本调色技巧2.1 色彩搭配:在调色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以通过色彩搭配表来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
2.2 色彩过渡:在绘画中要注意色彩的过渡,可以通过混色或渐变来实现色彩的平滑过渡。
2.3 色彩饱和度的控制:在调色时要控制好颜色的饱和度,避免色彩过于浓烈或过于淡薄。
三、常见调色错误及解决方法3.1 颜色过于杂乱:如果作品中颜色过于杂乱,可以通过减少颜色种类或调整明度来改善。
3.2 色彩不协调:如果作品中色彩不协调,可以通过增加共同色或调整饱和度来提升整体色彩的协调性。
3.3 色彩过于单一:如果作品中色彩过于单一,可以通过增加对比色或使用不同明度的同色调来丰富画面。
四、调色练习方法4.1 色彩对比练习:通过绘制色彩对比明显的物体来练习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4.2 调色板练习:准备一些基本颜色的调色板,通过混色练习来提高色彩的控制能力。
4.3 色彩感知练习:观察周围的色彩,并尝试用颜色笔或颜料模仿,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五、调色作业注意事项5.1 保持耐心:调色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积累经验。
5.2 多加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
5.3 勇于尝试:在调色作业中,要敢于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过渡方式,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通过本文提供的调色作业指导书,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提升绘画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希望大家在调色作业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匹配/日期A02016.05.23初版王家鸿颜色检测标准操作说明1.检测仪器准备①进行仪器校准期限查看校准(一周校准青板,三月校准黑白板)②仪器电量是否充足查看(保证电量60%之上)。
③选定颜色检测标准。
2.检测区域确定①按车身装车数据采集方向确定检测位置。
②选取平整区域检测,避免色差仪漏光。
3.按顺序数据采集①注意分出前后杠两侧,按先左后右依次检测(装车状态检测)。
②仪器要压实,用力均匀,避免检测数据偏差。
③主测位采集反馈(副测位对比分析,差异大时通知涂装改善)4.现场反馈调试情况(量产)①检测及时反馈调试情况,通知生产更换支架。
②量产异常时,通知计划调整喷涂,隔离异常产品。
③及时通知调试产品(入库、回喷)状态。
正常品通知入库。
5.数据导出反馈分析①数据检测仪器调整到主页面。
②数据导出分析颜色情况,按控制范围标出改善位置。
③微信及邮件反馈颜色偏差情况,油漆、程序改善。
6.检测数据存档①按调试、量产两种状态进行分别存档。
②分项目颜色进行存档记录。
③标注检测时间,检测人,及检测结论改善措施。
7.膜厚辅助分析①切取异常点及正常点膜厚切片进行标注。
②用显微镜进行膜厚切片分析。
③检测情况反馈,协助涂装、油漆进行改善。
版本日期修改内容编制/修改检测流程图:颜色反馈分析: 颜色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发布日期:2016.05.23版 本:A0部 门:质量部文件编号:适用范围:检测判定各项目颜色 检测工具: BYK6362/BYK7030检测目的:根据控制范围检测分析颜色效果检测仪器准备检测区域确定按顺序数据采现场反馈调试情数据导出反馈分检测数据存档膜厚辅助分析检测顺序调试反馈量产反馈差。
架。
23。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绘画和设计领域中,调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相,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升其调色能力。
二、调色基础知识1. 色相: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不同的色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2.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加鲜艳,低饱和度的颜色更加灰暗。
3. 亮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亮度高的颜色更加明亮,亮度低的颜色更加暗淡。
三、调色工具和材料1. 调色板:用于调配颜色的平面工具,通常由塑料或陶瓷制成,上面有多个混合区域。
2. 调色刀:用于将颜料从颜料管或颜料盒中取出,并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
3. 调色颜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品牌的调色颜料,建议使用优质的艺术家级颜料。
4. 水:用于调节颜料的稠度和稀释颜料。
四、调色技巧1. 色相的运用: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选择合适的色相进行调色。
例如,使用暖色调可以营造温暖和活泼的氛围,而使用冷色调可以创造冷静和沉稳的效果。
2. 饱和度的控制:根据作品的要求,调整颜色的饱和度。
可以通过加入灰色或混合其他颜色来降低饱和度,或者通过加入白色或纯色来增加饱和度。
3. 亮度的调整:根据作品的光影效果,调整颜色的亮度。
可以通过加入黑色或混合其他颜色来降低亮度,或者通过加入白色或纯色来增加亮度。
4. 渐变效果的创造:可以使用调色板上的混合区域,将不同亮度和饱和度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渐变效果。
通过调整混合的比例和颜色的顺序,可以实现不同的渐变效果。
5. 颜色的层叠和叠加:可以通过在画布上叠加多个颜色的方式,创造出更丰富和复杂的颜色效果。
可以使用不同的画笔或调色刀,将颜色叠加在一起,实现颜色的层次感和质感。
五、调色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将调色板清洗干净,并准备好所需的调色颜料和调色刀。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1.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置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1.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 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1.1)中,加100±1mL盐酸(ρ=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1.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1.2),并用水(1.1)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1.4 重要仪器1.4.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1.4.2 具塞比色管,50mL。
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1.4.3 PH计,精度±0.1PH单位。
1.4.4 容量瓶,250mL。
2.测定步骤2.1试料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2.2 测定将一组具塞比色管(1.4.2)用色度标准溶液(1.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试料(2.1)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1.1)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进行测定。
1.制定目的:规范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保证仪器能在良好状态下运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LumiCol 1900的操作。
3.名词定义:无4.职责权限:4.1检测员:依图像亮度和色度测量仪操作指导书操作仪器,完成相应的测试。
5.作业程序:5.1 环境5.1.1 温度:(10~35)℃5.1.2 湿度:(40~70)%RH5.2 仪器照片外部照片内部照片5.3 仪器能力范围:测量范围(0.01cd/m²~5000cd/m²);DUT与L1900面板之间最小距离(220mm);常规测试时测量距离设定为500mm;5.4 操作步骤5.4.1 打开LumiCol镜头及电源取下镜头盖子,打开镜头电源开关,如下图所示。
待指示灯显示绿色时,表示镜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5.4.2 启动软件如下左图,在桌面菜单中打开"LumiSuite"软件。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如图。
软件图标 打开后的测试界面在测试界面中点击1处相机图标,在2处输入设备序列号,点击3处的箭头导入到configured device 中,点击4处后点击5处的connect 。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连接成功后,如右图出现测量参数并且4处会变成绿色。
最后点击close 。
镜头盖子镜头机身 指示灯电源开关12345连机顺序测量参数图在测试界面中,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文件夹图标,在2处点击Smart Analysis图标,并点击3处的Create。
创建OK后,如右图出现image窗口。
123创建测试文件顺序 image窗口如下图所示,点击1处图标镜头就可以拍到显示屏。
此为实时画面。
实时画面图5.4.3 对位将显示屏放在测试平台上并切换画面到十字线画面,通过调节器调节平台位置,使用镜头十字线和显示屏红色十字线重合。
同时,通过调节镜头焦距使图像清晰。
5.4.4 测试参数设置取消1实时画面,如下图所示依次设置2、3、4、5处的参数,其余参数按照系统默认参数。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给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调色能力,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二、任务目标1. 理解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调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调和方式。
4. 创作出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调色作品。
三、任务内容1. 调色基础知识1.1 色彩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
1.2 色彩属性:冷暖色、明暗色。
1.3 色彩的视觉效果:对比、和谐、平衡。
1.4 色彩心理学:不同颜色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2. 调色技巧与方法2.1 色彩搭配:使用色轮、色彩三角等工具进行色彩搭配。
2.2 色彩层次:运用明暗、冷暖色调等方式进行色彩层次的处理。
2.3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明暗、冷暖、饱和度等进行色彩对比,增强画面效果。
2.4 色彩调和:运用色彩的渐变、过渡等方式进行色彩调和,使画面更加和谐。
3. 调色作业实践3.1 选择一幅适合的素材图片或静物进行调色实践。
3.2 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调色知识和技巧进行作品创作。
3.3 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调整,不断改进调色效果。
四、任务要求1. 学员需要认真学习调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理解色彩的概念和属性。
2. 学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不断提升调色能力。
3. 学员需要在作品创作中,注重观察、分析和调整,追求更好的调色效果。
4. 学员可以参考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但不得抄袭或照搬。
五、任务评估1. 作品创作:根据调色作品的表现力、色彩搭配和调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 调色技巧:根据学员在实践中运用的调色技巧和方法进行评估。
3. 色彩感知:根据学员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进行评估。
六、参考资料1. 《色彩的世界》- 约翰·吉布斯2. 《色彩的语言》- 乔·哈尔3. 《色彩心理学》- 安吉拉·赫特4. 《调色技法大全》- 罗伯特·伯恩斯坦以上是调色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作品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表现力。
本次调色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色技巧和原理,提高作品的色彩表现力。
二、任务目标1. 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和调色原理;2. 掌握常用的调色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 能够运用调色技巧,创作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三、任务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调色工具和材料:颜料、调色板、调色刀、画笔等;b. 准备调色基础知识:色轮、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理论学习a. 学习色彩理论: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概念和相互关系;b. 学习色彩的分类和配色原则;c. 学习常见的调色术语和调色技巧。
3. 实践操作a. 进行色彩的实践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如光影、反射、折射等;b. 进行色彩的实践调配:根据学习的色彩理论和配色原则,使用调色工具和材料进行色彩的调配;c. 进行作品的调色实践:选择一幅适合的素材或主题,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进行作品的调色。
四、注意事项1. 调色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协调,避免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的色彩;2. 调色时可以先进行小样的实验,以便掌握颜料的特性和调配的效果;3. 调色刀的使用要注意安全,避免刀尖伤到手指。
五、任务评估1. 作品的色彩表现力和创意度;2. 调色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3. 是否理解和运用了色彩理论和配色原则。
六、参考资料1. 《色彩学基础》;2. 《绘画基础教程》;3. 网上调色教学视频。
以上是调色作业的指导书,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调色作业顺利完成!。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调配颜料,掌握色采的运用和表现能力,可以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为了匡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调色作业,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调色的基本知识、调色步骤和常见技巧。
二、调色基础知识1. 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等;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深色、浅色;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如明艳、暗淡。
2. 调色工具和材料调色工具包括调色盘、调色刀、调色板、调色刷等。
调色材料包括颜料、水、稀释剂等。
确保调色工具和材料的清洁,以免影响调色效果。
三、调色步骤1. 准备工作将需要的颜料挤在调色盘上,根据需要的颜色种类和数量进行调配。
2. 调配颜色根据绘画作品的需求,将基本颜色进行调配。
可以通过混合两种或者多种颜料来获得所需的颜色。
在调配过程中,可以使用调色刀将颜料混合均匀。
3. 调节明度和饱和度根据绘画作品的需要,可以通过调节颜料的明度和饱和度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增加白色或者黑色可以调节明度,增加灰色可以调节饱和度。
4. 进行试色在调色完成后,可以在调色板上进行试色,以确保调配的颜色符合预期。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调色技巧1. 渐变色调通过在调色盘上将不同颜色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渐变色调的效果。
可以先用调色刀将两种颜色混合均匀,再用调色刷将颜料涂抹在绘画作品上。
2. 叠加颜色通过在绘画作品上叠加不同颜色的涂层,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可以先涂抹一层底色,再逐渐叠加其他颜色。
3. 干湿过渡在绘画作品中,可以通过湿润的颜料与干燥的颜料进行过渡,创造出自然的效果。
可以在绘画作品上先涂抹一层湿润的颜料,再用干燥的颜料进行涂抹和调整。
4. 调色刷的运用不同类型的调色刷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平刷适合大面积的涂抹,细刷适合细节的描绘,刮刷可以创造出纹理效果。
五、注意事项1. 调色过程中要保持调色盘的清洁,避免颜色相互污染。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它可以通过调节颜色的明暗、饱和度和色调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其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二、任务目标1. 理解调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调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能够运用调色技巧创作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三、任务内容1. 调色基础知识1.1 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概念和作用;1.2 色采的三原色和三原色混合的原理;1.3 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运用;1.4 调色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2. 调色技巧和方法2.1 调和色采的方法:色轮、色块、渐变等;2.2 利用对照增加画面的层次感:明暗对照、冷暖对照、互补色对照等;2.3 运用色采的明暗变化表现光影效果;2.4 运用色采的饱和度和色调表现情感和氛围。
3. 调色实践3.1 绘制简单的调色练习图案,如色采渐变、对照色块等;3.2 运用所学调色技巧完成一幅具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3.3 分享作品并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四、任务步骤1. 学习调色基础知识:阅读相关教材或者参考资料,了解调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色相、明度、饱和度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调色技巧和方法:学习不同的调色技巧和方法,如调和色采、利用对照增加层次感、运用明暗变化表现光影效果等,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加绘画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学习。
3. 进行调色练习:使用调色工具,绘制简单的调色练习图案,如色采渐变、对照色块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调色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4. 创作绘画作品:选择一个主题或者场景,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和方法,完成一幅具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可以是静物、风景、人物等。
5. 分享作品并接受反馈:将作品分享给他人,如同学、老师、艺术家等,接受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调色技巧。
五、任务要求1. 任务完成时间:根据学习进度自行安排,建议在一个月内完成。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作品增添更多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本次调色作业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其绘画作品的色彩表现能力。
二、任务目标1. 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要素。
3. 学会使用调色工具,如调色板、调色杯等。
4. 掌握常用的调色方法,如色彩混合、色彩叠加等。
5. 提高对色彩表现能力的理解和运用。
三、任务要求1. 学员需准备调色所需的绘画工具,包括颜料、调色板、调色刀、调色杯等。
2. 学员需了解常见的色彩分类,如主色、辅色、冷色、暖色等。
3. 学员需通过练习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如色相环、明度阶梯等。
4. 学员需按照指定的调色方法完成绘画作品,如色彩混合、色彩叠加等。
5. 学员需在作品中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变化。
四、任务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绘画工具齐全,包括颜料、调色板、调色刀、调色杯等。
b. 了解常见的色彩分类,如主色、辅色、冷色、暖色等。
2. 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a. 学习色相环的构成和使用方法,了解不同色相之间的关系。
b. 学习明度阶梯的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明度的变化规律。
c. 学习饱和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饱和度对色彩的影响。
3. 练习调色技巧a. 进行色彩混合练习,通过不同颜料的混合获得新的色彩。
b. 进行色彩叠加练习,将不同颜色的图层叠加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c. 进行色彩渐变练习,通过调整颜料的明度和饱和度实现色彩的渐变效果。
4. 创作绘画作品a. 根据任务要求和主题,选择适合的调色方法和技巧。
b. 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创作出具有丰富色彩表现的绘画作品。
c. 在作品中注重色彩的层次和变化,营造出艺术感和表现力。
5. 总结与展示a. 对本次调色作业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b. 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与同学们分享调色的心得体会。
五、任务评估1. 学员完成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变化。
作业说明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色度检测仪,其目的是对电解液、NMP的色度测量,检测是否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规定了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试验项目的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和试验注意事项等。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色度检验作业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应用范围:电解液、NMP等的色度测量。
3.权责:品质部:色度检验方法的制定与执行。
4.测试原理:测定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吸光度转换为待测参数的浓度值,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
如图所示:作业说明5.操作流程:5.1 开机:连接随机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为主机提供24V供电,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显示仪器的型号、序列号、软件版本号等信息;5.2 选择色度标准点击键盘上“菜单键”,再选择“色度标准”,然后从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色度标准:5.3 基线测量在测量样品前或长时间未使用仪器(基线测量至少每4小时执行一次),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执行基线测量时,要确保样品室为空,测量时关闭样品室盖板。
点击键盘上“ZERO”,仪器自动进行基线测量,测量完毕后,仪器返回之前主界面。
5.4 样品制备:①以标准方法进行测量时(下表),样品制备参考方法。
通常样品清澈无混浊。
这是因为悬浮物质会引起光散射,降低透光率值,从而导致该值与样品色度不符。
②确保样品池两端窗口洁净,小心操作,紧握住样品池侧面。
对于粘性样品,留出时间待其澄清、无气泡,且样品内部无扰动。
当样品在加热的温度下测量时,比色池也应被加热以免温度梯度导致光速折曲。
在测量之前,搅拌比色池中的样品使整个温度均匀。
作业说明5.5 样品测量:完成基线测量后,即可使用仪器进行样品测量。
将样品池置于样品室右端。
关闭样品室盖板,点击READ键:5.6 显示结果:测量完毕,屏幕将显示测量结果。
点击或查看不同色度标准的测量结果5.7 测试后清洁、整理:①测量完毕样品,将样品池从样品室取出,然后关闭仪器电源;②将色度仪擦拭干净,并清洁工作台面,保持工作台干净整洁。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作品增添色彩的魅力和表现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调色技巧,我们制定了这份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大家完成高质量的调色作业。
二、调色基础知识1. 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是调色的基础,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概念。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了解这些概念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至关重要。
2. 调色工具调色工具包括调色盘、调色刀、调色板、调色刷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色工具,并保持其清洁和良好的状态,能够提高调色效果。
3. 调色方法常用的调色方法有直接调色法、间接调色法和混合调色法。
直接调色法是直接在画布上进行调色;间接调色法是在调色板上进行调色,然后再将颜料涂抹到画布上;混合调色法是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再进行调色。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技巧,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法。
三、调色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调色前,需要准备好画布、调色工具和颜料。
确保画布干净,调色工具清洁,颜料齐全。
2. 调色盘准备将所需的颜色挤在调色盘的不同区域,保持颜色之间的间隔,以免混在一起。
可以按照画作的需求,选择相应的颜色。
3. 调色刀使用使用调色刀将颜料从颜料管挤出,放在调色板上。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颜料的数量,避免浪费。
4. 调色方法选择根据画作的需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色彩要求,采用不同的调色方法。
5. 调色过程在开始调色前,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进行调色练习,熟悉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方法。
然后,根据画作的需要,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逐渐形成所需的色彩效果。
6. 调色技巧调色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调色技巧来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如层叠调色法、渐变调色法、对比调色法等。
这些技巧能够使画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7. 调色效果检查在完成调色后,可以对画作的调色效果进行检查。
观察画作的整体效果,调整不满意的地方,使画作达到自己的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扩散膜、棱镜膜等的光学性能(亮度、辉度、色度等)测试。
BM-7A、电脑、背光模组、变压器、基准值样品A0首次发行能统一规范操作,确保公司所生产光学膜产品的光学性能符合公司的质量控制标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1.适用范围修改日期变更区分修改内容受控图章2015/4/172.目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下,按规定的方法对产品性能进行检测,使新员工能快速掌握检测技能,老员工3.使用工具及设备和防护用品5.业务流程(2)做好本岗位区域范围内的6S工作,包括清洁卫生工作,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4.责任及权限 (1)熟练掌握本指导书的作业标准。
(2)首先打开电源开关,然后依次打开电脑开关,摄像头开关、变压器开关。
各个开关图示如下。
(1)确保本次测试所需的仪器已接通电源,相互之间连接完好,如下图所示。
(3)准备工作完毕,整个设备使用前需预热30min方可测试。
期间,根据测试样品尺寸(即背光面尺寸)选择合适大小的黑色不透光盖板,将盖板覆盖在背光模组上方。
(4)30min预热完成后,双击桌面“LOAD快捷方式”图标,进入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admin和密码,点击“登陆”,如下图所示。
(5)进入测试软件的页面后,点击“数据保存”,在“保存路径”中新建或选择一个文件夹进行测试结果的保存,结果如下图所示。
(6)选择文件—打开—A4—九点,点击确定按钮。
如下图所示:(7)双击桌面“天敏USB系列应用程序”,屏幕上会出现视频窗口。
(8)选择面板三点定位,通过调节“面板三顶点设置”中的 “X-”、“X+”、“Y-”、“Y+”按钮,将视频中心点对准背光模组的发光面的某一顶点,然后点击“读取坐标”按钮,作为第一点坐标,如下图所示。
按同样的方法以顺时针方向连续选择另外两个顶点(如下图),读取完整第二、第三点坐标。
三点定位完毕,点击确认。
(9)把被测样品按照规定的架构组合(常见型号产品架构组合,见表一),再放入背光模组中,并做适当调整,使黑色不透光盖板能完全盖住样品的周边。
水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文件编号:SHJ-ZY-JC-19版号: C/0页码:第 1 页共 1页批准日期:2010年02月20日1、仪器和试剂3.1 50mL具塞比色管,其刻度线高度一致。
3.2 钴铂标准溶液:(1)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16)(相当于5000mg铂)及1.000g氯化钴(C O Cl6·H2O)(相当于250mg钴)。
(2)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3)用水定容到1000mL。
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
2、步骤(1)标准色列的配制1)向50mL比色管加入0、0.5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ml钴铂标准溶液。
2)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70度。
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1)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
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投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于水样色度相同的钴铂标准色列的色度。
3、数据处理色度(度)=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钴铂标准色列的色度;B——水样的体积(mL)。
6、注意事项(1)pH值对色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测定色度的同时,应测量溶液的pH值。
(2)如水样混浊,则放置澄清,也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u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物,但不可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3)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其表色。
(4)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置标准色列。
方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和1.000g硫酸钴(C O 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用水稀释到500mL。
材料(钛白粉)色度的测定无机材料的颜色对其产品的使用有时候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白色颜料,因此,表征颜料的颜色特性对工程技术人员有较大意义。
本实验先用恒压压样器将钛白粉制作成标准样品,然后用调零和校准的SC-80轻便色彩色差计的反射模式测出钛白粉的色度,并计算出钛白的四种基本颜料性能参数值。
【实验目的】(1)了解物体颜色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了解物体色度的测量方法。
(3)了解钛白颜料性能的表示方法。
(4)掌握用色彩色差计测量反射物体色度值的测量技术。
【实验原理】物质的颜色与光密切相关。
通常物质的颜色是对物质可见光(白光)选择性反射或投射的物理现象。
可见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颜色,称为物体色。
不透明物体表面的颜色,称为表面色。
色度指用色调和色彩度来表示颜色的特征,用色品坐标来规定。
根据三原色学说,任何一种颜色的光,都可看成是由蓝、绿、红三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的。
光进入眼睛后,三种颜色的光分别作用于视网膜上的三种细胞上产生激励,在视神经中这些分别产生的激励又混合起来,产生彩色光的感觉。
为了准确地描述和表示物体的颜色,色度学研究了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的理论与技术。
在色度学中物体的颜色一般用色调、色彩度和明度这三种尺度来表示。
色调表示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特性;色彩度是用等明度五彩点的视觉特征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予分度;明度表示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是在相同的照明条件下,以白板为基准,对物体表面的视知觉特性给予的分度。
此外,还用色差来表示物体颜色知觉的定量差异。
1. 颜色的表示方法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创立了 CIE 色度系统。
色度系统指使用规定的符号,按一系列规定和定义表示颜色的系统。
当测得试样的三刺激值后即可计算所需的各种指标值。
1)CIE X 10Y 10Z 10色度系统在人眼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不同的感色细胞,它们具有不同的光谱敏感特性。
每个人的感色细胞是有差异的。
调色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调色是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作品增添色采和表现力。
本次调色作业指导书旨在匡助学员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其绘画作品的色采表现力。
二、任务目标1. 了解调色的基本原理和颜色理论;2. 掌握调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能够运用不同颜色进行色采搭配和调和;4. 提高作品的色采表现力。
三、任务内容1. 调色基础知识1.1 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属性组成。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如璀璨、暗淡等;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如明艳、淡雅等。
1.2 颜色的色采搭配原则色采搭配是指在绘画中运用不同颜色进行组合和配合,以达到表现意图。
常用的色采搭配原则有:对照原则、类似原则、互补原则等。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色采搭配原则。
2. 调色技巧和方法2.1 调色工具和材料常用的调色工具和材料有调色盘、调色刀、调色板、颜料等。
学员需要熟悉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调色工具。
2.2 调色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调色盘和调色刀,准备好所需颜料和调色板。
(2)选择基色: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意图选择合适的基色。
(3)调和颜色:根据需要,将基色与其他颜色进行调和,达到所需的色采效果。
(4)试画:在调色板上进行试画,检查色采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5)调整和修正:根据试画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
2.3 调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掌握颜料的特性:不同颜料有不同的特性,如干湿度、透明度等,学员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特性,以便更好地运用颜料。
(2)注意色采的层次感:在调色过程中,要注意给作品添加层次感,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来区分前景、中景和背景。
(3)避免色采过度混合:过度混合颜色会导致色采失真,学员需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四、任务要求1. 学员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调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学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3. 学员需要提交调色作品,并附上调色过程的记录和说明。
色度的测定
1、方法依据
水质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GB/T11903-89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
本标准测定经10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 值。
铂钴比色法是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3、测定原理
3.1 游离氯的测定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轻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旳度值表示。
注1: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标”或“Pt-Co
标”[GB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测定中尽是用光学纯水及分析纯试剂。
4.1光学纯水:将0.2u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4.2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
将1.245±0.001g六氯铂(IV)酸钾(K2PtCl6)及1.000±0.001g 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中,加100±1mL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稳定6个月。
4.3色度标准溶液:
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并用水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能稳定1个月。
5、仪器和设备
5.1常用实验室仪器
5.2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5.3PH计,精度±0.1PH单位
5.4容量瓶250mL
6、样品
6.1样品采集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
6.2 样品保存
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
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
同时要避免温度的变化。
7、分析步骤
7.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7.2 色度的测定
将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色度标准溶液充至标线。
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试料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皿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适合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将试料适当稀释后,是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在进行测定。
另取试料测定PH值
8、结果计算
8.1 色度的计算
以色度的标准单位(3)报告与试料最接近的标准溶液的值,在0~40度(不包括40度)的范围内,准确度到5度。
40~70度范围内,准确到10度。
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PH值
稀释过的样品色度(A0)以度计,用下式计算:
A0 =V1÷V0×A1
式中:V1----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V0----样品稀释前的体积,mL;
A1----稀释样品色度的观察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