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知识分享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知识分享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知识分享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知识分享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

姓名:____________

1?某班抽出一些学生参加节日活动表演,想排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结果多出7人;如果每行每列增加一个再排,却少了4人,问共抽出学生多少人?

2?棋子若干粒,恰好可排成每边8粒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粒?

3.设计一个团体操表演队,想排成6层的中空方阵,已知参加表演的有360人, 问最外层每边应安排多少人?

4?在第五届运动会上,红星小学组成了一个大型方块队,方块队最外层每边30人,共有10层,中间5层的位置由20个同学抬着这次运动会的会徽,问这个方块队共有多少同学组成?

5?有一队学生,排成中空方阵,最外层的人数共56人,最内层的人数共32人, 这

一队学生共有多少人?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6?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一班的少先队员排成4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

人数是10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少先队员共有多少人?

7?用棋子摆成方阵,恰好每边24粒的实心方阵,若改为3层的空心方阵,它的

最外层每边应改放多少粒?

8?将棋子排成正方形,甲、乙两人自其外周起,轮流取一周,结果甲比乙多得

24粒,问棋子总数有多少粒?

9?学生若干人,排成五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12人,问有多少学生?10?某校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96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11.明明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如果最外层每边有围棋子15个,明明摆这个方阵最里层一周共有多少棋子?摆这个三层空心方阵共用了多少个棋

子?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答案)

1?某班抽出一些学生参加节日活动表演,想排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结果多出7人;如果每行每列增加一个再排,却少了4人,问共抽出学生多少人?

(7+4+1)- 2=6 (人),6X 6-4=32 (人)

答:共抽出学生32人

2?棋子若干粒,恰好可排成每边8粒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粒?

8X 8=64 (粒)(8-1 )X 4=28 (粒)

答:棋子总数64粒,最外层28粒。

3.设计一个团体操表演队,想排成6层的中空方阵,已知参加表演的有360人,问最外层每边应安排多少人?

解:设最外层的每边人数是x人,贝心

(x-6) x 6X 4=360,

x=21 答:最外层每边人数是21人

4?在第五届运动会上,红星小学组成了一个大型方块队,方块队最外层每边30人,共有10层,中间5层的位置由20个同学抬着这次运动会的会徽,问这个方块队共有多少同学组成?

[30 x 5-2-4-6-8-5] x 4+20=520 (人)

答:这个方块队共有520名同学组成。

5?有一队学生,排成中空方阵,最外层的人数共56人,最内层的人数共32人,这一队学生共有多少人?

32 - 4=8(人)56-4=14(人)(10+12)x 4=88(人)56+32+88=176(人)

答:这一对学生共有176人。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6?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一班的少先队员排成4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10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少先队员共有多少人?

(10X 4-2-4-6-4) X 4=96 (人)

答: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少先队员共有96人。

7?用棋子摆成方阵,恰好每边24粒的实心方阵,若改为3层的空心方阵,它的

最外层每边应改放多少粒?解:设最外边应放X粒

3X 4X-8-16-12=24 X 24

答:它的最外层每边应改放51粒。X=51

8?将棋子排成正方形,甲、乙两人自其外周起,轮流取一周,结果甲比乙多得

24粒,问棋子总数有多少粒?

答:棋子总数为144个。

9?学生若干人,排成五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12人,问有多少学生?

(5X 12-2-4-6-8-5)X 4=140 (名)

答:有140名学生。

10?某校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96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96-4+1)X( 96-4+1) =625 (名)

答:这个学校有学生625名

11.明明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如果最外层每边有围棋子15个,明明摆这个方阵最里层一周共有多少棋子?摆这个三层空心方阵共用了多少个棋

子?

(15-5)X 4=40 (个) 3X40+3X 8=144 (个)

答:这个方阵最里层一周共有40个棋子,三层空心方阵共用144个棋子。

小学奥数公式大全及专题训练试题

小学奥数公式大全及其运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篇一】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2.计算: 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 3.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4.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5.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篇二】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765÷27×540=765×

20=15300 2.(9999+9997+...+9001)-(1+3+ (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篇三】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

小学数学方阵问题类例题题解

十三、方阵问题。 例1 树苗若干株,恰好可栽成每边6株的实心方阵。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正方形最外层有多少株? 解法一:每边6棵栽成正方形,即6株一排,共6排,所以树苗的总数是6×6=36(株)正方形最外层的株数由右图知,应等于每边株数减去1,乘上边数。所以正方形最外层有 (6-1)×4=20(株) 解法二:由解法一图可知,因四角上的株数重复计算,每边株数×4的积应是“一周的总株数+4”,即每边株数×4=一周的总株数+4,由此可推知,一周的总株数=每边的株数×4-4。所以正方形最外层有 6×4-4=20(株),树苗的总数是6×6=36(株) 注意:此题解答中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一周的总株数=(每边株数- 1)×4;一周的总株数=每边株数×4-4。这些是解此类题时常用的,并且据此还可推得: 每边株数=一周的总株数÷4+1 每边株数=(一周的总株数+4)÷4 例2 以若干粒棋子排成正方形,余12粒;依下图纵横添一粒而排成正方形,则不足17粒。求棋子共有多少粒?

解法一:如图所示,为已排成之方阵,新添的棋子则按0排列。由题意知,若增加12+17=29(粒)棋子,则纵、横可添1粒可排成方阵,这时方阵每边粒数应为(29+1)÷2=15(粒)。此方阵棋子总数为15×15=225(粒),所以要求的棋子总数 为225-17=208(粒)。 解法二:设已排成的方阵每边有x粒,则纵横添1粒而排成的方阵每边为(x+1)粒,依题意得(x+1)2-17=x2+12解方程得x=14,所以棋子共有14×14+12=208(粒)。 例3 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中空的方阵,最外层人数共52人,最内层人数共28人,问五年级学生有多少人? 解:由例1“注意”知,此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52÷4+1=14(人);最内层每边人数是28÷4+1=8(人)。而方阵每扩展一层,每边要增加2人;反之每边要减少2人。故此方阵空心部分的最外层每边有8-2=6(人),此空心方阵可容纳6×6=36(人),所以五年级有学生14×14-36=160(人)。 注意:此题解中得出的结论:“方阵每扩展一层,每边就要增加2人;反之,每边要减少2人”这是解此类题时常用的。 练习十八 1.以棋子排成正方形,其外周为84粒,求棋子总数是多少粒。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训练第18讲 方阵问题

第18讲方阵问题 一、知识概要 1、方阵可以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 2、方阵的基本特点是:方阵中,里一层总比外一层的一边少2个物体,里一层物体的个数一定比上一层物体总个数少8个。 3、实心方阵中,物体个数=最外层的一边个数×最外层一边的个数; (每边数—1)×4=每层数;每层数÷4+1=每边数 4、空心方阵中物体的个数=(最外层一边个数—层数)×层数×4 5、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二、典型例题 1、有一个正方形的稻田,四个角上都放1个稻草人,如果每边放5个,四边共放多少个稻草人? 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那么每边栽 多少棵? 3、同学们排成一个两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8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4、把若干个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12个棋子,求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个棋子? 5、同学们在军训时排成了一个由204人组成的三层空心方阵,求最外面一层每边有多少人? 6、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同学们排成正方形队列参加团体操表演。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队列中减少一行一列,则要减少15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多少同学? 7、在儿童公园的一次菊花展上,用120盆菊花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盆花? 8、一个中空方阵的队列,最外层每边18人,最内层每边10人。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9、用64枚棋子摆成一个两层中空方阵,如果想在外面再增加一层,问需要增加多少枚棋子? 10、学校组织一次团体操表演,把男生排列成一个实心方阵,又在这个实心方阵四周站一排女生。女生有72人参加表演,男生有多少人? 三、针对练习 1、在正方形的广场四周装彩灯,四个角上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问这个广场一共需装彩灯多少盏? 2、小强用棋子排成了一个每边11枚的中空方阵,共2层,求这个方阵共用多少枚棋子?

小学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专题训练

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专题训练: 1、在三只盒子里,一只装有两个黑球,一只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 2.甲、乙、丙、丁4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l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几号? 3.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这8位同学获得前8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说:“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是第一名.”C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得不对.”F说:“我不 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8个人中有3人猜对了.那么第一名是谁? 4.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选定参观地点:①若去A 地,则也必须去B地;②B,C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两地.那么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是哪些? 5.房间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问房间里究 竟有多少个老实人?

6.甲、乙、丙、丁约定上午10时在公园门口集合.见面后,甲说:“我提前了6分钟,乙是正点到的.” 乙说:“我提前了4分钟,丙比我晚到2分钟.”丙说:“我提前了3分钟,丁提前了2分钟.”丁说:“我还以为我迟到了1分钟呢,其实我到后1分钟才听到收音机报北京时间10时整.” 请根据以上谈话分析,这4个人中,谁的表最快,快多少分钟? 7.甲、乙、丙、丁4个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 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 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 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 ④丁如果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一定在看小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⑤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 那么在写信的是谁? 8.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4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他们分别用了汉语、英语、法语、日语4种语言.并且还知道: ①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 ②有一种语言4人中有3人都会; ③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 ④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 ⑤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2)及 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2)一、口算: 127+24+76 = 7.93+(2.8-1.93)= 7736-473+73= 27.39-(7.39-10)= 38.68-(4.7-2.32)=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0.7×1.3+0.7×26.7 2、1999+199.9+19.99+1.999 3、7.9×25+31×2.5 4、4.79-0.775-1.225 5、49000 ÷125 6、6×0.16+0.6×26.4 7、75000÷125÷15 8、2435×111 9、6.8×101 10、0.25×12.5×3.2 11、5.6+2.38+0.62+4.4 12、5.6×16.5÷0.7÷1.1 一、填空题: 1、4.52+0.61+1.39+6.48 = 2、5.826+(4.174-1.5)= 3、52.3-2.81-9.19= 4、7.2×0.125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176.2+348.3+42.47+252.5+382.23 2、3.6×3.3+3.2×6.6 3、0.12×86.4+1.136×12 4、4.05+4.08+4.11+…+7.02 5、(6.4×7.5×8.1)÷(3.2×2.5×2.7) 6、4.65×32+2.5×46.5+0.465×430

7、378.63-5.72-78.63-4.28 8、15.37×7.88-9.37×7.38+1.537×21.2-93.7×0.262 平均数应用题 1、有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66米,而另外7人的平均身高是1.59米。那么这10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2、设有ABC三个数,其中A和B的和是200,A和C的和是150, B和C的和是160,求A、B、C这三个数的平均值。 3、五(1)班有50人,其中女生20人,在期中考试中,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求五(1)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 4、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一半,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全体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5、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4次,得到以下4个数:45、60、65、70,问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6、某次外语考试,赵、钱、孙、李、周五人的平均分数比孙、李、周三人的平均分少4分,赵、钱两人的平均分是75分,求五人的平均分

奥数之方阵问题全面汇总试题精编版

方阵问题 知识概要 方阵可以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计算组成实心方阵、空心方阵的物体的个数是主要的方阵问题。方阵的基本特点是:方阵中,里一层总比外一层的一边少2个物体,里一层物体的个数一定比个一层物体总个数少8个。 实心方阵中 物体个数=最外层的一边个数×最外层一边的个数; (每边数—1)×4=每层数; 每层数÷4+1=每边数 空心方阵中 物体的个数=(最外层一边的个数—层数)×层数×4 1、有一个正方形的稻田,四个角上都放1个稻草人,如果每边放5个,四边共放多少个稻草人? 2、有围棋子若干,恰好可以排成每边10个的正方形,棋子总数多少个?

3、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那么每边栽多少棵? 4、同学们排成一个两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8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5、把若干个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12个棋子,求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个棋子? 6、同学们在军训时排成了一个由204人组成的三层空心方阵,求最外面一层每边有多少人? 7、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同学们排成正方形队列参加团体操表演。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队列中减少一行一列,则要减少15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多少同学? 8、小刚在用棋子摆好的实心阵上又填了17枚棋子,使它的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了大一点的实心方阵,求原来实心方阵有多少枚棋子?

9、同学们在军训时,进行队列表演,由于场地有限,在原来的正方形队列中,横竖各减少一排,一共去掉了21名同学原来参加队列表演的有多少人? 10、运动会上,在正方形操场的四周都插上彩旗,四个角上都插一个,每边插12个,那么一共插多少个? 11、四年级同学排成了一个每边10人的中空方阵,共2层,求这个方阵总人数? 12、在儿童公园的一次菊花展上,用120盆菊花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盆花? 13、一个中空方阵的队列,最外层每边18人,最内层每边10人。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14、用64枚棋子摆成一个两层中空方阵,如果想在外面再增加一层,问需要增加多少枚棋子?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知识分享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 姓名:____________ 1?某班抽出一些学生参加节日活动表演,想排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结果多出7人;如果每行每列增加一个再排,却少了4人,问共抽出学生多少人? 2?棋子若干粒,恰好可排成每边8粒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粒? 3.设计一个团体操表演队,想排成6层的中空方阵,已知参加表演的有360人, 问最外层每边应安排多少人? 4?在第五届运动会上,红星小学组成了一个大型方块队,方块队最外层每边30人,共有10层,中间5层的位置由20个同学抬着这次运动会的会徽,问这个方块队共有多少同学组成? 5?有一队学生,排成中空方阵,最外层的人数共56人,最内层的人数共32人, 这 一队学生共有多少人?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6?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一班的少先队员排成4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

人数是10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少先队员共有多少人? 7?用棋子摆成方阵,恰好每边24粒的实心方阵,若改为3层的空心方阵,它的 最外层每边应改放多少粒? 8?将棋子排成正方形,甲、乙两人自其外周起,轮流取一周,结果甲比乙多得 24粒,问棋子总数有多少粒? 9?学生若干人,排成五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是12人,问有多少学生?10?某校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96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11.明明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如果最外层每边有围棋子15个,明明摆这个方阵最里层一周共有多少棋子?摆这个三层空心方阵共用了多少个棋 子?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奥数方阵问题专题训练(答案) 1?某班抽出一些学生参加节日活动表演,想排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结果多出7人;如果每行每列增加一个再排,却少了4人,问共抽出学生多少人?

小学五年级奥数训练题(3)

小学五年级奥数训练题(3) 1、七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和是60,其中最小的质数是()。 2、甲乙丙三个质数,已知甲加乙等于丙,并且甲比乙大,那么乙一定是()。 3、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能分别被三个不同的质数整除。要使它们的和最小,这三个自然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是不同的质数,a+b+c=d,那么a×b×c×d最小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99分拆成19个质数之和,要求最大的质数尽可能大,那么这个最大的质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2019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有多少种表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个质数的和是201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某整数同时具备性质 (1)这个数与1的差是质数 (2)这个数除以2的商也是质数 (3)这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是5

我们称这个整数为幸运数,那么在两位数中,最大的幸运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一个长方体,它的正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如果它的长、宽、高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只同样的瓶子内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油,每瓶和其他各瓶分别合称一次,记录千克数如下:8,9,10,11,12,13。已知4只空瓶的重量之和以及油的重量之和均为质数,求最重的两瓶内有多少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题

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 例3:小丽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例4: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

例5:小红、小丽、小华三人分苹果,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个,小丽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个,小华得10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例6:三只笼子里共养24只兔子,如果从第一只笼子里取出4只放到第二只笼里,再从第二只笼里取出3只放到第三只笼里,那么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原来三只笼里各养了多少只兔子? 例7、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例9、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

例10: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例11: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例12: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队列表演,有32人参加,每4人一行,前后两行间隔2米,这个队列全长多少米? 例13:某工厂厂庆,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2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例14:小玲家养了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

例15:一个筐里装着52 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 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 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 例16: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 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 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 倍。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 例:17:一口枯井深230 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它每天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70 厘米。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 例18: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掉24袋,剩下的袋数是吃掉的2倍。食堂运来大米多少袋?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专题练习题

例题:某小学有366位1995年出生的学生,那么至少有几个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分析:1995年有365天,把365天看作365个抽屉,把366个同学看作苹果,366个苹果放进365个抽屉中,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这就说明,至少有两个同学是同一天出生的。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抽屉少,苹果多的特点,利用抽屉原理,构造合适的抽屉来解答。 1.某小学有369位1996年出生的学生,那么至少有几个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2.3A奥数五年级某班有学员13人,请说明在这13名同学中一定有两个同学是同一星座。 3.有3个不同的自然数,至少有两个数的和是偶数,为什么? 4.4个连续自然数分别被3除后,必有两个余数相同。为什么? 5.在1米长的直尺上标出任意5个点,请你说明这5个点钟至少有两个点的距离不大于25厘米。

6.班上有38个人,老师至少要拿几本书,随意分给大家,才能保证一定有至少一名同学得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 7.黑、白、黄三种颜色的袜子各有很多只,在黑暗处至少拿出几只袜子袜子就能保证有一双是同一颜色的? 8.某小学五一班有48名同学,至少有几个同学在同一月过生日? 9.有4个运动员练习投篮,一共投进50个球,一定有一个运动员至少投进几个球? 10.布袋中有60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木块,每15块涂上相同的颜色,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颜色相同? 1.有一堆割下来的青草可供45头牛吃20天,那么可供36头牛吃多少天? 2.有一堆割下来的青草可供20头牛吃15天,若一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当于4头羊的吃草量,那么这堆青草可供120头羊吃多少天?

小学奥数 等量代换专题训练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是小学奥数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题型,它可能以加减乘除的等式出现,也可能以竖式出现,甚至是通过应用题来展现。然而不管怎样的方式,都离不开等量代换这一概念,所谓万法不离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例题: 1、○+○+○=9,□+□+□+□=20 ○+□=() 2、※+※+※=12,○+○+※=16,○×※=() 3、○□□ + □—○ □○() 4、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24 ○+□=11 ○-□=() 5、已知 ○※ + ※○ ○○△ 求※+○+△=() 6、下面算式中图形表示一个数,想一想,表示几? □×□=□+□ □=() 7、如果1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9只羊可以换3头猪,8只猪可以换2头牛,那么2头牛可以换()只兔子。 8、10支同样的铅笔和6支同样的圆珠笔价钱相等,4支同样的圆珠笔和3支同样的钢笔的价钱相等。那么40支铅笔的价钱与()支钢笔的价钱相等。

等量代换(练习题) 1、已知○+○+○+○+○+○=24,○×※=8,求○+※=() 2、已知△×△=4,□÷2=5,求□-△=() 3、○+○=10,○×○×□=50,○-□=() 4、※+○=12,※-1=10,※×○=() 5、已知☆☆□□ ×○+ ○+ □□ ☆○0 则☆--○=()※※○则:□-※-○=() 6、已知:○※※○○ + ※○-- ○×○- □ 6 6 ○□○□ 则:※×○=()则:○+□=() 7、※×□×○=※+□+○ ※=()□=()○=() 8、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12,○×○=16 ○+□=() 9、小羊说:“3只小狗和我一样重。”小狗说:“2只白兔和我一样重。”白兔说:“4只小鸡和我一样重。”那么一只小羊和()只小鸡一样重。 10、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那么()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1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大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可装()双球鞋,每个纸箱可装()双球鞋。 12、妈妈买来大米2袋,面粉4袋,共重20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千克。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

五年级奥数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 1、算式:把数用运算符号与运算顺序符号连接起来是算式 2、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4、方程命名:未知数的个数代表元,未知数的次数:n 元a 次方程就是含有n 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 的方程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 如:37x +=,71539q +=,222468m ?+=(), 一元一次方程的能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如:4x =是方程37x +=的解,3q =是方程81539q +=的解, 5、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所以我们做方程的题时要先写“解”字,表示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开始,也就是开始“解方程”。 6、方程的能使方程左右两断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四、解方程的步骤 1、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1。 2、移项变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但一定要注意改变原来的符号。我们常说“移项变号”。 3、移项的目的:是为了把含有x 的未知项和数字项分别放在等号的两端,使“未知项=数字项”,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4、怎样检验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就要把这个数代入原方程,看方程两边结果是否相同。 模块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⑴ 38x +=;⑵ 83x -=;⑶ 39x ÷=;⑷ 39x =. 【巩固】 (1)解方程:38x += (2)解方程:96x -= (3)解方程:39x = (4)解方程42x ÷= 例题精讲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试题专项练习

工程问题专项训练 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一个林场要栽树2000棵,前3天平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2、修路队修一段路,前8天平均每天修路150米,余下3000米又用4天修完。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3、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2.5米。采用新的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节省0.5米,原来做6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4、工程队修一条长54千米的公路,前7天修了6.3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5、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0.13千克。二班共采集6.15千克。两班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6、3工程队要全修一条长4.8千米长的水渠,计划用1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小学工程问题试题专项练习(二) 一、填空: 1、一桶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千克。 2、某钢厂全年计划产钢54000吨,结果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实际每月比计划每月多生产()吨。 3、甲乙两城相距28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3.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千米。

4、李师傅五月份计划10天做1800个零件,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15个,李师实际提前了()天完成任务。 5、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5千米,30天完成,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2倍。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天。 6、一个农具厂要生产2500件小农具,前5天每天生产180件,余下的要在8天内完成,每天应生产()件农具。 7、学校食堂运回面粉26袋,每袋20千克,运回大米的重量比面粉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回大米()千克。 8、某工地需要47吨沙子,用一辆载重4.5吨的汽车运了6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次。 二、选择: 1.晶晶看一本129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7天,每天看12页,剩下的每天看15页,再用()天可以看完。 A、2 B、3 C、4 D、5 2、水果店运来495千克苹果,用纸箱来装,如果每个纸箱装25千克,一共需要()个纸箱。 A、17.5 B、18 C、19.8 D、20 3、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机器零件,甲加工了280个,比乙5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少40个。乙平均每天加工()个。A、46 B、58 C、64 D、68 4、塑料厂计划生产1300件塑料模件,6天生产了780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才能完成。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5、制体厂一车间装订一批练习本,如果每小时装订600本,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每小时装订800本,可以提前()完成任务。 A、6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5、一个梯形果园,它的下底是240米,上底是180米,高是6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9平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果树()。 A、28 棵 B、280棵 C、2800棵 D、28000棵 三、应用题: 1、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8倍。如果从甲桶中取出1.2千克,两桶油的重量就相等了。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16:方阵问题(含解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16:方阵问题(含解析) 方阵问题 【含义】 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 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数量关系】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每边的人数平方-内每边的人 数平方内每边人数=外每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解题思路和方法 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 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自乘;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例1: 佳一学校参加运动会团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23人。

那么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 解: 1、要知道参加表演的运动员共有多少人,只需要找到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即可。 2、一个正方形队列,减去一行和一列,就是去掉了两条边上的人数,其中顶点上的人数计算了两次, 所以减少的人数=每边的人数×2-1。 所以开始每边有(23+1)÷2=12(人),参加表演的有12×12=144(人)。 例2: 欢欢用围棋子围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6枚,欢欢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枚围棋子? 解法1: 1、本题考查的空心方阵,根据四周的枚数和每边上的枚数之间的关系,算出每一层的棋子数。 2、方阵每向里一层,每边的枚数就减少2枚。 知道最外一层每边放16枚,就可求出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枚数,知道各层每边的枚数,就可以求出各层的总数。 最外一层的棋子的枚数:(16-1)×4=60(枚), 第二层棋子的枚数:(16-2-1)×4=52(枚), 第三层棋子的枚数:(16-2-2-1×4=11×4=44(枚), 摆这个方阵共用了60+52+44=156(枚)棋子。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方阵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方阵问题 【含义】 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数量关系】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每边的人数平方-内每边的人数平方内每边人数=外每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解题思路和方法】 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自乘;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例1:

佳一学校参加运动会团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23人。那么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 解: 1、要知道参加表演的运动员共有多少人,只需要找到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即可。 2、一个正方形队列,减去一行和一列,就是去掉了两条边上的人数,其中顶点上的人数计算了两次,所以减少的人数=每边的人数×2-1。所以开始每边有(23+1)÷2=12(人),参加表演的有12×12=144(人)。 例2: 欢欢用围棋子围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6枚,欢欢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枚围棋子? 解法1: 1、本题考查的空心方阵,根据四周的枚数和每边上的枚数之间的关系,算出每一层的棋子数。 2、方阵每向里一层,每边的枚数就减少2枚。知道最外一层每边放16枚,就可求出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枚数,知道各层每边的枚数,就可以求出各层的总数。最外一层的棋子的枚数:(16-1)×4=60(枚),第二层棋子的枚数:(16-2-1)

小学奥数几何专题训练完整版

小学奥数几何专题训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几何专题复习 如图,已知AB =40cm ,图中的曲线是由半径不同的三种半圆弧平滑连接 而成,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2。(π取(几何) 有7根直径都是5分米的圆柱形木头,现用绳子分别在两处把它们捆在一起,则至少需要绳子_____分米。(结头处绳长不计,π取 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π取3) 如图,△ABC 中,点E 在AB 上,点F 在AC 上,BF 与CE 相交于点P ,如果S 四边形AEPF =S △BEP =S △CFP =4,则S △BPC =______。 如图,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密闭容器的下底固定了一个实体圆柱 体,容器内盛有m 升水时,水面恰好经过圆柱体的上底面。如果将容器倒 置,圆柱体有8厘米露出水面。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积是正方体底面积的 1/8,求实心圆柱体的体积。 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三角形ADE 、三角形DCE 、三角形BCD 的面积分别是9,6,5,那么三角形DBE 的面积是 . 答案: ::()5:(96)1:3BDC ADE EDC DB DA S S S ???=+=+=, 所以113(965)3445 EDB ABE ABC BD AE S S S BA AC ???=?=??=??++= 如图,三角形田地中有两条小路AE 和CF ,交叉处为D ,张大伯常走这两条小路,他知道DF =DC ,且AD =2DE .则两块田地ACF 和CFB 的面积比是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奥数练习题.doc

每日一题(五年级) 【1 月 11 日】准备好了吗就从今天开始“每日一题“吧。 两辆卡车相背而行,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千米。8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1 月 12 日】一个长方形果园的宽是千米,长是宽的 2 倍。小红绕果园走了一周,她一 共走了多少千米如果每棵果树的占地面积是12 平方米,那么这个果园共有多少棵果树 【 1 月 13 日】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原数的()。两个数的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 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两个因数的积是()。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 【 1 月 14 日】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 2 倍还大 3 岁,乙的年龄比丙的 2 倍小2 岁,三人的年龄之和是109 岁,三人各几岁(请画线段图分析,再解答) 【 1 月 15 日】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 4 厘米,得到的新正方形的面积就比原来 增加 88 平方厘米。求原正方形的面积。 【 1 月 16 日】一块直角梯形的木板,它的上底是25 分米,如果下底减少15 分米,它就变成了正方形,求这块木板的面积。 【1 月 17 日】一条鱼的头长 3 分米,这条鱼的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一 半身长,这条鱼尾长多少分米 【 1 月 18 日】有同样数量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每次拿走8 个乒乓球和 6 个羽毛球,取了 n 次后,乒乓球没有了,羽毛球还剩10 个。一共取了几次原来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 1 月 19 日】儿童节这天,老师买来一些糖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 6 块,则少 32 块; 如果每人分 4 块,则多 58 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1 月 20 日】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里程 3 千米以内收 5 元,里程超过 3 千米,每千米加收元。小明乘出租车去离家8 千米的奶奶家,要花多少钱小明下午又从奶奶家 乘出租车去少年宫,一共花了11 元,你能计算出小明的奶奶家离少年宫有多远吗 【 1 月 21 日】 7 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59,这些数分别是多少中位数是多少平均数是多少 【 1 月 22 日】超市购进两桶油,甲桶中有油50 千克,乙桶中有油36 千克。从甲桶中倒 出多少千克油到乙桶,乙桶油的质量是甲桶油质量的倍(

小学数学之方阵问题

小学数学之方阵问题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公式)。 核心公式: 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 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 3、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 4、去掉一行、一列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 例1 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256人 B.250人 C.225人 D.196人 解析:方阵问题的核心是求最外层每边人数。 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所以,正确答案为A。 例2 参加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33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分析如下图表示的是一个五行五列的正方形队列。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的每行、每列人数相等;最外层每边人数是5,去一行、一列则一共要去9人,因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 ????? ????? ????? ????? 解析:方阵问题的核心是求最外层每边人数。 原题中去掉一行、一列的人数是33,则去掉的一行(或一列)人数=(33+1)÷2=17 方阵的总人数为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所以总人数为17×17=289(人) 例3 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 A.1元 B.2元 C.3元 D.4元 解析:设当围成一个正方形时,每边有硬币X枚,此时总的硬币枚数为4(X-1),当变成三角形时,则此时的硬币枚数为3(X+5-1),由此可列方和为 4(X-1)=3(X+5-1)解得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方阵问题

训练题---方阵问题 第一讲方阵问题(一)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1)方阵不论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2)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3)中实方阵的总人数(或物)=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4)空心方阵的总人(或物)数=(最外层每边人(或物)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 (5)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总人数÷4÷层数+层数 例1.三年级一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一周的人数为2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多少?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与每边人数的关系可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那么这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1)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20÷4+1=5+1=6(人) (2)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6×6=3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6人,这个方阵共有36人。

练习与作业(一)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第二讲方阵问题(二) 例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 例4: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