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安全心理学概述
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关于人类行为如何影响安全的学科,是心理学和安全科学的交叉领域。
安全心理学研究安全管理领域中的人类行为、思维和决策,以及它们对安全的影响,以确保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健康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行为,它关注人类在感知、认知、情感和行动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和人类行为的表现,进而探究人类行为在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态度和行为实践等方面的差异。
安全心理学还研究了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人类行为如何与工作场所、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相互作用,方便安全行为的实施。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非常有帮助。
它通过人类行为的研究,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安全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从而防止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同时,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还为人类和组织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思路和规范,加强了人类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为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安全行为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为公司、社区以及个人等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
1。
安全心理定义
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安全感的学科,它研究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应对安全威胁的
心理过程。
它涉及到人们对安全的感知、安全感的形成、安全感的维持以及安全感的破坏
等方面。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安全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综合体,它可以
提供人们一种安全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威胁。
安全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安全感的形成和维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安全感的形成可以通过建立安全感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建立安全感的行为来实现。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安全感的破坏可以通过外部威胁、内部压力和个人心理因素等因
素来实现。
安全感的破坏会导致人们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
心理健康。
总之,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安全感的学科,它研究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应对安全威胁的心理过程。
它涉及到人们对安全的感知、安全感的形成、安全感的维持以及安全感
的破坏等方面。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安全感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安
全感的破坏,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
安全心理学
一,概念
1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事故心理救援:也称为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家庭及群体采取的明确有效的心理救助措施。
3工作分析:也称为职务分析,它是根据调查和研究,对特定工作的任务、性质、特点等基本特征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专门报告的工作程序。
4违章:不安全操作行为一般又称为违章操作行为,简称违章。
5 安全意识: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亡和损害的生产条件的一种警觉和戒备心理状态。
6 无意违章:是由于人的认识、理解、判断失误,或疏忽、遗忘,或知识、经验不足。
主要是由于个人难以直接控制的因素造成的。
7 行为模拟:
8 疲劳: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会有疲劳和机能衰退现象。
9 安全伦理:
10 安全心里研究方法:
二简答
1事故创伤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
2社会因素对人的安全行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4紧张心里对安全有负面影响,如何在工作中加以控制?
5为了保证安全,如何根据人的气质特点安排工作?
6分析责任感对安全生产有哪些影响?
7与事故有关的不良心里特征有哪些?
8如何解决无意违章行为?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条件反射?这一理论对安全生产有哪些意义?
2如何根据情绪的三种状态发挥其对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避免不利影响?。
第一章安全心理学是以人为对象,从减少人身伤害、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安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影响因素2、影响机制3、致灾机制4、保障安全个性心理因素包括情绪、气质、性格。
安全心理学的应用: 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指导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宣传与教育。
第二章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伪单极细胞。
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胶质的作用主要为: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物理支架,固定神经元(固定)2.提供髓鞘,隔离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隔离)3.为神经元输送营养,消化部分已死亡神经元(供养)突触即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元间有轴突与细胞体,轴突与树突,轴突与轴突三种接触形式。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构成。
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的区别有不同的特点,神经系统的调节速度快,准确性高,神经-体液调节速度慢,但比较稳定和持久。
人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只起辅助作用,而且它本身也受神经系统调节。
心理过程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
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最为复杂)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特征及其联系和关系的直接认识,它是多种感觉经验与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有机结合。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但不是感觉的简单、机械相加。
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给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取向。
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生产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面对危险情境时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的科学。
在安全生产中,安全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态度。
安全意识是指员工对危险和风险的敏感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而态度则是指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程度。
通过调研和测量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态度,企业可以了解员工对安全工作的关注程度,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态度。
其次,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在危险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面对危险,不同的员工可能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行为表现。
有的人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紧张,导致行为迟疑和不敢冒险;而有的人可能会冲动和鲁莽,导致不负责任的行为。
了解员工在危险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管理策略,培养员工正确的反应和行为习惯。
最后,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通过分析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可以识别出容易发生事故和违规行为的员工。
企业可以针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总之,安全心理学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态度,分析员工在危险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
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企业应该重视安全心理学研究,在安全生产中加以应用。
《安全心理学》ppt课件•安全心理学概述•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安全事故的心理致因目•安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安全心理学的未来展望录安全心理学概述安全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安全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与安全相关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安全心理学的发展从工业心理学、劳动心理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安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各个领域。
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030201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安全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安全工程的关系与心理学的关系安全工程是研究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而安全心理学则是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探讨如何预防事故。
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01020304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故的心理致因1 2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动机因素员工的安全动机不足,可能缺乏对安全规章制度的遵守意愿,容易产生违章操作等行为,增加事故风险。
情绪因素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等行为,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人际关系因素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等问题可能导致协作不良、信息传递不及时等情况,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的心理致因预防与控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加强心理干预和辅导安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安全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01预防事故心理分析02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03驾驶员心理选拔与培训交通事故心理分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员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安全心理学训练,提高消防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火灾事故心理分析运用安全心理学方法,对火灾事故当事人进行心理分析,揭示火灾发生的心理原因和规律。
安全心理学第一章1.安全心理学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里活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2安全心理学研究内容(1)各类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2)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征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
(3)防止各类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机器的设计要符合工程心理学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3、安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搜集资料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交谈法、测试法和实验法。
4.测试过程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测试效度,另一个是测试信度。
测试效度主要是测试的范围,而测试信度则是表示测试结婚的前后一致性。
第二章1.反映时间,从机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反映所需的时间。
2.反映时间分简单反映时间和选择反映时间。
3.经典条件反射,知道那些是经典条件反射4.操作性条件反第三章1认知心理:就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2 知觉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3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在人脑中的反映。
4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根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5遗忘的原因有三种学说:消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渐渐消退,直到消失,成为真正的遗忘;干扰说,认为由于记忆痕迹受到了内外因素的干扰,引起相应的神经抑制过程,以致产生遗忘,当抑制过程解除,记忆就会恢复;压抑说,由弗洛伊德提出,由动机而引起的遗忘。
认为一般人常常潜意识地压抑痛苦的回忆,以避免引起焦虑。
想象,按目的性程度和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大类。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情绪与情感的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情绪与情感四种动力特征的两极性;情绪与情感的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6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三种。
7激情:是一种猛烈暴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8应激:是指当遇到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9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环境因素、工作因素、组织因素和个性因素。
10意志:从本质上说来,就是人自身对意识的积极调节和控制。
11意志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2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行动目的的自觉性是意志行动的主要特征;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13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14注意的起伏: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恒定不变。
如当人们用心倾听钟表的嘀嗒声时,有时能听到、有时听不到,有时听的清楚,有时模糊不清。
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就连注意的起伏。
15引起不注意的原因:强烈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对象设计欠佳;注意的起伏;意识水平下降导致注意分散。
16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哪些表现,它们对安全生产有哪些影响?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或自律性品质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品质对安全生产有重要性响。
只有具有良好的意志自制力才能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积极主动地去执行已经做出的决定。
因此,这对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工人来说是一种必备的心理素质。
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即通常所说的拿的起,放得下。
意志的果断性对紧急、重大事件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
在生产中,有些事故的发生是有先兆的。
能否在事故发生前的一刹那,自觉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和操作者的意志关系很大。
如果能在情况紧急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就能够避免事故发生。
相反则可能会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恒毅性,意志的恒毅性也称坚韧性、坚持性。
通常人们所说的坚持不懈、坚毅不拔、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力等,就是指恒毅性好的意志品质。
恒毅性对于克服工作、生产中的困难,减少事故危害程度等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
坚定性,意志的坚定性是指对自己选定或认同的行动目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努力去实现的一种品质。
坚定的意志品质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很大。
这是因为,安全生产是以熟练的操作技能为基本前提的。
要使操作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不经过意志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
第四章1人的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一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是人的多种心里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
二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德尔认识和态度的选择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2需要及其特征:一客观的特征,二主观差异性,三动力发展性,四整体关联性根据动机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动机的功能:一引发功能,二指引功能,三激励功能,4兴趣的发展经历的四个过程:一有趣,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
二乐趣,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
三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
5性格特征主要表现的四个特征:一性格的态度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是指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有:爱集体,富有同情心,善交际或孤僻,拘谨甚至粗暴等。
对劳动的特征有:勤劳或懒惰,革新创造或墨守成规。
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自豪或自卑,大方或羞怯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反映了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人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方面的个别差异,即认知的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
6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一种是按理智、意志和情绪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划分性格类型,有理智型的、意志型的、情绪性的、混合型、理智抑制型。
另一种是普遍采用的分类是按个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内部分为,外倾型,内倾型。
还有一种是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把性格分为顺从性和独立性。
气质的概念: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
7古希腊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质。
8形成著名五大因素模型的五个因素:一开放型,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二外倾型,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三责任心,显示了胜利,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四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9人要进行顺利的某种活动,必须具有两种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0 如何运用能力的有关理论搞好安全生产?一特殊职业对能力的要求,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要从冒险和危险性及负有重大责任的活动,因此这类职业不但要求职业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特殊能力。
二普通职业对能力的要求为保证安全生产,普通职业对于特殊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技能的形成受能力、尤其是特殊能力、劳动态度、经验和职业培训等因素影响。
三人尽其才,管理者应该重视能力的个体差异。
1、人的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2、发现和挖掘职工潜能,3、通过培训提高人的能力,4、团队合作时,人事安排应注意人员能力的相互弥补,团队的能力系统应是全面的,对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1.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分生理疲劳和心里疲劳两种2.人在疲劳时的生理心里状态,无力感、注意的失调、感觉方面的失调、记忆和思维故障、意志减退、睡意。
3.作业疲劳测定方法,调查问卷法、疲劳的仪器测定方法。
4.全年中5、10两月份事故发生率最高;6、7、8三个月份持续在较高水平上,事故发生率最低的月份为4、9、11三个月。
5.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之间关系。
意识觉醒水平是指人脑清醒的程度。
人处于0级状态如睡眠状态时,大脑的觉醒水平极低,不能进行任何作业活动,一切行动都失去了可靠性。
处于Ⅰ层状态时,大脑活动水平底下,反映迟钝,易于发生人为失误或差错。
处于Ⅱ、Ⅲ层次时,均属正常状态,层次Ⅱ是意识的松弛阶段,大脑大部分时间处于这一状态,是人进行一般工作时大脑的觉醒状态,并应以此状态为准,设计仪表、信息显示装置等;层次Ⅲ是意识的清醒阶段,在此状态下,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都很强,此时,人的可靠性比层次Ⅰ是高十万倍,几乎不发生差错。
因此重要的决策应在此状态下进行,但该状态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第Ⅳ层次为超长状态,如工厂大型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的意识水平处于异常兴奋、紧张状态。
此时,人的可靠性明显降低,因此预先设计紧急状态的对策,并尽可能在重要设备上设置自动处理装置。
6.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里上的关系。
7.人力冲突的原因,由认识原因产生的冲突;目标树立;需要对象的异同;攀比心里;嫉妒心里;由于小矛盾或潜在的不和未能及时疏通和解决,缺乏沟通而使误会不能消除等原因,也会导致冲突的发生;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有事无人负责,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也容易造成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冲突;分配不当;非正式群体。
第六章1无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原因分析:无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原因(1)劳动环境差和超负荷工作造成的身心疲劳(2)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矛盾造成的力不从心(3)具有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无意违规行为。
无意违规的心理原因:认知不良、过失、不良的性格特点。
2有意违章者的心理影响因素:(1)违章者认为自己追求的是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的效果(2)违章者主观认为省时省力的做法(3)违章并非一定导致事故第七章1领导是一种社会活动(职能),特指领导者的角色行为,即对他人施加影响力,使其致力于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2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3 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4如何提高安全领导的职权影响力?一个安全领导正确的使用职权性影响力,首先他要持有审慎的态度,不仅要按规章制度办事,还要避免过多的采用强制手段。
其次,安全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具有无私精神,罚不避亲、赏不避仇,真正做到秉公办事。
同时要善于授权,因为现代安全领导工作和管理中授权是一项基本行为,授权员工可以激励员工的安全行为。
而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让部属了解和懂得规章制度中的安全原理和原因,做到具体指导,使部署在安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洞察到它下一个环节的联系,使他们始终保持安全行为。
5如何提高安全领导的非职权性影响力?在职权性影响力已经确定后,提高非职权性影响力就成为关键,包括安全领导者提高自身的德、学、才、识和感情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力,同时要注意到在这些影响力中要以提高品德、才能因素为主,以知识、感情因素为辅,但在品德与才能都具备相当水平的时候,感情因素就十分重要了,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因素也成为关键。